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看東籬

    讀書是一個走向自覺、完善自我、不斷成長的過程;是琢磨題材、領略故事、反思提高的過程。在人物或事件的悲天憫人之處,洞察世事人生。透過閱讀,認識在起伏前進;悟性在螺旋上升;境界在不斷更新。

    熱愛讀書、善於讀書的人,在閱讀優秀作品的同時,往往把自已擺進去,邊讀邊盪滌自已的靈魂,然後改造行為和心靈,得到潛心的修行。

    讀書,要讀好書、選精品。寧嚐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優秀的作品,讓生命發光。

    優秀的作品,隨著時代應運而生,層出不窮,聯袂而至。或追問歷史,反思現實;或激揚文字,感嘆人生;或溫婉含蓄,回眸過往,品味生活;或詠頌河山,美輪美奐,啟迪感知,心儀神往;或吶喊諷喻,鞭撻醜惡,針砭時弊……

    讀優秀作品,或讓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或叫人合卷遐思,久久迴腸。有如:咀嚼果乾,品嚐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良久盈懷。

    讀書——能夠提升人生高度!

    讀好書——把人生推向了一個又一個嶄新的境界!

  • 2 # 麼麼兔小小隻

    小時候,自己很弱小,崇拜智勇雙全有禮有義的英雄,小時候覺得奴隸出生的斯巴達克斯,在鬥獸場上一拳打死獅子,帶領奴隸起義,做人就應該像他那樣。雖然他最後死的非常悲壯,但是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後來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喜歡陳宮,喜歡他的聰慧、喜歡他一身不事二主,從一而終,然後陳宮也死了。

    再後來喜歡文天祥,喜歡文天祥的才華,文天祥也死了。

    故事裡,但凡我喜歡的人,都活不長。

  • 3 # 海川遊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某一天,數學老師走進教室,沒有和往常一樣拿出課本,而是在黑板上寫了這幾個字“哥德巴赫猜想”。當時,全班同學看了都感到莫名其妙,私下小聲議論著“這是什麼”。數學老師也猜到了我們的疑問,並“改變”了平常上課時嚴肅且嚴厲的表情,微笑著且自豪地說:“哥德巴赫猜想”被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攻破了,並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陳氏定理”。

    接著,老師又神秘地說:你們知道陳景潤論證了數學上什麼難題嗎?

    同學們都搖一搖頭,齊聲回答到:不知道。

    老師說到: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1+2的難題。

    全班同學炸開鍋,1+2不就等於3嗎!還要證明嗎?

    數學老師大聲喊到:請安靜,請安靜,我們上課吧。以後你們就知道了。

    數學是我中學時最驕傲的一門課。雖然沒有走進大學的校門,但我們也時常想起數學老師。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對諸葛亮的《出師表》之高度評價,諸葛亮本人波瀾壯闊的一生感動震撼了我!閱讀他的《出師表》往往產生共鳴!本來是率軍出征前表達心跡的官樣文章,千百年來卻引發無數仁人志士迸發豪情壯志,現在仍然粲然於文壇!

    諸葛亮呈《出師表》是在蜀漢劉禪建興五年(227),此時偏居一隅的蜀漢國力疲敝,北有國賊曹操,東有勁敵孫權。為完成劉備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宏願,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定了內亂,有效地鞏固了後方,審時度勢:曹魏兵敗祁山、孫吳遇挫石亭,正是揮師北伐的天賜良機,這裡談的是《前出師表》。 但後主劉禪懦弱無能,“親小人,遠賢臣”,貪圖享樂,無絲毫政治遠見與國計民生情懷,諸葛軍師呈表力主擊魏,慷慨陳詞,力釋眾疑,彰顯忠誠。

    《出師表》以勸諫為主,危機存亡之秋促使後主劉禪勵精圖志,任用賢能,重振漢室。行文通暢自然引出作為忠誠死節之臣的建議:遇事多諮詢部下,接納正確言論。“宮中俯中俱為一體”,執法公平。親近賢能遠離奸佞。作者作為軍事統率行文委婉曲折, 由勢入理,筆走龍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劉備出師未捷身先死,“今天下三分”,引出目前形勢。而尚不知鹿死誰手“益州疲敝”是事實,得出“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論斷!如不奮發圖強,必強國破身亡。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但蜀國上層的仕人追憶先帝恩德,轉移忠心侍奉後主。化險為夷,扭轉乾坤還是有希望的,順其自然地提出應該“開張聖聽”,廣開言路。作者用心良苦,峰迴路轉中引出重要諫言,令人在流水行文中目睹了驚濤駭浪!

