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ai豆媽

    一般滿1歲的寶寶會開始長出乳磨牙,基本固體食物時可以吃的,但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成熟,牙齒的咬嚼力還不夠,所以食物還是要做得相對細軟清淡一些比較好,比如油炸、滷製、醃製、燒烤食品最好不要給孩子多吃,辣的、過硬的食物不好給孩子吃,會導致腸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

    另外海鮮類的,可以少量吃,比如蝦、蛤蜊、三文魚等,不過有的寶寶因為體質可能會對海鮮過敏,所以要看情況先少量嘗試。

    1歲寶寶畢竟還小,雖然很多食物都能吃,但是還是要與大人吃的有區別,還是以清淡、少油、少作料、少刺激為原則,營養要注意搭配。

  • 2 # 一朵的朵

    一歲寶寶最好還是要注意飲食,並不是所有大人的飯都可以吃,儘量不吃太油膩和鹹的食物,少吃佐料多的飯菜,不吃過硬食物,孩子消化系統還沒達到成人標準。

  • 3 # 兩只老琥

    這個階段,你可以這樣餵養寶寶。

    一般每天可安排 4~5 次進餐

    1 歲的幼兒正處於胃液分泌、胃腸道和肝臟等所有功能的形成時期,

    胃容量從嬰兒期的 200 毫升增至 300 毫升左右,但每次進食量仍有限。

    為保證營養的供應,1~1.5 歲的幼兒每日安排進食 4~5 次,最多不超過 6 次,每晝夜食量 1000~1100 毫升,每餐間隔 4 小時。

    除三餐外,應在上午 10 點左右和下午 3~4 點加一次點心。進餐應有固定場所、桌椅和專用餐具。

    食物依然要細、軟、爛

    寶寶 1 歲多時,乳牙還沒長齊,因此咀嚼能力還是比較差,消化道的消化功能也較差,雖然可以咀嚼成形的固體食物,但是依舊還要吃些細、軟、爛的食物。

    根據寶寶用牙齒咀嚼固體食物的程度,為寶寶安排每日的飲食,此時寶寶可從規律的一日三餐中獲取均衡的營養。

    因此,牛奶或奶粉可以逐漸減少量,每日 300~400 毫升即可。

    合理烹調,培養寶寶的口味

    由於從此時開始,寶寶要逐漸培養起個人的飲食習慣,以便適應日後的成人飲食。

    因此家長們不要過多幹涉寶寶們的飲食,而是要保護寶寶先天的食物選擇能力。

    給寶寶做菜時,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得要細一些;炒菜時儘量做到熱鍋涼油,避免烹調時油溫過高,產生致癌物質;

    儘量多用清蒸、紅燒和煲燉等方法,少用煎、烤等方法;口味要清淡,不宜新增酸、辣、麻等刺激性的調味品,也不宜放味精、色素和糖精等。

    燒烤、火鍋、醃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給寶寶餵食,最好選擇蔬菜、魚肉和低鹽、少油的清淡飲食。

    在色、香、味、形方面都要有新意,充分調動寶寶的好奇心,促進食慾,提高進食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吃飯是一種樂趣,是一種美的享受。

    寶寶的每餐飯都要注意營養搭配

    寶寶 1 歲以後,總體的營養需求量要高於嬰兒期。即有主食、有菜餚,主食與菜餚分盤擺放、分別食用,不再把飯和菜混合在一個碗裡吃。

    這樣既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又有利於食物中營養元素的吸收;

    重視葷素搭配,從小培養適量吃青菜的好習慣。媽媽不用把寶寶強行放在飯桌前的椅子上,以免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注意觀察寶寶的成長狀況

    如果輔食新增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通常表現為食慾欠佳、抵抗力弱、運動發育落後、骨骼畸形等症狀。

    因此,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如果寶寶雖出現消瘦,但體重呈持續增加狀態,飲食量雖減少,但大便依然規律,

    精力旺盛,無面板蒼白,頭髮稀少而黃,骨骼畸形等情況,都說明寶寶處於正常的發育狀態。

    不要強迫不想吃飯的寶寶吃飯

    過了 1 週歲,與大人們一日三餐都一樣吃飯的寶寶增多起來,一般都是早餐吃麵包或麵條,午飯、晚飯吃米飯。

    如果母親是個不太喜歡吃米飯的人,那麼寶寶每天也只吃一頓米飯。

    有的寶寶能一頓吃 1 碗半飯,但畢竟那麼能吃的寶寶太少了,如果吃那麼多的飯,雞蛋、魚、肉等這些副食就吃不下去了。

    因此從營養學角度講,我們並不希望這樣。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是很喜歡吃飯,大多數寶寶只吃兒童碗的一半或 1/3 左右。

