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牡丹梅花鑫森淼
-
2 # 使用者9574501300802
希望多寫點其他的,總把奸臣來宣揚,奸臣欺上瞞下禍國殃民。不顧人民的生死,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的亂像烈烈常見,
-
3 # 關東俠客
岳飛是被高宗趙構下令處死的,秦檜是背鍋的執行者。岳飛(公元1103一1142)是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他提出"聯結河朔”戰略,主張北方義軍和宋軍聯合抗金,是"中興四將”之首。劉琦,韓世忠,張浚等都是主戰派抗金名將,為什麼能獨善其身,岳飛遭到殺害呢?主要由岳飛的性格,及他政治上的愚笨造成的。
岳飛是宋代最年輕的節度使,軍事才華出眾。
岳飛情商太低,性格剛孟,不會處理人情事顧,對待淮西兵將問題上,同都督張浚產生嚴重分歧,等於得罪一批人。岳飛為了表達不瞞,竟辭職到廬山去侍奉老母,高宗皇帝幾次下詔才回來,雖然沒有制罪,君臣之間心理出現裂痕。
岳飛最主要失誤是武人涉政。高宗皇帝無子,岳飛是個軍人,心直口快,在一次召見時,對高宗說應早立太子,以安天下軍人之心。岳飛可能說者無心,過話卻觸動高宗的隱私和痛處。趙構受過驚嚇,不能生育,這件事是他的心病,如今,被臣下拿出來討論,檢直是奇恥大辱。
另外,宋朝靠發動兵變起家,宋朝皇帝對武將特別提防,尤其是象岳飛這樣性格剛毅,能力出眾的將領,特別忌憚。由於雙方意見分歧,君臣之間不在信任,這是岳飛個人悲劇,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劇。
趙構當上皇帝后,想在南方站穩腳跟,主張同金人和議,爭取喘息時間。為了在文武大臣中確立威信,岳飛成了犧牲品。1142年,岳飛以“莫虛有"的罪名被處死。秦檜的身份沒有資格處理節度使級別的將領,只不過是忠實的執行了高宗的旨意。宋孝宗給岳飛平反昭雪時,不能說高宗錯了,只能讓秦檜背鍋。
-
4 # 雲捲雲舒152754837
幫兇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權傾朝野的幫兇……甚至於可以改變歷史程序的小丑類幫兇,其作用就不僅僅是助紂為虐了……
-
5 # 使用者3919268242451
高宗殺岳飛的重要因素,是岳飛徹底失去了高宗的信任。岳飛和高宗的關係密月期是1137年,岳飛在平定內亂匪患和對偽齊軍作戰中立了大功,被高宗譽為精忠岳飛。也是樂極生悲,在淮西軍的問題上岳飛認為高宗出爾反爾,所以撂挑子向高宗施壓,最終被高宗警告,違我旨者、唯有劍耳 ! 自此岳飛和高宗關係走向了下坡路。
1140年5月高宗手詔命岳飛馳援順昌,岳飛先以面貝皇帝為由拖延推諉,後又陽奉陰違拿馳援順昌的軍令當兒戲。順昌之戰結束十天岳飛的援軍才跚跚到遲,6月十二日結束之日岳飛援軍尚在千里之外根本沒出動。
順昌之戰結束岳飛又違抗宋軍監軍監軍制度,拒不回軍襄陽,皇帝遂任命岳飛進軍河南。在金軍主力未到之前岳飛軍佔領一些城池,隨後遭到金軍主力騎兵的反擊重創,7月18日岳飛給皇帝寫信乞令班師,不等皇帝回信岳飛便倉惶撒軍逃離河南,岳飛自率二千軍7天狂逃800裡,從河南逃到合肥,致使河南中原之地盡失於金人之手。
1141年春節剛過,皇帝手詔讓岳飛到淮西參戰。岳飛二月十一日出兵二月二十三日到達舒城,此時柘皋大戰已勝利10日,岳飛軍一槍未放又厚著臉皮向張俊借糧,被張俊嗆白為吃飯軍。此時皇帝詔旨讓岳飛向北500裡到壽縣淮河一線截擊金軍,岳飛卻向南400裡渡過長江去池州就糧,就是說真的吃飯去了。直到戰爭結束,岳飛出兵40餘日,竟然連金軍的影子都沒看見。宋軍有臨軍征討稽期三日,斬的軍法。這是岳飛被處死的一項罪名,絕不冤枉。
岳飛至此完全失去高宗的信任被剝奪兵權,但岳飛又給張憲寫信企圖再謀掌兵權,導致張憲謀反。被高宗皇帝及時察覺,數罪併罰,被皇帝特賜死。
