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羅氏鄉村風情

    這個可以用需求價格彈性來解釋:穀賤傷農問題

    糧食屬於缺乏彈性的產品,也就是說需求價格彈性小於1;

    糧食豐收意味著糧食供給的增加,因為供給增加就會導致糧食價格的下跌;

    由於糧食缺乏彈性,也就是說糧食增加的部分所帶來的收入,無法抵消因為價格下降帶來的損失,這就是造成了農民豐收確無法增收;

    以上也就是國家為什麼實行糧食保護價的原因。

  • 2 # 喜降世界

    ,農民基數大,現在人民生活富裕了,喜歡食物多樣性。現在離退休人員,工資高,對外國貨很感興趣,因此,少了一部分人消費國內農產品。這還是開始,以後這種傾向會越來越普遍。所以,國內農產品滯銷也越來越嚴重。儘管農民在農產品質量上嚴抓嚴管,銷量仍呈下降趨勢。真正能讓農民豐產以後也豐收,只能縮小種植面積,以銷定產。否則,亂而無序,低價,高價,高價,低價。消費者和勞動者均不受益!

  • 3 # 秋風1379271910484

    往遠了不說。就說說日本和南韓是怎麼保護農業的!?堅決禁止糧食進口是根本所在。否則中國農業永無寧日!發展壯大更是枉然。

  • 4 # 久久不線上

    這要從各個方面努力,

    第一:農資產品嚴格控價控質量,不要弄得像醫藥體系一樣,編個名字吹捧一下價格就上去。

    第二:流通:種出的東西賣不出去,扔了?農民也不願意,城市底層人民吃不起!所以加大農產品免費,或者補貼流通是關鍵!

    第三:零售:現在小的菜市場,便利店,菜販,走街的環保城管天天查,只能去超市買,中間商賺差價,誰天天去超市,門口就是買不了!是他們們有些影響市容市貌,舉個例子!前幾年新疆動亂,那邊的很多維族人來西安賣水果卡密瓜直接大貨運往小區門口一停,拿著長瓜刀,城管都不敢去問!

    個人覺得零售這塊是最難抓的,怎麼才能讓城裡百姓解決吃的問題要每個人好好想想,不能中間商賺差價太多,讓農民和消費者建立關係,降低物流成本很重要

  • 5 # 茗茶江南

    調整種植業結構,不要再一味種傳統的糧油及大豆和玉米了。1.根據市場的需要種些附加值高的糧食經濟作物,如生態水稻,不施農藥,不施化肥,選優良水稻品種,走生態路。2.種甜玉米。春季用塑膠薄膜覆蓋,育苗,之後移載,這種甜玉米比市場上的品種早熟一到二個月,買嫩玉米棒,每根2至3元。3.種西瓜。選無籽品種,晚春育苗,用菜餅肥作基肥,瓜甜無比。上市早,西瓜價格高。4.稻田養小龍蝦。小龍蝦價格上揚,市場走俏。小龍蝦吃稻田害蟲和雜草,蝦糞肥田,也套養鯽魚,效益也不錯。5.種中藥材。選用桔梗、菊花或白勺品種,現市場緊缺。6.種鮮花和盆景。城市效區可種花卉盒景供應城市市場。7.種蔬菜。大棚蔬菜,反季節菜,市場緊缺,可適當種植。選市場上價格高,種植少,反季節的品種。人有我優,人優我轉。

  • 6 # 媒體人唐陟

    我來講一個我比較瞭解的真實的事情。

    報道說,現在藜麥進入了收獲季節,有公司前往收購,現場拉起了橫幅,還有記者在一旁拿起相機咔嚓個不停。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眼下12月份寒冬臘月,藜麥是秋天收穫,現在冬天怎麼就成了收穫的季節?該報道還說,當地種了1500畝藜麥,今年都豐收了,試種的年收入是3000元。說句實話,今年7月份我到種藜麥的地方親自考察過,總畝數超不過500畝,報道資料誇大其詞,寫了1500畝。今年夏天,雨水超多,藜麥成片倒地腐爛,收成不足正常的1/4,這怎麼叫豐收呢?還有,試種年收入僅僅3000元,這也就是一個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已,值得炫耀和提倡麼?另據瞭解,當初村委會號召大家種藜麥,去年的收購價是10元,承諾今年的收購價是每斤8元,但實際這次的收購價是6.5元。

    從內容來看,這是一篇嚴重脫離事實的報道,連基本事實都沒遵守。一是作者缺乏一定常識,分不清藜麥的收穫時節。二是背離事實,誇大資料,說了假話。三是整個內容道聽途說,人雖然去了現場,但沒做認真仔細的採訪。第四,這是一篇完全迎合他人意圖的報道,藜麥歉收寫成了豐收,而且現場橫幅高懸,氣勢不凡。不明真相的人看到這樣的報道,也會為農民增收感到高興,也會為鎮政府和村委會所做的工作表示贊同,可實際情況這就是一篇假新聞!