    如果強迫不想吃飯的寶寶吃飯,把寶寶放到飯桌前的椅子上,寶寶會產生逆反心理,逃離飯桌。

  • 4 # 莞家媽媽

    寶寶1以後,飲食已經漸漸接近成人,大部分成人能吃的東西,孩子都能逐步嘗試了。但這裡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而不是說讓孩子直接吃“大人飯”,更不能以大人的飯為其主食。主要原因如下:

    1、“大人飯”含調料多,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

    一到兩歲月齡的寶寶,可以少量嘗試一些成人餐食,但還是應該以清淡口味為主,這裡的淡口味指的是少鹽少糖少刺激性。否則,過多的鹽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還會影響孩子口味的形成,一旦變得口重,孩子成年後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就會更大。

    2、孩子的咀嚼消化能力弱,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

    一般來說,孩子通常到乳牙長齊後,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才發育得比較完善。在此之前,孩子的消化、咀嚼能力比較弱,而“大人飯”通常較硬較粗,如果長期讓孩子吃,會加重孩子的腸胃消化負擔,並且孩子容易被食物噎住,會發生嗆咳、嘔吐甚至窒息的危險。

    3、“大人飯”有時過於簡單隨意,營養不全面,不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大人吃飯有時比較簡單隨意,很多時候白粥加小菜、清水煮麵或者饅頭加鹹菜也能搞定一餐。大人的腸胃功能好,所吃的飯菜營養都能很好的吸收,但寶寶卻難以完全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孩子的營養就會跟不上。3歲前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吃得好對於孩子生長髮育非常關鍵。

    因此,大人的飯菜可以馬虎,但是給孩子吃的東西,請務必要注意多花點心思,儘量單做,並保證每日的餐食中有一定量的禽魚肉、蛋類、奶類、蔬菜及新鮮水果等。

    我們家大寶那時候就踩這樣這的坑,家裡老人家說,孩子一歲多了,可以跟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吃得粗吃得雜,孩子身體才好。我信了,儘管在做飯的時候,我特意把米飯做的又軟又爛,並單獨給孩子做了小菜:切得更細煮得更爛。剛開始,孩子胃口特別好也吃得多,但時間一長,孩子就不肯吃飯了,每吃一頓都得折騰好久才吃完。而且,孩子出現便秘,噁心,睡不安,經常不明原因哭鬧!後來我們帶去看中醫,人家說是典型的積食症。從此以後,我就開始單獨給寶寶開灶,以爛粥軟面為主食,過了一段時間後,孩子的病症就慢慢消失,胃口好,身體也好了。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有些食物最好不要讓寶寶吃,比如醃肉製品,蜂蜜,重調味料(味精、雞精、豆醬製品),花椒等。

  • 5 # 抬頭的蝸牛

    儘量少吃吧。最主要的還是應該給他吃奶粉,然後吃飯的時候給他稍微吃一點點,讓他慢慢的適應,但是把量一定要控制好。

  • 6 # 小文藝育兒

    不要覺得寶寶滿一歲了,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了,寶寶的各方面的器官發育沒成熟,吃錯東西問題大的嗆到氣管去,問題小的可能也會導致孩子拉肚子,引起過敏性的咳嗽或者皮疹等問題。

    一歲寶寶的進食時間上可以逐步調整為何大人同步,但早晚還是要準備一些小點心,並且每日喝400-500毫升奶。

    另外需要注意的事,下面食物不能吃!

    1、油炸食物

    寶寶太小胃腸消化能力有限,吃油炸食物,可能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引發腹瀉等症狀。

    2、蝦蟹類

    蝦蟹屬於高蛋白的食物,味道鮮美。但給寶寶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少量,並注意24小時觀察,如果沒有過敏,以後再慢慢增加量。

    3、過敏水果

    很多水果中含有致敏蛋白,屬於天然的過敏源,比如菠蘿、芒果。

  • 7 # 丁媽親子時光

    有很多家長在寶寶1歲以後就開始給寶寶吃大人飯,其實這是不科學的餵養方法。早給寶寶吃大人飯菜,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發育。

    著名的兒科醫生崔玉濤在他的新書《崔玉濤圖解寶寶成長》中寫到:

    “兩歲以後,寶寶基本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了,建議全家儘可能少吃鹽和糖”。為什麼說寶寶2歲以後才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

    1.大人飯菜調味品多

    2歲之內的寶寶,能新增的調味品主要是鹽和糖,而且還要儘量的少加。這是因為寶寶各個臟器還沒有發育完善,腎臟代謝能力有限。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攝入過多的糖,還會造成齲齒、肥胖等問題。

    而大人的飯吃調味品太多,除了鹽、糖,還有其他的,如大料、花椒、料酒等,這些都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

    2.寶寶過早就大人飯菜,容易挑食和厭食

    寶寶,寶寶的味覺發育呈階梯狀特點。

    崔玉濤這樣說:

    “這寶寶最初可以接受無調味料的食物,可是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沒興趣後再稍加一點點調味料,又會接受新的味道;家長稍加一點調味料就能重新激發寶寶的吃飯興趣;以後寶寶的口味變得和家人相似了”。

    如果寶寶過早接觸帶有甜味和鹹味的食物,他們很快會到會對味道平淡的食物失去興趣,很容易挑食和厭食。

    3.大人飯菜不利於寶寶消化和吸收

    寶寶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完善,並且咀嚼能力也有限,而大人飯吃切的形狀比較大,另一方面,煮的也比較硬,所以不適合寶寶吃,容易噎著寶寶,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寶寶消化和吸收。

    所以說,讓寶寶2歲以後和吃大人飯菜,在比之前,最好單獨給寶寶做飯。

    寶寶和大人吃飯以後,飲食也清淡、少油、少鹽、少糖,家長千萬不能以寶寶的年齡或自己的口味來判斷是否應該給寶寶新增調味料。

  • 8 # 欣然育兒

    寶寶1歲之後還不能吃大人吃的飯,這個時間要一直延續到寶寶2歲以後。

    大人的飲食

    對於寶Bora說,大人的飲食並不適合。

    味道過重

    一歲之前,寶寶的飲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調味品,這在成人眼裡會有些不可思議,沒有調味品的食物寶寶怎麼可以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涉及到寶寶獨特的生理特徵,他們的味覺是特殊的,他們會體會到食物原汁原味的美,即便是一歲之後,他們依舊可以吃一些不加調味品,或者是少放調味品的食物,成人的食物在寶寶眼裡就是口味過重的。

    食物種類過雜

    雞鴨魚肉、水果蔬菜、煎炒烹炸、冷熱酸甜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對於寶寶,食材是否會導致寶寶過敏?油炸食物寶寶是否會消化不良?冷涼食物是否會讓寶寶生病?過硬的食物寶寶是否可以咬得動?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所以寶寶不能跟著大人一起吃各種各樣的食物。

    寶寶長期跟著大人一起吃飯,就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營養不均等情況,長期下去可能會讓影響寶寶成長髮育。

    一歲寶寶的飲食是這樣的

    根據一歲寶寶的生長髮育特點,其飲食應該是這樣的:

    以奶為主,逐漸向輔食過渡;以清淡少調味品為主,由原汁原味的食物逐漸向大人口中的清淡食物過渡;以每天五六餐逐漸向一日五餐、四餐、三餐過渡,上午、下午兩餐之間加小餅乾、水果等食物做加餐;由於寶寶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寶寶的食物應該是清淡易消化的,然後隨著寶寶的長大逐漸向有咀嚼感、顆粒感的食物過渡;寶寶的食物應該是營養均衡,合理搭配的,而不是像大人一樣偶爾能省就省,一碗粥就解決一頓飯。

    所以說一歲以後寶寶跟著大人一起吃飯是不太明智的,寶寶一歲到兩歲是飲食轉變的關鍵期,媽媽需要多用些心思。

  • 9 # 快樂棉襖不漏風

    寶寶一般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新增輔食了,一開始可以吃些比較軟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雞蛋羹等。

    隨著寶寶牙齒和消化系統的發育,可以新增一些其他食物,原則上以寶寶能咀嚼和消化為準。

    到了一歲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寶寶可以吃的食物還有很大程度上跟大人吃的不一樣。一方面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一些比較難以消化的肉類等食物不宜進食;另一方面寶寶的免疫系統還不夠成熟,且寶寶飲食偏好也一般需要糾正。

    總之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最好透過查證再給寶寶餵食,萬不可一到一歲就完全放任。

  • 10 # 努爾哈赤赤赤赤

    寶寶腸胃功能偏差些,所以即使一週歲可以吃大人飯了,也要做的精細點,比如蔬菜和肉要切的碎點,米飯要軟一點,這樣就沒問題了。

    還有就是不要因為擔心寶寶不消化,就不給吃輔食,這樣是不對的,因為寶寶要逐漸的適應食物的變化,而且很需要輔食的營養

  • 11 # 雲中雁字

    寶寶滿一歲了,他的小牙長出了好幾顆,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有所發育。可不可以吃大人的飯呢?

