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流到海不停留

    “襄陽說”認為:“史書記載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凡是學歷史的都認為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這是不是欺負我們沒有看過史書啊?諸葛亮說過“襄陽”和“隆中”嗎?《三國志》記載了“襄陽”和“隆中”嗎?都沒有!都沒有的事情有哪門子一致?諸葛亮只說過“躬耕於南陽”!請問,劉禹錫“南陽諸葛廬”的記載,大明皇帝的《欽定南陽臥龍崗祭拜諸葛亮祀典、祭文、祭品》的御碑與“襄陽隆中”始終一致嗎?好好翻翻歷代史書,有哪一本書說過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有哪一句話把隆中稱為“南陽”?這個“始終一致”是從哪裡來的?“凡是學過歷史的都認為”的論斷是哪來的底氣?“南陽說”的學者就沒有學過歷史嗎?史念海、劉慶祝、二月河、袁祖亮、王子今、王震中等等史學家就沒有學過歷史嗎?笑話!教科書北師大版《出師表》中,將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註解為:“意為在南陽種地為生。躬:親自。南陽,地名,今河南南陽”。而人教社對“隆中”的解釋是:“地名,一說在現在湖北襄樊,一說在現在河南南陽”。《光明日報》國學版發文《漢之南都,時勢英雄》,系統講述了諸葛亮與南陽的關係。好好看看,這裡哪有“始終一致”?一廂情願沒有用,只會給世人留下笑柄

  • 2 # 蓑衣寒江雪

    唐朝以前沒有臥龍崗記載,全部都是隆中記載。觀察行政設定在秦朝、漢朝、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現在南陽市叫宛縣,隋朝行政設定才開始叫南陽。元朝後才出現南陽"臥龍崗”一詞而唐、宋詩人用的是南陽諸葛、南陽臥龍。而隆中一直到現在沒變。讀者可以體會這過程的含義。

  • 3 # 飄逸的歷史

    起碼在元代以前關於“諸葛亮躬耕地”的史料記載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諸葛亮躬耕於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南陽鄧縣隆中,即今襄陽隆中!

    諸葛亮躬耕之地最早的記載當然是《出師表》中的“躬耕於南陽”一句,但這個“南陽”不是今天的南陽市,而是東漢的南陽郡,其範圍大致包括今天的平頂山市、南陽市、駐馬店市、信陽市、隨州市 、襄陽市和十堰市的部分地域,甚至還包括今陝西商洛市東的武闕關。

    ◎諸葛亮死後約70年,東晉《蜀記》記載:“(西)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

    從此以後,隆中做為諸葛亮躬耕地的具體地點,成為了1700年來史書的共同記載,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任何爭議,當然也就沒有“諸葛亮躬耕地問題”。

    正史《裴注•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呤。注《漢晉春秋》雲:“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隆中做為躬耕地具體地點明確記入正史,而且是正史中唯一關於躬耕地具體地點的記錄!可見當時隆中作為躬耕地是毫無爭議的,當然也就不存在“諸葛亮躬耕地問題”。

    其它明確記載隆中是躬耕地的史料還有:

    北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記載:“蜀諸葛亮居隆中躬耕,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北宋釋契嵩《鐔津集》記載:“孔明始躬耕於隆中時,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有許者。”北宋宋庠《元憲集》記載:“漢家亂無象,賢才戢鱗翼。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堂堂劉豫州,介紹徐元直。一聞臥龍譽,三駕荒廬側。”北宋張耒《張右史文集》記載:“隆中臥龍公,平昔事耕釣。無言顧同儕,高視獨長嘯。”南宋鄭樵《通志》記載“元卒,亮逐家於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號曰隆中,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南宋黃震撰《古今紀要》記載:“諸葛武侯躬耕隆中,自比管樂。”南宋陳亮《龍川集》記載:“孔明之遊學也,潁川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往往務精熟孔明獨觀其大略,及耕隆中而龐德公在焉。”南宋孫應時《燭湖集》記載:“隆中躬耕歸,抱膝詠梁父。誰稱此臥龍,名字震東土。”

    以上元代以前各種歷史資料關於躬耕地都是南陽隆中及今天的襄陽隆中。

    到了元代首次出現南陽“臥龍崗”的記載,躬耕地問題才有了不一樣的爭議!

