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是說商鞅變法很成功,秦朝法制推進很徹底嗎?秦始皇統一天下,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盛極一時也很好證明了這一點。那為什麼秦始皇一死,秦二世一上臺就有人起義造反呢。難道是因為嚴苛刑法,讓百姓覺得暴虐嗎?可是法律如果不加嚴厲懲治,那人們也不會去自覺遵守法律啊?那刑法這個度該怎麼把握呢?
3
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秦朝的統治並不穩固

    即使在秦始皇時期,秦朝的統治也算不上穩固,僅僅史書記載的叛亂就爆發了數次,而針對秦始皇本人的行刺也有數次,只不過是在秦始皇個人和秦軍強大戰鬥力的威懾下,維持著脆弱的和平罷了。

    春秋戰國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想要完全統一談何而已,百姓們或許期盼著久違的和平,對新政和新君還抱有希望,但六國舊貴族由於統一之後利益受到損害最大,他們對秦國這個新生國家簡直就是看哪哪不順。而由於秦文化與六國文化的難以調和,六國知識階層更是對秦國的一系列列政策都保持著敵意,對秦國法家治國的理念更是不滿。

    秦法不殘暴但極為嚴苛

    秦始皇時期的秦法雖然並不殘暴,但他極為嚴苛。商鞅變法雖然很成功,但秦法是為戰爭服務的,它並不適合統一的和平時期。秦法之下,百姓只是秦國這輛戰車的一個個零件而已,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秦法的限制,例如種地什麼時候種,土翻多深,什麼時候澆水等等都有秦法嚴格限制。在秦法下的老百姓,沒有人性可言,更像是工具罷了。這一點,才是真正讓人對秦法無法接受的。

    秦二世加速了秦國的死亡

    在我看來,秦國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秦二世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罷了。而秦二世主要負有一下三點責任:一是使秦法從嚴苛變成殘暴。為了維護統治,秦二世採取重法治國的路子,而對官員的考核更加奇葩,一個官員如果處罰的力度大、處罰的人數多,那麼這個官員就是合格的,反之就是不合格的。這種情況下,秦法的執行會變成什麼樣子可想而知。二是勞役規模不斷擴大。在秦二世的統治下,勞役規模空前擴大,秦始皇時期雖然也有勞役,但畢竟還在控制範圍內,但到了秦二世手裡才是真正的使老百姓怨聲載道。三是對叛亂處置緩慢。秦始皇時期徵發勞役並不會徵發“閭左”之人,而秦二世犯了這一忌諱,而且對叛亂的處置不夠迅速。陳勝吳廣叛亂之後沒有迅速平息,導致六國舊貴族們看到了希望,這才導致了叛亂規模的擴大,並迅速波及全國。

  • 2 # 戴你看歷史

    其實,依法治國這個國策是很好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依法辦事。但是秦朝的法律制度已經有些變態了,非常嚴苛。陳勝吳廣為什麼要起義,他們被徵發去漁陽戍守長城,在去的路上,因為下大雨,道路泥濘,不能按期到達,這個屬於自然原因,不是人為原因,不夠秦律不管你什麼原因,沒有按時到達,就要被處死。陳勝吳廣他們心裡多冤啊,我不就遲個到,而且是老天爺的原因,為什麼要處死我們呢。橫豎都是死,還不如造反死的有名氣。大家於是就一起造反。

    秦法嚴苛只是秦朝滅亡的一個原因,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秦朝對農民沉重的賦稅,大量不斷的徭役和兵役,使得天下民不聊生。秦二世的統治比他爸爸差多了,秦二世兇殘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殺文武大臣,任用奸臣,朝政腐敗。

  • 3 # 一點點歷史

    都說打江山難,做江山更難,秦始皇從親政到統一六國用了十六年時間,而同統一到滅亡才經歷了十四年,其實天下雖然統一,但卻沒有真正穩固過,大興土木以及大規模的開發(嶺南地區)大大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秦始皇死後留給秦二世胡亥的是一個看似強大,卻危機四伏的帝國。

    胡亥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奪取皇位,他上臺後有三件事,足以證明他的殘暴

    1、殺盡手足

    據歷史考證秦始皇一共有三十三個子女,全部死於胡亥之手,如果說為了除掉後患,那麼將公子扶蘇除掉就好了,但是胡亥卻把事做絕,一個不留,從這件事就能看出胡亥本性的殘暴,對待手足兄弟尚且如此。

