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雷霆峰
-
2 # 凌煙歷史社
當年美國的原子彈沒有投向東京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圖為原子彈爆炸前的廣島
第一,使用原子彈這種戰略性武器的目的是減少盟軍傷亡,加速戰爭程序,迫使日本投降,抑制蘇聯在遠東的擴張。俗話說,打蛇要打七寸,在投放原子彈之初,美國製定了一個投放標準,必須是日本的重工業區,重經濟區,重軍事區,無美國及盟國俘虜,地勢平坦,有利於核輻射的擴散,經過一番分析,作為日本重工業區(造船業)的長崎和重軍事基地(陸軍之城)的廣島被選中。在投放原子彈之前,中華民國、美國和英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絕投降,表達了抵抗到底的決心,於是美國按原計劃投放了原子彈。
圖為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
第二,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如果被毀,容易引起日本的仇恨,特別是日本的天皇也在東京,作為日本的決策者,日本的軍人和武士都是宣佈效忠天皇的,如果天皇被殺,日本不僅不會投降,反而會因群龍無首,而無法停止抵抗,那些想投降的政要和軍方人物也無法控制局面。擒賊先擒王的目的是迫使敵人投降,但如果王被殺了,剩下的軍民必定會誓死抵抗,這樣無疑會加大美軍士兵的傷亡,甚至有可能促使日本向蘇聯投降,這不符合美國利益。從今天日本作為美國小弟的姿態,我們就可以看出,當初美國的決策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
-
3 # 離上青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出最厲害的核武器-“原子彈”的國家。二戰時期,由於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導致美國被迫捲入戰爭。任何國家都不想捲入戰爭,因為戰爭除了會讓本華人民流血犧牲,還會使國家遭到嚴重的破壞,甚至使整個國家癱瘓。
美國就是這樣被拉入戰爭,為了更快的結束這場戰爭,美國決定向日本投原子彈,為什麼美國選擇了廣島與長崎,而沒有選擇東京,按一般人的想法來說,東京不是最好的選擇嗎?擒賊先擒王?其實不然原子彈沒有投向東京有一下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當時的美國想盡快的結束戰爭,如果投向當時日本的政治中心東京,很可能會激起日本軍國主義的頑強抵抗,甚至會跟美國魚死網破,這樣美國就得不償失。
第二,美國的原子彈投向廣島與長崎,廣島是日本重工業的中心,許多的有殺傷力的武器,裝備都是出自於此;長崎則是日本重要經濟中心,摧垮這兩個城市,等於直接把小日本的兩天臂膀折斷,還可以威脅到東京的天皇,使其宣佈無條件投降,這樣才能減少美國的傷亡。
第三,美國不可能直接摧毀日本,讓其進入無政府狀態,這樣不利於控制日本。雖然美蘇冷戰還沒有開始,但是美國也想事先在亞洲站得一席之地。
總的來說,這是美國政府經過權衡利弊之後才決定把原子彈投向廣島與長崎,使其脫離這場戰爭,得到最大利益的結果,這是美國政府的英明決策。
-
4 # cbleeg
因為不能讓日本成無政府狀態,要有一個代表日本投降的政府才能儘快結束戰爭,美國不準備逐步打下去,怕死人太多,所以留下東京好投降的,沒有第二個原因,
-
5 # 歷史子午線
確定哪個城市作為原子彈的第一個犧牲品是很不容易的,為此美軍成立一個目標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物理學家彭尼、數學家紐曼以及8位隸屬於空軍第20軍軍官組成。 1945年4月27日上午,目標委員會在五角大樓會議室召開了首次會議,曼哈頓工程負責人格羅斯夫首先發言,他要求參加會議的人對原子彈要絕對保密,這個要求對這些人來說是多餘的。 然後他給各位空軍戰略專家發了一份提綱,讓他們為怎樣才能有效的使用原子彈出謀劃策。格羅斯夫說,至於實際使用的決定,最終由上級領導來做出。 如何才能使原子彈進行最有效的打擊,每個與會者都感到很為難。因為大家不知道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有的說相當於10000至5000噸TNT,有人認為只有100噸。 另外,由於投彈用瞄準鏡而不是用雷達,天氣因素就不得不考慮,最好是一個晴朗的天氣。丹尼遜說,日本夏季的天氣很糟糕,7月份最多隻有7天好天氣,8月份最多隻有6天,這也許會影響轟炸後來大家討論的問題轉移到了東京,但由於東京受到多次空襲,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易對原子彈的效果做出評估。 到了下午4點會議結束時,與會者就第一目標的條件達成了原則上的協議:這個城市人口要稠密,直徑不小於5公里。初選的範圍相當大,有17座城市被推薦,包括橫濱、廣島、長崎和京都。
