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cw王常衛

    筆者認為褚遂良的楷書作品是唐楷中最具個性、最有法度。褚遂良深悟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了既饒骨力、又丰神韻,瘦潤華逸、清靜剛毅的風格。《書斷》評其書:“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不任羅綺,增華綽約,歐、虞謝之”。褚書以永徽年的《房玄齡碑》及《雁塔聖教序》為代表,尤其是《雁塔聖教序》,是他五十八歲之作,王虛舟評曰:“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動,渣滓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如晴雲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又說:“褚公書看似疏瘦,實則腴潤,看似古淡,實則風華,盤鬱頓挫,運筆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紙,而字外之力,筆間之意,不可窮其端倪”。綜合歷代評論和筆者學習褚體楷書的體會,我認為學習褚遂良楷書必須認識到褚體特點(以雁塔聖教序為例)

    1、端莊而秀麗。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愛的第一大特點。端莊是以其超越的結字能力為前提的,褚楷無論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嚴格而和諧的結構,方正莊嚴,富有廟堂之氣;筆劃組成毫無牽強附會,端正勻稱,飽含出水芙蓉之姿;秀麗是其才情的表達,褚楷瘦硬而靈動的線條輔助在方正嚴謹的結體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時時流露出神出鬼沒的犀利,把血肉筋骨與作者內心的儒雅之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於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於崇山峻嶺,象脈脈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暢而凝重。褚楷在解決這對矛盾上可謂彰顯了作者橫溢的才華,恐怕也是至今書壇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師碑》以歐法居多,凝重厚實為主要特點外,其餘碑帖都帶有自然流暢、凝重沉著的褚氏風格,是褚楷成熟的標誌之一。不雕不飾、不拘小節、靈巧空明、情采飛揚,出入自由、大氣開張、凝筆聚墨、宜長合短、盼顧有度、提按分明。流暢而不失為荒唐,凝重而不失為拖沓。我們在《雁塔聖教序》《房玄齡碑》,特別是兩個墨跡本《大字陰符經》和《倪寬贊》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粗細變化較大、書寫自然。褚楷的空中用筆動作如果連起來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書的姿態。同時在結字的開合欹側、輕重疾緩,以及同一字、同類筆劃的處理上游刃有餘,極富變化。時而橫入直出,時而回鋒藏尾;時而斬釘截鐵,時而鋪毫平出;時而輕掠順掃,時而曲筆凝鉤。在這些極多變化和豐富多姿的筆端運動中,創造了爛漫的天機,呈現了婀娜的丰韻,是無聲的音樂和美妙的舞姿。

  • 2 # 畫的好哦

    從褚遂良的書法作品《雁塔聖教序》來看,褚遂良筆法有著一下的特點:

    (1)點畫。就點畫來說,褚遂良用筆非常地靈活多變,將方圓共同體現在點畫之中。他的點畫,融合了中鋒與側鋒,藏鋒與露鋒。而點畫又有斜點、豎點、垂點、圓點、跳點等,為了將不同的點畫的筆勢表現出來,褚遂良將斜點書寫得猶如高峰墜石,而豎點又大多用彎頭取勢。褚遂良的垂點宛如水滴,圓點顯得凝重而又圓滿,挑點則具有一些行書的氣勢。

    (2)提畫。提畫是點畫中的挑點的延長,褚遂良在書寫提畫的時候,一氣呵成,用力適當。

    (3)橫畫。橫畫有長橫與短橫兩種,褚遂良的長橫富有彈性,逆向起筆,在中間向上微微鼓起,形成弧度;他的短橫線條凝練,鋪毫執行。

    (4)豎畫。褚遂良的豎畫不論長短曲直,均挺拔勁健,在末端使力收回。

    (5)撇畫。撇有常丕撇短撇之分,褚遂良的長撇起筆適重,撇尾使力;短撇起筆使力,短促有力。

    (6)捺畫。褚遂良的捺畫由輕至重,充滿了漢隸的特點。

    (7)鉤畫。《雁塔聖教序》中的鉤畫形狀多變,質樸飽滿。

    (8)折畫。折畫有方折和圓折兩種,褚遂良的折畫在過渡的時候非常地連貫。

  • 3 # 大可書院

    褚遂良的楷書,主要學虞世南、歐陽詢,又參以王羲之行書筆意,綽約多姿,筆法多變,有很強的個性與新格。

    雁塔聖教序,是由唐太宗撰文褚遂良書寫並刻碑立於西安大雁塔下。雁塔聖教序為褚遂良58歲時所書,風格成熟,筆法老健,是楷書臨摹的較好範本。雁塔聖教序方圓並用,外柔內剛,看似清瘦,卻十分清勁飽滿。在那個時代,可以說褚遂良第一位是敢於開創新風的天才,糅合行書的靈活遒逸,之後的顏真卿也就受其影響。

