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我們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純潔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學的學習不好。天天帶零花錢到學校,在校門口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東西,帶到教室裡玩。上課時不是這樣東西不見了,就是那個東西沒帶(或沒有)。你平時不是有零花錢嗎?為什麼不去買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學上課,一天有一樣玩具被老師沒收了,就這樣一直買,老師就一直收,你家錢多嗎?你在為災區捐錢的時候,你怎麼不多捐一點呢?我希望同學們,你們為什麼喜歡亂花錢,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父母,掙點錢容易嗎?  你們應該從父母的角度來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們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亂花錢,你們會怎麼想?你們會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不亂花錢,你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  如果厄運降臨在你的身上,你是多麼渴望別人賑濟你,如果不救濟你,你是多麼的悲傷啊!難道災區的小朋友不是這樣?他(她)們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歡樂的大學堂。  同學們,我們要多為父母著想,多給災區人民多一點關懷!讓我們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讓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記憶中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以善為本,謙遜有禮,要懂得感恩和豁達,如果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那麼都市裡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的縮影和細胞,當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時候,我們若能夠適時的伸出援手,獻出一份愛,那麼那其樂融融的場面將會被典藏和昇華,近而影響到我們身邊更多的人。  以前或許我並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場浩劫給予了我正面的衝擊力和感召力,也讓我真正開始了與慈善事業結緣的旅途。  地動山搖江怒吼,  震天崩地兩相望,  鳴金集資赴災區,  人心所向祈平安,  間隙餘波系中華,  冷峻應對顧全域性,  暖風脈動同胞情。  2008年是一個難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給我們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憶,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無疑是災難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離失所,還有一幕幕悽楚悲愴的絕別,或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離別,而且是陰陽相隔,永不相見,最無可奈何感觸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歸,人生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或許這一種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礪也只有親身經歷過這樣場景並劫後餘生的人才能真正的瞭解和體味,或許我可以做的僅僅就是憑藉文字的力量來緬懷下離逝的同胞,用一顆慈善的心和點滴的給予來奉獻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綿力。  伴隨著地震報導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時間組織了募捐活動,震盪帶來的損失極其的慘烈,死亡和失蹤人數仍在不斷的疊加,一組組最新發回的新聞報導,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場景,一段段淚流滿面的畫面都深深的牽扯住了我的心,心動心疼心激盪,祈禱蒼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淚滴,濃濃鄉愁情無價,我積極加入了向紅十字會捐款的活動,並動員自己的媽媽爸爸和親戚好友也及時加入到募捐的隊伍中,同時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訊,透過網路的方式號召身邊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進來,一起擴充慈善的隊伍,將愛的力量曼延開來,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濃,更多,更強大。  間或或許也是永生,佛說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數,或許從你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此生早已註定了一些無可奈何,聖經說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我們開啟一扇窗,所以與其悲痛欲絕不如攜手互助,用人間的溫暖去安撫受災者的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世代延席。若將慈善作為一種事業來進行,在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我們自己,愛的能量很大,因為那包含了期許和寄託,愛的能量也很深,因為那包含了對未來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場浩劫後我就立志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不時的將自己的衣物和錢財物資捐獻給有需要的朋友,讓慈善落實到實處,讓更多的朋友切實的得到幫助。  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  老程家又來客人了,寂然靜謐的樓道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樓上樓下、遠親近鄰誰都知道,閩西客人又來了。男男女女左一聲“程伯伯”右一聲“程大娘”,那親暱勁比親閨女、親兒子還粘乎。熟知內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來欽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廈門市中級法院正處級審判員、高階法官,今年73歲。箇中緣由,還得從頭說起。  前幾年老程搬了新家,鄰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經濟生活以前比較拮据,時常收集親戚朋友的舊衣服也許有必要。現在一般地說還算過得去,可他還是把自己家和親戚朋友家收集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舊被子,十分認真地洗洗涮涮,掛萬國彩旗一般,晾曬一大片,大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遺風。他把舊衣物洗淨晾乾,仔細摺疊,分門別類精心打包,親自送往上杭或請人託運帶去。有的同事說:“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廈門人,並沒有親戚在上杭呀!”  是的,從親緣上講,老程是沒有親戚在上杭,而從感情上說,那裡有比親戚還親的鄉親。文革時期,幹部下放,老程來到上杭縣溪口鄉大豐村楊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與當地鄉親結下濃濃的手足情誼。 十幾年過去了,老程年事漸高,沒法每年往鄉下跑。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將衣物託運、郵寄或託來廈打工的農民工帶回去,請當年的老房東分送給村裡的貧困戶。這樣的善舉在親戚朋友間漸漸傳開,大家不約而同把舊衣物收攏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紛紛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舊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經濟上並不寬裕,住房也不寬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經是區裡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樣的條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幾雙鞋子。