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花源553

    謝謝邀請!養老問題正是中國老齡化必須面對的問題。多子女家庭依靠兒女居家養老還行得通,獨生子女家庭就難了,一對夫婦面對雙方父母需養老,力不從心啊。所以說還是靠自己養老才行。有勞動能力時多工作多攢錢,生活能自理時居家養老,病了或生活能力差了就進養老院。不給子女增加負擔,子女都有各自家庭,理解他們的不易。積蓄不夠養老院費用時用住房抵押。這就是我以後老了的打算。大家看行嗎?

  • 2 # xl8076

    各有各的情況,老人性格也有關係,依賴性強,離不開家,兒女又有照顧的能力,就靠兒女。老人生活比較獨立,經濟條件允許,就自己過或住養老院。對現在流行的所謂抱團養老,我有點懷疑,再好的朋友,生活習慣總有不同,抱團旅遊沒問題,長期一起生活能多長 不散?

  • 3 # 一盞燈589

    現在和之前不一樣了,養老也要與時俱進。生活節湊加快了,競爭壓力大,孩子們的時間精力有限,選擇養老院是理想的養老方式!

  • 4 # 肖泰

    老年人須自救。

    年近花甲,即將步入老境,近來,同齡人們湊到一起就是談論養老問題。顯然,養老問題已然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焦慮”。大家形成的共識就是不能再依靠“養兒防老”,既不能拖累兒女,又要有尊嚴的活著,我是這一主張的積極追隨者,現在,已經開始與朋友商量如何“抱團養老”的問題。

    可是,最近網上流傳白巖松談養老的一段影片,卻深深地刺痛了我。白巖松說:現在“想要養兒防老幾乎不可能。”據調查,九成80後確定自己無法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膨脹的物價、競爭激烈的職場、日益上漲的生活成本都讓80後、90後感到“鴨梨山大”。對於這些80、90後而言,因為步入社會時間不長,經濟基礎並不樂觀,然而,隨著“421家庭”的潮湧,倒金字塔結構的家庭模式讓塔尖人不堪重負。除了經濟壓力,“空巢”現象也讓“養兒防老”變得力不從心。”

    最後,白巖松告誡大家:“老朋友們切記:我們註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刺痛我的,恰恰就是這句“我們註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

    白巖松說的對嗎?非常對;說的好嗎?絕對好!但是,想想這句話,心裡仍然未免心酸。也許,我就是白巖松所說的“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的那種人,思想老是跟不上趟。

    華人講究以孝治國,養兒防老是華人固有的傳統觀念,“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幾千年來的華人共識,“烏鴉反哺”被認為是人性的最低標準。舊時代的老年人到了老年成了“弱勢群體”:既沒了收入,又失去了自理能力,剩下的就只有靠運氣活著:遇到孝順的兒女,自然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遇到忤逆之子,就只能逆來順受,甚至自殺的能力都沒有。年輕時既要養老,又要養小,扛著沉重的經濟負擔,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大了就好了”;但是,孩子大了,未必一定能“好”。以我老家為例:現在,男孩子娶一個媳婦就要數十萬元,要有房有車;最近興起的是必須到城裡買房。一個農民,怕是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錢,叫他那裡找這數十萬元?媳婦沒錢就不進家門,沒辦法,只能四處去借。可是,因為還債無期,告借也無門啊!

    不用說莊稼人,即以我自己為例。作為一個公務員,至今工資僅三千餘元。父親晚年患癌症,連續幾年大手術;母親從年輕時身體就不好,常年吃藥,到了老年,住院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兩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需要多少錢?不用細說,大家都能算得清;另外,買房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日子其他開支哪兒不需要錢?我的兩個孩子還算不錯,都不啃老,大學畢業後基本靠自己,但也只是養活自己而已。兒子已經結婚,收入不低,一個月的薪金相當於我大半年的工資,如今在上海買了房,有了車。這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但是,房貸、車貸要還,又即將有自己的孩子,在上海那個地方,孩子的費用也是天文數字。這些,都是他們身上巨大的壓力。即便是這樣,這些年他開公司,結婚,買房,家裡仍然出了錢,雖然不算多。其實認真說起來,已經快要步入中年的他們,或多或少仍然在啃老,起碼還沒有為家裡做過任何貢獻。幸虧我們夫妻還有工資,如果是沒有分文收入的農民,境遇豈不就慘了?

    所以,辛苦了大半輩子,如今卻成了“被拋棄的一代”,心裡能不酸楚?但是,酸楚自管酸楚,主意還得自己拿。既然“養兒防老”已經不現實,那麼我們到底靠什麼養老?與女兒說起此事,她十分不理解,說我是閒的,考慮這些太早。其實,這是他們這代人的“鴕鳥政策”,也不懂我們這代人的心理感受。有山靠山,無山獨立,我們只能自救。白巖松為我們開出的方子是:

    1,老健

    要準備的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進入老年的你,再也不要用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因為此時,你用金錢已未必能買到健康。平時就要注重三養:吃得營養、注重保養、要有修養。

    2,老居

    與其和兒孫同住,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不如獨自享受單身之樂,無論都市或郊區,住最適合自己的地方。附近有你喜歡的餐廳!

