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痛並快樂142382026
-
2 # 80春暖花開
我和婆婆一起生活了一年半,從來沒有吵過架,我洗洗衣服,她嫌棄浪費水,指桑罵槐。我裝作不明白,她給別人說我壞話,我裝作不知道。她不打招呼拿我的東西,穿我的內衣,我都不和她吵。我生的女兒,她嫌棄不是男孩,欺負我,傷害我,我都保持沉默,忍受到女兒一歲四個月,我揹著被子出門打工,女兒兩歲多我帶著打工,上幼兒園,再不會和她一起糾纏,至於誰是誰非蒼天有眼。保持距離,眼少見心少煩。
-
3 # 大手牽小手81079131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在一個家庭裡婆媳關係永遠都是最敏感的話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有道不完的委屈,兩者矛盾牽扯整個家庭,可能由於相互的不包容和不謙讓使一個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孫兒缺爸少媽的悲劇比比皆是,每一位母親都是為了兒女的幸福奉獻著,作為媳婦的一方要懂得感恩,你的幸福快樂是你父母一生的心願。作為婆婆更要學會隱忍,家和才能萬事興!
-
4 # 言勸
在現實的生活裡,家庭中的主要矛盾非婆媳矛盾莫屬。婆媳無為的爭吵會引發婚姻的不美滿,甚至會導致家庭的解體。婆媳爭吵究竟最終會傷害誰呢?
婆媳爭吵最終會傷害自己。婆媳爭吵是家庭兩個女人的相互計較,相互排斥,相互輕視,相互苟刻的結果,“婆媳大戰”以後,對於兩個女人來說,最終沒有贏家,各自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婆媳爭吵最終會傷害男人。在一個家庭裡,身為婆婆的兒子和媳婦的丈夫,夾在婆媳矛盾中,是“耗子鑽進風箱子裡——兩頭受氣”。一邊是有養育之恩的老孃,一邊是要相伴終身的老婆,兩邊都不能“得罪”,因此,讓男人不好做人。
婆媳爭吵最終會傷害孩子。婆婆和媳婦無為的爭吵,會把怨氣轉嫁給孩子,作為孫子受媽媽的情緒感染,不願親近奶奶。加上婆婆不願受媳婦的氣,放下孫子不管回老家,讓孩子也受罪。還有婆媳關係的惡化,也會讓寶寶幼小的心靈裡有陰影。
-
5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婆媳爭吵誰都受傷,婆婆、媳婦、兒子甚至孫子、孫女都會受傷。這一個家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中出現戰爭,在這個整體裡沒有哪一個人會不受到影響。
對當事人婆婆和兒媳這就不用說了,是一定會受傷,這裡面沒有贏家。對兒子來說是左右為難,他不知道該幫助媽媽,還是該幫助自己的愛人。不管他幫誰,他都不對。最受傷的是孩子就是老人的孫子和孫女。我們成人很多時候不會對小孩子做些什麼,但是成人之間的互相指責,成人之間的戰爭,是給他們帶來的帶來不安全感的直接因素。即便婆婆兒媳之間不爭吵,而在冷戰或冷漠狀態中,或者維持一個表面的情和平,孩子都是能夠感受到的。
能夠給到孩子安全感的是一個真正的能夠包容和接納彼此差異和不同的家。
-
6 # 青嫣青城
看了評論,大多數會說傷害的是兒子,兒子左右為難,試問一下啊,媽寶男算不算?在我看來,大多數家庭男人都會偏向婆婆,那是我媽,這句話有多少男人面對婆媳爭吵的時候沒說過?那是我媳婦,又有多少男人會在婆婆面前護著媳婦的?!但凡會讓男人左右為難的女人都不是愛他的,婆婆你疼你兒子,希望他好,更應該愛屋及烏,對吧,媳婦,你愛你老公,對婆婆是不是該大度一點。往往大度的那個人就得多受委屈,最終傷害得是媳婦,個人愚見……
-
7 # 他心沒TA
傷害的是自己兒子。中間人最難當。當婆婆的已經經歷過了婆媳矛盾為何還要媳婦再經歷一次呢怎麼就不會換位思考呢,二胎坐月子中婆婆好多好多的話中有話句句都說我聽,跟婆婆談談話她喜歡拿別人來跟我比較幾次這樣了所以現在我話都不跟她說。太多太多的委屈憋在心裡了跟老公說他默默不出聲護哪都不是其實可以理解的。只要家婆不要太過分就好。在孃家當了20年的公主女人還是高貴的單著好
