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川K生活黃哥

    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婚姻觀,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資料,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從不同省份的差異來看,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

      這屆年輕人怎麼了?從事30多年人口學研究的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分析,結婚率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結婚人數的結構性減少。與此同時,全社會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價高企、就業競爭激烈,以及年輕一代“獨性”更強等原因,也都成為年輕人結婚路上的“絆腳石”。

      越來越晚——

      初婚年齡創史上新高

      北大博士學歷、身高1米72、在高校任教,於曉楠從小到大都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女”。可隨著她的年齡邁過30歲直逼35歲,她明顯注意到父母對女兒的自豪感開始持續下降。他們發動一切關係給家裡這個“黃金剩女”安排相親。曉楠苦笑著說,“可能爸媽覺得好不容易攥了一手好牌,卻要砸在手裡了。”

      在高校裡,大齡未婚女青年並不少見,很多人經歷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求學路,當終於走上了很多人羨慕的“人生巔峰”後,環顧四周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同行者所剩不多。

      於曉楠覺得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並不太高,“起碼要能跟我聊得來吧,要愛讀書吧。”她自己家境不錯,父母已經給她買了車,準備了房子,甚至發話說,“如果男孩子對你好,房子車子都可以不要”。

      但曉楠覺得婚姻應該要勢均力敵,“兩個人各方面條件要差不多,這樣彼此心裡都不會失衡,兩個人的三觀也不會差距太大”。

      “人們都覺得高校里人才濟濟,但我入職後發現,其實很多優秀的男老師早就‘名草有主’了。”於曉楠經歷了多次相親後發現,雖然看上去學歷高、工作也體面,但因為年齡偏大、自身要求也較高,加之交際圈很小,在高校找到合適物件的機會也大大減少。

      “現在的平均初婚年齡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原新說,最新統計全國平均初婚年齡25~26歲左右,其中城市達到26~27歲,農村大約在25歲。

      從全國來看,目前結婚年齡集中在24歲~30歲之間,這部分人出生於1989年~1995年,而這幾年的絕對出生人數本身就較前幾年在減少,“結婚的人少了自然結婚率就下降了,這是一個基本原因”。

      上海市婦聯公佈的《改革開放40年上海女性發展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10年前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與歐盟平均水平持平。據江蘇省民政廳去年1月釋出的資料,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

      究其背後的原因,在於全社會普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女性,現在高校中,本科、碩士學歷的女性已經佔一半左右,博士階段女性佔比接近40%。”原新說,推遲婚齡、晚婚晚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這兩年,團天津市委推出服務青年婚戀交友的品牌活動——“青春有約 津彩團緣”,場場火爆。團天津市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保護部部長張靜華說,每次網路報名啟動後,入場券就被一搶而空。總有沒報上名的家長主動給他打來電話,請求把自家孩子塞進去,“多數都是學歷高、收入高,同時年齡也高的‘三高’女青年”。

      一組資料直觀地說明了女性婚姻觀的變化:1990年,30~35歲的女性中,未婚只佔0.6%,而到今天,未婚佔到7%;而35~40歲的女性未婚佔比則從0.3%增長到4%左右,“都增加了10倍以上”。

      近日有全華人大常委會委員呼籲修改婚姻法,將男女法定結婚年齡下調至18歲,以此來挽救持續走低的結婚率。原新認為,這種做法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效果。目前婚姻法已經規定了,大學期間只要達到法定年齡即可結婚生子,但現實情況是,作出這樣選擇的人依舊是極少數。

      主動“剩”下——

      “獨性很強”的年輕人

      1981年出生的劉豪是很多人眼中的優質“剩男”。

      劉豪家境殷實,在天津的城市核心區擁有3套房產,其中兩套是“一位難求”年年看漲的“頂級”學區房。他有一份國企的穩定工作、沒有不良嗜好;天天健身,擁有同齡人中難得的完美身材。

      劉豪理想的另一半要有甜美的長相、溫柔的性格、和諧的家庭。“聽上去要求不高啊,可我給他介紹3個女孩,都無疾而終。”他的表姐氣呼呼地說。

      第一個女孩比較靦腆,兩人見面後聊了幾句,女孩就開始時不時地低頭看手機,劉豪覺得要麼就是對自己沒興趣,要麼就是沒什麼禮貌,頓時沒了好感,相親現場變成了兩個人面對面玩手機。

      跟第二個女孩見面後,雙方都跟介紹人表示對彼此有好感,互留微信繼續聯絡。結果,那個女孩每次回訊息的速度慢得讓劉豪抓狂,“有時候隔一天才回覆。”劉豪約她週末出來玩,女孩回覆,“我愛睡懶覺,週末一般都要睡個大半天,晚點再約。”幾次下來,劉豪有點生氣,“怎麼她只考慮自己,一點都不在意別人的感受呢?”

      和劉豪一樣,這些眼下本該進入婚姻生活的年輕人,恰是獨生子女一代。原新認為,這些年輕人生來就是家庭的中心,因此表現出“獨性很強”的特點。

      這種特點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並不等同於自私,我們看到在國家遇到災難等困難時,很多90後年輕人特別踴躍捐款捐物。”他認為,這些年輕人身上的個人主義是指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追求舒適、自由、自我的生活方式;他們有享受當下、只對自身負責的生活態度。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關愛別人以及對家庭的責任心等。

      通訊方式變化和娛樂方式的多樣性,都在加劇這種“獨性”。在這個一根網線就能聯通全世界的時代,通訊方式越發智慧化,反而導致人們面對面的溝通越來越少。外賣文化的興起讓吃飯不一定需要有人陪伴,只需要手機點一點飯菜就能送上門。

      原新從近幾年高校招聘面試中發現一種趨勢:一些人的簡歷特別優秀,用郵件溝通也非常順暢,可一到面對面環節卻判若兩人,表現出沉默、少言。原新說,這種人際溝通的障礙放到談戀愛中必然成為硬傷,“不談,怎麼戀愛啊?”

