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
2 # 文城觀點
西漢初的陸賈確實有大智慧,有幾件事充分表明他是極有智略的謀士。
首先,陸賈有辦法讓一貫討厭儒生的劉邦跟著他學習他寫的論文。劉邦年輕時是連八品都算不上的芝麻官(管十里以內的亭長),後來成了漢王,打敗項羽,奪得天下。陸賈進入劉邦陣營之後,經常在劉邦面前引用《詩經》《尚書》等經典說事,劉邦歷來就很討厭儒生,對常常談經論道計程車人很厭煩,所以,劉邦見陸賈經常引用經典,他便罵道:“本王在馬上得天下,要詩書何用?!”陸賈反駁劉邦說:“漢王馬上得天下,但能在馬上治天下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接著,陸賈以淺顯的話語講述了商周和秦朝興亡的歷史事例,向劉邦講解治國行仁義的必要性,讓劉邦知道“坐天下”與“打天下”是不一樣的。劉邦悟性很高,聽後感到有點慚愧,感到陸賈確實比他更瞭解治國的事,於是,劉邦命陸家將秦亡漢興、天下得失的道理寫出來,供劉邦借鑑。此後,陸賈每寫一篇,劉邦就認真看,大肆稱讚陸賈寫的論文。
陸賈(劇照)
其次,陸賈很有思想智慧,他是漢代第一位力倡以儒學治國的思想家。陸賈不但瞭解歷史,而且,他也很瞭解漢朝立國之初的現實狀況,知道漢初特定的時代的政治思想需要,他以儒家為本,兼融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提出了很精闢的“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方略,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思想奠定了一個基本的思想格調。
再次,在劉邦死後,呂后掌權的險惡政治局勢中,陸家能明智地急流勇退。陸賈不僅是思想家,他還是很務實的政治家,劉邦去世後,惠帝劉盈仁善懦弱,呂后專權,而丞相蕭何也比較順從呂后,呂后封呂姓諸人為王,朝臣難有所作為,陸賈自知難於諫說呂后改變政治態度,而且,有韓信、彭越等的悲慘例項為鑑,朝廷政治環境險惡,於是,他便“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稱病辭官,在好畤安家落戶。
最後,陸賈在家居時也很有智慧。他變賣了出使南越時所得的財物,將得到的千金平均分給他的五個兒子,讓他們各自去謀生。而陸賈則坐著華貴車輛,帶著十個舞樂侍從和一口價值百金的寶劍,輪流到五個兒子家裡居住,每個兒子家住十天。他事先說明,將來他死在哪個兒子家裡,那個兒子便能得到他隨身物品。這讓兒子們能各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又讓兒子們對他依然很敬重,避免老而無依的困境出現。
陸賈是漢初時楚華人,他在楚漢相爭之時進入劉邦陣營,並以幕僚的身份追隨劉邦,陸賈博學善辯,有儒家的學識,又有縱橫家的辯才,他常為劉邦出主意,劉邦很能聽進去;此外,他了解當時的政治軍事大局,有縱橫捭闔思想,他常代表劉邦出使各路諸侯,成功遊說,因而,他深得劉邦賞識,他在漢營中被認為是最善變的謀士。
在劉邦陣營中,有四位傑出的謀士,張良、陳平、陸賈和酈食其,陸賈位排第三。陸賈與其他三位謀士皆是傑出文臣,以謀略智慧輔佐劉邦,但陸賈的智謀輔助方式與張良、陳平是不一樣的,張良主要從戰略思想上為劉邦出謀劃策,多用“陽謀”;陳平主要從實用策略上幫助劉邦設“詭計”,多用“陰謀”;而陸賈與酈食其倒有點像,重視縱橫捭闔,只是,酈食其用謀時理想化的成分比較多,不善於避險境,而陸賈除了捭闔思想和善辯才能,還有儒學的學識底蘊,比酈食其現實穩重,懂得趨利避害。酈食其死於當說客的時候,而陸賈卻能急流勇退。
陸賈對劉邦的輔佐,主要表現在從外交策略和治國理論上去謀劃和實施的,他是劉邦集團的傑出思想家和出色的外交家。有幾個重要的事例表明陸賈作為謀略家,對漢朝的貢獻是很大的,陸賈不愧為劉邦最傑出的謀士之一。
陸賈雕像
第一個事例:陸賈以政治理論家幫助小吏出身的劉邦熟悉漢朝立國之後“坐天下”的治國道理。