    3,老本

    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進棺材前一定不分家產。因為剩下的日子隨時可能病倒,你應留夠醫藥費和看護費,這是健康晚年的基本保障。

    4,老友

    有個好朋友、好飯友和伴侶一樣重要,平時要廣結善緣,多認識各類朋友,是單身貴族享受生活的一項秘訣。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

    對於白巖松的這些話,我是認可並堅決擁護的,周圍的朋友們也異口同聲的贊成。畢竟我們還有工資,有點養老錢,而且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養老並陸續出臺了許多重大舉措,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還算是幸運的,畢竟還不至於被搭在牆頭上晾乾。

  • 5 # 以拙為進

    養老問題是當前的熱門問題,如何養老,怎麼養老?是擺在50後60後眼前的緊迫議題。

    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問題,看你自己適合什麼樣的養老方式。

    如果自己身體好,又與兒女處得來兒女又有孝心,條件又允許,在家養老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向往的養老方式,也是一個傳統養老方法。

    在一個就是去養老院,由於現實社會50和60後等人群正趕上計劃生育,一家只有一個孩子,未來一對夫妻要贍養4到8位老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困難,他們不但要工作還要護理老人,從這一點看還是有很多人要進養老院的。

    最後就是報團養老,這種養老方式是一個新興的養老方法,找幾個志同道合的老人在一起養老,但是我感覺不太好做下去,因為人的個性和脾氣不同如果長時間在一起有可能出現問題。以上是我的想法僅供參考。

  • 6 # 鎮江鍾誠

    養兒防老傳統觀念已隨獨生子女政策消除,依靠兒女贍養只能存在於理想中,社會上的生存競爭、知識更新加快、以及家庭小型化趨勢日益發展的現實,預示靠兒女養老行不通了。"常回家看看"尚需社會大力提倡,國家、社會、老人都必須承認現實的殘酷。

    進入養老院養老,一取決於國家對老人的"保基本,兜底線"國策的底線高度,二取決於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執行程度;以及各老人的經濟條件。非公務員身份或成功創業家庭,自費進養老院享老,眼下看不見曙光。

    在社群養老服務體系中,居家養老或抱團養老會是多數老人唯一的選擇。除非,到了"孤獨、貧困線以下,80以上高齡,失能、半失能"的國家兜底線。

  • 7 # 2689春天的花兒

    其實這就是三種不同的養老模式。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四二一的家庭格局,造成了即使兒女再孝順,他也沒那個財力和精力贍養四個老人。上養老院?就憑我們這點杯水車薪的退休金,負擔的起嗎?即使是組團養老,前提也要是身體能自理,能自理的情況下;還要能找到最佳組合。很難,前景不容樂觀!我們這一代,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養老方式,起決定因素的是:你有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和國家能夠逐步完善的養老紅利。

  • 8 # 周思夢想

    目前,根據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有家庭養老(養兒防老)、養老院養老、家居式養老、旅團式養老等,我最贊成家居式養老。理由如下:

    一、養兒防老。這是幾千年來,中國最主要的傳統養老,特別是中國農村地區,但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現在開始家庭養老越來越麻煩。一是許多“421”的人口結構,讓一對小夫妻疲於應付,苦不堪言。二是兩胎政策放開後,為照顧雙方父母利益,又要生二胎,上下照顧力不從心,特別是城市,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居住都難,分開又無法照料。儘管目前養兒防老還是主要養老模式,但是正在改變。

    二、養老院養老。這是正在大力發展的養老模式,包括農村地區。但是養老院養老缺乏親情關懷,傳統觀念強的老人心塞,不原意。同時,養老機構床位、條件、服務等差異大,不少農村養老院就是起碼的醫療、人性化服務都不具備,而條件好的又特別貴,一般家庭承受不了費用。

    三、旅團式養老。這個養老方式正在興起,多為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或者是熟人社會中同事、親友,又有一定經濟條件 每年抱團到處走走看看,旅行活動多。缺點是年紀太大後,總要回歸於其他養老方式終老。

    四、家居式養老。又稱小區養老。我認為這種養老最符合華人特點,又有親情,又減輕子女壓力負擔,受到老人和孩子們的歡迎。簡單講就是每個區域建養老院,白天老人在養老院吃住玩耍,休假、就醫等,一切與其他養老服務一樣,晚上都送回家與子女團聚。有點幼兒園模式。

  • 9 # 嘉樹

    其實只有兩種養老,要麼獨居要麼群居。靠兒女和養老院都是抱團群居。熟人抱鬆了成了陌生人,陌生人抱緊了就成了熟人。

  • 10 # 張小丫她媽咪

    我主張到養老院養老。到養老院養老有三大優勢:一、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人老了怕孤獨,需要經常有人陪伴。這個年代,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的佔絕大多數;老人又都很長壽。那就意味著一對年輕夫妻要照顧四個甚至五六七八個老人。年輕人要生存、還要照顧老人,搞的身心疲憊,幹什麼事都力不從心。到養老院養老就不一樣了。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跟同伴們下下棋、嘮嘮嗑、跳跳舞。就覺得這時間也過的挺快的。

    三、減少家庭矛盾,有利於社會和諧。老人和年輕人有代溝,極不容易溝通。再加上有些老年人倚老賣老蠻不講理,時間長了兒女能接受,媳婦姑爺很難接受,勢必造成家庭矛盾,不利於家庭和諧。

    事情有利就有弊。進養老院弊端需要錢,尤其是好點的養老院需要更多的錢。再就是不自由,有的老人能起早、有的老人愛攤床。到了養老院要安制度走,不能你想怎樣怎樣,亂了規矩不好管理。

    另外,國家還要興辦養老院、減少辦理程式、多扶持多鼓勵私人投資辦養老院,解決老人和即將成為老人們的後顧之憂,騰出時間為祖國建設增磚加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va程式設計師剛入職都會被分配什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