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無法知道當前邏輯是否真實可信,一切的哲學推理還有什麼意義?
5
回覆列表
  • 1 # 木木讀書

    你提問的時候不能先讀讀書嗎?

    這個問題兩千多年前就有古希臘的哲學家在懷疑了。

    他叫芝諾(公元前490-425),從邏輯上證明了阿基離斯不可能追得上烏龜。

    阿基里斯和烏龜在賽跑。

    他們同時出發(時間t0),但是烏龜的起跑點在空間上稍微靠前一些。假定阿基里斯跑的速度比烏龜的速度快50倍。

    當阿基里斯在時刻t1到達烏龜在t0起跑的地方時,烏龜已經又往前跑了阿基里斯在時間t0和時間t1之間跑完的距離的1/50。

    當阿基里斯在時間t2到達烏龜在t1到達的地點的時候,烏龜已經又往前爬了一段,相當於阿基里斯在t1與t2之間所跑的距離的1/50。

    如此等等。

    烏龜對於阿基里斯的領先距離在迅速減少,但每次阿基里斯到達烏龜在前一個時刻到達的那一點的時候,烏龜都總是已經稍稍領先了一點;

    因此,阿基里斯將永遠也趕不上烏龜。

    兩千多年間,哲學在此基礎上早已經越過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抵達了一個又一個高度。

    而在你這裡卻連兩千多年前的水準都還沒達到。

    你的問題在於,想的太多,讀的太少。

    “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2 # 墨印2

    邏輯本身就是思辨工具,它的內涵是因果次序。沒有什麼可以否定因果次序。否定因果次序的必然自我否定。哲學就是用邏輯工具從現象提煉普適的根源的真理。很多哲學書籍裡大部分論述不涉及根源。所以結論就是呵呵。流傳下來的哲學問題都是比較深奧的,大多看不懂,更不用說評說對錯了。比如我思故我在。一句簡單的因為所以。誰能說說這句話的因果邏輯是什麼?因果邏輯的漏洞在哪裡?或者舉例反證更直接的否定它。

  • 3 # 耕讀186

    哲學已死!哲學之死就是死在人們認識的基本手段——邏輯規則的普適性上。隨著科學發展的不斷進步,一方面人類知識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就人類認識視野也迅速的擴大。導致人類認識初級階段的認識利器——邏輯,出現了普適性問題。

    第一、邏輯基本上是建立在哲學基本原則——因果關係上的決定論。沒有決定論,哲學完了、邏輯也完了。統計學是現在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基本手段,但其原理並不符合決定論的邏輯原則。手中丟擲去的硬幣,落地時是正面反面?統計學給出的是:機率各二分之一。忘掉丟擲去的硬幣和丟擲去的骰子的機率,這些不會傷及決定論。但量子力學的發展中有關“上帝擲骰子”的討論,卻給決定論重重的一擊。這個爭論中持統計解釋的哥本哈根派勝出,持決定論的愛因斯坦以“上帝不擲骰子”結論,反對哥本哈根詮釋,自己弄出個“統一場論”,以決定論的方法解決量子力學帶來的哲學困擾。他失敗了,似乎敗的很慘,因為他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一場自己難以勝任並無法完成的物理學革命中。量子力學的研究成果——海森堡不確定原則,又給決定論沉重的一擊。物理學進入二十世紀後幾乎所有的重大成果及結論都對哲學,更準確的說是邏輯的普適性提出了挑戰。

    物理學對邏輯的挑戰,基本上是出於認識論上的結論傷及到邏輯普適性。但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數學的成果,直接對邏輯本身的自身“邏輯”以精密、準確的數學邏輯方式證明了他的“邏輯”缺陷及問題。

    首先數學在十九世紀對歐幾里得幾何學的研究中,重新認識了邏輯的本身特點。簡述歐幾里得幾何的研究。歐幾里得幾何建立在五條公理上,最著名的就是第五條“平行線公理”,看似很簡單,就是“存在”兩條平行線不相交,其他公理基本上就是點線的定義。