眾所周知,劉邦文化素質不高,但他卻有梟雄兼帝王的氣度,又能屈能伸,很有現實感,很善於用人。但劉邦有一弱點,容易驕傲自滿,狂妄自大,在進入咸陽,佔領彭城等重大勝利之後,他就驕傲了,要享受了,認為他已經取得重大勝利,要享受美女、珍寶了。而在他打敗了項羽之後,就更驕傲狂妄了,對謀士們的建議不太願意聽了,特別是當文臣謀士們引經據典講治國道理時,他很厭煩,以“居馬上得天下”而自得自滿。劉邦身邊的謀士們很難說服劉邦接受文人的建議,而陸賈卻能讓劉邦聽他的話,讓劉邦認真地補習文化歷史知識。
據《史記》記載,起初,陸賈在劉邦面前談論《詩》《書》時,也曾挨劉邦的罵。在劉邦看來,天下是他率領眾將騎在馬上奪來的,讀《詩》《書》經典跟奪天下沒有任何關係。而陸賈卻對劉邦仔細說明了“奪天下”與“坐天下”是不一樣的,可以騎在馬上縱橫奪天下,但卻不能騎在馬上治天下。
儒家為劉邦講述歷史故事,說明商湯、武王在逆境中以武力奪得天下,但是,在立國之後,在順境中,卻是以謹慎的態度,以仁義治理天下的。戰亂之時,著重以武臣征戰四方,奪得天下;立朝之後,在和平時期,卻主要是靠文臣的輔佐來治理天下的,武略、文韜在不同時期,是有所側重的。
陸賈告訴劉邦,以往吳王夫差、晉國智伯過分崇尚武力,而忽略了仁義治國的重要性,最終導致了國家敗亡。秦朝過度使用刑法之術,最終招致秦國很快的滅亡,如果秦朝立國之後,能及時減少刑罰,推行仁政,便不至於那麼快滅亡。
陸賈勸說劉邦,要效法古聖先王,仁義治國,否則,馬上奪來的天下,很快就會坐不住的。劉邦有另一個優點,就是讓他覺得對他有利的,他便能及時接受。所以,聽陸賈一說,劉邦如夢初醒,感到陸賈說的很有道理,他為剛才的狂妄感到慚愧。劉邦立即要求陸賈,幫他研究秦朝得失天下的經驗教訓,研究漢朝之所以能奪天下的道理,並說說太如何治理奪得的天下。(參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陸賈見劉邦能聽進他的建議,非常高興,於是,他按劉邦的要求,開始研究歷朝的成功與失敗的教訓,闡明其中的道理。陸賈將他的研究成果寫成十二篇論文,每次寫完一篇之後,便交給劉邦看,劉邦對陸賈的文章讚不絕口,認真閱讀。左右大臣發現一貫鄙視文人的高祖皇帝開始認真閱讀文章了,都很高興地高呼萬歲。陸賈后來將他的研究成果編輯成書,取名為《新語》。此書後來成了古代著名的治國經典之一。書中的主旨是:“行仁義,法先聖”,“逆取順守,文武並用”;以儒家仁義思想為主,兼用法家、道家的治國方略。可以說,在漢朝的治國思想和宏觀策略上,陸賈的貢獻應該排在第一位。
第二個事例:勸說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捐棄前嫌,聯手對付周呂。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呂姓諸王逐漸控制了朝中的權力,蕭何順從呂后,無力阻止諸呂擅權,而陳平比較滑頭,更是不願得罪呂后,怕引來殺身之禍。高後八年(前180年)八月一日,呂雉病死,呂雉死前,讓呂王呂產擔任相國,讓呂祿的女兒做皇后,呂后專權時培植起來的呂氏外戚集團在呂后死後,依然有強大的勢力,而劉氏皇族集團開始想在呂后死後從呂氏外戚集團手中搶回朝政大權,於是,雙方的矛盾便加劇了。
此時,劉氏皇族集團開始行動了,袒劉之軍蜂起,齊王劉襄開始發難,挑戰呂氏集團,而陳平、周勃聯起手來,在朝中響應,乘機奪了呂氏的兵權,之後,陳平、曹參聯手劉氏諸王,群起而殺了諸呂,呂氏外戚集團徹底失敗。而陳平與曹參之所以能聯起手來,聯合劉氏諸王擊敗呂氏集團,要歸功於陸賈成功勸說本來有矛盾的陳平和曹參摒棄前嫌而變得和好。
當時,呂氏外戚集團橫行暴戾,欲夾持少主,這嚴重危及了劉家政權的安全,陳平心裡非常擔憂,但他又無力制止呂氏集團擅權,他感到劉家天下事態嚴峻,經常居家苦思對策。陸賈知道陳平的心事,他便去拜訪陳平。陳平正思考著,沒有察覺到陸賈來訪。陸賈走進屋裡,便說:“丞相思慮何事,竟然如此全神貫注!”陳平見陸賈來了,便回他的話說:“先生猜測我所慮何事呢?”陸賈說:“曲逆侯身為丞相,富貴無比,不再會有更高期望了,所慮之事,乃諸呂權大而皇上年幼也。”陳平說 :“先生之言甚是,這正是陳平所慮之事,而此事該如何應對呢?”
