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風景區在三一九國道境內,風景幽寂,林壑優美。據傳說,上古唐堯時,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隱居在與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這位虞舜以天下相讓而受德高望重隱者,給湘沅之地帶來了中原文化,人們把他隱居的山稱為“德山“,因而民間流傳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說。善卷先生晚年經桃花源到漵浦,寓居廬峰山,後又移居大酉山,常往來於兩地,影響和教育兩地人民。夏,商兩代,這裡屬百濮。同朝時,周成王大封諸侯,封熊繹為楚子。楚國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稱。楚國處於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開拓疆土。於是楚子侵佔百濮,將這一帶改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內。春秋後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縣境內築了採菱城。從發掘出的採菱城遺址來看,桃花源這一帶雖屬南荒,但開發較早,文化相當發達。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初封於武陵,曾把這一帶治理成禮儀之邦。加之物腴糧豐,桃花源這一帶後來便成秦時避難場所。公元前3世紀,偉大有愛國詩人楚三閭大夫屈原被除頃襄王流放於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後塵,在沅江一帶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蘭“(《離騷》),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寫照。他從枉渚(德山)出發,溯沅江經桃花源至辰陽,最後入漵浦居留了很久。現常德還有以他的官職命名的“三閭橋“,“三閭巷“。他繼承和發展了楚文化,在長期流放生涯中,到處行呤,創造了騷體文學,上承國風雅頌,下吸楚風民謠,獨樹一幟,成為南方文學之祖和中國第一個偉大的詩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今桃花源之地被納入黔中郡。西漢初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轄13個縣,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陽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臨沅縣境內,當時叫烏頭村。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五溪“蠻“,曾駐軍烏頭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馬援石室“以及他曾設帳蓬的“營盤洲“。他的將士曾患瘟疫,當地老百姓獻“三生湯“(即擂茶)為將士治癒瘟疫,因而桃花源這一帶,留下關於擂茶的傳說和以擂茶待客人的習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後兩年,即東漢建武帝二十六年,從臨沅縣中析置沅南縣,禁屬武陵郡,桃花源屬沅南縣三國,兩晉,南北朝,桃花源均屬武陵郡沅南縣。就在這一歷史階段的晉代(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5世紀初),桃花源這處山水風光地便開始有了建築。明陳洪謨編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載:桃源觀,晉人建。“道觀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樹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繽紛,美不勝收之處。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他用浪漫主義的大手筆構造了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桃花源,反映了人民群從和平寧靜,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黑暗社會的抗議。陶淵明從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民寡民“的思想的影子。陶淵明繼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風“,《桃花源詩並序》問世之後,石破天機,使桃花源聲名大起,現實中的桃源山,桃源觀,桃花山,桃川宮(即桃源山濱臨之沅江一帶)等名勝景物隨之暇邇聞名。惜桃源觀於隋末被兵所毀,但風光秀麗的桃源山,桃花山卻依然爛漫在奔流不息桃川之濱,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世人的心中。當朝,應武陵郡。改郞洲。合臨沅。沅南。漢壽3縣為武陵縣,桃花源屬武陵縣。進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與開發。唐初,大約公元730年,於桃花源重建桃源觀,並免除附近20戶農民的徭稅(公元748年)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戶賦稅。桃源觀道人瞿柏庭,在桃源山建壇,和瞿仙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桃花源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已具一定規模,並由官方確定下山界範圍,據狄中立於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所撰《桃源觀山界記》稱:東西闊七里,南北長九里,東至廝羅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雲:“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縣。“在唐代,桃花源進人初興時期。特別是在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貶為朗州司馬時常到桃花源瀏覽,題下《桃源佳致》並刻碑之後,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這晉代留下的名勝古蹟和陶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為之嚮往和探尋。桃源觀道士陳通微與道友王志言乞準武隨陵太守,將桃源觀改為石級祠壇,並配置多處建築,使桃花源愈展名勝姿容。“晉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魚為業····”陶淵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武陵”便為今日的湖南省常德市之古稱。(這個是教科書上都承認的!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桃花源景區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歷代以來,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裡並留下墨寶。現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戰國彩菱城遺址、熱市溫泉等可供遊覽。如果你對那些新建的亭臺樓閣不感興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寧靜的田園風光,那裡的自然風光還是不錯的,臨沅江,靠群山,古樹修竹遍面,《桃花源記》裡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尚可尋覓。此外,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富春江之秀,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諡。千百年來,桃花源鹹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遊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游、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桃花源、關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澤民主席視察桃花源並題字。
