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皮革廠長-黃鶴
-
2 # 第一娛記
姜昆給金巖、馬春然題字“海派相聲”,這個派別怎麼來的呢?其實這個不用太在意,就是一個說法而已,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按照相聲圈常用的說法,有侯派,侯寶林大師這一脈,如侯耀文、馬季、姜昆等都屬於侯派。還有馬三立這一派,稱為“馬派”,還有“常派”等。這些派別屬於過去的老傳統說法,就好像江湖上的,太極拳有陳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武功有少林武當青城崆峒等門派一樣。每個門派有不一樣的特色,每個門派都有代表性人物。
現在其實很少有按照姓氏來劃分門派了。如果按照傳統,郭德綱完全可以算得一派,但是他肯定不會給自己叫“郭派”。
在我們湖南,奇志大兵火的時候,就有媒體冠名“南派相聲”。因為在南方,相聲不屬於顯家,老百姓不是很喜歡,但是奇志大兵改良了,用湖南塑膠普通講,然後大量引用本地段子,生活習慣,這樣一改,老百姓都喜歡聽了。在90年代的時候,奇志大兵火爆整個湖南,他們一晚上要跑三四個場子表演。
這次姜昆給金巖、馬春然題字“海派相聲”,大體意義和奇志大兵的“南派相聲”差不多。首先是地域劃分。金巖、馬春然都是在上海本地演出為主。其次,他們表演也結合了上海本地特色,受到本地人喜歡。姜昆作為曲協主席,題詞“海派相聲”,既鼓勵了他們,讓他們臉上有光,又讓相聲市場多了一支力量,這也可以算得上是姜昆的“成績”啊。
說到這裡,有一段故事。之前金巖馬春然曾經參加過《相聲有新人》,但是被郭德綱淘汰,金巖非常不服氣。
而且馬春然該在微博上體搭檔金巖鳴不平,說郭德綱的段子低階,只讓德雲社演員晉級,利用評委身份打壓其他演員。
而和郭德綱不一樣的是,姜昆比較欣賞這兩個演員,曾經還帶著馬春然去海外進行過演出。這樣一想,姜昆為什麼會給金巖馬春然題字,就比較容易想得通了!
-
3 # 小貓走丟了
京劇有海派之說,就是以麒麟童為代表的麒派藝術,相聲的海派沒聽說過?是以哪一位相聲表演藝術家為代表的呢?孤陋寡聞了。
-
4 # 閒白社
相聲並沒有派別。也從來沒有講派別的傳統。
不像京劇那樣,學誰的唱腔,或者跟誰的唱腔一樣就會歸到那個派別去。
相聲演員的表演風格各不相同,沒有形成派別的條件。
相聲泰斗馬三立曾經說過,“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相聲演員想要出人頭地還是得找到屬於自己的的特色才行。
以前也有人說過,馬三立、馬志明他們這類相聲風格的應該叫做馬派相聲。馬志明當時就站出來表示,他們不是馬派相聲,如果要劃分,頂多能稱為馬氏相聲。
這裡面雖然有老前輩自謙的成分在,但是這也恰恰說明了相聲行業自來沒有分派別的傳統。
姜昆稱金巖的相聲為“海派相聲”,我倒是知道在魯迅那個時期文人裡面分海派和京派。然而相聲行業,有了海派,卻從來沒有與之對應的京派。
所謂的“海派相聲”倒更像是蹭了一下週立波的“海派清口”這樣的說法,強行給自己立了一面旗子。
看見題主問,相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可以稱為一派,我們歷數了相聲的傳統,從來沒有派別的說法。
然而“海派相聲”的這個派,從金巖的相聲水平上來看,大概,只要是開在上海的相聲社團,都能被稱為“海派相聲”吧。
據說當初笑樂匯的兩個年輕演員參加《笑傲江湖》比賽的時候,打的旗號也是發揚“海派相聲”,看來誠不欺我。
-
5 # 庚申18
姜昆的相聲好,比聽報告氛圍輕鬆,聽報告臺上的人都很嚴肅,姜昆在臺上有說有笑,臺下的人都很嚴肅 ! 現在有些“演藝圈的名人”楷書的基本功都沒有,動不動就塗鴉大猩猩的“書法”讓人噁心 !