陸賈想了想說:“天下安,重視相;天下危,重視將。將相和好,士人歸附,天下便是有重大變故,大權亦不會被分化。安邦定國之根本大計,即在朝中文武大臣掌控之中。屬下曾對太尉絳侯周勃言及利害關係,絳侯平素與屬下常有笑語,對屬下之言不會太重視,丞相何不與太尉交好,聯手共處大事呢?”(參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陸賈見陳平在認真聽,他便對陳平談起了如何應對諸呂的一些重要問題,並強調陳平與曹參聯手的重要性。陳平感到陸賈的建議非常重要。於是,陳平等到絳侯周勃壽辰時,送上了五百斤黃金,為陳平祝壽,而不久之後,太尉周勃也以同樣的禮節回報陳平。陳平與周勃便捐棄前嫌,緊密合作,一直到聯手誅滅諸呂。在陳平與曹參和解之後,陳平送給陸賈一百個奴婢,五十乘車馬,五百萬錢作為對陸賈的感謝。陸賈以善於說辯和勸說聞名,經常遊歷於漢廷的公卿之間,聲名顯赫。
第三個事例:兩次出訪南越,使南越王臣服漢王朝。
漢初,因連年征戰,漢高祖不想以武力征伐趙佗,就派陸賈南下說服趙佗,他以利害關係說服了趙佗歸順漢朝,還代表漢朝廷授印封趙佗為南越王。陸賈因此有功,被封為上大夫。
陸賈出使南越
誅滅呂氏後,文帝即位,他立即通告諸侯和四方邊境之國,廣施盛德,可是,此時南越人趙佗趁機自封為“南越武帝”。於是,漢文帝派人修復了趙佗先人在真定的墳墓,增設守墓之人,並按時祭祀,並厚待趙佗在中原的兄弟,想透過示好與南越和好。文帝想派人當使者出使南越,陳平等朝臣舉薦陸賈,文帝同意。於是,陸賈再次出使南越,他見到趙佗後,立即宣示了文帝詔書(即《賜南粵王趙佗書》),並解釋了文帝為南越人所做的優待的事,解釋問題的和好政策,陳述厲害關係,在陸賈的說服下,趙佗表示願意放棄帝號,取消所有僭越禮儀,永為漢朝藩臣,降地位如同諸侯。陸賈不辱使命,回朝稟報,文帝非常高興。前後17年間,陸賈兩下番禺,為保證邊區的穩定,維護漢王朝的統一作出貢獻。據說陸賈死後就葬於番禺,有一個“大夫山”,就是為紀念陸賈而命名的。
其實,陸賈不僅在官場遊刃有餘,而且,更重要的在於,他能融合儒道的政治哲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漢初的統治高層,使劉邦能吸取秦王朝失敗的經驗教訓,罕用刑罰,講究仁義,崇儉尚靜,啟發劉邦之後文帝、景帝、蕭何、曹參採用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
回覆列表
1、口才極好、思維清晰、能言善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到處遊說,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2、他膽大,在當時的情況下,第一個人提倡儒家思想,但又提出“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無為而治”,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思想提供了一個模式。
3、輔佐劉邦,說服劉邦接受儒家思想,為後期儒學的普及打下基礎。
4、劉邦死後,他溜之大吉,聽說呂后亂政,又跑出來說服丞相和大將軍聯手和他一起誅滅了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