  • 4 # 藝播雲天

    褚遂良書藝的最為突出的特色為“空靈”。梁巘《評書帖》中說:“褚書提筆‘空’,運筆‘靈’。瘦硬清挺,自是絕品。”書法的空靈,正是透過運筆與提筆而體現出來的。《雁塔聖教序》,筆畫纖細俊秀,筆筆到位,在書寫時,充滿了節奏的跳躍,或快或慢,有條不紊,整篇作品行雲流水,且空而不虛,瘦而不弱,充滿了空靈內秀之氣。為後人對楷書的創作,奠定了重新的認識,可謂唐代楷書之“開山之作”。

  • 5 # 塘橋居士

    一、唐四家各有特點,顏筋、柳骨、歐險絕,而褚遂良的整體書風我覺得為一個字概括“俊"。非常之俊俏飄逸,像偏偏少年。

    二、筆法的特點:

    1、點畫。用筆靈活多變,方圓兼施,融中鋒、側鋒、露鋒、藏鋒等於一體。

    2、鉤畫。此碑鉤法具六朝法度,形狀多變,質樸飽滿,要避免輕佻。

    3、折畫。有方折和圓折兩種,提按過渡、轉鋒換筆,須自然連貫。

    4、點畫。有斜點、圓點、豎點、垂點、挑點和各種組合點。書寫時,充分表現各種點法的筆勢。斜點如高峰墜石;圓點凝重圓滿;豎點多彎頭取勢,別具姿態;垂點有如水滴,活潑靈動;挑點氣勢連貫,極富行書意趣。

    5、橫畫。橫畫分為長、短兩種。長橫,逆入、澀行、緊收,中段上鼓,形成弧狀,有彈性;短橫,切筆入紙,鋪毫執行,輕收,線條凝練。

    6、豎畫。豎有長短、曲直、垂懸各式,皆需挺拔勁健,力運末端。

    7、提畫。提畫是挑點的延長,要控制力度,不可軟弱。

    8、撇畫。長撇,起筆不宜過重,行筆稍按,力送撇尾;短撇,重頓起筆,稜角分明,短促有力。

    9、捺畫。古意十足,盡顯漢隸遺韻,由輕至重,一波三折。

    三、書法結構特點:

    1、褚遂良在書法結構上面的最大特點是扁方,為後世書風的演變埋下了伏筆。變長為扁,寬綽疏朗。

    2、結構特點:雖然其楷書筆法和結構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並不程式僵化,其結構的端正、靈動、寬綽、遒美。

    3、在楷書的發展過程中,唐楷的“法度”,是後世無法企及的,但有一個別例,那就是褚遂良。妍媚為主,體態多變。

    4、從用筆和結構兩方面都有表現,所謂用筆生結構,用筆的提按、轉折換鋒等方面的靈活多變,導致結構的婀娜多姿。

    5、以行入楷,呼應連貫。行書筆法的滲入,加強了點畫間的內在聯絡,透過連帶、遙接、頓挫,使孤立的點畫互有往來,生機盎然。

  • 6 # 蒲廬

    一代教化主褚遂良

    《書斷》稱:“少則服膺虞監(虞世南),長則祖述右軍(王羲之)。”

    禇河南早期先師虞世南,後學史陵,書法古雅峻嚴,平畫寬結,多具隸意,並出自章草法,或奇偉,或古質,其似出歐陽詢而加以北齊結法者可證。

    後伏膺王羲之的《告誓文》,遂悟入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既饒骨力又丰神韻,瘦潤華逸之風韻。此期的代表作就有《雁塔聖教序》。

    《雁塔聖教序》碑的特點清代的王澍評的最好,他說此碑“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動,殘渣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如晴雲排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又說“禇公書看似疏瘦,實則腴潤,看似古淡,實則風華,盤鬱頓挫,運筆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紙,而字外之力,筆間之意,不可窮其端倪”。

