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陰山散人

    我喜歡戲曲,是因為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目前,可以說全國保留和傳承的劇種非常之多,這些喜聞樂見的戲曲,其表演形式大多是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說唱結合,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人類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武生要懂十八般兵刃,旦角要懂“蘭花指”。小時候,記得家鄉村村都有劇團,每週都要免費演出,演員們有龍袍加身,鳳冠霞帔,也有小丑翻著跟頭,走花燈一樣的在舞臺上穿梭不止。更有男扮女裝,甚至女扮男裝者,類似於花木蘭、孟姜女,期期艾艾,在小碎步的步態之下,讓人心生情愫。我很喜歡黑臉包公,額頭上有個月牙的胎記,從小打心眼裡佩服包青天的三口鍘刀,上鍘天下鍘地,中間鍘地痞。

    很小的時候是聽不懂臺詞的,只是要看古怪的衣裝,演員們滿臉的油彩,根本不在乎他們唱的啥?幹什麼?記得,有一句臺詞“邁步走到大街上”,小時候總是一頭霧水,為什麼要“賣布走到大街上”?今天,當詞彙豐富見多識廣之後,不禁為自己暗自發笑。

    而今,我對戲曲象熱戀的愛人,為了拍些好點的劇照,我常常混入各種劇場。戲曲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保護首先要熱愛,然後才能與戲曲產生共鳴。

  • 2 # 彌勒家人

    感謝邀答!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我確實很喜歡戲曲。跟戲曲結緣是在文革時期,那時我十五六歲,上初中,正是八個樣板戲盛演時期,那時沒有別的文化生活,只能看樣板戲和看場電影,家裡連收音機都沒有,那時一聽說哪裡唱戲和演電影,人們跑十幾多里路也得看,從那時我跟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

    戲曲不論是內容和演唱都很好聽、好看,她的唱、念、坐、打,一招一式,一舉一動,手、眼、身、法、步都特別優美、特別帶勁,特別好看。更重要的,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戲曲裡面內容比較健康,對大眾都有教育意義,不象有的歌星、笑星為了掙錢,專搞低階下流、庸俗不堪的搞笑。一般傳統戲曲弘揚的都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他們在演唱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他們都有藝德,“演戲先做人”。你看戲曲演員很少象歌星、笑星那樣,桃色新聞、花邊新聞滿天飛。

    我最愛聽、最愛看的是京劇戲歌《我是華人》。她的歌詞大氣磅礴,充滿浩然正氣,充滿正能量,令人振奮。她的唱腔是那樣高亢激昂、那樣優美動聽,讓人聽了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回味無窮。

  • 3 # 戲韻梨園

    小時候家裡沒有什麼娛樂,那時候過年唱大戲是一件好開心的事情,每次唱戲都要去看著玩,慢慢就喜歡上了戲曲,也只是一般的喜歡,看到了電視上播放戲曲就看一會。

    真正開始對戲曲入迷是因為我的一個戲曲老師,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個戲曲群裡看到了一人在播放戲曲,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沒事就纏著他在群裡給我們大家放戲看。

  • 4 # 月半南南

    最開始是姥爺,但是我只是聽過幾段,不算喜歡,後來去北京有個厲害的票友姐姐,帶著聽過幾場高層次的演出,開始感興趣,再後來是因為張雲雷,他唱鎖麟囊,我本身也喜歡火丁大大,就跟著張雲雷唱,他跟專業還是差點,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門外漢來說,他唱的吐字清晰,也好找調,也好學,所以說他弘揚民族文化是真的,因為他聲音比較中性,而且吐字清晰,讓人好學,專業人士大多影片都是現場的,錄的不太清楚,真心不好學。今天晚上唱了一晚上重整河山待後生,感覺還是很開心的。京劇我不會,但是當歌唱我會好多了,春秋亭,三家店,打龍袍,定軍山,梅隴鎮,赤桑鎮,武家坡,空城計,穆桂英掛帥都能哼,小辮功不可沒。

  • 5 # 豫皖龍

    謝邀,要說我是怎樣喜歡上戲曲的,還真有一個小故事,記得那是兒童時代的一個夏季,家家戶戶都按裝了有線小喇叭,公社廣播站定時播出新聞,天氣予報,然後就是大段戲曲,主要是八個樣板戲,即,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戲曲,可是不知什麼原因,我家沒裝小喇叭,每次聽新聞,聽戲曲都要跑到別的小朋友家,白天還好,到了晚上,都封門閉戶了,誰家也不會留你聽廣播,賞戲曲的,我一到晚上,真是寂寞難耐啊,我就和我父親鬧,要求安裝個小喇叭,可父親就是不同意,無耐之下,我就偷了父親僅有的叄元錢,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冒著炎熱酷暑,步行十餘里路,跑到公社廣播站,購賣了皮線和小喇叭,回到家裡,自己動手安裝了小喇叭,直安裝在我的床頭,早晚定時聽戲,聽新聞,高興的我手舞足蹈,對父親的訓斥,毫不在意,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我去縣城讀高中,在這期間讓我喜歡上了戲曲,現在樣板戲中的精典唱段,我還能享上幾曲,由此我和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現在還依然喜歡著戲曲。我依然是戲曲的狂熱追隨者。故事暫講這些吧,有想分享我故事的網友,請關注私信我,我會把我的許多故事講給您聽,與您分享。

  • 6 # 氧氣176694975

    我是透過相聲演員張雲雷演唱的戲曲、小曲小調等,深深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並隨之跟其影片、音訊、QQ音樂等逐句學習,目前已學會了不少戲曲唱段、唱腔。

    在傳統戲曲不被大多數青年人喜歡和接受的今天,有這樣一位為了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不遺餘力付出的年輕人,是中國戲曲界的幸事!因為他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走進了戲院看戲聽戲。真的為這個發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青年人感到自豪,這得是多大的功德無量啊!