岳飛被判罪處死,大理寺判決寫的清清楚楚,完全是其咎由自取,從頭到尾都依法行事稱量。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制度下,皇帝殺大臣的唯一的合法行為。秦檜身為治國宰相,對國家朝庭負責,依法懲治犯罪,職責所繫,本無可非議。但是幾十年後,岳飛孫子岳珂為了給岳飛抹紅翻案,說是遍訪故舊,收集到一些道聽途說,甚或聽沒聽說都不一定的謠傳野說,憑空編造出千奇百怪的岳飛抗金戰績。同時又編出了一個兀朮遺檜書,把岳飛被判罪處死說成是被謀害,並把謀害嫁禍於秦檜等人。岳珂自己說兀朮遺檜書是聽說的,並且最先說的人在岳珂出世前十幾年就死了,岳珂是聽誰說的,岳珂避而不談。這麼重要的證據,岳珂既不說明是聽誰說的,又不奏請朝庭查證核實,只以聽說結論,岳珂明顯心懷鬼胎,蓄意歪曲事實嫁禍於秦檜等人。
-
6 # 今古大觀
岳飛是難得的人才,要不是秦檜陷害,趙構不可能殺他。
岳飛被殺害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是岳飛不諳政治,老是喊迎二聖還朝。其實趙構也不是一味地想求和,迎二聖也是趙構喊過的口號。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十四載:(紹興五年正月壬戌)韓世忠奏敵騎遁去,陛下必喜。上曰:“此不足喜。若復中原,還二聖,乃可喜耳。然有一事,以卿等將士,賈勇爭先,非復昔時懼敵之比,所喜蓋在此也。”
透過以上史料,不難看出,收復失地,迎回二聖也曾是高宗的夢想。這樣和岳飛政見一至,沒有殺岳飛的理由。
當時趙構有雄才大略,為什麼後來主張和議?看看當時高宗任用的大臣就明白了。
紹興五年二月,高宗以趙鼎為左相,主持內政。趙鼎位列南宋中興賢相之首,南宋四名臣之一。用這樣的賢人做宰相,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會為了爭功,而做出危害國家的事。像岳飛北伐有望時,也不會讓皇帝發十二道金牌撤兵。更不會想辦法孤立岳家軍。
紹興五年二月,高宗任張浚為右相主持軍政。張浚是南宋主戰派名臣,是西漢張良之後。
如果後來不是主和派的秦檜上位,岳家軍就是搗不了黃龍,宋朝也不可能割地賠款、稱臣。岳飛更不可能死。
高宗準備依賴岳飛,把淮西軍隊的節制權都打算給岳飛了。高宗又怕岳飛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如果淮西軍真讓岳飛節制,也不會有後來的淮西軍變了。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淮西軍變後,張浚和趙鼎先後都犯了些錯誤,先後下臺,秦檜登上權力中心,也是岳飛在劫難逃,南宋合該偏安一隅。
-
7 # 方圓論壇
在《精忠岳飛》的末尾趙構處死岳飛的後在嶽神廟裡說了一句“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這句話就足矣概括趙構要殺岳飛的原因。
首先岳飛和趙構在大局觀上就存在嚴重的分歧。原本趙構是十分喜歡岳飛的。但後來因為岳飛和趙構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所以趙構開始厭惡岳飛。首先趙構對於金國那是極度的痛恨。但趙構很清楚南宋根本沒有和金國死磕到底的實力。他畢竟是一個皇帝。他需要考慮戰爭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所以趙構的戰略思想就是“以戰迫和,徐圖發展”。而岳飛是一個單純的人武將。他根本不會考慮那麼多。他沒有考慮到南宋根本支撐不起戰爭,而且因為無休止的戰爭導致南宋民不聊生四處爆發起義。岳飛一根筋的就想要打到底。這就和趙構的想法南轅北轍。而且岳飛的想法也轉變不過來。所以趙構開始討厭岳飛這個麻煩了。
其次,岳飛讓趙構感受到了威脅!宋朝的傳統就是猜忌武將而重用文臣。武將只有臨時對軍隊的指揮權。並沒有管理和組建軍隊的資格。靖康之變後這種制度被打破了,武將可以私自招募軍隊訓練軍隊作戰。如韓世忠的韓家軍和岳飛的岳家軍就是這樣子。但這恰恰也是趙構忌憚武將的原因。宋朝祖訓就是武將不可擁有兵權更別說私軍了。但為了抗金也是沒辦法的時候。雖然趙構忌憚武將但也不會說什麼。但岳飛這個人情商為零。在很多文臣範圍內的事情岳飛都要摻一手。這就讓趙構十分的警惕岳飛。甚至在趙構看來岳飛等掌握了兵權的武將比金國還要危險。