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風景區在三一九國道境內,風景幽寂,林壑優美。據傳說,上古唐堯時,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隱居在與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這位虞舜以天下相讓而受德高望重隱者,給湘沅之地帶來了中原文化,人們把他隱居的山稱為“德山“,因而民間流傳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說。善卷先生晚年經桃花源到漵浦,寓居廬峰山,後又移居大酉山,常往來於兩地,影響和教育兩地人民。夏,商兩代,這裡屬百濮。同朝時,周成王大封諸侯,封熊繹為楚子。楚國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稱。楚國處於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開拓疆土。於是楚子侵佔百濮,將這一帶改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內。春秋後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縣境內築了採菱城。從發掘出的採菱城遺址來看,桃花源這一帶雖屬南荒,但開發較早,文化相當發達。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初封於武陵,曾把這一帶治理成禮儀之邦。加之物腴糧豐,桃花源這一帶後來便成秦時避難場所。公元前3世紀,偉大有愛國詩人楚三閭大夫屈原被除頃襄王流放於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後塵,在沅江一帶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蘭“(《離騷》),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寫照。他從枉渚(德山)出發,溯沅江經桃花源至辰陽,最後入漵浦居留了很久。現常德還有以他的官職命名的“三閭橋“,“三閭巷“。他繼承和發展了楚文化,在長期流放生涯中,到處行呤,創造了騷體文學,上承國風雅頌,下吸楚風民謠,獨樹一幟,成為南方文學之祖和中國第一個偉大的詩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今桃花源之地被納入黔中郡。西漢初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轄13個縣,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陽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臨沅縣境內,當時叫烏頭村。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五溪“蠻“,曾駐軍烏頭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馬援石室“以及他曾設帳蓬的“營盤洲“。他的將士曾患瘟疫,當地老百姓獻“三生湯“(即擂茶)為將士治癒瘟疫,因而桃花源這一帶,留下關於擂茶的傳說和以擂茶待客人的習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後兩年,即東漢建武帝二十六年,從臨沅縣中析置沅南縣,禁屬武陵郡,桃花源屬沅南縣三國,兩晉,南北朝,桃花源均屬武陵郡沅南縣。就在這一歷史階段的晉代(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5世紀初),桃花源這處山水風光地便開始有了建築。明陳洪謨編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載:桃源觀,晉人建。“道觀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樹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繽紛,美不勝收之處。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他用浪漫主義的大手筆構造了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桃花源,反映了人民群從和平寧靜,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黑暗社會的抗議。陶淵明從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民寡民“的思想的影子。陶淵明繼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風“,《桃花源詩並序》問世之後,石破天機,使桃花源聲名大起,現實中的桃源山,桃源觀,桃花山,桃川宮(即桃源山濱臨之沅江一帶)等名勝景物隨之暇邇聞名。惜桃源觀於隋末被兵所毀,但風光秀麗的桃源山,桃花山卻依然爛漫在奔流不息桃川之濱,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世人的心中。當朝,應武陵郡。改郞洲。合臨沅。沅南。漢壽3縣為武陵縣,桃花源屬武陵縣。進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與開發。唐初,大約公元730年,於桃花源重建桃源觀,並免除附近20戶農民的徭稅(公元748年)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戶賦稅。桃源觀道人瞿柏庭,在桃源山建壇,和瞿仙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桃花源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已具一定規模,並由官方確定下山界範圍,據狄中立於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所撰《桃源觀山界記》稱:東西闊七里,南北長九里,東至廝羅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雲:“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縣。“在唐代,桃花源進人初興時期。特別是在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貶為朗州司馬時常到桃花源瀏覽,題下《桃源佳致》並刻碑之後,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這晉代留下的名勝古蹟和陶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為之嚮往和探尋。桃源觀道士陳通微與道友王志言乞準武隨陵太守,將桃源觀改為石級祠壇,並配置多處建築,使桃花源愈展名勝姿容。“晉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魚為業····”陶淵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武陵”便為今日的湖南省常德市之古稱。(這個是教科書上都承認的!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桃花源景區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歷代以來,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裡並留下墨寶。現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戰國彩菱城遺址、熱市溫泉等可供遊覽。如果你對那些新建的亭臺樓閣不感興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寧靜的田園風光,那裡的自然風光還是不錯的,臨沅江,靠群山,古樹修竹遍面,《桃花源記》裡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尚可尋覓。此外,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富春江之秀,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諡。千百年來,桃花源鹹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遊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游、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桃花源、關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澤民主席視察桃花源並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