    水到渠成:“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宮中之事,“事無大小”向郭攸之、費、董允請教,則“必能裨補缺漏,有所廣益”。對於府中之事,“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忠心溢於言表,震顫人心!

    接著披肝瀝膽:“親小人,遠賢臣”引出歷史教訓:“先漢”“後漢”殷鑑不遠。要“昭平民之理”,一定任用有識之士,不能正邪不分,“內外異法”,貪於私慾,賢愚不辨,賞罰不當。最後才“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既要耐心勸諫,逐漸感染、循循善誘地開導,又小心翼翼,奉獻忠貞、不失臣子的分寸。

    我在現實中也要有借鑑,儘管對企業嚴峻的形式有清醒的認知,但在主張改革的時候,一定要顧及自己的身分,在建議過程中聊表忠誠,才能達到效果!今日再讀出師表,思緒穿雲裂石又與諸葛丞相就諫言的方式產生強烈的共鳴!

  • 5 # 方秉潮

    雖然也讀過很多中外近現代各類書籍,也讀過許多歷代古典書籍。

    但要說曾經被哪些故事感動過,震撼過,會有共鳴之處的並非是四大名著,也不是外籍名著,更不是那些什麼聖人經典,偉人著作;而是幾本極其普通通俗的書本。

    《儒林外傳》中的第一回開場白詞: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首詞也是個勸世人淡薄虛妄功名利祿,人生富貴功名只是個身外之物的老生常談之語,但人們總是拼著命地追求,那怕是日後身敗名裂,丟官去命,除名坐牢,也在所不息,從古到今,能有幾人看的破的。

    而為之感動震撼共鳴的是書中故事裡有位叫王冕的讀書人,出身貧寒,七歲喪父,靠母親為人家做些針線活供他去村學唸書。三年後終因家貧而斷學去幫人家放牛為生,但王冕卻未中斷讀書,他將書帶在身邊,邊放牛,邊用功自學。

    他不但把少量工錢捨不得買吃,存下積多後都買了書本來讀。他還自學畫畫,對著塘中荷花學畫荷花,時間長後,他獨創的無骨荷花畫竟出了名,人們慕名而來買他的畫。

    他的好才學被縣官知道,老爺傳話要他進縣相見,可他竟推託避而不去。縣老爺屈尊親來見他,他竟牽牛出外去了。

    後來朱元璋打天下,得知王冕之名,特來拜訪他(朱還未當皇帝)。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派浙江布政使來召王冕進朝當官,但王冕卻隱居到會稽山中,隱姓埋名不願出山做官。他是看透了功名利祿的虛妄,看破了社會階層中的虛情假意,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所以他寧清淡苦修過日子,不為虛名高官利祿所誘惑。

    還有個叫周進的老童生,歷考不中秀才,60歲了,生活潦倒落魄,靠教幾個鄉童討點生活。卻不想還被鄉紳砸了教書飯碗。大舅子看他可憐,和商人結幫上省城做生意時,邀他一快去相幫做做記帳的生活。

    有一次逛新修的鄉試貢院,周進觸景傷心,竟痛哭倒地。眾商人憐他讀書不第之苦,每人出銀湊足二百兩紋銀,為他捐個貢監首卷。這樣周進便在鄉試頭場進貢院考場。

    不想周進有真才實學,以前因窮困,自卑放不開,臨場發揮不好。不想這次竟超常發揮,果然高中了舉人,進京會試,又中了進士,殿試三甲,授了部屬。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