    所有的歐幾里得幾何結論都可又這五條公理推匯出來。當數學家們任意改變第五條公理,新的幾何出現了,數學家將這些幾何稱為非歐幾何。

    數學研究對邏輯的打擊最致命的就是數學中的“羅素悖論”。羅素悖論邏輯體系下無解!但數學家們在對羅素悖論的研究中,對邏輯進行了各式各樣質疑。

    羅素悖論用一般語言表述是:一個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悖論在他自己呢?這種表述往往會出現很多的歧義,破壞了羅素悖論的正真意義。用數學的集合論方法表達是:A集是所有不屬於A集元素的元素構成!羅素悖論一出現頓時數學家們感覺嚴密的數學體系瞬間倒塌!數學家們知道,這種集合論定義隨處可見,數學家們也是任意使用,而集合論又是現代數學的基礎。數學家們面對羅素悖論的窘態可想而知。

    羅素悖論哪兒出現了問題。最終結論就是一般邏輯的排中律。排中律是典型的二值邏輯的規則。有的數學家提出禁止使用排中律!這提議基本被數學家們否定,有人指出:數學不用排中律,就相當於拳擊手不許用拳頭!羅素悖論最終解決辦法是,新增一項存在性條件。也就是說你可任意定義集合,但你要用這個集合至少有一個元素,來證明這個集合是存在的!

    存在性規則只是減輕了數學家們的憂慮,但他沒有根本的解決邏輯本身的問題。有數學家指出,為了防止狼吃羊,我們用存在性原則紮起了柵欄,但是誰知道這個柵欄裡又圈進多少隻狼呢?

    二十世紀又有了歌德爾不完備定律。他對四則運算的計算規則證明,所有公理體系,要麼就是不完備,要麼就是存在矛盾。當然矛盾性重於完備性,他的哲學意義在於任何公理體系的完備性和無矛盾性二律必反!或者可以理解不存在以前認為的人們追求的完備的、無矛盾的公理體系。

    數學連續統的研究結論,雖沒有製造邏輯本身的麻煩,但他的很多結論與傳統邏輯的結論相悖。

    邏輯的問題並不是他的普適性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他無法弄出更具有普適性的邏輯。他只是修修補補,讓那個已經四面透風的邏輯體系少漏些風,但並沒根本解決問題。

  • 4 # 洋蔥圈之體

    什麼是對錯?浩寂的宇宙,哪邊是上下,哪裡有大小,哪裡有高低,哪裡有貴賤?噗,如果你認為有,那隻能說,你眼界太low啦,哈哈哈哈

  • 5 # 元維

    我是民間科學哲學土匪。主動登門拜訪。這個問題非常好!如果有一種推論或立論,符合邏輯,但違背實際。那麼在科學上就不成立?只能叫哲學,或宗教與迷信。比如黑洞,大爆炸,反物質等等,都屬此類。因為科學注重的是規律性,技術關注的是原理。只要發現了科學中的規律性,必須透過技術原理來證實它,這就叫理論聯絡實際。先寫到這裡。

  • 6 # 老虎禪師

    這是玻爾、海森伯格等人創立的哥本哈根學派的標誌,這個學派是量子力學的奠定者,而量子力學統治了20世紀乃至當今物理學。玻爾不僅發現了波粒二向性,還提出了互補理論,讓波粒的矛盾得到自洽,給量子物理找到了哲學依據。但是互補理論是反傳統邏輯的,如果矛盾態同時存在,就如同說一隻貓同時是活的也是死的。這不僅改寫了世間萬物的定義,也改寫了一切具象和抽象概念的定義,也意味著傳統邏輯在亞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論時就撲街了,只不過被錯誤應用了兩千年。而玻爾的創世學說剛好與《易經》陰陽觀相同,玻爾甚至說:“我們在這裡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係。”1947年,玻爾設計了他的哥本哈根學派研究所圖徽,其中心是伏羲黃老的“太極圖”,同時還加上了“對立即互補”的銘文。1949年,當他被丹麥王室授以勳章時,他說:“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得道者”,而且要求把太極圖作為榮譽證書的背景圖。玻爾的理論不僅意味著傳統邏輯的死亡,也說明了當今哲學為什麼跟不上科學發展的原因,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笛卡爾奠定了當今西方這輪崛起的理性(邏輯)基礎,而他們的邏輯簡直是互補理論的始祖,斯賓諾莎與天人合一觀,萊布尼茨和易經的陰陽觀同氣相求,而這種互補邏輯在康德黑格爾傳承(變易扭曲)中最終剔除了疊加態,反而拾起了空具軀殼的傳統邏輯,最終敲響了西哲的喪鐘,而真正的哲學及邏輯則化身為方法論統治了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西方的一流哲學家和科學家向中國先賢學習邏輯,中國知識份子卻向西方的三流哲學家學習邏輯反過來說華人沒邏輯,這是本世紀最大的笑話。當然,中國的這種邏輯也己斷了傳承,《易經》要麼用來算卦和各種偽大師裝逼,佛教的因明學內地完全斷嗣,只在藏地僧侶的辨經中偶現輝光。

