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一、十大洞天
《天地宮府圖》雲:“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東晉道經《道跡經》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後為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等道書記載:
1、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在王屋縣(今山西垣曲、陽城和河南濟源等縣之間);
2、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空”,作“虛”)。在黃岩縣(今屬浙江);
3、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未詳所在;
4、西玄山洞,號“三玄極真天”。亦莫知其所在;
5、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
6、赤城山洞,號“上玉清平山”在唐興縣(今浙江天台);
7、羅浮山洞天,號“朱明耀真天”(“耀”,作“輝”)。在博羅縣(今屬廣東);
8、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在句容縣(今屬江蘇);繫上清道壇,茅山宗本山;
9、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則稱在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10、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在樂安縣(今浙江仙居。主峰在臨海縣境內)。
二、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對於十大洞天而言。雲:“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三十六洞天一詞,始見於雲:“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據道書所載:
1、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縣南);
2、東嶽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今),自漢以來認為系考校死魂鬼神處;
3、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今屬湖南);
4、西嶽華山洞,名“總仙洞天”,亦號“極真洞天”。在華州華陰縣(今屬陝西);
5、北嶽常山洞,名“總玄洞天”。在恆州曲陽縣(今屬河北),明清以後改祀于山西渾源;
6、中嶽嵩山洞,名“司馬洞天”。在登封縣(今屬河南);
7、峨眉山洞,名“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今四川峨眉山市);
8、廬山洞,名“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
9、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今屬浙江。山實在寧波市西南);
10、會稽山洞,名“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鏡湖中;
11、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實在今陝西周至、眉縣、太白等縣間);
12、西山洞,名“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
13、小溈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
14、潛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今安徽潛山);
15、鬼谷山洞,名“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傳為張陵煉丹處;
16、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今福建崇安);
17、玉笥山洞,名“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今屬江西);
18、華蓋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今溫州市),與江西華蓋山同名異地;
19、蓋竹山洞,名“長耀寶光天”。在臺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20、都嶠山洞,名“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
21、白石山洞,名“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今廣西鬱林)南海之南,或雲和州含山縣(今屬安徽);
22、句漏山洞,名“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今屬廣西),傳為葛洪煉丹處;
23、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今湖南寧遠);
24、洞陽山洞,名“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今湖南瀏陽縣西北);
25、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境處);
26、大酉山洞,名“大酉華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27、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
28、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今屬江西);
29、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今屬浙江);
30、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今屬浙江);
31、鐘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今江蘇南京);
32、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今屬江蘇),近小茅山;
33、紫蓋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當陽縣(今屬湖北);
34、天目山洞,名“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今屬浙江);
35、桃源山洞,名“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36、金華山洞,名“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今屬浙江)。
三、七十二福地
雲:“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引有和。“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於南北朝道書,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體名目則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
1、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寧府句容縣(今屬江蘇);
2、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縣),或謂與第十九洞天同址;
3、仙磕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溫州未置梁城縣,疑是唐之“樂成縣”,即今樂清,其境內名勝北雁蕩山有白溪鎮,是否,未詳);
4、東仙源,在臺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5、西仙源,在臺州黃岩縣嶠嶺;
6、南田山,在東海東。傳說舟船可至,據《輿地紀勝》稱,在浙江青田縣南田,為古稱七十二福地之一;
7、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萊島上;
8、清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仙境相接;
9、鬱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內)南;
10、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內)西;
11、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12、大若巖,在溫州永嘉縣(今屬浙江)。傳為陶弘景修《真誥》處;
13、焦源,在建州建陽縣(今屬福建)北;
14、靈墟,在臺州唐興縣(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馬承禎隱處;
15、沃州,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南;
16、天姥岑,在剡縣(今浙江嵊縣)。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指此;
17、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南;
18、金庭山,在浙江嵊縣東,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記雲: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或曰別名紫微山,在廬州巢縣(今屬安徽);
19、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今屬廣東);
20、安山,在交州(今廣東、廣西)北;
21、馬嶺山,在郴州郭內(今湖南郴縣)水東;
22、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今屬湖南);
23、洞真墟,亦在潭州長沙縣,一作“洞真壇”;
24、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
25、光天壇,在衡山西源頭;
26、洞靈源,在南嶽衡山招仙觀西;
27、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今福建政和、周寧、屏南等縣間之洞宮山);
28、陶山,在溫州安國縣(當為安固縣,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隱居此處;
29、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今浙江平陽);
30、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
31、勒溪,在建州建陽(今屬福建)東;
32、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系正一道壇所在;
