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知
-
2 # 青年視紀
乞力馬扎羅山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約225公里,赤道與南緯3°之間,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同時是火山和雪山。(摘自百度百科)
乞力馬扎羅山不是位於赤道附近嗎?赤道附近是全球溫度最高的地方,所以乞力馬紮羅為什麼會是一座雪山呢?
這是由於乞力馬扎羅山山腳下終年高溫多雨,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山頂上冰峰峭立,白雪皚皚,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氣候差異,在對流層,通常每升高1000米,氣溫降低6℃,所以乞力馬扎羅山頂比山腳溫度要低大概36攝氏度,因此山腳下與山頂上氣溫差別會很大.所以積雪不會融化。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高峰山都有積雪的原因之一
-
3 # 濤聲依舊TSYJ
(氣溫垂直遞減率):應該是一道中學就知道答案的題。一般來說,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因為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離地面越遠,得到的地面輻射越少,氣溫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00多米,處於赤道附近,如果地面溫度是30度,那麼山頂就是零下的溫度,積雪就不奇怪了。
-
4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位於3°S,地處赤道附近,是一座死火山,乞力馬扎羅山地處熱帶,其山麓植被是熱帶雨林,而到了山頂上卻終年白雪覆蓋,也就是有冰川覆蓋。乞力馬扎羅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脈,因為從山麓到山頂,你就可以經歷從熱帶到寒帶的氣候和自然帶變化。
這一切的出現,都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足夠高,乞力馬扎羅山的海拔為5895米,而我們知道對流層大氣海拔越低溫度越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將會下降6℃左右,隨著溫度的不斷下降,大約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區域,基本就是冰川覆蓋帶。
從乞力馬扎羅山的山麓到山頂,我們可以看到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甸帶、高山荒漠帶和積雪冰川帶等等自然帶,幾乎和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相似。不過,近些年來,由於全球變暖,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冰川不斷的融化,有專家指出,乞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川將會在10年內消融,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無法再欣賞到赤道雪山的美景了。
-
5 # 這麼近那麼遠F4
因為非洲大陸,全稱阿非拉加州,被稱為高原大陸,海拔2000多米。非洲大陸位於東半球西部,地中海以南,遏守世界三大海峽之一的直布羅陀海峽,東瀕紅海和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南到世界上著名的好望角,西奈半島西部的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非洲終年炎熱酷暑難耐,乾燥,少雨,水資源缺乏,分佈不均,生禽猛獸比較多,生活著很多原始的部落和民族,是世界經濟最不發達地區之一。
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位於坦尚尼亞境內,海拔5895米,面積756平方公里,是一座死火山,有兩個主峰:有“非洲之巔”的主峰基博峰和馬文濟峰 ,成馬鞍形狀,被稱為“赤道雪山”而聞名於世。在海明威的小說《乞力馬扎羅山的雪》中,開頭寥寥幾筆便勾勒出神奇乞力馬扎羅山的意境,峰頂終年積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觀,又被稱為“上帝的天堂”。那麼在赤道附近溫度那麼高,為什麼山頂會終年積雪呢?為什麼不會融化呢?