  • 7 # 海天一色燕子

    我受到偶像~張雲雷,不遺餘力努力宣傳,和傳承傳統戲曲的影響和感染,讓我對戲曲產生濃厚興趣……現在,不但,每天聽張雲雷唱戲曲,自己也在天天學習,戲曲唱腔,爭取,張嘴就會有韻味,委婉動聽……

    受到偶像~張雲雷的影響,我對戲曲產生濃厚興趣……第一次,聽張雲雷唱京劇《鎖麟囊》,只見他,站如亭亭玉樹,唱如行雲流水,神在兩眼,情由心生,我的心瞬間,被他,悠揚婉轉,娓娓動聽,入耳悅心的情感和韻味所打動,也是第一次對戲曲,產生興趣……

    鎖麟囊

    這才是今生難預料

    不想團圓在今朝

    回首繁華如夢渺

    殘生一線付驚濤

    柳暗花明休啼笑

    善果心花可自豪

    種福得福得此報

    愧我當初贈木桃

    受偶像~張雲雷的影響,我愛上了戲曲,每天一張嘴,都要唱幾段,戲曲就是腔好唱,韻味太難磨練出來……如果有機會,我會拜專業老師學唱,爭取唱得更好,有朝一日,見到張雲雷時,能夠唱得更有味道……

  • 8 # 純鈞LHGR

    因為長輩愛聽,再加上某些角色很帥。並且,好玩。

    拿京劇來說。

    長輩愛聽算是家庭薰陶。不過,長輩還在世的時候,倒也沒有特別喜愛啊戲曲。

    等到大量的戲曲音像製品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有些角色扮相很吸引人。個人偏愛老生這一工,像《武家坡》裡的薛平貴等等,扮相實在很帥。

    不過現在差著了。老演員沒了,新演員好像沒幾個長掛臉,小腦袋不大點看著跟饅頭長了眼睛似的,看扮相就失去聽戲的慾望了。難道錄取這些演員的人就沒聽過侯寶林的相聲嗎?

    唱功方面,最先接受的是麒派馬派,個人對張學津的唱腔比較欣賞,再就是正淨,激昂有力,聽起來很順爾,只是聽不下去老旦。後來才逐漸接受楊派比如於魁智等等。但是,聽某些名段,還是固定流派才聽得下去。比如《甘露寺》,聽張學津的就好,聽別人的就不習慣;《借東風》之類,當然是馬連良的;《徐策跑城》,除了麒麟童,再換另一個人就不想聽了。

    至於說好玩,還存在於設想裡,現實中沒怎麼玩過。倒不是說票一段那種玩,而是即景生情的玩。

    根據生活中發生什麼事,隨意冒出幾句來,比如“我用兵數十年從來謹慎”或者“我料那諸葛亮難以逃遁”“我料定了甲子日東風必降”也不止京劇。比如評劇《對花槍》“大王傳令把我喚,老羅藝好似坐針氈”。這其實倒平常。

    最想玩的,則是比如某人生病了,去探病的時候張嘴給他來一段《臥龍弔孝》,“見靈堂不由人珠淚滿面”,當然是件過癮的事,可是現實中從來不敢這麼做過就是了。

    怕捱打。

    當然誰要是真的這麼做過,出來還可以接著唱“……這一場榮耀非等閒,死裡逃生我好險,似這樣虎口拔牙的事兒哪一個大膽敢向前”。嗯,應該會被人追著打吧。

  • 9 # 豫西調

    兒時環境的薰陶尤為重要!從記事兒時,我就被戲曲的氛圍包圍著,父親愛戲還會拉豫劇板胡,堂兄會拉曲胡和板胡,村裡一到冬天就開始拍戲,父親天天晚上帶著我到排練場。後來長大了,在學校就是文藝積極分子,大小演出離不開我,學習簡譜無師自通,戲曲旋律一聽就會,歌譜拿到手就能視唱。記得第一件樂器是口琴,自己到地裡挖中藥材買的,漢魏古城有優質的天花粉,漢魏古城牆上有防風和地丁等,後來文革時期,學校校長是志願軍軍樂團轉業的,鼓勵學生學音樂,我們班每人一根笛子,這是我的第二件樂器,當然也是無師自通。學校和村裡合作演出樣板戲《紅燈記》,我飾演磨刀人,上高中也是文藝骨幹,畢業後在村裡每年演戲也是骨幹,那時學會了二胡和板胡。

    還有我認識的圈子裡,喜歡戲劇的朋友,大都是家裡人或者親戚朋友喜歡戲曲,從小耳染目睹,處在戲劇的氛圍之中,自然而然也就喜歡戲劇。當然個人認為基因的因素也存在,這就是先天,也叫天賦也很重要,而和後天的環境影響結合,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必然會成為戲劇藝術的“大咖”!

  • 10 # 梓煜清

    我是張雲雷的曲藝粉!他唱的可能不是最專業的,但是他涉獵廣泛會的多,京劇,評劇,黃梅戲,京韻大鼓,各種民間曲藝都會!聽他唱就有想去學的衝動會聽專業人士唱的,也會去劇場聽京劇!四十年沒這麼衝動過,我竟然去北京聽京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黃蟄蟲丸治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