-
8 # 拾壹叔
心疼兒媳的婆婆,大多不會觸碰這3條底線,婆媳之間想不好都難
人們都說婆媳關係是最難搞好的一種關係,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婆媳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婆媳關係好,家庭會更和諧,生活會更好。事實上,這與婆婆對兒媳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大部分婆婆都認為,她和兒子是一家人,而媳婦卻是外人,這就是婆媳吵架的起因。很多婆婆喜歡插手兒子的家事。
本期兩性情感內容:心疼兒媳的婆婆,大多不會觸碰這3條底線,婆媳之間想不好都難。
婆婆總想佔有兒子,捨不得放手。
都說兒子是母親上輩子的情人,兒子一般和母親的關係是比父親要更親近的,陪伴了幾十年的兒子,一下子要去愛別的女人了,婆婆就會有一種被奪走心頭之愛的感覺,認為兒媳奪走了自己的兒子,處處刁難兒媳,讓兒媳難堪。
剛剛生了孩子,母親必定會把精力都放在兒子身上,但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其實是對家庭不利的,一個家庭關係的核心是夫妻關係,絕對不應該是親子關係。等到兒子結婚,就會把媳婦看成敵人,兒子覺得母親對自己那麼好,不幫母親就是對不起母親。最好的媽媽,應該是把兒子的人生,當一場接力賽,你陪他跑完第一程,當他遇到喜歡的人,你就要放開手,目送他離開。
生活求同存異,找共同的興趣點。
我們與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都有認知上的代溝,何況是婆婆。
劉嘉玲曾說:“對待一個伴侶的家人,不可能像對待自己家人那樣,可以撒嬌發脾氣,”
之前看過微博上有個年輕的媳婦,她和她婆子媽、老公一起去買衣服,她婆子媽總說她老公穿寸衫好看,她總覺得自己的老公穿運動裝好看,不過為了不和婆婆鬧矛盾,自己也說他穿寸衫好看。她說她好討厭自己,終於也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那種人。
找共同的興趣點,知乎上有一個對於婆媳關係增溫的高贊回答:“找到你和你婆婆之間共同的興趣愛好”。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另一個閨蜜,嫁給她老公後,她的家庭條件不如她老公,但婆婆待她如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
也問她這麼討好婆婆會不會很累,她不假思索地說不會,因為她婆婆喜歡的她也喜歡,她才會去做。而她除了想處理好婆媳關係,也是真心想對婆婆好,她老公很寵她,她覺得婆婆把兒子養這麼大,自己來分享了她兒子的愛,理應對她好。
學會尊重,不要製造正面衝突的緊張局勢。
要想和婆婆的關係相處的好,最好不要製造正面衝突的緊張局勢。我覺得平時婆媳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最忌諱的就是肚子裡有話憋著不說,最後怨氣越來越重,憋到最後來一次大爆發,這樣的爆發殺傷力太大,肯定是兩敗俱傷。所以平時找到相互之間的溝通技巧,有事及時溝通,這樣才能互相理解,和睦相處。
我認為主持人孟非有句話說的很好:婆媳關係雙方有一個原則必須做到,對婆婆而言就是要學會“保持距離”,對媳婦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這是兩條底線,和大家共勉。
如果你的世界裡只有對婆婆的不滿和怨恨,那麼這就會變成你的全世界,吞噬掉你年輕人該有的灑脫和快樂。而當婆媳關係只是你生活中最平常無聊的一種關係時,反而你會更包容地接受一切,甚至也會更理解婆婆的言行舉止,有時她的確是為家好為你好。
但這一切都不需特別在意,你有自己的世界,你那麼年輕好看,該有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為什麼要自己把自己困住呢?