時間長了,從哪年開始也記不清了,20多年沒間斷,也無法統計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貧困老人,穿著廈門親人送來的棉襖熬過冰徹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貧的孩子,穿上散發著廈門親人身體氣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一直到現在,每年還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令人想起就激動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東的女兒考上福建政法學校。當時一斤穀子四毛多錢,老房東和親戚們賣盡當年收成的全部穀子送孩子上學。老程聽了心裡十分難受,他和家人商量後,每月資助這貧困的孩子100元,連續3年讓她修完學業。  “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有福氣,要珍惜。”這話十分世俗,其實也十分傳統、十分高尚。遇上機會做點好事並不難,數十年惦記著做一件好事則難能可貴,那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珍貴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經歷的國外慈善  我想說說我在英國的親身經歷。記得剛到的時候,就被鬧市裡揹著個小紅桶向過往行人乞討的人搞糊塗了。難道發達國家連乞丐都穿得這麼體面?後來才注意到,這些小紅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會”等組織的名字。而這些在寒風中奔走在鬧市乞討的是為慈善機構募捐的義工。後來,慢慢對英國的慈善有更多的瞭解。街上林林總總的慈善商店陳列著各種各樣的二手商品,都是民眾無償捐贈的舊貨,價格相當便宜,賣得的款項作為慈善基金由相應的基金會管理,併發給需要救助的人。  雖然作為窮留學生,身上沒什麼錢,也許是受這裡的氣氛感染,路過小紅桶的時候,也會把口袋裡的零錢捐出。平時不穿的衣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捐給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經營主要靠義工來完成,商店玻璃上經常會貼著尋求義工和捐贈廣告。我經常看到穿著裙子絲襪,抹著口紅的傳統英國老太太們在店裡不停地忙這忙那,儘管她們步履緩慢。慈善商店是一舉兩得,既讓不富裕的人低價買到合適商品,賣的錢還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我的公司法老師曾經開玩笑說,當年他畢業時去應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裝還是從慈善商店花6磅買到的。  還有一位教國際稅法的老師,同時在事務所兼職,可以說收入頗豐。在我們第二學期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他突然穿著一身小丑裝,鼻子上掛個小紅球,端著講義給我們上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紛紛拿出手機給老師拍照,老師也十分合作地擺出各種POSE(姿勢)。笑完之後,老師端出一白色紙盒,捐錢!原來,那天是搞笑救濟日——REDNOSE DAY,英國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動。老師滿面笑意地說,下午他還要去見客戶,就準備穿著這身衣服去,應該會有大筆收穫!原來,不是老師特立獨行,在“紅鼻日”裡,全英國紅鼻子滿天飛,用這種“不正經”的方式做“正兒八經”的募捐,創意還真不一般,捐款紀錄年年創新高。  學期結束,我自己也加入了義工的行列。在英國的市民諮詢委員會當助理。這是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給市民免費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包括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僱傭關係,移民等,諮詢員也都是義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師,他們經過系統培訓後,每週撥出幾小時義務為民眾解答問題,有時還會作為他們的代理,為他們爭取該得的權益。每天來諮詢的民眾絡繹不絕。諮詢的問題都有記錄並加以統計,以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對民眾提供的資訊絕對保密。在國內本科期間,我也參加了學校的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質與市民諮詢委員會相似。但區別在於,開展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範圍不夠廣,發起的人數有限,運作也缺乏資金的支援。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慈善活動的範圍不夠廣,主要是缺乏組織有序的機構。英國的慈善基金會很值得借鑑。其次,國家的扶持與鼓勵很重要,比如說,規定捐款可免去相應數額的所得稅。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說明和相應的監督機制,人們就不至於懷疑自己捐款的去處,會鼓勵更多的人放心地“獻出愛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錢的愛心  他從內地貧困山區到徐州打工,可是剛到這座城市,在找第一個工作時,就被黑中介騙了,騙去200元押金,又沒有找到工作,就蒸發了。  一週過去了,他工作沒有著落,身上的錢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時他又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在城郊的一家企業在招工,於是他第二天結了帳,剩下5元,連早飯他都沒有吃,就搭上了班車。上了車,售售票員開始收錢。他報了地名,售票員說要六塊。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裡亂翻,其實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餘的一分錢,卻仍是裝模作樣地尋找,最後他把身上僅剩的五塊錢遞給了售票員。  “差一塊。”售票員面無表情地問答。  “就這些了。”他說。  “差一塊錢,只能到鎮上,還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誤招工時間,再失去這個機會,自己回來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想請售票員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從外地來的,找工作時錢被騙了,能不能……”“別說得那麼可憐,這樣騙人的話我聽多了,不行!”售票員不客氣地拒絕了。  他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肚子餓得咕咕地叫,他手握著拳頭,恨不得湊售票員一頓。“那就到鎮上,剩下的路我走過去。”他還是忍住了。這次出來讓他受盡了苦,為了省錢,在火車上都是吃家裡帶來的冷饅頭。來了後,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擠的大通鋪,一天只吃一頓飯,可是工作沒找著,錢被騙去了。眼看著就要流落街頭,面對今後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剛才坐他身邊的人,拿出皮夾子買票時,他看到裡面有近千元。他此時靠在車窗邊睡著了,口袋裡的皮夾子已經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為自己本來是有錢的,也是被城裡人騙掉的。他拿別人的錢,這叫“以牙還牙”。  正在他尋找機會拿錢包時,突然有人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嚇出一身冷汗,轉過頭,看到一隻纖細的手,手指間捏著一張嶄新的一元錢。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幾乎絕望時,這一元錢是天使,他眼睛裡的淚水不爭氣地掉了兩滴下來。小姐把一元錢交給了售票員,說是給這位先生補票的。接下來,他突然沒有再想去偷錢包了。那位女孩就是這家工廠的員工,後來她招呼他下車,把他帶到那家工廠。他真的很幸運,居然被錄用了。他便有了住處,有了飯吃。五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技術骨幹,有一次市裡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動中,他捐了2萬元。當記者採訪他時,他說出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他說他要感謝徐州這座城市,感謝那位小姐,他是來報恩的。參考資料: 你最起碼得給點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漿機磨出的豆漿能立即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