      與此同時,現代生活娛樂方式也越發多樣性,特別是在大城市裡,有無數種選擇可以填補空餘時間。這也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一種感覺:不一定非要有家庭,才能享受家庭帶來的生活樂趣。

      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顛覆了人們“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整個社會也在走向包容,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都能被大眾所接受。不結婚也並不意味著沒有同伴,大家已經見怪不怪,“過去人們在小集體裡還有道德約束,現在越是大城市越開放,誰也不管誰。”

      被迫單身——

      房價高、就業壓力大、生活成本高

      江西人林文浩研究生畢業,在上海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了5年,工作業績考核的壓力大得讓他喘不過氣來。他努力工作攢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上海房價飆升的速度,令人目眩的天文數字讓他望而卻步。

      更讓他覺得高不可攀的,是上海姑娘的擇偶標準: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還有一點更重要——上海戶口。

      在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和北京兩個國際化大都市,戶口問題成了一些年輕人邁向婚姻的一道坎兒。

      自稱北京大妞的郭美潔從小就被父母灌輸了這樣的觀念:咱家不缺房、不缺錢,找物件就找北京人。用她爸爸的話說,哪個老北京家裡沒有幾套房?找個北京人,離父母近,小兩口根本不需要奮鬥就吃穿不愁。

      33歲的郭美潔上大學時就獲得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讀完研究生回國在一家外企駐中國總部工作,剛入職時月收入就有兩萬多元。她常和好友去吃飯、逛街、購物,一有假期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自己生活得挺好,不能因為結婚降低現有的生活品質吧?”

      婚姻的門檻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度的提高,無形中也在水漲船高。經濟發達地區生活成本相對較高,房價飆升更讓越來越多年輕人“望婚卻步”。無房、無車、無錢都成為婚姻的羈絆。這些經濟欲求的增加,迫使很多年輕人必須積累一定的財富才能考慮婚姻。

      財富積累的背後,就業競爭也愈發激烈。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雖有所減少,但中國依然處在勞動力供給的“高原平臺”上。每年15~59歲的勞動力人口依舊保持在9億人以上,直到2040年勞動力人口依舊不會低於8億人。這意味著,就業壓力將長期存在,而激烈的就業競爭,也導致了婚姻的推遲。

      與此同時,中國快速發展的大城市吸引了2.88億農民工來到這裡尋求發展機會,他們中1980年以後出生的超過半數。如此龐大數量的年輕人在中國的版圖上流動著,這種流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結婚的機率,壓縮了他們談戀愛的機會。同時,選擇結婚意味著必須負擔起養育孩子的生活成本,這也促使他們的結婚率下降。

      此外,原新還提到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達30年時間累積了3000萬以上的“剩男”,“從婚姻的角度說,這批人天生就缺少相對應的另一半”。

      如果婚戀市場有“鄙視鏈”的話,那麼大多數“剩女”往往是高知、高收入,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剩男”則往往是學歷和收入都較低,處於“鄙視鏈”的底端,這兩組人群從根本上就不太可能匹配。

      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2018年曾釋出過一份《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對於“如果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物件,您會怎樣?”的問題,69.53%的青年選擇繼續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會選擇結婚;15.61%的青年選擇“保持單身”;有9.34%的青年願意“降低擇偶標準”;僅有5.52%的青年選擇“將就結婚”。

      面對結婚率一降再降的現狀,不少專家認為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沒有必要過多擔心。在原新看來,無論是晚婚還是不婚,都是年輕人從自身實際出發作出的選擇,社會應多尊重,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空間。

  • 2 # 微微見

    婚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亡。這好像是某位導師的觀點。我也是贊同的。

    婚姻這種靠法律強制的東西,不符合人性,不合時宜了。

    婚姻只適合生產力比較低下的時候。那時,人們需要群居合作,才能生存下去;為了生存繁衍,就用婚姻來強制群居。

    一,社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時代,科技高度發達,有網路,有外賣,一個人也可以很好的生存,而且自由逍遙,無拘無束,人性得到了最大的釋放。

    婚姻憑空多出一個人來,妨礙自己,影響自己,還帶來一系列複雜的人際關係,幹嘛要招惹婚姻這種麻煩事?結婚就是自找不痛快。

    二,至於愛情,可遇不可求,原本就不是婚姻的標配,也不是人生的標配。有則可喜,無則看開。

    那些幻想透過婚姻來得到愛情的人,就像花兩塊錢買張福利彩票就幻想中億萬大獎一樣。

    三,至於繁衍後代,是生物本能,也是人類的本能。繁衍離不開男女,但不一定需要婚姻。許多單親未婚家庭的出現也證實了這一點。

    也許將來,可以克隆自己,無性繁殖,那時連男女都不需要了,哪裡還需要婚姻。

    綜上所述,婚姻消亡是早晚的事。別不相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晁蓋等人不差錢,卻為何熱衷於“生辰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