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天道
-
2 # 娛樂蒙太奇
我完整部電影只聽懂一首歌《當年情》 ,音樂一起就是周潤發和哥哥還有狄龍大叔的身影。至於這三個年青演員氣質還有待加強
-
3 # 鬼王登的電影日記
首先,本人絕對是丁晟導演的粉絲,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導演,也是國內少數冷硬派不娘炮的警匪片導演之一。且他的作品《大兵小將》以及《解救吾先生》,都很喜歡。
在這部片子上映之前,其實我還是滿懷期待的,《英雄本色》這個系列已經經典到那個地步了(儘管如今看,存在不少港片在那個年代避無可避的缺陷),但至少曾今是那麼讓我們激動過。
我對這個片子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兩點,一個是對丁晟的導演風格有期待,二個是這個充拍經典或者續作,顯然丁晟和成龍之前合作《警察故事》弄得也頗有看點。
但是看了這個片子,顯然我的兩大期待全部落空了。這個電影既沒有丁晟以往對於警匪片那種真實感的刻畫,子彈打到身上觀眾實在感覺不到疼。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丁晟這回做這個片子太小心翼翼了。
原片花了三集處理的兄弟之間的情感關係,以及與反派之間的仇恨發展,丁晟需要在一集裡把這些東西全都裝進去。這種填鴨式的創作,讓整個電影完全失真,你在這幾兄弟中你感覺不到任何能讓男人有所觸動的情誼,三個主要角色都徹底臉譜化了。
在故事當中,反派與三兄弟之間的仇恨來的更是莫名其妙,觀眾也無法感覺到雙方非得把對方搞死的必要,而且是不惜犧牲生命為代價。從而給觀眾的觸覺便是,影片最立體的部分,也是老《英雄本色》最為人所稱道的兄弟情以及大快人心的動作場面,在這部戲裡都成了清湯寡水的流水賬。
《英雄本色2018》無論是從劇本到整體的製作層面,幾乎都是一塌糊塗的,不想說這部電影玷汙了港版,只想說,如果對電影以及經典作品沒有足夠的敬畏,還是不要隨便的翻拍,因為觀眾心中有比較,想賺快錢完全可以拍其他的東西。
拋開稀巴爛的故事,當我看到馬天宇那蹩腳無比的演技時,而且你大腦裡無法不去與張國榮做比較時,你知道作為觀眾當時是多麼神奇的狀態嗎?尤其是影片中還時不時的冒出《英雄本色》裡主題曲的音樂。
當然了,這部影片也並非一無是處,反派的角色餘皚磊的演技,倒是給人幾分安慰。當然了,在演藝圈聚光燈都聚焦在小鮮肉身上時,很多人可能都不認識他。
其實,他在“白日焰火”裡沉靜地閃光,在解救吾先生也有極為出色表現。他是那種單憑個人魅力就可給角色賦予光芒的好演員。大愛他。
答得比較隨性,還請擔待~~
-
4 # 影視圈Magazine
5月2日上午十點左右,導演丁晟發文質疑《英雄本色2018》電影宣發方光線傳媒,在該片“宣發”與“票補”款項上存在問題。
《英雄本色2018》延續自吳宇森導演的經典影片《英雄本色》,本來以“硬漢導演”著稱的丁晟對此片抱有很大希望,然而投資1.5億的電影最終只收回6000多萬票房。沉寂數月後,丁晟突然跳出來要求光線出具宣發明細。
丁晟在此前與光線方的一次面談中提出“花多少,請給個明細,沒花完的,請退回來”,許久沒有得到光線明確的賬目明細表,反而被指責“要求太過分”。
今日,導演丁晟公開喊話光線,再次要求其公開賬目,藉此給投資方一個交代。四小時後,光線方釋出宣告迴應道:”我們沒有權利和義務向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包括宣發在內的任何資訊和資料。請丁晟導演理解。”
光線傳媒意有所指稱,儘管票房是受影片品質和宣發等共同因素影響,但是影片的品質好壞才是票房的根本,票房不好不能全都由宣發公司背鍋。
丁晟&《英雄本色2018》