-
9 # 挹明月
從古至今婆媳關係是一個讓人、一個家庭頭疼的問題,兩個女人在戰爭,而最受傷的恰恰是那個愛媽媽又愛媳婦的男人。
我閨蜜是江蘇人,她老公是東北人,倆人大學同學,畢業後都在上海工作,三年後走進婚姻殿堂,她們的愛情更加甜蜜、幸福。
閨蜜在結婚一年後懷上寶寶,由於倆人工作都比較忙,懷孕五個月的時侯把東北的婆婆接來幫忙,三人在一間60平不到的小二房一廳出租房生活著。
剛開始,閨蜜和婆婆相處還算愉快,婆婆做家務、煮飯,經常會問兒媳想吃什麼,只要兒媳想吃的儘量滿足,而閨蜜對婆婆沒有挑剔,有些看不習慣的小事忍忍也就過去了,這樣平靜祥和日子一直持續到孩子的出生。
婆婆埋怨媳婦不懂得持家、花錢大手大腳、帶孩子也不會等。閨蜜抱怨婆婆管太寬、帶孩子的方法不行等。婆婆、兒媳三兩天會爭吵一番,閨蜜老公勸老婆讓著老人,閨蜜罵他心裡只有媽,他勸著老媽有些事不要管,閨蜜婆婆罵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孃的白眼狼。
在去年12月,閨蜜給孩子換尿不溼,她婆婆說她換得太勤,應該要尿得滿滿的再換,閨蜜覺得這樣太不衛生,尿溼溼的孩子也不舒服,便堅持要換,倆人你來我往吵著,最後不是孩子哭鬧差點動起手,男人沒勸住,婆婆哭著要回家,老婆問他要媽還是要老婆,他忍受不了每天吵架的日子,一氣之下搬到公司住,直到快過年也沒回去。
婆媳關係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也是每一個家庭都繞不開的話題,這種關係很微妙,如果處理不好,不但倆個女人受傷,而傷得最深的是夾在中間的婆婆的兒子,兒媳的老公。
婆婆和媳婦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和風格都不同,也沒有血緣關係,能成為一家人是因為這個夾在中間的男人。
個人覺得如果家條件允許,年輕人和老人分開住,買房可以對著門或同一小區,這樣既能相互幫助,又各自有自己的一個獨立的空間。如果沒有條件,又不得已要住在一起或是要婆婆跟隨幫忙帶孩子,那麼作為年輕人要理解、尊重老人,這樣媳婦會受些委屈,作為丈夫一定要安慰妻子。婆婆可以給年輕人建議,但不能干涉他們的生活。
起與婆婆相處中,有些話可以說,但有些話不能隨意說,比如:
1、“別說了,你不懂,”建議這樣說:“請告訴我……”這樣能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2、“我的寶寶怎麼樣……,”如此,婆婆心裡也許會嘀咕什麼我兒子、我兒子的,寶寶還是我家大孫子呢,這種叫法雖然沒錯,但會讓婆婆感到危機,建議替換成“您孫子或是您孫女。”
3、“你媽怎樣、怎樣……”
對於大部分媳婦來說,能把婆婆當成親媽很少,婆婆聽到這樣稱呼她時,心裡一定會特不痛快,建議兒媳婦在人前人後多叫“咱媽”。
4、“你們根本沒把我當成家人”
在華人的大部分家庭中,兒媳婦永遠是別人家的人,有時會處處設防。
5、“你選擇吧,有我沒她”
這樣說相當把男人當夾心餅乾了。
婆媳相處之道需要技巧、需要愛,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應相互尊重,換位思考,相敬如賓,才使這個愛與被愛的男人不受傷。
-
10 # 清心一棧
婆媳吵架,傷害最深的是誰?是這個婆婆的兒子,這個媳婦的丈夫。如果因此離婚,受傷害的還有孩子。
十年媳婦熬成婆,熬成婆了卻潛意識裡把自己曾受的苦加於媳婦身上,這樣的婆婆不少。
兒媳婦嫁進門時,多半是抱著良好心態的,並不想結怨。只要不是太過份,都能隱忍的。
女人由原生家庭來到一個新環境,生活習慣的不同,需要時間磨合。在這期間,如果男方和他家人不體諒,這時候結怨最深,也最難解。
婆媳間各種看不慣,爭來吵去,開始時大多數是小事,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以至於發展到後來越來越激烈。
婆婆和媳婦都忘了初衷,過日子圖什麼?家和萬事興。
老人最好不要多管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過小日子去。
媳婦和婆婆吵時,忘了自己丈夫同時也是婆婆的兒子,他左右為難,是個夾心餅乾。
如果婆媳的出發點是一樣的,相信不會有太多摩擦,日子會越來越好。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我很懵,你是想問婆媳之間打架還是婆媳跟別人打架啊?要是之間打架就是互相傷害了對方,這就是不懂中華傳統禮儀尊老愛幼或者是相互想壓制對方或者對對方有企圖的結果,其實學學外國18歲以後出去獨立,各方面都不依靠父母,父母們也獨立生活,就沒有這麼多麻煩事了。在一起生活難免有磕磕絆絆,時間久了加上兒子周旋不好必然出事,所以拋去陳腐思想,自立門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