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科技

    孔子說:三十而立。

    意指人長到三十歲,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行事應當合於禮,言論得體。

    不知道從什麼開始,“三十而立”被曲解了。

    當代人口中的“三十而立”,多指成家立業,事業上取得一番成就。

    通俗點講,男性有房有車有豐厚收入,組建“幸福”家庭,雙手撐起一片天。

    反觀女性,在多少農村地區和一些人的固化思維裡,三十歲被冠上分水嶺的稱號,彷彿女性步入30歲不結婚就會貶值,變成所謂的剩女。

    不過,也有一些人正努力擺脫外界的桎梏,書寫傳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打敗一個又一個迂腐的偏見。

    韋慧曉就是個好代表。23歲就職華為,28歲遠赴西藏支教、34歲獲得博士學位、40歲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實習艦長。

    不走眾人心中預設的女性的道路,她不給自己設限、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永遠不覺得晚,也就活成了人們心中的榜樣,人生之路精彩無比。

    學霸、百萬年薪,活出榜樣

    學霸,僅僅只是韋慧曉諸多頭銜的其中一個。上世紀90年代末,韋慧曉考入高校南京大學,就讀大氣科學系。

    大學裡存在兩種典型學生,一種是踴躍參加活動、老師們眼中的優秀學生,另一種是鹹魚型,想盡一切辦法逃課,期末考試在掛科的邊緣徘徊。

    顯然,韋慧曉是前者。

    擔任班級團支書,因身材高挑當選學校禮儀隊隊長,實力與美貌兼具,校園女神莫過於此。

    1998年10月,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被南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韋慧曉作為學生代表向老布什獻花。當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向老布什表示祝賀時,老布什緊握韋慧曉雙手,稱讚她:“你是個很美的姑娘!”

    根據天文與空間學院黨委副書記、天文系97級張巍老師回憶:“韋慧曉是一位非常漂亮幹練的女孩。”

    2000年,踏入新世紀,全世界進入新的旅程,於韋慧曉,人生也展開新的階段。

    四年大學生活匆匆而過,韋慧曉從南京大學畢業,由學生的身份切換成“社會人”。

    彼時,華為正忙於開拓國外市場,走進發達國家。

    華為,只是韋慧曉人生的一個過客。

    畢業後,韋慧曉就進入華為公司從事行政工作,從基礎員工到行政助理,再到副Quattroporte秘書。

    華為四年,韋慧曉從一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成長為優秀白領。帶領的團隊榮獲金牌團隊,自己奪得“金牌個人”獎。

    如果,當初韋慧曉不離開華為,今時今日在華為擁有一席之地、年薪百萬不是奢望。

    在旁人眼裡的美好未來,並非韋慧曉心之所向。

    四年工作時間,韋慧曉不斷探索,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在意識到自己的未來不只眼前的百萬年薪後,果斷辭職。

    參加環球洲際小姐大賽,獲得中國特區賽區十佳。

    不過,對個人內在的提升才是她的終極目標。同一年,她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山大學攻讀研究生。

    第一名!中山大學!研究生!任一字眼不在激烈挑動我們的神經。

    多少人工作後惰性大發,打著工作忙、太累的名義沉迷於網路世界,更何況韋慧曉闊別校園多年,第一名的成績,真的牛X!

    再次迴歸校園,韋慧曉腳步依然一刻沒有停下。

    2005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剛剛鋪軌到拉薩。西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環境惡劣,經濟落後。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這一年,韋慧曉跟隨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遠赴西藏支教。

    一旦入藏,容不得反悔。

    事實上,韋慧曉很好地適應惡劣環境,很好地融入當地。

    支教期間,她擔任三年級化學老師,又任初二兩個班的英語老師。

    優秀的人到哪都是光芒四射的,因出色的工作表現,韋慧曉獲得林芝地區團委“優秀志願者”和林芝縣中學“突出貢獻獎”。

    於她個人而言,西藏之行是一次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她撰寫《八千里路雲和月》在中大校報刊登,她是這麼說的:

    我將繼續行進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這條路上還會有很多個不同的‘八千里路’,我將滿懷欣喜地迎接未來的風雨Sunny。

    2008年,汶川大地震,舉國哀悼,奧運會首次在中國舉辦,舉國狂歡。

    兩次重大事件,韋慧曉以志願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其中。

    作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願者,再次被評獎,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願者”。

    並且,這些年來,韋慧曉多次獲獎,拿獎拿到手軟…

    嫁給航母,人生從零開始

    彼時,她作為中國第一位實習女艦長登場,霸氣的身份、霸氣的語錄,強勢刷屏。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韋慧曉考到中大研究生,朋友得知後非常不理解,與其讀研究生,不如來自己的公司,年薪一百萬。

    女艦長韋慧曉是這樣說的我當時對這就完全沒有興趣......