33、靈山,在信州上饒縣(今屬江西)。一作“靈應山”,在饒州(治在今江西波陽)北;
34、泉源,在羅浮山(今廣東博羅境內);
35、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
36、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今江西清江)。系靈寶派道壇;
37、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今屬江西);
38、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許遜修道處;
39、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東;
40、缽池山,在楚州(今江蘇淮安);
41、 論山,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42、 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今江蘇吳縣)。或雲在蘇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壇;
43、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今安徽和縣);
44、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今屬河南);
45、 平都山,在忠州酆都縣(今四川豐都);
46、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北;
47、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今屬江西)。晉陶淵明隱居處。一說即廬山虎溪;
48、 彰龍山,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北;
49、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今屬廣東),或雲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犢山”,在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50、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今屬四川都江堰市);
51、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今屬江西);
52、 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今江西波陽)。一作“馬跡山”,或說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或說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53、 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54、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今屬陝西);
55、 藍水,在西都藍田縣(今屬陝西);
56、 玉峰,在西都京兆縣(今陝西西安)。或作“玉峰山”,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57、 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今浙江臨安境);
58、 商谷山,在商州(治在今陝西商縣)。
59、 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
60、 司馬悔山,在臺洲天台(今屬浙江);
61、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今屬山東鄒平);
62、 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今山西永濟)。或雲在河中永樂(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實指一山;
63、茭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雲南姚安)。一作“魚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寧波西南);
64、 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今屬四川);
65、 瀘水,在西梁州(指《禹貢》所說梁州,今雅礱江及與金沙江匯合後一段);
66、 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貴州),一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縣鄰近貴州處);
67、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漢州(治在今四川廣漢);
68、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一說在雲中郡(在今山西大同);
69、 雲山,在邵州武剛縣(今湖南武岡);
70、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今河南洛陽);
71、盧山,在福州連江縣(今屬福建);
72、 東海山,在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東二十五里,即雲臺山。
展開全部
一、十大洞天
《天地宮府圖》雲:“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東晉道經《道跡經》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後為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等道書記載:
1、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在王屋縣(今山西垣曲、陽城和河南濟源等縣之間);
2、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空”,作“虛”)。在黃岩縣(今屬浙江);
3、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未詳所在;
4、西玄山洞,號“三玄極真天”。亦莫知其所在;
5、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
6、赤城山洞,號“上玉清平山”在唐興縣(今浙江天台);
7、羅浮山洞天,號“朱明耀真天”(“耀”,作“輝”)。在博羅縣(今屬廣東);
8、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在句容縣(今屬江蘇);繫上清道壇,茅山宗本山;
9、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則稱在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10、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在樂安縣(今浙江仙居。主峰在臨海縣境內)。
二、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對於十大洞天而言。雲:“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三十六洞天一詞,始見於雲:“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據道書所載:
1、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縣南);
2、東嶽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今),自漢以來認為系考校死魂鬼神處;
3、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今屬湖南);
4、西嶽華山洞,名“總仙洞天”,亦號“極真洞天”。在華州華陰縣(今屬陝西);
5、北嶽常山洞,名“總玄洞天”。在恆州曲陽縣(今屬河北),明清以後改祀于山西渾源;
6、中嶽嵩山洞,名“司馬洞天”。在登封縣(今屬河南);
7、峨眉山洞,名“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今四川峨眉山市);
8、廬山洞,名“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
9、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今屬浙江。山實在寧波市西南);
10、會稽山洞,名“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鏡湖中;
11、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實在今陝西周至、眉縣、太白等縣間);
12、西山洞,名“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
13、小溈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
14、潛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今安徽潛山);
15、鬼谷山洞,名“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傳為張陵煉丹處;
16、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今福建崇安);
17、玉笥山洞,名“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今屬江西);
18、華蓋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今溫州市),與江西華蓋山同名異地;
19、蓋竹山洞,名“長耀寶光天”。在臺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20、都嶠山洞,名“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
21、白石山洞,名“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今廣西鬱林)南海之南,或雲和州含山縣(今屬安徽);
22、句漏山洞,名“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今屬廣西),傳為葛洪煉丹處;
23、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今湖南寧遠);
24、洞陽山洞,名“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今湖南瀏陽縣西北);
25、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境處);
