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年奮鬥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子(隱寓主星心宿二)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是源於遠古的烏舟;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誌》載:“大良之龍風船妙極華麗。”扒龍舟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之神威,祈福、消災。這些龍船平時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龍船安放在陸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護的。每年的五月初一前後,龍船就下水或從水底浮起,水手開始訓練,直訓練到五月初五參加比賽。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陽以四色線係臂,並佩戴香囊,小巧玲瓏精緻可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或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再用綵綢扎繡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食粽,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久遠,花樣繁多。“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端午節吃粽,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粽籺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端午日洗浴(浴蘭),浴蘭湯,是西漢末禮學家戴德著作《大戴禮記》記載的古俗。但這裡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煮水洗,或用艾、蒲、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端午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據說可治面板病、去邪氣。

  • 2 # 鄉愁文藝

    端午節門上掛菖蒲和艾草一種古老的民間習俗,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種做法無非是為了趨吉避凶,這兩種植物本身就有藥效,況且與歷史故事緊密相關,有一副古聯“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就是寫了端午節門掛艾草和菖蒲這習俗。

    艾草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認為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相傳唐僖宗年間,發生黃巢之亂,老百姓聞黃巢來,紛紛先行逃跑避難。有一次,有一婦人她打算犧牲自己的孩子,以保住大伯唯一的後裔。 黃巢聽了,非常感動,就對那婦人說:“你回去將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我們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婦人回到城裡,把這個訊息講了出去。沒多久,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菖蒲與艾草,城百姓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至於有何講究?通常是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葉片呈劍型,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另外晉代《風土誌》中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之記載。  

    雖然,菖蒲與艾草都有藥物之功效,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是,是起到驅蚊殺菌的功效,當然如果僅僅在門上掛上一小束菖蒲或艾草,那隻能是杯水車薪而已。更多的是一種對吉祥生活的嚮往吧!

  • 3 # 傳統醫學讀書筆記

    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為什麼那?“艾”又叫“艾蒿”,這種植物有奇特的香味,挺有意思的這種味道可以驅蚊蠅、蟲蟻、還可以令空氣清新。在中醫看來,艾蒿還是一味藥材,它能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艾葉可以做成“艾絨”,常聽人說起艾灸,其中原材料就是艾葉做的。

    菖蒲,也是一位也有特殊的氣味,能讓人提神通竅、殺蟲滅菌,所以在古代被認為是防疫驅邪的靈草。

    說到這那,其實有一個小傳說,說在唐朝,黃巢一拍屁股就造反了,在當年3月的時候,黃巢大軍就到了鄧州,黃巢騎著馬在城外四處觀察,在一個村外看到了一個女子正在慌忙逃跑,揹著包,一手拉著一個孩子,另一隻手抱著另一個孩子,但是抱著這個孩子年齡卻大一些,黃巢認為這女的不好,要砍了她,但他多問了幾嘴,才知道,這個大孩子是她哥哥的小孩,他哥哥死了,拉著的小孩子才是她親兒子。她讓自己娃受苦,卻不願侄兒吃苦,不辜負她哥哥臨死前的託付。

    黃巢感動壞了,認為她是有情有義的好女子,於是砍下路邊的艾蒿和菖蒲,讓她拿回家掛在門上,並向士兵宣佈“遇到門上掛艾蒿和菖蒲的人家,不可侵擾”,女子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左鄰右舍,一傳十十傳百,結果黃巢來打鄧州時,發現每家都掛了艾蒿和菖蒲,於是,信守諾言,領兵就走了。

    那天剛好是端午節,於是端午節插艾蒿和菖蒲的習慣就流傳了下來。

    其餘風俗那,比如:

    我們在那天還會吃粽子,所以有人戲稱粽子節。

    賽龍舟,這個就跟屈原老先生投江有關了。

    佩香囊,避邪驅瘟。

    點雄黃酒,雄黃酒厲害,白蛇不是喝了都要現圓形嗎?

  • 4 # 蟀東西

    首先,菖蒲與艾草,兩者都有著獨特,明顯的特殊氣味,從科學角度看,這與其植物本身所含有的揮發性成分有關。因此,兩者首先具有取悅人的嗅覺之功能。同時,可利用多數昆蟲對氣味的敏感,達到驅除避散的效果。

    其次,據中醫理論,菖蒲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微溫,味辛,具有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溼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癲癇、驚癇、痰厥昏迷、風寒溼痺、噤口毒痢、外敷癰疽疥癬,外用可以治牙痛、齒齦出血等。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因此,兩者所具備的藥用價值,對人們有心理暗示的安撫作用,當然,也不乏真正用之入藥治病者。

    第三,農時節氣,在古人心中,是與天地鬼神通靈接交之時,祭祀之儀式必不可少。端午正值五月伊始,菖蒲與艾草開始進入茂盛生長時期,且隨處可見。作為重要的節日形式,懸菖蒲,插艾葉,即能夠體現這一節日的儀式感,又因其成本低廉,所以深受百姓青睞。