導演丁晟,199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2001年進修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班。先後執導了《大驚小怪》《大兵小將》,硬漢系列電影《硬漢》《硬漢2:奉陪到底》。
2013執導並編劇《警察故事2013》,由成龍主演累計票房5.37億元,是警察故事系列電影中唯一的內地導演;2015年執導的作品《解救吾先生》,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
然而,這部由丁晟編劇並執導的電影上映後豆瓣評分僅有4.9,按照其最終6306萬票房計算,投資方大約能收回2215萬元成本,與1.5億的投資有巨大差距。如此血本無歸,也難怪丁晟為這事兒“擰巴,不理過不去”。
光線傳媒
從光線的迴應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電影宣傳的態度:已經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宣傳工作也已完成,所以我們不背影片質量的鍋,我們也沒有權利和義務向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財務資訊和資料。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年營業額超過18億(2017年)。代表作《泰囧》(12.66億)與《致青春》(7.26億)已經成為經典現象級影片。
然而,如此宣發行業內的巨頭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這種“事故”。
早在2013年,光線就與由熊欣欣執導,曾志偉、黃日華、梁詠琪等主演的《光輝歲月》鬧出了上映後立即停止合作的“醜聞”。
該片於2013年6月9日在內地上映,12日晚,攝製組發聲明稱:“由於影片在內地的排片場次不足3%,加上前期宣傳不到位,所以決定即日起,終止與宣傳發行方光線傳媒的一切合作”,並呼籲全國各大院線暫停放映該片。
《光輝歲月》片方稱,選擇光線合作,是因為看好了其曾經成功發行《泰囧》和《致青春》,但是卻遭遇了“與投資規模極不匹配的排片場次份額”,並且宣傳物料投放不到位、觀影活動不足、安排的放映場次時段也多為中午和早上,執行力度差等宣傳問題。
最後光線迴應稱,《光輝歲月》作為港片對主流觀眾吸引力不大,當初是因為同情才接下代理,並且已經制定了完善宣傳計劃。策劃與執行也絲毫沒有怠慢,是因為遇到製片方阻力才導致宣傳結果大打折扣。
時隔五年,一切彷彿又是一場輪迴。
電影宣發究竟把錢花在哪兒了?
就當下的電影行業來講,中國產電影僅兩成左右可以實現盈利,很多連基本的宣發費用都收不回來。隨著市場競爭,影片的宣發成本越來越高,那麼電影的宣發為什麼這麼“燒錢”,他們又究竟把錢花在哪兒了呢?
從丁晟對光線傳媒提出的要求裡能夠看出,《英雄本色2018》的宣傳費用囊括:每次釋出會的具體費用,每家商務合作的合約,新媒體、傳統媒體花費明細,硬廣投放合約、異業合作合約、路演花費明細;以及票補方面明細包括:售賣期間每天的補貼與活動截圖,售賣期間全國各影院每天的票補出票量,所有票補款的交易訂單,分影城的補貼資料等。
也就是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電影宣發。
除此之外,任何渠道投放的前提就是要有“物料”,普通宣傳稿、影評人特稿、劇照、先導海報、終極海報、先導預告片、終極預告片、製作特輯等等也都需要大量的費用。
線上宣傳全面展開,線下推廣也不能少,這又包括:影院宣傳品(海報、立牌、展架等)、媒體宣傳(公關費、新媒體發稿等)、活動(定檔釋出會、首映等)、硬廣投放(電子大屏等)、發行費用(差旅費、院線試片、地方推廣等)等等更多、更細的,這些都是電影宣發必不可少的開支。
所以說,不少片方表面風光,實際上不過是在給宣發公司打工。
片方能拿宣發公司怎麼辦?