    所長翻譯一下:我對錢不敢興趣。這話,似曾相識,大家自行意會哈。

    隨後,她再次補充:有兩種價值觀:一種價值觀呢,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錶,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另一種價值觀是我這種價值觀,一塊不貴的手錶,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

    一語點醒了多少人,網友直呼霸氣!小影片在抖音上獲贊850萬+。

    從華為員工到軍人,身份的轉變如此之大,在旁人看來,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但參軍不過是韋慧曉找到自己的另一人生夢想。

    8年前,在中山大學完成研究生學業後,韋慧曉又繼續深造,攻讀博士,而參軍的想法是在讀博期間萌生。

    2012年,韋慧曉以博士身份畢業於中山大學科學系,此時她已經35歲了。

    按照規定,博士生畢業生入伍年齡不得超過35週歲。

    在夢想關上大門之前,韋慧曉於2010年向海軍首長寄了厚厚一份自薦信,她這樣說道:

    生命裡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將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歷程。

    恰逢航母接艦部分正在組建,韋慧曉義無反顧選擇了進入航母。在博士畢業後,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一員。

    航母,全新的一片領域,意味著韋慧曉要從零開始,適應部隊訓練節奏、掌握航海知識、參加各種培訓等等。

    腦力和體力同時面對高強度工作,年輕小夥累得夠嗆,何況韋慧曉已經35歲的年紀,這在新兵中,算高齡人士了。

    下足了苦功夫,比別人努力百倍,韋慧曉由副航海長、副艦長,到今天的實習艦長,不過8年時間。

    35歲,有的人安於現狀,有的人面臨被企業拋棄,多少人敢跟韋慧曉一樣,人生從零開始。

    但是,光有勇氣就可以了嗎?並不是,這跟韋慧曉多年來的努力關係甚大。

    都說演員吃青春飯,然而演員任達華從藝幾十年載,參演超過300部影視作品,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拍戲,終在55歲這年獲得影帝。

    如今依舊步履不停,保持這一年產出3部作品。

    不停下腳步,不輕言放棄、勤於學習、敢於付出,又怎會讓自己處於尷尬境地,被時代無情拋棄呢。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是我們不肯付諸行動罷了。

    董明珠,這位眾人皆知的女中豪傑。

    因為丈夫早年病逝,董明珠一人挑起養家的重擔,又當媽又當爹。

    於1990年加入格力,不敢休假,整天外出跑業務,夏天被暴曬,雨天被雨淋,這一切在現實的苦難面前,不得不屈服。

    好在努力終有回報,當年,董明珠一人之力攬下1600萬元銷售額,佔比整個公司營業額的八分之一,一人頂好幾人。

    1994年,格力電器最艱難時期董明珠挺身而出,帶領大家跨越重重苦難。

    自1995年,此後十一年裡,格力空調的產量、銷售額、市場佔有率等等全都高居全國第一位。

    可以說,格力電器能取得今天成績,董明珠功不可沒,更誇張地說,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電器。

    今年已65歲的董明珠,年過半百,仍任職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Quattroporte,欲帶領著格力走向更好未來。

    人生有太多可能性,無論性別、年齡,想要活出自己,少刷手機、少玩遊戲,有了人生目標就大膽去實現吧~

  • 2 # 冰凌夢幻藍

    “有兩種價值觀:一種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錶,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另一種是我這種價值觀,一塊不貴的手錶,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韋慧曉

    人民海軍史上第一位女實習艦長韋慧曉的價值觀決定了她的人生選擇。

    1977年12月,韋慧曉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從小在百色長大,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壯家妹。

    “她是一位像風一樣的姑娘。”“她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希望她的人生永遠精彩。”這是韋慧曉的初中班主任黃啟川老師對她的評價。

    韋慧曉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2000年畢業後就職深圳華為,任公司高階副Quattroporte秘書、行政助理,工作四年獲得公司“金牌白領”稱號。

    2004年韋慧曉以第一名的絕對優勢,跨專業考入中大地球科學系的碩士研究生。同年還入選“環球洲際小姐大賽中國特區賽區十佳”。

    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韋慧曉申請參加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離開都市生活、遠赴西藏林芝縣中學支教。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後,韋慧曉又奔赴四川,參加震後救援志願服務活動。同年被評為2007年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願者。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走出舒適區,宛如“開掛”的韋慧曉卻始終在向命運挑戰,牢牢掌控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博士畢業之後,韋慧曉沒有選擇年薪百萬、條件優渥的都市白領生活,而是棄筆從戎,以34歲的“高齡”入伍,成為一名航母部隊的學員。

    部隊訓練是非常辛苦的,高強度、快節奏的訓練也讓韋慧曉變得十分清瘦,然而她的眼中卻總是閃爍著光華。

    入伍前,韋慧曉沒有接受過艦艇指揮方面的正規訓練,然而到大連艦艇學院學習深造,她就做到了平均成績優秀;入伍後,韋慧曉的游泳成績不太好,於是在艦艇靠港的一段時間裡,值日人員每天都會看到她早早起來去練習游泳。

    有規矩就要執行,有標準就要達到,這是韋慧曉從小以來一樣養成的習慣,也是她對軍人這個神聖職業的虔誠態度。

    韋慧曉說:“如果你從來不曾自律過,從來沒想過犧牲奉獻,那你從來就沒成為真正的軍人。”

    就這樣,韋慧曉用了6年的時間,終於成長為人民海軍史上的第一位女實習艦長。

    要知道,在系統教學模式下,從進入軍校開始到艦長,一般都需要15年的時間。所以韋慧曉這樣的一名“高齡”女兵,在這6年中嘗過的艱辛、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可能有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什麼要放棄華為的百萬年薪,跑去當兵吃苦受累呢?

    “到現在為止,只後悔有什麼事情,想做卻沒有做,但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做過什麼事。”韋慧曉這樣說,而她一路走來的選擇和成長,或許已經能夠給出這個答案。

    精彩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知道BY2歌詞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