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玩藥

    上個世紀60年代,攝影師Miroslav Tichy開始嘗試著用木頭做照相機,就像生活在石器時代一樣。他蒐集身邊的每一樣垃圾,螺紋線軸、衛生紙卷、玻璃眼鏡片、紙板、口香糖、脫落的頭髮,然後,他將它們組合到一起,變成一部可以使用的相機,開始了自己的偷拍生涯。

    Miroslav Tichy, 一位靠偷拍成為攝影大師的人。 他靠偷拍成為大師:用最爛的相機,拍最好的作品! 他這輩子就幹了一件事, 用最爛的鏡頭、相機, 拍出最頂級的攝影作品。

    1926年Miroslav Tichy出生在捷克一個裁縫家庭。從小對繪畫極富天分的他,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進入布拉格美術學院進修。 少年得志,還被院長認為將來最可能成為表現主義大師的Miroslav,緊接著卻因跟當局立場不同,遭受一連串的政治風波。 因為絕不妥協,迫害打擊如暴風驟雨,一天天非人的折磨,終於讓他精神崩潰。 而當局也恰好有了藉口,將其關進精神病院,順便拆了他的畫室。 這一關就是8年,等Miroslav重見天日,他一無所有,衣衫襤褸。每天像個流浪漢,整日流蕩在街鎮。不剪頭髮,不理鬍子,從此也不碰畫筆,將精力轉向攝影。

    由於沒有專業裝置,他一頭扎進垃圾場,鞋盒、捲筒紙、啤酒蓋,甚至內褲上拆下的橡筋,都成了他DIY相機的零件。 沒有鏡頭,則硬是用沙子和牙膏打磨的塑膠玻璃,以及撿到的望遠鏡拼湊而成。 沒有專門的暗房,晚上Miroslav就用臉盆洗照片。

    每天醒來,顧不上吃飯,Miroslav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街上游蕩。 碰到風情萬種的女子,他會立即左手撩開毛衣邊,右手開啟鏡頭蓋,迅速按下快門。 街上行走的女人,泳池邊休憩的女人,公園換衣服的女人,他的鏡頭永遠只對準女人。

    每天起早貪黑,他要用掉3個膠捲,拍攝100多張照片。 可即便偷拍再隱秘流暢,他荒誕的行為,還是引起不少人察覺。 人們罵他“神經病”、“老變態”,甚至還有男人二話不說,當街把他暴打一頓。警察也多次警告,可他就是油鹽不進,屢教不改。 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他的“變態”行為,政府也認為他雖行為怪異,但基本人畜無害,聽之任之。 從50年代到80年代,他一拍就是幾十年,期間無人無津。

    直到1981年,他之前的鄰居Roman從瑞士流亡歸來,看到他滿屋的照片瞬間被震撼。 雖然因為簡陋的裝置,這些拍出來的照片,有些帶著汙點,有些因加工錯誤而染色,但Roman隱隱感覺,這些照片價值非凡。 他開始幫Miroslav收集、整理滿屋子雜亂的照片,作為回報,Roman帶回了成捆成捆的照片。在收集了大量照片後,Roman將這些照片在多個國家、畫廊展出,不曾想引發大量的評論與關注。 對於Roman私自拿其作品宣傳,老人非常氣憤,“我是為自己拍照,不是為這個世界,更不想取悅這個世界。” 蘇黎世美術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紛紛舉辦他的作品展覽。但即便規格最高的展覽,Miroslav也從不到場,對一切名利都不感興趣的他,認為這純粹是在浪費時間。 Miroslav做的,是守著自己搖搖欲墜、破舊不堪的小屋,在2011年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2 # 老馬檢視312

    可以這樣說,活躍在上世紀中葉以前的攝影大師,不僅使用廉價的入門級單反進行創作,更主要的是很多耳熟能詳的攝影大師,僅使用一個35毫米(也有人用50毫米)的定焦頭。

    其實放到現在,回顧上世紀以前的照相器材,幾乎都是廉價的。

    題主的問題又迴歸到了那個爭論了多少年的主題上,就是器材重要,還是人重要?

    我們翻看欣賞攝影大師的作品時,你可以自己對照,並捫心自問:用我現在的數碼器材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嗎?大多數時候回答都是不能。

    器材是重要的,但僅有器材顯然是不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奔跑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