山峰上有無冰雪覆蓋,是要有條件的,一是當地看溫度,二是當地氣候,三是看當地緯度,四是看當地山峰高度。當山的高度達到一定的高度, 氣壓已經不是平地的氣壓,溫度也降到了零度以下,越往上溫度越低 ,積雪越難融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地理上講在對流層,距離地面10到12公里的高度,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6℃。即使在乞力馬扎羅山山腳下,溫度達40℃,到了山頂,溫度以將至零下10多度。加上冰雪的反射作用,一般能夠反射50%以上的光熱,大部分的熱量反射掉了,使這裡氣溫降低 ,冰雪不易融化,才有了所謂的山頂永久性冰川覆蓋,出現了非洲的赤道雪山奇怪,終年不化的現象。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環境的破壞,臭氧孔洞的出現,大量永久性冰川都在融化消失殆盡。具資料顯示,與1912年相比,乞力馬紮羅的“雪帽”就已經縮小了82%,而且還在不斷縮小,不久的將來,估計有“赤道雪山”之稱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冰川,將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希望人類能早點行動起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謝謝
-
6 # 地理那些事
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位於東非高原的東北部,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地理座標為東經37°21′12″E、赤道與南緯3°之間,山脈面積約756平方千米,山脈平均海拔約為1200米,主峰高度海拔為5892米,是非洲的最高點,因此乞力馬扎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的美譽。
從地理位置不難得知乞力馬扎羅山處於東南信風帶,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暖溼氣流,在山脈的阻擋下,其南坡為迎風坡降水豐沛,由於受降水的影響,乞力馬扎羅山南坡雪線要明顯比北坡的雪線低。
由於乞力馬扎羅山地處赤道附近,所在地區海拔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按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攝氏0.6度計算,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59米,山頂氣溫比同緯度海拔900米處氣溫約低30度,山腳下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因此該地區山峰頂部終年積雪就再正常不過了,因此有“赤道雪峰”之稱並以此而聞名世界。
造成“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差異,按照在對流層內海拔越低氣溫越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的理論,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乞力馬扎羅山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海拔由低向高氣候帶依次為:熱帶雨林帶(1000米以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1000~2000米間),溫帶森林帶(2000~3000米間),高山草甸帶(3000~4000米間),高山寒漠帶(4000~5200米間),積雪冰川帶(5200米以上)。
由於氣候型別多樣,從山底到山頂跨越6個自然帶,一次登山便可完成從熱帶到寒帶的垂直穿越之旅,因此乞力馬紮羅也是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雲集的地方,常有各種膚色的登山愛好者在這裡一顯身手。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近些年來乞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川(積雪)消融非常嚴重,專家推測如果環境持續惡化,15年後乞力馬扎羅山上的冰蓋將不復存在,“赤道冰雪”的奇特自然景觀將不復存在。
-
7 # 見識雲南
我來換個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人的思維定勢是很可怕的,假設你所住的城市附近山峰在東邊,換個城市如果有類似山峰,你百分之百以為那就是東邊—-即便它的方向是北。大多數人以為的“赤道很熱不可能有雪山”也是類似原理。
2、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這是因為空氣自身有重量的必然結果。越貼近地表的部分,所含的懸浮顆粒物越多,吸收並儲藏的熱量也越大,反之則越稀薄,越冷。這就是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約6攝氏度的原因。也是乞力馬紮羅高峰頂部能夠積雪的常識基礎。
3、實際上,乞力馬扎羅山深處內陸,且本身位於高原之上,相較其高達5895米的海拔而言,它的雪線已經深受大陸性氣候影響而被迫上升(雪線在5200米以上),如果這樣的高度孤立印度洋深處,其雪線至少還要降低300米,達到4900米左右才符合邏輯。類似例子可參考大洋洲第一高峰查亞峰的冰川情況。
4、海明威筆下的“乞力馬紮羅的雪”還能存在多久?說法不一。最悲觀的估計是十年之內會消融完畢。但個人認為這類預言更適合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我相信至少在你我有生之年,乞力馬紮羅頂峰火山口附近的的冰川依然會熠熠生輝。已有證據表明最近五年頂峰積雪呈增加趨勢。
