回覆列表
  • 1 # 繆圖南

    世界觀為看待世界的態度,有些人很理想有些人則感性。

    方法論為我們面對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理念。

    世界觀與方法論有相同的地方,基本可以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

  • 2 # 陌雨涵7788

    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世界觀不僅僅是認識問題,而且還包括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世界觀又叫宇宙觀,其實二者是相同的。但宇宙觀偏向科學多一些,而世界觀可能更哲學化。但是哲學宇宙觀和科學宇宙觀則是不同的概念,(哲學和科學)不僅院系劃分不同,具體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過程也不相同。

    方法論,就像是我們所使用的工具一樣,譬如亞里士多德開創的邏輯學就是亞里士多德認識形而上學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因此,方法論和世界觀可以說是統一的。即,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也會有什麼樣的方法論。方法論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範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方法論是人們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關係:人們以一定世界觀觀察、處理問題時,就有了方法論。一般說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影響世界觀,對世界的看法如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會如何,既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倫;反過來說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體現了不同的世界觀。

  • 3 # 一詩一世

    世界觀:就是如何看待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

    世界觀與方法論是哲學的兩個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密切聯絡,不可分割。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影響世界觀。

  • 4 # 滄海一夢

    世界觀就是一個人對世界萬物,時光狀態,變化等等總的看法,是總原則總綱性的東西。而方法論應該就是為實現某一目的,或達到某一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或途徑。

  • 5 # 穹蒼之下的追光者

    世界觀就是人對宇宙本原的看法,比如,有神無神的問題。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問,因為人都有尋根究底的本能,都要問一個為什麼?怎麼來的?等問題。如果我們問身邊的人與物是從哪裡來的?那麼,這個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人就會一直問下去,到最後就變成“世界從哪裡來?”。對於這個問題無非有三種答案,一種認為宇宙是永恆的,自然而然就存在,第二種認為宇宙有起源,但起源之前是什麼則不知道,第三種認為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第一種是唯物主義,第二種是不可知論,第三種是有神論。不可知論與唯物論都無法解釋宇宙的來源,剩下的只有選擇有神論了。有神論不是迷信,而是促成世界文明的原動力。有神論又分為泛神論,萬有神在論及獨一神論,基督教的神論主張超越而貫注,是最能儲存,聯結及提升世界文化的。

    至於方法論,即是,用何種方法來了解宇宙的本原。其實,也無非只有兩種,一種是“由下而上”的推理,就如托馬斯阿奎那,從這個世界的種種現象推論出第一因。但這種方法已經被康德置於死地,因康德認為形而上的存在不是人的經驗可以證其為有,或證其為無,人的意識因被時空限制,無法詮釋超時空的上帝。另一種就是“啟示”,是“從上而下”的。從超越時空的上帝發出神聖啟示,藉此使活在時空之下的人有可能認識這位獨一真神。

  • 6 # 何處是家鄉

    “世界”這個詞是佛教帶到中文裡來的,中文裡原來沒有。“世”,可組詞“人世、家世”,就是時間。“界”,可組詞“地界、邊界”,就是空間。也就是說,“世界”就是時空。中國古人說時空,原本用“宇宙”這個詞。自從有了“世界”,從此做了一些區分,說自然時空用“宇宙”,說人類認知的時空用“世界”。那麼“世界觀”,也就是人對自己認知的時空的一種看法。

    “方法論”這個詞是辯證唯物主義帶到中文裡來的。馬氏理論認為,人對事物認知是一種不受任何干擾的真空式認知,你用什麼方式去認知,也是可以由人來選擇的,如何選擇被稱之為“方法論”。

    馬氏理論裡對“方法論”的論述有以上兩個前提假設,但並沒有就這兩個假設做出符合邏輯的論證。我們的感覺器官為什麼是真空式的不受干擾地感知哪?為什麼獲得的資訊就是物質本身的資訊,而不是人類的自我感知器官的派生物?古人為什麼不能用辯證邏輯之外的理性思維認識物質,而今天的科學研究絕不能用辯證邏輯去認知事物哪?