-
6 # R娛記
金巖是海派相聲的創始人,但卻沒什麼名氣和成就,而馬春然則經常在微博上公開大罵郭德綱,更是沒什麼成就。姜昆公然給這兩位題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拉幫結派。
相聲沒有派別相聲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曲藝,並沒有什麼派系劃分,不像武林功夫一樣。
只是後來在傳承的過程當中,出現了馬三立和侯寶林兩位著名的相聲大師,他們的相聲別具一格,在相聲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筆,同時也留了很多的經典段子。
在他們之後的一段時間,都無人能超越,後人為了紀念兩位大師為相聲作出的貢獻,才把他們的相聲分了“馬派”和“侯派”。
現在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那麼火,而郭德綱的相聲都可以自稱一派“郭派”了。只不過他不會這麼叫,因為德雲社的人淡泊名利,不喜歡拉幫結派。
只當自己是相聲界的小學生,只是一個民間藝人,混飯吃的,更不喜歡被別人戴高帽。
所以,相聲其實是沒有派別劃分的。
而金巖是“海派相聲”的創始。他們這個“海派相聲”是自己給自己定義的,只因他們長期在上海駐紮說相聲,但並沒有影響力。這個派別不是觀眾劃分的,並不為大眾認可。
姜昆題字“海派相聲”就是蹭“海派清口”的熱度既然相聲沒有派別之分,作為曲協主席的姜昆是知道的,但他仍然公開給金巖和馬春然題字“海派相聲”,都是為了炒作,蹭熱度。
都知道以前周立波建立的“海派清口”是非常有名的,而同樣在上海說相聲的金巖和馬春然,首先為了蹭熱度才創立了“海派相聲”。
但他們的“海派相聲”根本沒有成就,沒有影響力,與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相比起來差的太遠。
而姜昆如今給金巖和馬春然題字“海派相聲”,很明顯是為了蹭周立波“海派清口”的熱度。
但他又不甘寂寞,怕被觀眾遺忘,於是今天搞這一個名堂,明天弄那一個名堂,就是為了製造話題,吸引眼球。
拉幫結派馬春然經常在微博上公開罵郭德綱,有一次一天連續罵了16條。各種話都罵,罵郭德綱是叛徒,又抨擊太平歌詞垃圾,而且還在微博上爆粗口,與別人互懟,是一個特別沒素質的人。
這種人一點都不文明,怎麼能夠說好相聲,而且還得到曲協主席姜昆的賞識呢?真的很好笑。
這個馬春然就是第2個公式相聲博士李宏燁,一直在靠罵郭德綱炒作,是一個功利心非常強的人。
姜昆之所以會和金巖、馬春然搞關係,就是為了拉幫結派。表面上是對馬春然的認可,實際上就是打向德雲社的棍棒。
關鍵是姜昆一個人說了不算,相聲不管什麼派,必須要觀眾喜歡才可以。包裝的再好,臺下無人喝彩,也只是拉大旗作虎皮。
看到姜昆與金巖、馬春然一起合影,手中舉著“海派相聲”4個字的字幅之後,廣大網友都笑了,這本身就是一個包袱。
-
7 # 岑詮
“海派相聲”——這個高雅的名號、是金巖自己起的(自稱“海派相聲創始人”)、姜昆應邀顯露了下書法,僅此而已。前有周立波在上海創立“海派清口”,習慣於借鑑曲藝同行的相聲界這時也來了個“海派”。
相聲從業人員其實並不多,非得搞這個派那個派,也不知道是自信心爆棚、還是認為藝術之開宗立派是一件文字遊戲。以金巖在《相聲有新人》的表現,其相聲藝術水平確實不敢恭維,動輒就立派立山頭、關起門來自嗨的境界已經無人能及了。
趙忠祥“賣字”之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作為曲藝界最高“官位”曲協主席的姜昆、本沒必要去趟這攤渾水,更不該以題字方式去鼓勵製造業內亂立派系的行徑。只能說,姜昆確實老了——而且老得有些糊塗了。
金巖和姜昆還是有些交集的,西安青曲社班主苗阜據以奪得CCTV相聲大賽頭獎的作品《滿腹經綸》、其實就是出自於金巖之手。
依照“物以稀為貴”的自然規律,到處題字的書法、其價值遠低於某種象徵意義。當有一天姜昆離開曲協主席崗位了,這幅字還是被金巖拿出來炫麼?