-
6 # 戰壕
美國之所以沒有使用原子彈對東京實施打擊,一是沒有太多有價值目標了,二是日本天皇等日本高層都在東京,原子彈這樣的大威力武器極有可能殺傷到這些人。
其實美軍在之前制訂了預選目標名單,其中就包括東京。但是日本天皇等日本高層都在東京,美軍之前的戰略轟炸就是避開天皇居住的皇城等進行攻擊的,而原子彈威力太大,很有可能傷害到日本天皇。日本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一旦其受到傷害,必將導致此後的局勢難以控制,盟軍很有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傷亡。
同時,經過長期的戰略轟炸後,東京已經淪為一片廢墟,各種產業要麼被摧毀要麼就是轉移到其他地區了,因此此時的東京已經沒有軍事價值了。而在剩下的城市名單中,大多都是具有軍事工業,部署有一定兵力,或者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比如廣島就部署有大量兵力,是日軍的指揮中心,同時有大量重工業,造船廠,以及鐵路樞紐等,而長崎最初只是備選目標,結果8月9日小倉上空雲層密佈,天氣不適合攻擊,於是美軍選擇了後備目標長崎。
-
7 # 軍武次位面
其實一開始美軍圈定的六個主要的核攻擊目標(廣島,長崎,小倉,新潟,京都,東京)是包括東京的,但是隨後被白宮高層給劃掉了。後來美軍轟炸的兩個核攻擊目標一個是既定目標(廣島是日本軍隊重要的陸海軍兵力集結地),一個是出擊目標的備份(當時準備攻擊日本國內的重要重工業基地小倉,由於小倉被濃雲籠罩只能轉而攻擊另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長崎)。至於東京為何沒有被列為核攻擊目標,主要有如下三個因素。
一是當時的東京從物理角度也確實沒什麼可炸的了,3月與5月的兩次“李梅火攻”幾乎徹底摧毀了東京城市建成區的60%,85%的城市建築都被不同程度地毀壞了,傷亡人數高達20多萬。在這種反覆轟炸的基礎上再投下一枚原子彈,無非是把已經炸完的廢墟再炸一遍,造成的威懾效果並不明顯,最好是找一個基本完整的、沒有被轟炸過的大城市實施核突擊才能給日本方面造成最大的震懾;
二是東京作為戰爭的中樞依然蝟集著日本帝國大部分的陸海軍高階將領與以大本營與陸軍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為代表的指揮中心。在先前的李梅火攻中,由於考慮到消滅高階將領的行為可能導致日本軍隊的中下層軍官更加瘋狂與難以控制,因此這些要害部位並未被列為轟炸目標。而原子彈的殺傷效果可不管你是不是高階軍官,這些將官被核攻擊消滅後怕是鬼子會出現更多的下克上事件(從投降之前日軍中下層還能搞出宮城事件可見一斑);
▲李梅火攻下的東京
三是東京還是皇居所在地與昭和天皇的駐地,彼時的美軍與白宮高層已經在考慮戰後的日本社會天皇的位置與能夠發揮的作用,並且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識,那就是:天皇不能被消滅,日本需要這樣一個精神偶像來作為現代化程序的“離合器”,美軍也需要這樣一個媒介來深入並控制日本社會。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消滅天皇不僅會使得美軍同未來佔領區民眾的關係徹底對立,還會給日本戰後的現代化程序造成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麥克阿瑟和裕仁天皇
於是經過權衡,美軍未將東京列為核攻擊目標,東京也就僥倖免於一劫。
-
8 # 思遠防務