    2、殘害大臣

    胡亥繼位後,蒙恬成了他第一個目標,這位秦朝的著名將領,威震匈奴的名將被陷害致死,這位曾統領三十萬大軍位秦朝出生入死幾十年的功臣被殺,讓其他將領寒了心。就連曾經幫助胡亥繼位的李斯也沒能逃過一劫,在趙高的陷害下,李斯被以及其殘忍的方式處死。

    3、濫用民力

    胡亥當皇帝的目的是為了享受,而不是造福百姓,他繼續大興土木,建造宮殿,秦始皇雖然也用民力,但是起碼還給錢管飯。到了秦二世時期,徭役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要求自己攜帶糧食。長期積壓的矛盾終於隨著陳勝吳廣起義而爆發,最終成為燎原之火。

  • 4 # 愛寶貝愛我大兒

    第一點:秦朝滅亡時已經距離商鞅變法一百年之久,沒有什麼法律能夠永遠正確,要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經過上百年不變的法律已經不能很好的作為治理國家的工具了,陳勝吳廣起義就是一個例子,下雨耽誤了戌期,就要全部問斬,本省就是因為不可抗因素耽誤的時間,卻還要依據法律問斬,這就說明法律依據出問題了。

    第二點是官吏執法太過嚴厲,和一些苛刻的政策使民不聊生,徭役過於嚴重,大家都知道的修長城、阿房宮、皇陵這些大工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秦統一後還伴有族群之間的歧視。

    第三點是秦朝到了秦始皇時代只知道征服,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過秦論》中的一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仁義不施爾攻守之勢異也!不懂得施仁政與民生息,這也導致了秦朝覆滅。

    第四點是秦二世的個人能力較差,根本治理不好那麼大的國家,大家都知道公子扶蘇能力較強,但卻被害死,秦二世只是一個傀儡皇帝,他當皇帝時國家已經很亂,再加上無能人治理,怎會不滅亡。最後還有一點就是碰到了厲害的對手,項羽,劉邦,韓信,蕭何等亂世英豪也是導致秦朝滅亡如此之快的一個原因。

  • 5 # 奕天讀歷史

    秦二世的錯誤在於在秦朝本來就矛盾重重,危機一觸即發的情況下,還重用了趙高,加速了秦國的滅亡。趙高之禍,的確是假借了秦國律法之名,但行的卻是人為之禍。商鞅變法,讓秦國強盛,而胡亥不思改革,導致秦國加速滅亡。

    秦二世登位之前,秦國已經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都在矛盾的爆發點臨界點,就差一根導火線了。當然,這不全是因為嚴苛的秦法。秦朝當時,北有匈奴崛起,南有百越反叛,內部六國遺族也在蠢蠢欲動,隨時準備發難。人民的勞役、兵役、賦稅沉重,光徒伕役卒就有300萬之眾,秦民不到10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士兵或者徒役之人,加上還要供養官員、貴族,基層人民負擔沉重。再加上法律嚴苛,秦朝百姓對秦朝早已經非常不滿。因此秦二世剛繼位幾個月陳勝、吳廣起義就爆發了。

    秦朝的刑法非常嚴苛,特別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但是也有其先進性。這裡要贊一下法家的商鞅。比如已經有了未成年人不負法律責任的意識,只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以身高來確定的,強烈鄙視這一區分方法,這裡對姚明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問,還好沒生在秦代。秦法還會區分犯罪是否有預謀,是否是故意,甚至規定了自首從輕,群體犯罪加重處罰等等條款。

    秦法雖然在某些地方已經和現代法律相近,但還是比較嚴酷的,執行也特別嚴苛。秦法除了死刑外,還有各類身體傷害刑,特別是連坐制,一人犯罪,其他人不互相揭發都會被判刑。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為有人詆譭始皇,刑法執行得更加嚴苛,始皇進行了“焚書坑儒”,甚至人們走在大街上都不敢隨便交談,否則,說你詆譭始皇,直接抓起來殺頭。秦法的確是執行的過於嚴格了,確實到了苛刻的地步,有點喪失人性了。

    秦朝的勞役徒刑也很不合理,一旦被判勞役,基本上就是終生的無期徒刑了,還不帶減刑的,一直到死在服勞役的地方。這也是驪山徒役被赦免後,願意跟隨章邯打仗,而陳勝、吳廣誤期後,只能選擇起兵造反的主要原因。

    秦二世繼位後,又聽信了趙高的讒言,學習秦始皇的做法,借用律法之手,打擊和排除異己,來震懾天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是沒錯的,但秦二世這是胡亂執法呀。趙高對秦二世曾說過,趁巡遊的時候,查究郡縣守尉裡面有罪的人,處死他們,上則威震天下,下則剷除您平生所不滿的人(這個才是評判是否有罪的依據);不能師法文治,而是要用武力決定一切,希望秦二世不要猶豫,在群臣還沒謀劃好反叛時就先除掉這些人。結果就是,秦二世殺了本來可以幫自己的兄弟,還有很多他不滿意的大臣。