    除此,端午節包粽子可以說是與中秋節的月餅、除夕夜的餃子,元宵節的湯圓並稱為四大節日美食了。另外,江南過端午有"佩香囊"的習俗, 人們會精心製作各式精美的香囊來避瘟除穢過端午,香囊也成為了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同時,許多地方還保留有帶香串,點雄黃的習俗。最後,賽龍舟已經從祭祀活動上升為一種民間體育競技活動,眼下,幾乎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會舉行這一賽事,一年比一年熱鬧。

  • 5 # 雪勁松369

    我透過下面的故事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提起端午節,使我想起了兒時的情景。

    記得有一年端午節的早晨,離太陽出來還早著呢,我娘就把我和姐姐從睡夢中叫醒,嚷嚷著:快起來,挖草藥去,日頭出來就不靈了。無奈,姐弟倆揉揉睡意朦朧的雙眼,跟著娘,踏著露水出發了。

    艾草是首選草藥,因為它的用途較廣。如果身上長瘡了,用去掉蒜瓣的蒜辮子、艾草一起熬湯,塗擦患處,一天三次,大約七天就會痊癒。

    其次要挖的是車軲轆棵(車前子),通常生長在路的兩邊。夏天它是最好的茶葉,能利尿,治眼紅腫、咳嗽等,熬好的湯呈淡黃色,味道微甘,挺好喝的。

    還有茅根,葉像韭菜,根白色,根扎地下較深,生長在土坡斷面處的比較好挖。其味甘,性寒,也有利尿作用。也可當茶喝,色、味俱佳。

    此外,還挖了些忘記名字的草藥,滿滿一籮筐。為了不讓草藥見太陽,趁太陽還沒出來,趕緊往家跑。

    辛苦了一個早上,為了犒勞我和姐姐,我娘給每人煮了兩個雞蛋,還煮了些大蒜瓣,說五月端午興吃這些,蒜能敗毒。

    按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是必須的,但那時剛解放,豫西那裡還很窮,好多人連大米還沒見過,更別說粽子了。

    吃完早飯,幫助我娘把艾草分幾份捆綁好,屋門口兩邊各掛一份,剩餘的放在祖宗牌位兩邊,說是可以消災、辟邪、驅蟲等。

    我們那裡遠離河、塘,沒有菖蒲,據說菖蒲能起到和艾草一樣的作用。

    忙完了這些後,我最感興趣的事情來了,姐姐要分發她製作的香布袋了。香布袋是由各種顏色的花布和絲線繡制而成,內裝香料,用綵線吊起,掛在脖子上,起到辟邪、祛病、防暑等作用,香氣襲人,又好看又實用。當然,姑娘、媳婦們還可以趁機炫耀一下自己的女紅,看誰的作品精緻漂亮。

    總之,兒時的端午節,鄭重、簡樸又忙碌,充滿了快樂和神秘色彩。

    今非昔比,現在的端午節可是另一種過法了。除了某些習俗(如門口插艾草、菖蒲等)還存在外,其它方面可就變化大了。吃的上,小則是家宴,大則到高階飯店。玩的花樣更多,要麼是郊遊,要麼就利用三天假期,或乘飛機,或坐高鐵,或自駕,去風景名勝區玩個痛快。屈子若地下有知,定會一改其一貫的悲壯風格,遣華詞麗句,創作出歌頌新時代的壯麗詩篇!

  • 6 # 萬能阿曼74257576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戰國時楚國的大夫,因朝內鬥爭被貶黜流放,後楚敗於秦,郢都失陷,自沉汨羅江,相傳端午節就是源自對屈原的紀念。有詩為證:

    《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是中華人民最大的節日之一自然活動很多:

    1.賽龍舟幾乎是全國各個省市都有,包括“港澳臺”及很多亞洲國家,現在歐洲一些國家也舉行“賽龍舟”活動。

    2.包粽子,吃“粽子”,也是節日的主題,現在市場已經上市了,傳說人們把“粽子”投江,水裡的魚就不傷害屈原了。粽子的品種太多了幾百上千種吧?

    3 佩香囊,小孩穿“繡五毒”鞋(動物),主要是辟邪驅瘟。

    4.懸艾草菖蒲

    都是中藥材,有驅蚊蟲效果和辟邪作用。

    端午這一天人們會打掃庭院內外的環境衛生;撒雄黃水;飲雄黃水等活動,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衛生防疫的優良傳統。

    也有詩為證:

    《端午日》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

    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取薄酒話生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

    榴棉辛辛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

    幾人湮沒幾垂名。

    各位看官,還有一件是正經事,現在農民工在城裡工作的人員很多 ,用工單位要把工資給農民工發了,他們要回家過節還有“麥收”的重要任務。一般初五是小端,十五是大端。拜託各位老闆,祝您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12個月中哪個月去哪旅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