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從《離騷》內容看,洋洋灑灑又波瀾起伏,浩浩蕩蕩又迴環跌宕,以致使讀者往往感到眼花繚亂而主旨難明,驚心動魄而頭緒不清,心潮澎湃而思緒難靜.因此,王邦採《離騷?匯訂》說:“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屈子之情生於文也,忽起忽落,忽斷忽續,屈子之文生於情也.”古今學者在分析其結構以把握其脈絡上多有研究.由於《離騷》篇幅較長,內容又極為複雜,各人理解往往不同.因此對其段落的劃分和大意的概述也不盡一致.姜亮夫《楚辭今繹講錄》(1)說:“關於《離騷》的分段,歷來不一,歸納起來大致有95家之多.”現介紹以下五種:

    1、兩段論.如馮沅君、陸侃如的《中國詩史》(2),將《離騷》全文劃分為兩大段:第一段從開頭至“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先敘世系,次敘出生年月和名字,再敘自己的人格、學識、才幹,最後敘懷王的昏庸,黨人的爭鬥以及女嬃的教誨.第二段從“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至結尾.主要是借理想的事實來表情.馮沅君與陸侃如的這種劃分法是最簡潔的.清代吳世尚《楚辭疏》亦為兩段論,但具體劃分卻有區別,第一段自篇首至“沾餘襟之浪浪”;第二段自“跪敷衽以陳辭兮”至篇未.

    2、三段論.如清代龔景瀚《離騷箋》.第一段從篇首至“沾餘襟之浪浪”,認為“正言之也”;第二段從“跪敷衽以陳辭兮”至“餘焉能忍與此終古”,認為“放言之也”;第三段從“索瓊茅以筳篿兮”至篇未,認為“假言之也”.再如當代楚辭學者姜亮夫《楚辭今繹講錄》.他在該著中說:“對《離騷》分段最亂的是胡適,這與他沒有弄清每段的意思有關.”第一段從開頭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第二段從“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至“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與此終古”;第三段從“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餘佔之”至結尾.這三大段中,第一段是自道身世與志願,第二段是欲輔國而求賢求女不得,去國不可能,然後訂出來第三段神遊西土求以寄懷念宗邦的情思.考慮《離騷》內容中上下左右前後的反覆之處,著重扣合主要含義,總不離宗子憂國一念.清代朱駿聲《離騷約注》、今人郝志達《楚辭今注今譯》(3)亦為同類說法.三段劃分法,在當代是比較流行的一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能否順利透過中期大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