馬春然何許人?最顯眼的標籤就是“反郭德綱”,在《相聲有新人》被淘汰後、就開始訴說節目組的各種“黑幕”、以博同情。爾後,又串通了幾個參賽者拍了部網路電影、以最大程度去噁心郭德綱。
結果呢?郭德綱一點理會之意也沒有,無形之中還是那句話:多看你一眼算我輸。這位馬先生不知道“遭受”目標攻擊者不理睬時的內心是什麼滋味,只能用自討無趣形容之了。
依照“逢反郭德綱必扶持”的姜昆規律,這次題字什麼“海派相聲”、被網友放大解讀與德雲社關聯、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只想說:書協都被呼籲解散了,曲協何時解散呢?
-
8 # 使用者3624866012
一個說相聲演員去專攻書法了和每天琢磨著拉幫結派還能有什麼出息?將把相聲領到歪路上去的曲協主席什麼時候下臺了中國的相聲才能看到和諧與希望,別讓中國的相聲在他的手裡被斷送!
-
9 # 使用者2726927049316
相聲叫有些人弄的一塌糊塗,大師馬季讚賞的郭德綱,卻讓他給糟蹋一文不值,只要郭德綱說不好的,他肯定說好,就連公式相聲那倆人,他又照相,又讚賞,真讓人噁心,怎麼又主流相聲,又非主流相聲,怎麼又出來了什麼海派相聲,這是什麼呀亂七八糟的,你的責任就得振興相聲,讓相聲火起來,不要亂打擊,應該團結一切說相聲的藝員,把相聲事業搞上去,別武大郎開店,比他高的不要,相聲裡面有什麼問題可以改,不要一棍打死,乘前畢後,治病救人。
-
10 # genbiyechang
有的需要,有的熱衷,一拍即合,管它相聲是個嘛,管它字寫的多難看,管它有多丟人現眼!
這個人不僅僅在與大家作對,其實是在與傳統作對,請問海派相聲是啥相聲?連相聲起源都可忽視的不懂相聲不鑽研相聲的人不可能熱愛相聲,一個不懂相聲不愛相聲的人給相聲分哪門子派呢?
相聲藝術家姜昆先生給上海當地相聲演員金巖、馬春然題字“海派相聲”。什麼是海派相聲,達到什麼標準才能稱之為海派相聲,從金巖和馬春然的實力來看,他們兩位是不是能稱之為海派相聲的代表人物?
回覆列表
相聲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有著百年的歷史,相聲發展到現在已經到第九代相聲人,真是岳雲鵬這代人,但是岳雲鵬這代的徒弟還沒有在這其中,相聲的派別以前分為候派、馬派、和常派,那為什麼現在的相聲沒有了派別呢?
其實相聲在很多方面都模仿的是傳統曲藝的東西,包括開箱、封箱這種演組織形式,而所謂派別也是這種模仿,但是相聲不同於曲藝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演風格,同樣的曲藝選段唱戲的可以模仿藝術家越像越好,但是相聲段子模仿的一樣也未必能讓觀眾笑,相聲是讓人發笑的藝術無疑,侯寶林侯耀文是候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侯耀文的弟子郭德綱也沒有延續候派的表演風格,而是有自己的風格。郭德綱也從開沒有標榜自己是什麼派別,假如是“郭派”,他教出來的弟子又是形態各異,有自己的風格。其實仔細看不難發現之前的所謂流派得家族都有兩代以上的相聲表演藝術家,而且都是大家。侯派有侯寶林、侯耀文;馬派有馬三立、馬志明、馬季等;常派常連安先生,後承續其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第三代則有常貴田、常貴生、常貴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遠等等
常氏相聲家族
所以說如今的相聲就不應該有什麼派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風格就行了。說白了現在的中國相聲界只有兩個派別:以郭德綱于謙為代表的非主流相聲和以姜昆馮鞏苗阜王聲為代表的主流相聲。不管怎樣,都希望他們能團結起來推動中國相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