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九眼藕粉

    不應該,理論上按照相關政策,不可能不評!實際上職稱,崗位工資也是對教師付出的一種回報,雖然不對稱!若有許多的成績,如擔任班主任,學科組長,論文發表,課題,工作到一定年限均會自然加分,從而達到職評條件!某教師不參評不理會,可能表現出的是一種不“同流合汙”,但如何以積極的一面影響學生,值得斟酌;若條件不具備,參加工作以來,啥都沒有,我不認為值得讚揚,我最敬佩的是那些兢兢業業,視生如子,當班主任,當組長,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和藝術,愛自己工作崗位如生命的教育教學工作者,一個上完課走人,自命清高的老師不會讓家長放心!

  • 2 # 微芽教師資格證

    有幾種可能性:一是有些學校老師三十多歲就評上了高階,而有些學校老師擁有三十年教齡還評不上高階,這一點也不奇怪。三十年教齡還沒有評上高階,原因可能有三。第一,確因自己不夠努力,不夠突出,因為評高階還有老師民意測評,學生測評等,還需要一些論文,課題,繼續教育學時等等,老師自身原因確有可能成為評不上高階的一個原因,但這可能不是主要原因。第二,高階名額限制,這是最主要原因。高階職稱名額分配到各所學校,以我們學校為例,平均年齡47歲,是典型的老弱病學校,高階教師嚴重超員,要等一堆高階教師退休後,其它老師才有可能評高階,學校政工說,估計不少老師退休後都評不上高階,中青年老師想都別想。而一些新學校,三十多歲評上高階並不難。第三,運氣和諸多不可預知的原因。有不少老師資歷夠了,材料夠了,業績也夠了,但並不一定入得了高評委的法眼。當然,如果剛好認識高評委中的一員,結果有可能就不一樣了。

    二是之所以會有三十多年教齡還沒評上高階這種現象存在,主要原因是高階名額太少。教育行政部門和人社部門人為設定學校中初中高階教師的名額比例,高階教師在不同等級,不同學段學校中佔比不同。農村中小學高階名額極少,很多學校幾年才能有一個高階名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很多老師都符合評聘條件,也沒有辦法評上高階。有人可能會拿水平高低說事,汙衊評不上高階的教師水平不高。一兩百人的學校,就幾個高階名額,學歷大家都一樣,實在學歷不達標的還可以進修,所以學歷沒有用。現在評職稱,一個是看教齡,再一個就是看兼職,是否兼任班主任或領導,還有榮譽的多少。普通老師,要想拿榮譽,只有當班主任,才有可能,注意是可能!如果你不當班主任,教學再好,基本也拿不到榮譽,也沒有兼職加分,所以想評上職稱難於登天。

    第三個可能性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主觀原因,如同為三十年齡的老師也有按正規渠道評為高階的,甚至有遠不足三十年教齡就憑硬體評為高階的,這裡還存在學歷的因素,還有隻教書不積累反思發文章、搞課題、參加優質課競賽,還有長期當班主任等,所以“努力”的內涵是豐富的,不僅指時間單位上的善於教學,還要精於教研,謹於治學等。二是客觀原因,有職稱政策的導向因素,職稱指標因素,本單位職稱評定辦法的制定因素等。當然或許也有用非正規手段評上高階的,但畢竟是極個別,不可以點帶面。

    四是三十年了還評不上高階教師,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你水平問題,為什麼人家能評上你評不上?有人會說,沒關係評不上,這純粹是狡辯託詞,高階教師所具備的條件:學歷,論文,計算級,優質課評比等你有嗎?其次,你努力不夠,30年了,你沒努力,無論教學教研教育工作你沒有做好,你競爭不過人家。第三,名額有限,僧多粥少。如果只要年限合格,哪還有30年評不上的嗎?

    五是:三十年的老教師評不上職稱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應該歸結為工作不努力,因為各種原因,評職稱難 ,這是不爭的事實。首先 ,因為每年給各個學校分配的指標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指標,所以即使夠條件了也沒機會評職稱。其次,現在評職稱卡了許多條件,是許多老教師難於達到的,比如,要求必須具有市級以上的優質課或者評優課證書,這對於老教師來說就很難辦到了,因為好多地方把參加優質課或評優課老師的年齡限制到三十五歲以下甚至更低,這就讓老教師喪失了獲取優質課或評優課的機會。這對老教師評職稱也是不利的。再次,也是人為的原因,老教師一般會被校領導安排到所謂的“副科”崗位,一般也不再安排班主任工作,實際上等於讓這些老師“靠邊站”了,所以在制定評優評模標準時,制定的條款較多的是有利於那些被所謂的“主科”老師和班主任 或者教研組長,這都讓老教師失去了創造條件的機會,使老教師在職稱評審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 3 # 相知相悟