-
8 # 兔斯基聊科學
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美國作家海明威有一部小說叫做《乞力馬紮羅的雪》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赤道附近是屬於地球上的熱帶地區,那裡終年Sunny直射,天氣非常的炎熱。乞力馬扎羅山就位於赤道附近,為什麼它的山頂上總是白雪皚皚呢?朋友們會有這樣的疑問也不奇怪。170年前,兩名德國的傳教士來到了乞力馬扎羅山看到了山頂皚皚的白雪,就把熱帶地區的有冰雪的奇聞傳回了歐洲。當時的歐洲人也不相信這是真的。
圖示: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
為什麼乞力馬扎羅山山頂會終年積雪呢?這和乞力馬扎羅山的高度有關係。乞力馬扎羅山的高度是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點。不知道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地球上所有海拔超過50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白雪皚皚的。這是因為在地球最底層的對流層中,氣溫是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降低的,平均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就會下降0.6℃,或者說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這就應了“高處不勝寒”這句話。
圖示:位於赤道附近的欽博拉索山也是白雪皚皚
回過頭來,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接近6000米的高度。因此山頂上的溫度要比海平面出低了將近36℃。所以就出現了乞力馬扎羅山山腳下是酷熱難當的熱帶叢林,而山頂上卻寒冷刺骨的冰川氣候。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就會越低呢?海拔高的地方不是距離太陽更近嗎?這主要是因為在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空氣會變得越來越稀薄。稀薄的大氣保溫效果比較差,導致了熱量大量的散失,同時海拔高度高的地方吸收的地面輻射也很少,溫度也不容易上升。
圖示:乞力馬扎羅山
因此,乞力馬扎羅山雖然位於地球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但是由於海拔高度的原因,山頂上的溫度要比山腳下低很多。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就不難理解了。
-
9 # 孤獨的人209381559
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位於赤道附近,可是為什麼它的山頂卻是常年的白雪皚皚呢?這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的海拔已經超過了五千米,被稱為非洲屋脊。稍微有點氣象知識的人都知道,海拔越高,那麼氣溫就會隨之相應的越低。因為隨著高度的不斷增加,空氣的密度就會隨之降低減少。既然是空氣的密度在不斷的降低減少,那麼它相應的保暖效能就會不斷的降低。而乞力馬扎羅山所在的赤道附近地區,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又常年光顧這裡,因此乞力馬扎羅山地區的降雨量極為豐沛。高海拔的地勢,截留了部分來自印度洋上的暖溫氣流之後,由於溫度的降低,這些來自印度洋上的水汽,就在這裡凝結成為了冰川,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峰頂長年白雪皚皚。但是,和乞力馬扎羅山隔得相當遠的尼拉貢戈火山,由於一年四季卻是在噴發,所以它就沒有積雪覆蓋著山頂的現象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回覆列表
屹立於非洲坦尚尼亞境內的乞力馬扎羅山,雖然身處赤道,山頂卻是終年積雪,雲遮霧繞,仙姿縹渺;時而云散霧開,人們便可有幸一睹冰山晶瑩剔透的真面目。在豔陽的高照下,熠熠發光,十分奪目。白雪皚皚的基博峰宛若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滿面春光。數不清在過去的歲月中曾經有多少人為乞力馬扎羅山的美景所陶醉。但是,在這終年高溫多雨的赤道究竟為何會有這樣一座雪山呢?
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在茫茫東非大草原上巍峨挺拔、氣勢磅礴,是非洲第一高峰,號稱“非洲屋脊”和“非洲大陸之王"。乞力馬扎羅山首次被世人所矚目是由1848年德國一位傳教士的遊記所引起。在這篇遊記中,這位傳教士描述了乞力馬扎羅山奇麗的雪景和他見到這座雪峰時驚訝不已的心情。但在那個時代,人們的地理、物理等知識還十分有限,傳教士的遊記竟成為人們席間的笑柄。1861年,一批西方探險家遠行至非洲,親眼目睹了當年被人嘲笑的遊記中描繪的景象,當他們將雪峰的照片公之於眾後,人們除了感嘆自己從前的淺陋無知外,再無話可說。
隨著科學的發展,雪峰存在的真正原由也漸漸被世人知曉。其實,那只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物理現象,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C。因此,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就處於零度以下了。乞力馬扎羅山遠遠超過非洲地區的雪線,當然雪線以上就是白雪皚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