    毋庸置疑的是,鎮政府從農民增收的角度出發,引進新品種是件值得稱道的好事。但是,天災造成莊稼歉收,就不要再說豐收了,這樣矇混過關,會寒了老百姓的心的。作為新聞報道,更應遵守基本事實,切不可脫離事實,隨意杜撰。這種背離事實的報道,也背離了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新聞的生命就是真實!

  • 7 # 趙祥公

    增產不增收已幾十年了,土地不一定非種農作物不行,想增收何不改種經濟作物,非一條道跑到黑嗎?調研一下區域有適栽培的,暢銷的,多的是。

  • 8 # 農村裡的好些事

    農民增產豐收卻不能增收的事已有些年頭。儘管政府部門經常會宏觀調控進行干預,但收效不明顯。因此出現農民無論豐收還是欠收都是沒法增收的怪況!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處理:

    首先,在可望的豐收年,減少糧食進口,特別是高階品牌。透過國內深、精加工,提升自主品牌價值,滿足中高階消費需求;把以前進口中高階糧食的市場份額讓給國內自主品牌,從而拉動糧食內需,引導部分農民種植向中高階方向發展。縮小常規中低端農產品種植面積,實際上就給國內農民增收提供了基礎保障。這樣的好處是既不會引起糧食價格波動太大,又能讓低、中、高階農產品種植的農民都能有增產增收的實惠。

    其次,尋找進口農產品的替代品,用國內相類或其他產品來替補。當然這需要改變消費觀念,甚至會引起市場供求變化太大或者價格變動過大。但對整體的國內農業健康發展是有幫助的。例如減少大豆進口,提升國內大豆的收購價,倒逼農民提升種植技術,提高大豆產量與質量。儘管單價與質量不能與進口大豆比,但總為國內農業均衡發展提供了契機。

    再次,農民自身也要有敢於改變的魄力,不能永遠一成不變地種植某種低附加值的農作物。當然,政府也要因勢利導,相關配套補助政策要到位。

  • 9 # 91年大叔啊啊啊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困擾農民朋友的大問題。

    小麥、玉米、大豆等價格相對穩定,今天我們說說菜農和果農。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某某水果、蔬菜今年產量很高但卻爛在地裡沒人要的相關訊息,可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即使果農的蘋果賣0.1元錢一斤,我們去超市、去水果市場買的話,價格可能還是會高達1元左右。也就是說,廣大消費群眾實際購買的價格與果農、菜農實際出售的價格相差過大。其中的利潤,正是果農。菜農丟失的利潤。那這“丟失的利潤”去哪了?或者說,為什麼會丟失?

    菜販、果販要掙錢,所以低價買高價賣,導致一部分利益被分走;

    生鮮超市房租那麼高、價格自然就提升上去了,又一部分利益被分走。

    最要命的是,你知道如何掙錢,可是卻做不了。假如農民進城擺攤賣菜、水果,相信收入會提高很多。但是他們卻擺攤不了,為什麼?影響市容唄。

    在農民吃飯和城市好看這兩個問題上,哪個更重要?

    當然是城市好看了,畢竟,城市當權者們又沒有面臨收入的壓力。

    我始終相信任何問題,都有原罪,而要徹底解決農民豐收不增收,就要要去當權者們切切實實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不敢說第一位,最起碼要放在前十的位置。

    政績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心。

  • 10 # 糧油市場報

    如何解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可謂是老生常談了,其背後原因要說能說出來一大堆,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卻非常的難,對於絕大多數農民而言,遭遇這樣的情況,暫時來沒有十全十美的應對措施。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剖析一下這個問題背後的根源在哪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農民增產不增收麼?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糧食價格整體走低,

    第二,種植成本高居不下。

    所以,如果能夠解決得了這兩個問題,或者困擾很多農民的難題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決。

    可是,並非農民種出所有的糧食都糧價了,甚至還有一些糧食品種實現了逆勢上漲,而這背後就是優質糧食品種的功勞。

    擴大種植規模,提高整體效益

    關於這一建議,主要是針對第二個原因,其具體的操作辦法多是以土地流轉為主,而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已經有不少先行者用自己的成功告訴世人,這一點是行的同的。

    可是,以上兩點建議和應對措施並不適用於所有農民朋友,對於很多人來說,解決增產不增收的最好辦法就是進城打工。

  • 11 # 愛死你寶貝2

    對於農民豐收不增收,這是作為一個農民最關心的問題,豐收不增收要豐收幹嘛,但作為一個農民從心底裡還是盼望豐收年年豐收。但豐收不增收不是農民的錯,是政策有失誤的地方,要想讓農民豐收又增收,還得從政策上下功夫。

  • 12 # 河湟居士

    科學調研,統一分配。不要盲目跟風的種,看著今年大豆價格好,第二年所有人都種大豆。均衡的種植,以免造成一些農作物生產過剩,其它作物卻嚴重不足。

  • 13 # 手機使用者64489449429

    穩固農業生產非常重要,一日三餐靠什麼就是農付產品,現在基本上是老農民支撐著農業生產,所以給生產者帶來增收尤其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曲名和歌手人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