    元代蒙古人編撰的官修地理總志《大元一統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蹟》中載: “臥龍岡,在南陽縣界內。諸葛孔明躬耕之地。又荊州記雲:南陽縣西七里有獨樂山,諸葛孔明嘗登此山作梁甫呤......”

    這裡不但與700多年前的正史《裴注三國志》相矛盾,而且還為了證明這個臥龍崗還加入了一條篡改的關於“獨樂山”的史料。

    來看看在元代之前的史料是如何記載的吧!

    ◎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記載:“鄧城西七里有作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為梁甫吟。”

    ◎宋王象之撰《輿地紀勝》記載“獨樂山,盛弘之荊州記雲鄧城西七里有獨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宋代郭知達注《九家集註杜詩》記載:“盛弘之荊州記鄧城西七里有獨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宋王洙注《分門集註杜工部詩》記載“盛弘之荊州記鄧城西七里有獨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甫吟。”

    以上比元代早的史料都證明《荊州記》中關於“獨樂山”的記載是“鄧城西七里”,不是“南陽縣西七里”。而且除了這個《大元一統志》外,沒有任何史料再說獨樂山在“南陽縣西七里”。而鄧城遺址就在今襄陽樊城。

    可見所謂的躬耕地爭議正是元代透過篡改史料形成的結果!

    即便如此元代還有大量史料證明南陽隆中即今襄陽隆中是躬耕地。這樣一來爭議就產生了!

    元郝經《續後漢書》記載:“元卒,亮居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元陳基《夷白齋稿》記載:“昔諸葛孔明躬耕隆中,自許不顧仲樂毅。”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記載:“朝耕隆中田,暮採成都桑。平生澹泊志,醜女同糟糠。”元陸文圭《牆東類稿》記載:“試與元直遊隆中,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簷下,從容一曲梁甫吟。”等等。

    明代官修《大明一統志》繼承元代一統志的錯誤說法也記載:

    "臥龍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亙數百里,至此截然而往,迴旋如巢,然草廬在其中。世人喻孔明為臥龍,因號其崗雲。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處……”

    但關於隆中是躬耕地的記載也大量存在,如。

    明馮琦《宋史紀事本末》記載:“諸葛孔明耕隆中,徐庶何所見而必欲屈先主枉駕顧之。”

    明廖道南《楚紀》記載:“玄卒,亮僑寓襄陽之隆中,躬畊隴畝,好為梁父吟。”明周聖楷《楚寶》記載:“玄卒,亮僑寓襄陽之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等等

    而在清代官修《大清一統志》中則糾正了以上錯誤,不再提臥龍崗是躬耕地。反而說隆中有躬耕田。

    南陽府《古蹟》條記載:“諸葛草廬,在南陽縣西南七里臥龍岡……諸葛書院在南陽縣西臥龍岡,元至大二年勅建……臥龍岡在南陽縣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王數百里至此截然而止迴旋盤繞,相傳諸葛草廬在焉……忠武祠在府西南臥龍岡,即諸葛亮故廬,舊為祠以奉之春秋祭祀……諸葛井在南陽縣西南臥龍岡。”

    襄陽府《古蹟》條記載:“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水經注:沔水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曰: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陽縣西二十里。諸葛亮家於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縣誌:山畔為草廬山,半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數人,下為躬耕田……諸葛井,在襄陽縣西二十里隆中山東。“

    可見清代官方認為隆中是躬耕地!

    不僅如此,就連南陽地方誌也明確記載隆中是躬耕地!