    這讓我想起一位身患癌症躺在病床上還心繫教學,心繫學生的老師一華中科技大學的楊漢文,55歲的他至今都沒有參與評定職稱,所以仍還是個講師,″只要教好學生就是最好的老師",是啊!楊老師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崇高風範令人敬佩,也有人說他有條件不去參與是對職稱評定的褻瀆,錯矣!楊老師的這種不為職稱所動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的境界幾乎沒有人能夠達到,是多少年的修養煉就的一顆赤誠忠心,是對″教書育人″的最好詮釋。從這件事情上簡單地說明了幾點意思,(一)、我們的職稱評定工作還有漏洞,沒有照顧到像楊老師這樣默默無聞樂於奉獻的好老師。(二)、前幾年的職稱評定亂象叢生,花費大量的精力請客送禮,為了個人的名利不惜從網上下載一篇論文連審就不稽核直接拿去發表,不但弄出笑話來,而且還侵犯了人家的著作權。(三)、更有甚者,一位只能教三年級以下的教師居然還評上了副教授,而像楊老師這樣的優秀教師被排在職稱之外,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這樣的職稱評定失去了作用和意義,(四)、評職稱確實不能一概而論,一哄而上,以免真的有人濫竽充數。正是由於以上幾點現象讓很多教師對評定職稱心灰意冷,因此也有一部分教師產生消極怠工情緒,沒有了教學積極性。怎樣讓真正的優秀教師不缺席不吃虧,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看來職稱評定工作還需進一步最佳化。

  • 4 # 上等仙人

    30年不評職稱的老師,到底是怎樣的境界,我其實是懷疑那個老師對職稱制度的不屑,要麼就是無慾無求,連老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都沒有,因此覺得沒什麼境界,因此覺得沒有探討的意義。其實,我們應該探討另一個問題,一個老師在同一所學校埋頭教書30年,而這個老師確30年都不平職稱,這所學校的幾任校長到底是怎樣的境界啊!?多麼優秀的校長啊!他們有可能還是當地的十佳校長呢!還有可能是全國勞動模範呢!不知道是不是該為這位老師感到悲哀啊!?

  • 5 # 自律不甘於平庸

    我們學校還有一個老師臨退休還沒評上中級職稱,很本分兢兢業業的一個好老師,他就是不喜歡去迎合職稱的那些要求。不明白的是,同樣作為職稱,警察晉級警銜為什麼就沒有這麼多名堂呢,他們是論時間晉級的,哪天教師也這樣的話,那些個賣論文的和職稱評委們的收入就會少很多,老師們除了降低費用還可以安心教書

  • 6 # 今天空氣流通暢

    30年不評職稱的老師,寒了誰的心?打了誰的臉?

    人生如夢LLH

    近日,從網上獲悉。從教36年的華中科大教師楊漢文,已經30年沒評職稱了,8月12日,55歲的他躺在病床上對記著說:“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真的是由衷的敬佩,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能放棄榮譽不爭名奪利的老師是在是太少了。

    實際楊老師並不是個例。

    河南大學常萍老師,幾十年如一日辛苦教學,不搞科研不搞行政專心教學,曾經還因為學生上課睡覺不聽講而傷心到哭。也是30年不評職稱,臨退休破格升為副教授。

    實際好多老師並不是不想評職稱,而是太難太難了,尤其一些性格耿直,不喜歡阿諛奉承、溜鬚拍馬、投機鑽營的老師,他們寧願放棄,就認認真真的教書。

    這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當今職稱制度的極大不合理性。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職稱要名額。

    每一所學校有多少高階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是有固定比例的。如果超出這個比例就不再給名額,無論這所學校的教師業務能力有多強,教學水平有多高,都沒有辦法再評職稱。

    第二:評審方式可能產生不公。

    現在評職稱,就是比拼老師手裡的各種獲獎證書,誰的證書多,誰的分就高。而有些證書,當權者更易獲得。所以我們會看到,沒上過一節課的領導基本都有高階職稱,而且都早早評過了。

    職稱名額本來就狼多肉少,這樣一來,普通老師想評上就更加艱難。

    第三:職稱與工資掛鉤。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也就是說在單位裡,誰幹的工作重要,誰幹的多,誰就應該收入高。老師的收入更應該看實際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和職稱直接掛鉤。

    我們這連取暖費都按職稱發,老師們就質疑了,難道高階教師的冬天比初級教師的冬天更冷嗎?他燒煤更多嗎?