    下個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范進了。

    范進的讀書,家貧更是在周進之上,其中的故事我也不多說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但可嘆的是,現今也像周進范進者太多,像他們樣嚐盡世態炎涼,吃盡勢利薄情,嘲諷欺辱等苦是隻多不少。而是大都還沒有他倆的後福命好來。

    范進中舉,也是得於周學道的同命相憐之心,他知道範進的苦,所以他特別地仔細閱卷,而開初他也不看好范進文章,直至三遍後,才看出范進之高才,文章之精妙,不由感嘆,這樣的文章,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見世上糊塗考官不知屈煞了多少像范進這樣的英才。

    是啊,書中故事並無偉業之壯舉,橫掃天下之英雄,帝皇將相之功績,建國立幫之太義等轟轟烈烈的震撼人處,但這些文化人,或許各種世人在許多的人生際遇中,或多或少會像周進范進和王冕樣。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事件,才會引起人們的共鳴甚至震撼和感動,其中的原因,還是願由各人按自身體會和理解去領會它吧。

  • 6 # 湘西耿直君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的書是靈魂與靈魂的召喚。益師益友伴隨你影響你終身。我今日再次在網上重慍張海迪的故事時,被她身殘志不殘,自強不息,如此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精神氣氛再次深深地感動。那像現在的年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點點挫折與壓力時,就選擇放棄、選擇跳崖、跳樓輕生。唉,真的。我們一個身體健康正常人卻比不過一個胸部以下殘廢的人,自學了多名外語並寫出了十幾萬乃至幾十萬文字的書。

    當我再次讀雷鋒的故事時,被他為人民服務、甘願以“釘子”的精神無私貢獻、犧牲自我、幫助他人時震憾了我的內心。當前的社會氛圍就是缺失了這種犧牲自我、幫助他人、幸福他人的高尚品德與精神支撐。不然怎會出現“霸座男女、霸座大媽”的事件。人人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多想想別人、幫助別人,肯退讓一步,多一份理解,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世界就多一份溫暖,少一份紛爭。

    讀屈原《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鼓勵你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不失時機地去尋求正確方法以正當途徑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

    讀《孟子.告子下》天將大任於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訴你做大事者都不容易,要受很多磨難挫折,便可使他的心態受到震動,使他的性格更加堅韌,從而增加他們所未具備的能力,一直堅持下去肯定能夠成功。

    讀書可以陶醉性情,昇華靈魂精神。給你力量,給你生活的勇氣、給你生命的動力與源泉!!

  • 7 # 詩畫同源

    對於讀書來說,被感動的故事實在太多,門類各異,這一點也不誇張。否則,怎麼會不斷地讀書呢?當然,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讀《紅樓夢》時,還沒上中學,還是繁體本豎排版,沒頭沒尾的,但已經磕磕絆絆的鼻涕眼淚了。至今依然記得林黛玉帶病燈下焚詩的詞句,尺素鮫綃勞惠贈, 為君哪得不傷悲?恨賈寶玉,也恨薛寶釵……後來,讀了《說岳全傳》,為馬前張寶馬後王衡的忠義淚流滿面,痛恨秦檜,想把他千刀萬剮。也曾為楊再興誤走小商河痛惜,那悲壯的情景一直縈繞心頭,似乎那亂箭已經射出了書本……痛哉。也為高寵奮力挑十二輛滑車,累垮坐騎而亡傷痛,一輛之差啊。終於知道了精忠報國的出處,記住了民族英雄岳飛和他的那幫兄弟。亦曾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而痛快。 武松更不用說。那時,都不是電視劇中的人物,而是從書中自己勾畫出的形象,遠超電影和電視劇。

    因為讀書,愛書,也曾因為買不到而抄書,現代人難以想象抄一本書的滋味,手寫啊,那可不是影印機,手痠胳膊疼,眼花,一點不假,只可惜有些被人借走後沒有歸還,不失為遺憾,也有自己送人的。好在還保留了一些專業書,圖文並茂嗷,也引以為驕傲。看的書很雜,所以也無法一一描述。書中自有顏如玉吧,知在書裡,情在書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俄兩國軍艦海上相遇,差點相撞,兩國互相指責對方,到底是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