  • 7 # 栓柱2020

    從當年夏至到當年冬至和當年夏至到次年夏至的溫度曲線演變規律是不一樣的,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認識也與此類似:當物質文明高度發達,遠遠超過精神文明對人類能動能力的駕馭的時候,時代就會本能地呼喚自律、反省、共同價值與信仰以約束人的本性!實質上是塑造社會的思想統一性。

    而從另一方向的文化發展趨勢看,當社會的思想統一共同信仰程度遠大於物質文明發展程度的時候,就成為自由天性的桎梏,這時人的生物天性會自發的掙脫舊文化舊教化的禁錮,自覺地解放思想,創新文化、信仰,促進物質文明和生產力的發展。

    這與前述統一思想的程序兩向性地互為陰陽並辯證、平衡,構成了人類文化發展史的大框架、主線條。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來的世界文化方向及中國心學和理學鬥爭的中國文化方向正是後者,它構成了思想解放、弱化信仰、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階段性大趨勢。

    但從道根和人本的高度看,這段歷史只是波動的一面,(到了世界大戰、熱核武器、資訊爆炸、人工智慧的今天應該已經到了頂點),但我們的東西方文化主流卻盲人摸象,錯把這一人類文化辯證發展的階段性思想文化當成普世文化,將科學主義當成自然主義,將平等自由當成萬古真理,將階段認做永恆,將陰陽兩面中的一面當成全面,導致將反做正,將正做反。

    我們現在比以往的任何先哲都具有更多更強大的哲學的工具之一:用於觀察和驗證的資訊資訊,但我們卻由於陷於對先哲的機械理解學習模仿最多是批判,因而大大弱化了哲學的另一個工具:淨心的冥想感悟!

  • 8 # 天籟人

    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和邏輯觀有著明顯的偏頗性和錯誤性。由於物質只是能源的一種存在形式,能量的疏導方式,連線手段與引導方法。意識才是事物的本質和它們相互聯絡又互相統一的基礎。量子糾纏就是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宇宙萬物的主要表現和引力的重要來源。意識決定物質,物質是意識的主要表現和引力的重要根據與決定的成分。宇宙萬物是由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聯絡統一起來的系統整體,網路體系和宇宙機器。量子糾纏是宇宙網路聯絡與統一的焦點。是宇宙的重心和上帝的神經指揮中心。經絡是有似於上帝的神經網路組織和宇宙萬物動力的聯絡中心。它是引發天體自形產生,引導天體自行移動,安全轉移與靜止動化的兩個引力技術組織和兩個組織的引力聯絡中心。

  • 9 # 孔子喝紅牛

    有的,你看《列子》一書中,有個故事就講到老子懷疑人類目前邏輯的正確性,《道德經》中不是也有“反也者,道之動也”的命題嗎?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另外,名家哲學《公孫龍子》中更是全書懷疑人類目前邏輯的正確性,論述最多最詳,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其它還有很多哲學家懷疑過,你自己去研究吧。

  • 10 # 人一個人70882837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講到這裡,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被感動哭的電影是哪一部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