    還有住房補貼,物業補貼等等全是按職稱發放。

    一個合理的邏輯應該是:職稱越高代表他專業能力越強,專業能力越強他就可以競爭到更重要的崗位,然後獲得更高的工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優秀教師向重重要崗位流動,形成良性迴圈。

    第四:職稱待遇終身制。

    雖然評聘分開喊了很多年,但在全國各地,實行的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旦評上高階職稱,就一輩子享受這個待遇。這使得更多老師把評上高階職稱視為終生的奮鬥目標,一旦評上,便不再努力工作,慢慢退出一線,安享晚年了!

    好好教書和競爭職稱本來並不矛盾。不能說評上職稱的都不好好教課,也不能說評不上的教課都不怎麼樣,身邊也有很多具有高階職稱的老師,教學能力和水平也確實很高。但是翟天臨和復旦大學女博士事件,讓我們看到了學術圈的亂象。還有身邊更多,有的學校連會計出納都評上了,一線老師卻還在苦苦掙扎?讓老師們怎麼不寒心?

    目前的職稱已成為追逐名利的戰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沽名釣譽,不一而足,與其這樣,還不如徹底放棄,遠離職稱認認真真去教學。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能夠 靜得下來心,集中力量教育學生確實非常不容易。楊老師有滿足條件的論文及科研專案,教育的學生都是教授、博導了,他自己卻依舊是講師。他是真正把名利視如糞土的人,須知講師與教授工資待遇差得可不止一千兩千啊,更不用說其他諸如專案、頭銜之類的經費了。楊老師這種淡泊名利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我希望此次事件之後,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徹底反省,我們的職稱制度是否合理?要怎麼改革能更照顧到廣大的一線教師?能真正起到鞭策激勵的作用?

    不能讓優秀的一線老師寒心,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領導者的責任。

    一場比賽,什麼都準備好了,運動員退賽了,是喜是悲呢?

  • 7 # 期待中變化

    職稱為什麼不能自動晉升!!!???還需教師申報。。。。。還需各種材料!!。。。滿足不平等獲得的各種條件!!!!

  • 8 # 門薩女神茂茂

    對於正在為職稱奮鬥的我,不得不說30年不評職稱的老師,是對職稱評審制度的無奈。評職稱,事關老師的學術論文發表,科研報審,課題申報,教學評價,待遇。以一所省屬重點大學的講師為例,需要發表用至少5年時間發表5篇北大核心級別的論文,獲得5個省部級以上獎項,完成規定的省部級科研。全年完成300-400節課的教學,才具有參評的資格,評職稱花費的版面費高達10萬-40萬。 一個高校教師的年收入8-10萬.還不夠支付發行版面費。當然有一些優秀的學術天才,30歲就能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論文。這是中國整體科研提高的表現。但是還是建議有關部門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針對部分職業技術專業,實踐性專業,藝術類專業,特別是針對有教學能力突出的雙師型老師,海外歸華人士,與國際學科專業接軌,按能力,根據社會需要評定其學術,教學,實踐能力。

  • 9 # 使用者1142008359502

    不給校長送禮,想要榮譽太難了。不付出版費,發表論文難,不請教研員吃喝,想評優質課,妄想。不花錢,自命清高,評職稱,算了吧。當前就是這種環境,你不隨波逐流,別人笑話你。職稱低,工資低,取暖費低,餓死你,凍死你。有錢不給領導送,你有啥長處?只會教學,輔導班怎麼辦?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個罪人?

  • 10 # 海思k1z6

    教師要否評職稱,是各人的追求,與境界無關,但大多數教師是力爭評上心願職稱的,也有的明知難達到評審條件,而自動放棄的。須知,教師職稱與其他行業的一樣,不是普惠性的,不是每個教師到退休都可評上高階教師,而是有條件、名額限制的。近年有人老是在網上吐槽教師評職稱,因而覺得有必要做幾點分析,供參考。

    一、教師評職稱是國家行為,有其正面引導的重要作用,不要臆想會被取消。學校很多教師都在為自己心中的職稱目標默默努力(包括有的嘴上嚷嚷的人),也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極力反對,這很正常,事物總是多面性的。

    二、教師評職稱存在的問題往往是社會各行業評職稱存在的共性問題,有的比教育更嚴重。但其它行業少有人去抨擊,唯有教育老是有人在網上整天談教師評職稱的不是,極力否定,而極少有去反思自己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的不足,讓別行業的人笑掉大牙。       