    趙高有意誤導了胡亥,統一之後,應該適當的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往文治的方向轉變,保留必要的維護國家安全的軍隊就可以了,卻還勸說胡亥繼續以武力來鎮服天下,結果就是沒了兄弟,失去了大臣,也失去了民心。

    秦朝的法律,的確是秦朝滅亡的一個因素,但主要還是借法之名,謀取個人利益,排除異己,以震懾天下的人禍導致的。秦二世不思改革進取,自己讓自己進一步失去了秦國民心,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感覺用司馬遷的話來評價比較中肯:“二世繼承秦始皇,沿襲不改,殘暴兇虐,加重禍患……秦國強盛時,法令繁密,刑罰嚴酷,天下震恐。到了它衰落時,百姓怨恨,天下叛離。”

    秦國強盛於秦法,也滅亡於秦法。法律,適合當時的國情,則促進國家發展強盛;隨著國家的發展,法律也要持續改革,否則,只能成為掣肘國家發展,導致國內矛盾,造成國家衰亡的禍因。

  • 6 # 大秦鐵鷹劍士

    秦二世做了一件事,讓秦國快速覆滅:不僅不修正秦法,反而加重秦法。秦政的基礎是法律,但是商鞅制定的是戰時法令,而非平時法令,法令要與時俱進。天下統一後,兼併戰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人民安居樂業與徭役過重才是主要矛盾。

    秦二世只要修正秦法,延緩大型工程建設,與民修養,那麼天下老百姓不會叛亂,百姓不叛亂,則六國貴族復辟沒有群眾基礎,沒有群眾基礎的叛亂是無法成功的!就算項羽是名副其實的萬人敵,他一個人打一萬人,外加上他的八千江東子弟兵也是無法推翻秦朝的。

    司馬遷說得好,秦始皇死了,秦二世繼位了,天下百姓都在翹首以盼新政,只要胡亥能“縞素以正先帝之過”,那麼百姓不反,百姓不反則奸滑之徒不能起事成功!至於秦二世貪圖享樂,濫殺宗親,誅殺帝國元勳那都不影響大局,後世帝王這種事乾得很多也沒有亡國!

  • 7 # 先秦史

    商鞅變法是比較徹底的,這使處於戰亂時期的秦國迅速強大起來,但是商鞅變法過分強調法治,不求教化,只適合戰爭時期。到了和平時期,嚴苛的法治變為統治人民的工具,人民只能揭竿而起。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廢分封,行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等措施,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有利於樹立秦國威嚴,但是卻不能從根本上喚起人民的認同感,可以說,秦朝雖然統一六國,但是原本的六華人民從來沒有對這個國家有過認同感。扶蘇自殺以後,胡亥當上皇帝,但是在趙高的矇蔽之下,胡亥殺又死了很多兄弟姐妹和功臣,包括蒙恬蒙毅兄弟,馮去疾丞相等。再者,胡亥還強化了始皇帝時期的苛捐雜稅,加速修建阿房宮,修建始皇陵,人民賦稅徭役更加繁重。到了他該有所作為的時候,胡亥卻什麼都不做了,只圖享樂了,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卻一概不知,人民揭竿而起的時候,他還以為是一夥強盜鬧著玩的,嗟乎,哀哉。其實,秦國朝二世而亡,最根本的原因是秦國的政治制度無法做到與日俱進,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秦國的滅亡是從商鞅變法就開始埋下禍根!

  • 8 # 小王解史

    謝謝邀請:秦二世即位不到一年天下就揭竿而起了,我認為他有如下失誤:

    一:秦二世即位後繼續秦始皇時期的法家思想,沒有進行有益的改進,其徵用民力,勞動天下,較秦始皇有過之而不及,繼續修築驪山墓,阿旁宮。造成天下名怨沸騰,嚴刑峻法,最終導致秦帝國覆亡。

    二:在用人上也有重大失誤,由於秦二世是趙高扶植上臺的,即位後,聽信趙高讒言,大肆屠戮宗室,良臣,導致秦帝國統治集團內部分裂。

    三:在農民起義大爆發以後,實行鴕鳥政策,指鹿為馬,不願意聽實言,凡實言上奏者或被殺,或被貶,導致臣下或阿諛奉承,或逃離朝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看過西遊記的書,但是唐僧肉吃一小塊不行嗎?幹嘛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