    如果認為寶寶是個大人了,只給他吃大人的飯,肯定是不好的。寶寶畢竟才一歲,他的腸胃功能和消化功能都沒有發育完好。只給吃大人的食物對寶寶腸胃不好,寶寶吸收不好,也容易營養不良。

    但是,寶寶畢竟也一歲了,可以吃輔食了。寶寶的模仿能力也很強,看到大人吃飯,寶寶也會很想吃,喂點大人的飯給他吃沒事的。但要注意寶寶的主食仍然是寶寶專有的易消化,好吸收的食物。

    我家寶寶八個月,看到大人吃飯就很激動地叫,喂點給她吃,她就高興地笑。但寶寶主要還是吃奶。

  • 12 # 瑜妹在努力

    可以適當地吃。粥,稀飯,麵條,果汁,饅頭,軟餅麵包類的都可以正常吃。家裡飲食清淡的話,菜也可以一起吃。口味較重的話,可以給孩子用水洗洗再吃。1歲孩子還不能吃辣,不能吃太鹹,不但是口感受不了,辣容易上火,過鹹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適量的油鹽醬醋可以食用。其他一些調料孜然啊雞精啊類似的一律不能吃,對身體不好。孩子吃的健康才能身體棒少生病。

    另,孩子宜少量多餐。

    水果多數可以直接吃,蘋果梨等可切成條狀方便手拿著,也好咬些。

    平時吵的菜應適當再切切,炒好後盛出來一部分,用刀切的細些碎些,這樣營養不丟失,也方便食用。太大塊孩子吃著費勁,也容易失去進食興趣,畢竟1歲孩子咀嚼功能還不能和大人比。

    做過兒科營養諮詢哈哈

  • 13 # 賣火柴的程式設計師

    要看寶寶的發育情況。一般來說,6個月以後可以新增輔食,7、8個月左右可以新增肉類等輔食,但還是以流食為主。

    事實上,什麼時候可以吃正常的食物並沒有定論,主要是看器官發育情況。比如肝臟主排毒,油膩,腎臟主過濾,那麼在小孩子這些器官沒有發育好的時候要謹慎新增油膩,鹹的東西。

    平時的時候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大便,吃的合適不合適最直觀的就是大便了。

    我家寶寶現在11個月,還是以蔬菜,蛋黃,蝦,牛肉這些為主,沒有新增油脂和鹽。

  • 14 # 道熙草堂

    一歲左右儘量還是不要吃大人的一些食物。不然的話會造成小孩子的脾胃負擔。從小把這個脾胃損傷。後面就會讓小孩子,很容易得很多疾病。在家長們一定要在飲食上注意。不能操之過急,一點一點的來。孩子從小有一個好的脾胃,強健的身體,以後就會少生病。。

  • 15 # 東北梅子的往後餘生

    有點早吧,三歲後基本可以和大人一起吃了,因為那時牙齒差不多都長齊了(主要是大牙),消化能力也增強了。三歲前還是要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好~

  • 16 # 嘟嘟寶貝

    從理論上說寶寶滿一週歲以後,可以消化吸收大多數普通食物了,所以吃大人的飯問題不大。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孩子的牙齒還沒有完全長齊,咀嚼能力還很差。所以還需要將食物做的軟一些,切的塊小一些。

    2,儘量不要吃整粒的堅果,比如花生仁,容易卡住喉嚨。

    3,不要吃軟的大塊食物,比如果凍,軟糖等,容易噎著孩子。

    4,不要吃帶刺的食物,比如帶刺的魚肉,帶核的棗等。

    5,不要吃太甜或太鹹的食物,因為孩子正在味覺建立期,吃過味道偏重的食物後,清淡的就不愛吃了。造成口味越來越重,不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看有的回答2週歲或者3週歲就可以跟大人一樣吃飯了,這是不對的。

    以上注意事項起碼要堅持到7 、8歲,上小學了才行。

  • 17 # xla1234

    這個需要根據自家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寶寶是否脾胃不好,是否消化功能弱等,都會影響寶寶是否可以在斷奶後可否吃大人吃的食物,一旦吃錯可能會危害寶寶的健康,嚴重的話可能危害寶寶的生命,所以給寶寶吃食物請務必謹慎,若必要,在寶寶開始吃食物前一定要給寶寶做個腸道菌群檢測,知道寶寶的情況後再決定是否可以給寶寶吃

  • 18 # 肥蛋40458686

    我的外孫出生在美國,滿1歲後就被家庭醫生要求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配方奶每天不超過八oz,還要讓他自己吃飯,每天早晩要刷牙,但現在過去二個月了,他還沒哪一樣達到醫生的要求,首先配方奶雖然只吃二次,早上起來和晚上睡前吃,但每歺都超過了八oz,給他買了牙刷,他完全沒興趣刷,至於吃飯,近半個月來還是有進歩,往地上扔食物少些了,之前你給他拿吃的東西,他都是嘗都不嘗,直接往地上扔。現在他也願意嘗試新的食物,吃的也稍多些了,但要他和大人完全吃一樣的東西,肯定做不到,米飯他到現在都沒吃過。最喜歡吃的是義大利麵。每次看他自己吃沒吃多少就不願意吃了,就忍不住要喂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擦花上面灰塵、用什麼東西擦花葉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