所以說本身趙構就已經對岳飛不滿甚至有除之而後快的意思了。在秦儈這麼一摻合之下趙構自然順水推舟除掉了岳飛這個麻煩兼禍害。岳飛的死秦儈是主要兇手。但最終的決策者乃是宋高宗趙構。即使沒有秦儈陷害岳飛。岳飛就一直和趙構對抗下去的話他也難逃一死。畢竟在古代違逆了皇帝的心意那就和找死沒什麼兩樣。但趙構算是昏君嗎?當然不是了!歷史上對趙構的評價是宋朝的中興之主。甚至把趙構和漢朝光武帝劉秀相提並論。《宋史》記載“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這可以說是在歷史的角度上充分肯定了趙構的功績。
-
8 # 無悔42175
會的,皇家的事老百姓能管嗎?管得了嗎?槍打出頭鳥,誰叫他非得要接二聖回來,接回來怎麼辦呢?家裡有一個皇帝了,又趕下來嗎?岳飛就沒有想過這件事。李世民搞了薛午門大屠殺,自己的親兄弟都全殺死,為什麼呢?當然是權力。死一個岳飛總比兄弟相殘好吧。本來岳飛是可以做英雄,而且不會死。關鍵還是口號,戰爭沒有口號是不行的,他可以說去抓漢奸,踏平金國也要抓住漢奸。如果這樣說,保證是全國都擁護的。誰都不敢動你。別說秦檜了,沒有秦檜也有張檜,李檜。反正岳飛就得死。
-
9 # 內事外事不決問我
自古皇權至上,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趙構天生不是雄主,根本不想開疆拓土,雄霸天下,只想偏安一隅,鶯歌燕舞,安逸享樂。別說宋朝軍事不行,經濟不行,雄主成吉思汗十三副凱甲起家打遍亞歐非。說岳飛謀反,岳飛還不如黃巢?帶領軍隊燒殺搶掠流動作戰,以戰養戰,不把中國鬧翻天?不如石敬塘?自稱兒皇帝,不如引清入關的吳三桂?岳飛壓根不想反,只是軍事才華被壓制,被不懂軍事的陽萎皇帝瞎指揮,氣憤難平。有人猜測岳飛功高鎮主會黃袍加身,怎麼不說他可能是郭子儀?征服天下而不居功自傲?秦檜如是賢相,怎不學漢之蕭何,明之李善長,供應糧草,組織兵源,為韓劉張嶽四武將做好服務,使他們專心征戰?他把持朝政排除異己,堵塞言路,阿諛奉承,諂媚討好陽萎君,專權廿年,岳飛之死,和韓信,袁崇煥,魏延等有異曲同工之妙,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君疑臣死!非謀反也
回覆列表
宋高宗身邊如果不是秦檜,而是另外一種人,如果這個人能有更好的主意,那宋高宗必定會有更好的作為。因為是假設、如果,所以就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另外一種人物的出現必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帶來的結果肯定不一樣。
如果秦檜不陷害岳飛,那秦檜就是忠臣,他是宰相,是宋高宗身邊的重要人物,他的話直接左右宋高宗的決策,有忠臣在身邊出謀劃策,結果肯定不一樣。
胡銓上書要求殺了秦檜,但宋高宗沒有同意。宋高宗希望議和,金國的條件是要殺了岳飛才同意和談,但這個和談局面的形成偏偏是岳飛軍事上的勝利給金國的壓力。宋高宗如果不殺岳飛,繼續給金國軍事壓力,形勢無論如何對南宋都是有利的。殺岳飛激起的民憤千年不息,宋高宗究竟是什麼目的要自毀長城非殺岳飛不可呢?宋高宗身邊如果不是秦檜的慫恿,宋高宗多少應該會更理智一些吧?
如果宋高宗害怕岳飛迎回二聖,其實,岳飛繼續攻打金國,二聖的人質作用會更加明顯,對二聖的人身安全反而更加不利,宋高宗根本不用擔心迎回二聖會威脅他的皇位。
究竟是什麼原因宋高宗要殺岳飛?這完全是欠缺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秦檜是忠臣,他完全可以和宋高宗謀劃保護岳飛,用其他的方法和金國議和,絕不會這麼聽話真的殺了岳飛,不同的人在宋高宗身邊,結果肯定會不一樣。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單純地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