    由於沒有回答自己的前提假設,因此由這兩個假設派生出來的理論,很難具有說服力。

    今天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方法論”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認知事物的方式絕不是人類自己選擇的,它是由你所要認知的事物複雜程度決定的。面對一個簡單問題,你不能用複雜的認知方式;同樣,面對一個複雜問題時,你也不能用簡單的認知方式。

    比如你在路上走,迎面開來一輛汽車,你必須用最簡單的認知方式,本能反應就是躲開,從而求存。

    路上汽車開始多起來,有時候會堵車了。你要分析汽車的優缺點時,就可以用簡單的辯證邏輯。汽車既有好處也有壞處,既能多拉人與貨,節約時間和成本,又可能因為堵車、車禍、車壞,增大時間和成本。

    一輛汽車飛速開來,你想知道它有多快速度,你只能用數理邏輯,計算與求證。

    汽車太多了,行車太堵,客車與貨車並行,甚至停車都已經成為了巨大的麻煩。你要想知道城市如何行車才最合理有效,那就要考慮無數問題,不斷修正與協調各種關係,從而求得一個各方都比較能接受的局面。

    上面四個問題,由於難度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就要求人必須採取不同的方法。這看似就是所謂“方法論”,其實完全是問題難度決定了使用方法。車要撞到你了,你能用數理邏輯去計算嗎?求車速時你能辯證看它既可能很快又可能很慢嗎?

    結論一句話,“方法論”是不成立的。

  • 7 # 林海雪原路樹林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用自己的世界觀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無產階級世界觀,是以解放全人類為最高理想,所以無產階級的做法就是消滅剝削,消滅階級,維護勞動者的根本利益。資產階級世界觀,以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過寄生蟲生活為快樂,所以資產階級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用資產階級專政維自己的政權。

  • 8 # 屋合之眾

    世界觀其實說白了就是對這個世界的自我理解,就比如各種宗教,他們本質是世界觀的不同,他是方法論的根,方法論可以簡單理解成,為人處世的原則,比如和尚天天唸經,吃齋,這都是直接受到世界觀的影響的

  • 9 # AAAET

    世界觀,在世界哲學史上,幾乎所有的唯物主義派別都主張,世界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既物質是世界的本源,世界觀包含很多內容,我就講一下物質和世界的關係。什麼是物質?“物質”一詞最早是由希臘文“母親”演化而來,就是“創造者”的意思,它是天地之母,萬物由它生成,由它創造。我們所處的世界都是物質世界,物質世界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外,物質世界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著,併為我們的意識所反映。

    人類認識的歷史已經證明,“只有唯物主義對世界統一性得認識才是正確可靠的。但從古到今,唯物主義也經歷那一個從樸素到科學、由片面到比較全面的曲折的認識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第85頁肖前主編,華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沒有物質就沒有世界,物質世界不停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著,並且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構成世界的本源,

    我們對於物質的理解,通常是包括了有形的物質世界既宏觀物質世界和無形的物質世界即微觀物質世界,人的感官系統直接或間接認識到的可見物。人們對於物質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思維,其後果就是習慣於把不可見的精神世界排除在物質的範疇以外,並進一步排除在人的意識領域之外。這在本質上是對唯物主義理解的不徹底性的表現,也是歷史的侷限。偉人早已指出:精神或意識不是什麼別的東西,而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是物質的特殊表現形式,並且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可以轉化為精神,精神還可以轉化為物質。偉人對物質和精神的哲學詮釋,拓寬那我們的認識視野,賦予了我們新的認識許可權,是我們認識精神世界的動力,物質世界也隨著不停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也是世界觀的一部分。方法論就是唯物主義辯證思維來認識世界,世界統一於物質,既是關於世界本源新認識的出發點,就是其全部歸宿。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做出完全唯物和徹底科學的方法論,把傳統精神領域轉變為嶄新的物質領域,轉變為可以為我們的意識所反映的物質表現形式,進一步堅持和捍衛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進一步堅持捍衛了宇宙的物質統一性。

    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在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在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他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218頁)也就是看待世界觀的方法論。希望人們理解。謝謝!

  • 10 # 空性見1

    世界觀就是你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判斷。我們不去談所謂的唯物或唯心,不談物質或意識的所謂本源,這種爭論沒有意義,因為人的意識中的物質是物質本身麼,所謂"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本身就是狗屁不通的文字遊戲,除了意識,還有那個"客”在"觀"?這本身就無解。我們只談存在,包括一切可感知的事物,世界是什麼,我在世界中的位置。世界因為我而存在嗎?存在有意義嗎?如何處理我與世界的關係。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決定你對世界採取什麼行動,這個行動的動機就是世界觀,動機後計劃的方法就是方法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杰倫和黎明在音樂領域上誰更強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