“電影回款35萬餘元,而宣發成本就要45萬”。作為製片人,遊千惠也清楚宣發行業的“潛規則”:宣發公司報出的預算都會高於真實的費用。但對於費用明細上的開支,她還是不能接受,“9萬海報費和20萬直播費”簡直是天價,而且還沒有達到宣傳效果。
根據雙方合同,遊千惠對於該片的宣發享有一切知情權和建議權,但是最終律師還是建議她私下協商解決。因為合同裡面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影片收益首先回到宣發公司賬戶,由其抽取所墊付宣傳費用後,進行分賬,是現今網大延續院線電影的行業規則。
導演:丁晟
除了我們上述提到的宣傳渠道及成本,目前常見的電影發行模式又分為三種:一種是最基礎的分賬發行,即發行方、放映方與投資方將電影票房收入,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分賬;第二種為買斷髮行,即發行方一次性支付版權方約定的金額,在規定時間段內,相應收益全部歸發行方所有;第三種為保底發行,即發行方在對影片市場有信心的情況下,與投資方約定一個票房預期,未達預期則由發行方補足,超過預期,發行方則能賺得更多。
拍攝電影本身是一件藝術的事情,而作品完成之後進入院線,則完全是市場行為,如今,負責藝術的丁晟導演親自下場開撕,或許是出於不得已的原因,令人唏噓。
對於成熟的製作方來說,在影片前期,就會尋求合適自己電影風格與特性的宣發公司合作,形成一套成熟方案,繼而操作執行。在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亂象和糾紛的出現在所難免,但我們相信市場會向越來越規範和有序的方向發展。
-
5 # 善良但有鋒芒
看了這部電影,一部電影的成功涉及了太多的因素:劇本,導演,演員,宣發,拍攝團隊等等。觀眾並不瞭解太多。作為關注演員王凱的我對王凱飾演的底層小人物周凱非常滿意,就像港媒評價的:這部電影裡最顯眼的是王凱,能演出精緻人物的演員挺多,但能同樣演出一個底層小人物落魄潦倒的滄桑感的卻不多。王凱演得十分貼切到位。
回覆列表
翻拍經典是需要勇氣的,《英雄本色2018》之於《英雄本色》,相當於《銀翼殺手2049》之於《銀翼殺手》,變化的是年份,不變的是主題。不過,《英雄本色2018》雖然由擅長警匪電影的丁晟導演,但是整體水平遠不如前作,沒有像《銀翼殺手》那樣再造經典。主要問題在演員的氣場上。
選擇合適的演員是每個製片人要過的第一關,有的時候甚至是決定電影成敗,重要性不亞於劇本導演的那一關。合適的演員能夠完美傳達人物的氣質,讓觀眾迅速入戲,並且跟著他的行為產生共情,在收穫戲劇觸動的同時移情到這名演員身上,實現演員和作品的雙贏。顯然《2018》裡的幾位演員沒能達到這個效果。
這裡最大的原因倒不是他們表演太差,而是有了一個過於拔高的參照系。狄龍、周潤發和張國榮,三位都是在香港電影封神的影帝,三個角色也是他們的代表作,在表演這個層面是很難超越的。尤其是周潤發的小馬哥,簡直是吳宇森英雄氣的代名詞。相比之下,他的替代者王大陸完全是一個臺北街頭小混混的配置:並不英氣的外型,髒辮一樣的打扮,一口臺灣腔,發狠的時候都會有一句你想怎樣,和英雄二字八竿子打不到。氣場這亮給子,需要觀眾緣的積累,需要對生活的感受,對角色的理解,需要對導演要求的執行,當然還需要哥哥那樣不世出的天賦:演員當然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對比一下他們的眼神就知道了:
馬天宇的弟弟更是要命,他有一種模仿者張國榮的衝動,但是陰柔氣質之外更多表達的是自私不敢擔當,最後的覺醒都不可信。王凱的哥哥算是三人中表現最好的了,但也僅限於此。三位主演竟然沒有一位是鎮得住的,如何再造經典?這樣下來,整部電影就成了經典的大型災難現場。表演不夠,音樂湊,整部電影中《當年情》《沉默是金》幾首歌反反覆覆在播放,彷彿在提醒觀眾:記得那部經典嗎?要不要把當初的感動移過來呀?
答案是不要,這樣的手法太笨拙了,只能讓人們更加懷念那部作品。這部電影立項本身就是個問題:在找到相稱的演員之前,這種冒險是不負責任的。不是拿到一首歌一個名字就算拿到英雄氣了,觀眾不會那麼好哄騙了,這已經是2018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