    《清光緒南陽縣誌》記載“然漢荊州八郡南陽居首襄陽(隆中)四(是)為鄧縣實隸南陽,故侯自表謂‘躬耕南陽’。漢晉春秋亦謂亮家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陽祀侯固宜歷代,迄今築居以像之,與隆中並稱......”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屬南陽郡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

    綜上可知,在元代以前歷代史料記載的躬耕地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南陽鄧縣隆中(即今襄陽隆中)”,並且記入了正史裴注三國志。臥龍崗所謂躬耕地的說法只是元明兩代才以最初的傳說形式出現在史料中。而到了清代,官方則認可隆中是躬耕地。並且南陽地方誌也明確記載隆中是躬耕地。

    由此可知,雖然元明兩代出現爭議,但總體來說“諸葛亮南陽躬耕(即今襄陽隆中)”是史書共同的記載,而臥龍崗則是個徹頭徹尾的假貨。

  • 4 # 逐月君

    歷史已經過去,不管在哪裡都已經不重要,歷史本來是後人寫的,如果今天大家說他躬耕於北京,估計千百年後後人就當成真了。

  • 5 # 華中之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躬耕地在哪裡?河南南陽極力捍衛、湖北襄陽奮力爭!

         

         那麼諸葛亮躬耕地到底在哪裡呢?讓我們翻開史書,尋找歷史真相。

         一、隆中先屬南郡、後屬襄陽郡,非南陽郡

        1、漢江以北是南陽,漢江以南是南郡。……見《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習鑿齒《漢晉春秋》,很遺憾隆中在漢江以南。

        2、南陽,洛陽城南700裡(約現在500裡)……見《後漢書》,該史書明確把“南陽”定在今河南南陽市中心——古宛城。

       3、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見諸葛亮《前出師表》,

        4、“曹操……然困於南陽……”見諸葛亮《後出師表》,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困於宛城,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保鏢典韋戰死。

         5、(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立襄陽郡(荊襄九郡是208年之後的產物)。“……先主委任(關)羽為襄陽太守,鎮漢北…”見《三國志》,此時襄陽郡管轄隆中,20年後諸葛亮做《前出師表》時隆中依然屬於襄陽郡。

       二、227年諸葛亮做《前出師表》時用的是哪一年的行政區劃?

         確定諸葛亮躬耕地,關鍵在於確定《出師表》之南陽是什麼時候的南陽。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前出師表》之南陽是三國之南陽,非東漢之南陽。隆中不在《前出師表》之南陽範圍。

       為什麼呢?

       227年諸葛亮做《前出師表》用的是哪一年的行政區劃?從《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可以知道“今”是三國時期非東漢。而在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設立襄陽郡,管轄隆中。又從“關羽襄陽太守”可以證明諸葛亮也是認可襄陽郡(管轄隆中)。

        於是《前出師表》之南陽是三國之南陽,非東漢之南陽,三國南陽顯然不包括隆中。

        另外,東漢之南陽也在漢江以北,不管轄漢江以南隆中這塊“飛地”。

        三、自相矛盾的襄陽神靈——習鑿齒

         1、“秦兼天下,自漢以北是南陽,自漢以南是南郡……漢因之……”見習鑿齒《漢晉春秋》。

         遺憾:隆中在漢江以南。

         2、“亮家於南陽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見習鑿齒《漢晉春秋》

        “襄陽有孔明故宅……”見習鑿齒《襄陽記》

          一會在南陽鄧縣,一會又說襄陽縣有孔明家?!

         遺憾: 矛盾的襄陽說祖宗習鑿齒!

         3、“孔明在南陽,同縣龐德公素有重名……”見習鑿齒《襄陽記》。習鑿齒明顯認為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縣(宛),同縣是指作者習鑿齒一個縣。如果真想和孔明同鄉,對不起,習鑿齒把孔明安排在鄧縣!

        遺憾:龐德公都是襄陽縣人。……見《三國志》

        四、結論

        1、隆中不屬於南陽郡。考慮諸葛亮躬耕地,首先排除今襄陽隆中。

        2、“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躬耕南陽即躬耕南陽縣、南陽城、宛城、今河南南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粉和水彩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