在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在內的亞洲多個國家發動戰爭,肆意屠殺,無惡不作,罪惡深重。所謂惡行有惡果,日本發動大面積的戰爭,為了獲得更多資源偷襲珍珠港,最終激怒美國使美方捲入戰爭。美方為減少損失,快速了結戰爭,向日本廣島與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但是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美國沒有選擇將原子彈投向日本的首都東京,其實並非是美國仁慈,沒有選擇東京是有很多原因的。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升起了蘑菇雲,整個城市陷入一片炙熱的火海中,人們還沒有醒悟過來,緊接著同月9日,在長崎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數萬的生命瞬間消失。這就是發生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事情。日本在這次戰爭中,國家的各方面能力全部瓦解,沒過多久就結束了外戰。
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可以說是被逼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參與戰爭,都知道戰爭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給本華人民帶來的損傷和迫害。日本在二戰中戰鬥範圍廣,涉及亞洲多國,國內的經濟已經不能滿足它擴張的野心,將目標方向了美國,偷襲珍珠港掠奪資源,卻不想遭到美國致命的攻打。
美國沒有選擇投放到東京,一方面美國並不想讓戰爭持續太久,投向日本的中心很可能會讓日本人魚死網破,發起反抗,這樣美國也會有很大的損失。同時,廣島當時是日本的生產區,所需的大量武器都需要在這裡生產,而長崎又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經濟重心,兩個城市對日本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左膀右臂。另一方面,不徹底摧毀對美國之後的掌控鋪下道路,可謂是長遠考慮。
這樣看來,美國也是經細緻考慮之後才將原子彈投放,而日本也正如美國所想從二戰到現在一直聽命於美方,如此大的損傷,日本不但沒有反抗還更加服從於美。
原子彈的威力眾所周知,兩顆原子的投放對日本帶去的打擊是不可想象的,美國選擇廣島長崎兩座城市,並非仁慈之舉,而是做了十足的思量,結果也可見正如美國預想。
-
9 # 破乞
應該說有部分運氣。當時羅伯茨委員會和美國軍方溝通並不順暢,美國軍方最初甚至將京都定為原子彈的首選目標。因為美軍要比較原子彈和常規轟炸的威力,故而對沒有被選為原子彈目標的城市進行了戰略轟炸,主要是在夜間利用燃燒彈做地毯式轟炸,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等67座城市大面積被毀。京都則跟廣島、長崎一起「躲過了一劫」。京都被撤下原子彈目標城市名單相當偶然:陸軍部長史汀生看了參謀部送來的原子彈目標城市名單後,力主將京都劃掉。他認為京都是一座歷史名城,對日本人來說有很強的宗教文化意義,而且他在菲律賓任職期間曾到訪過京都,其文化古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史汀生的堅持下,京都倖免於難,還被扣上了「史汀生的寵物城市」的帽子。那麼未被列入原子彈目標城市的奈良、鎌倉、倉敷等古城又是如何躲過燃燒彈的地毯式轟炸呢?奈良和鎌倉主要得益於人口少、城市規模不大,而且沒有軍事工業。根據日本學者研究,美軍轟炸是按照人口密度排序,鎌倉位於第124位,故而直到1945年8月份,日常轟炸還沒輪到這兩個城市。至於倉敷,之前廣泛流傳的說法指向城裡一家博物館,這家日本最早收藏歐洲藝術品的博物館,儲存了格雷考的《天使報喜》、莫奈的《水百合花》以及馬蒂斯等人的作品,這些藝術品讓美軍放棄了轟炸。但學者發現,人口和工業排名都高於鎌倉的倉敷正是美軍8月份下一輪空襲的目標,是天皇的停戰詔書挽救了這座城市。所以,很多歷史事件背後都是大量的偶然因素,日本人不必盲目尋找古都保護神,他們應該感謝運氣。
回覆列表
核爆東京,你倒是洩憤了,後果呢?
日本天皇在日本軍隊和百姓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存在?一旦機緣巧合,核彈正好飄到日本天皇地下掩體上空,或者他來不及躲,就在皇宮裡,事情就狗血了。
沒有天皇的命令,日本本土和駐華日軍根本不會馬上投降。
美國倒好,捨不得美國大兵的死,可以繼續對日本圍困,航母上和關島,沖繩的飛機一有空就對日本炸一下。
可駐華日軍不投降,受苦的是中國軍民呀,等我們一個個啃下來,曠日持久呀!
所以,不贊成核爆東京,華人吃大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