    三、高階教師總體上看,大多數仍在一線。按規定,根據學校層級、型別的不同,高階比例在5~35%,如普通小學可能在5%、頂級重點高中可達35%,從全國中小學教師整體來看,高階教師人數這麼多,不在一線,往哪安排?縣及以上中學尤其是這樣,不少鎮區中學也是這樣。就很多學校高階職稱的行政人員而言,他們在評高階之前必在一線,且大多是教學能手、教改標兵,如現行的教務主任、分管副校長等。如果你所在學校高階基本不在一線,很可能是你學校高階人數較少,要不就是普通小學,高階比例少,導致高階人數少;要不就是學校規模小,教師總數少,導致高階人數少;如果兩者都兼有,高階人數就更少了。就通常學校而言,大多數高階教師仍在一線。       

    四、高階教師一線任務不一定要比年輕人重。“三十歲挑三十斤,則百歲應挑百斤”是違反人性的要求,就是評勞模也不是隻看工作量,又如醫院的主任醫生(高階職稱)一線值夜班工作總比年輕醫生少,年齡越大的醫生需體力的活就越少,重在發揮指導作用。教師也是如此,其實在學校中,教師到一定年齡,往往一線活比年輕人少些,這與其教師職稱高低無關。有的年輕人缺少人性的思考,太年輕氣盛、傲視一切,老教師在年輕時大都輝煌過,但隨年齡增大,敏捷度、體能下降,這是人的自然規律,就如教練員賽不過現役運動員。按一些人的邏輯,當你處於中老時期,比你年輕的教師也會藐視你,說你不能評上高階,那你又如何呢?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教師的今天可能是你的明天 。

    五、大多數高階教師是憑真本事評上的。從宏觀上看,公辦教師只要大學畢業,其它條件不錯,不違規(如不違計生政策)、不違法、不自棄,基本在退休前早就可評上高階,不信的,多去周邊學校瞭解,相信你很難找到一個可反駁的例項。現在有的較年輕教師缺少論持久戰精神,暫時評不上高階就怨氣沖天,甚至否定一切。如果你掌握周邊的人評高階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具體材料(不是道聽途說的),你可依法去舉報(匿名也行),全華人民都支援,但不要誣陷。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夠足夠上乘,比周邊剛評上高階的還強,高階本非己莫屬,而被甩了,你可依據依理向上申訴,討回說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現代人應有的意識,比吐槽更實惠、更有效。如果你只是中師畢業,能評上中級是不錯的,企業工程師、主治醫生、大學講師也是中級,不要只有高階才算職稱的錯誤觀念。說來也怪,想評高階,在從教二、三十年期間也不去進修本科(函授也行),當同行邊努力工作邊努力進修時,你忙什麼去了?千萬不要說你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誰信?學歷是時代要求,書(證書)到用時方知少,不怨別的,首先就怨自己。        

    六、高階總是有名額限制的,且名額總是緊的。高階人數相對較少,這是國家的職稱金字塔設定(各行業都是如此),且高階人數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地方財政的支出,因而高階名額由當地政府人社局依據政策和當地財政支付能力確定,決定、審批權並不在教育局。在經濟較差的地方,為了節省財政支付,當地人社局把高階人數縮在政策的下項,且工資一律定在相應職稱的最低檔(如高階只在7檔)。不管任何地方、任何行業,只要不是新單位,高階總是暫被人填滿,基本只有等待新老交替。不少地方規定高階教師達55歲就可騰出高階名額(仍算高階),便於新老高階的交替。只要你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比周邊的人強,一旦有名額,就會先輪到你,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

    七、近幾年有些教師對評職稱意見增大,那是與有的教師對職稱新方案實施不夠理解有關。原小學的基本頂級職稱為小學高階教師(中級),而在新方案中小學教師職稱合併後,改稱為中小學一級教師(中級),級別不變,名堂遜些,有利的是可評高階,本是好事,但由於高階職稱在小學歷史欠賬多、名額少(名額比中學少,這也正常,學校等級越高,高階比例越高,如大學高階職稱比例比高中的高),且在學歷、業績等方面有相應要求,小學教師要評新方案的中小學高階教師職稱就較難。有的在網上老是吐槽從教三十多年,還沒評上高階職稱,這些人基本是小學教師,就存在上述問題,但有的不理解,因而意見也就增大。

    八、教師職稱工資差距是正常的,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不是吃大鍋飯。寡聞確實限制了你的想像,多去國企、央企等看看,那才知道由於級別差導致的工資差別有多大,教師職稱工資差別與之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總之,如果你評不上高階,不要只是吐槽,建議詳讀上文,並捫心自問4個問題,就會找到原因:1.你的學歷有多高?    2.你的教齡有多長?   3.你的業績怎樣?   4.你的條件比周邊剛評上高階的人強嗎?

    哲人說過,人對環境可有三種選擇:改變、適應、離開。不要老是怨天尤人,路就在你腳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預計未來吳京的《戰狼3》會超過《戰狼2》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