26、大酉山洞,名“大酉華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27、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
28、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今屬江西);
29、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今屬浙江);
30、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今屬浙江);
31、鐘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今江蘇南京);
32、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今屬江蘇),近小茅山;
33、紫蓋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當陽縣(今屬湖北);
34、天目山洞,名“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今屬浙江);
35、桃源山洞,名“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36、金華山洞,名“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今屬浙江)。
三、七十二福地
雲:“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引有和。“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於南北朝道書,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體名目則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
1、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寧府句容縣(今屬江蘇);
2、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縣),或謂與第十九洞天同址;
3、仙磕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溫州未置梁城縣,疑是唐之“樂成縣”,即今樂清,其境內名勝北雁蕩山有白溪鎮,是否,未詳);
4、東仙源,在臺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5、西仙源,在臺州黃岩縣嶠嶺;
6、南田山,在東海東。傳說舟船可至,據《輿地紀勝》稱,在浙江青田縣南田,為古稱七十二福地之一;
7、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萊島上;
8、清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仙境相接;
9、鬱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內)南;
10、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內)西;
11、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12、大若巖,在溫州永嘉縣(今屬浙江)。傳為陶弘景修《真誥》處;
13、焦源,在建州建陽縣(今屬福建)北;
14、靈墟,在臺州唐興縣(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馬承禎隱處;
15、沃州,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南;
16、天姥岑,在剡縣(今浙江嵊縣)。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指此;
17、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南;
18、金庭山,在浙江嵊縣東,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記雲: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或曰別名紫微山,在廬州巢縣(今屬安徽);
19、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今屬廣東);
20、安山,在交州(今廣東、廣西)北;
21、馬嶺山,在郴州郭內(今湖南郴縣)水東;
22、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今屬湖南);
23、洞真墟,亦在潭州長沙縣,一作“洞真壇”;
24、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
25、光天壇,在衡山西源頭;
26、洞靈源,在南嶽衡山招仙觀西;
27、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今福建政和、周寧、屏南等縣間之洞宮山);
28、陶山,在溫州安國縣(當為安固縣,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隱居此處;
29、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今浙江平陽);
30、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
31、勒溪,在建州建陽(今屬福建)東;
32、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系正一道壇所在;
33、靈山,在信州上饒縣(今屬江西)。一作“靈應山”,在饒州(治在今江西波陽)北;
34、泉源,在羅浮山(今廣東博羅境內);
35、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
36、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今江西清江)。系靈寶派道壇;
37、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今屬江西);
38、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許遜修道處;
39、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東;
40、缽池山,在楚州(今江蘇淮安);
41、 論山,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42、 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今江蘇吳縣)。或雲在蘇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壇;
43、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今安徽和縣);
44、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今屬河南);
45、 平都山,在忠州酆都縣(今四川豐都);
46、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北;
47、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今屬江西)。晉陶淵明隱居處。一說即廬山虎溪;
48、 彰龍山,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北;
49、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今屬廣東),或雲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犢山”,在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50、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今屬四川都江堰市);
51、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今屬江西);
52、 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今江西波陽)。一作“馬跡山”,或說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或說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53、 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54、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今屬陝西);
55、 藍水,在西都藍田縣(今屬陝西);
56、 玉峰,在西都京兆縣(今陝西西安)。或作“玉峰山”,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57、 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今浙江臨安境);
58、 商谷山,在商州(治在今陝西商縣)。
59、 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
60、 司馬悔山,在臺洲天台(今屬浙江);
61、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今屬山東鄒平);
62、 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今山西永濟)。或雲在河中永樂(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實指一山;
63、茭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雲南姚安)。一作“魚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寧波西南);
64、 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今屬四川);
65、 瀘水,在西梁州(指《禹貢》所說梁州,今雅礱江及與金沙江匯合後一段);
66、 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貴州),一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縣鄰近貴州處);
67、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漢州(治在今四川廣漢);
68、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一說在雲中郡(在今山西大同);
69、 雲山,在邵州武剛縣(今湖南武岡);
70、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今河南洛陽);
71、盧山,在福州連江縣(今屬福建);
72、 東海山,在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東二十五里,即雲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