    參考文獻《中國書法史》

  • 7 # 秦漢書法研究

    由於唐太宗倡導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了既饒骨力、又丰神韻,瘦潤華逸、清靜剛毅的風格。《書斷》評其書:“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不任羅綺,增華綽約,歐、虞謝之”。褚書以永徽年的《房玄齡碑》及《雁塔聖教序》為代表,尤其是《雁塔聖教序》,是他五十八歲之作,王虛舟評曰:“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動,渣滓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如晴雲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又說:“褚公書看似疏瘦,實則腴潤,看似古淡,實則風華,盤鬱頓挫,運筆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紙,而字外之力,筆間之意,不可窮其端倪”。綜合歷代評論和筆者學習褚體楷書的體會,我認為學習褚遂良楷書必須認識到褚楷的以下三個特點:

    1、端莊而秀麗。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愛的第一大特點。端莊是以其超越的結字能力為前提的,褚楷無論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嚴格而和諧的結構,方正莊嚴,富有廟堂之氣;筆劃組成毫無牽強附會,端正勻稱,飽含出水芙蓉之姿;秀麗是其才情的表達,褚楷瘦硬而靈動的線條輔助在方正嚴謹的結體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時時流露出神出鬼沒的犀利,把血肉筋骨與作者內心的儒雅之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於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於崇山峻嶺,象脈脈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暢而凝重。褚楷在解決這對矛盾上可謂彰顯了作者橫溢的才華,恐怕也是至今書壇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師碑》以歐法居多,凝重厚實為主要特點外,其餘碑帖都帶有自然流暢、凝重沉著的褚氏風格,是褚楷成熟的標誌之一。不雕不飾、不拘小節、靈巧空明、情采飛揚,出入自由.大氣開張、凝筆聚墨、宜長合短、盼顧有度、提按分明。流暢而不失為荒唐,凝重而不失為拖沓。我們在《雁塔聖教序》《房玄齡碑》,特別是兩個墨跡本《大字陰符經》和《倪寬贊》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筆動作如果連起來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書的姿態,在兩亇墨跡本中直接使用了行書。同時,在結字的開合欹側、輕重疾緩,以及同一字、同類筆劃的處理上己㳺刃有餘,極富變化。時而橫入直出,時而回鋒藏尾;時而斬釘截鐵,時而鋪毫平出;時而輕掠順掃,時而曲筆凝鉤。在這些極多變化和豐富多姿的筆端運動中,創造了爛漫的天機,呈現了婀娜的丰韻,是無聲的音樂和美妙的舞姿。

  • 8 # 蒼鍾

    褚遂良為初唐四家,書風多變,被李世民所器重,代表作《大字陰符經》、《伊闕佛龕碑》、《倪寬贊》、《雁塔聖教序》都是學褚的傳世範本。

    細品其中的用筆,勁挺率性。左右舒展,併兼有濃厚的隸意。筆畫提按有度,變化豐富,有一波三折的韻味。雖整體線條偏細,但如錐畫沙一般,並透過碑刻的形式體現出一絲金石氣之味,講褚體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原石現在陝西西安大雁塔下,李世民、李治父子撰文,褚遂良書,萬文韶勒石。其中字帖方面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上下冊為最佳範本,將拓本和原石結合,字口清晰,可以將筆鋒和刀鋒結合性的學習。

  • 9 # 王步徵書畫

    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合併被人們稱為初唐書法四大家。褚遂良流傳的有:《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倪寬贊》、《伊闋佛龕記》、《大字陰符經》、《孟法師碑》和《褚摹蘭亭序》等諸多名碑帖,其中《雁塔聖教序》和《褚摹蘭亭序》影響最為深遠。

    下面我主要結合賞析《雁塔聖教序》來談談褚遂良的書法特點。我非常喜愛褚遂良的書法,也臨習過他的《雁塔聖教序》。我認為褚遂良的書法帶有隸書遺意,頗具王右軍氣韻,兼有歐陽詢的體格,神采婀娜多姿,變化極其豐富,看他書法,尤其是《雁塔聖教序》,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覺。如果朋友要想臨習他的《雁塔聖教序》的時候,我建議筆畫要比原碑略為粗些,臨了一段時間之後,再將筆畫寫得和原碑粗細比例差不多,因為他筆畫非常遒勁有力,如開始臨習時筆畫和原碑粗細比例差不多,因為自己的功力不夠,容易寫得弱。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欄評論!【本文原創】

    以上是褚遂良《倪寬贊》

    以上是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以上是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早戀,家長應不應該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