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詩一歌

    水煎包,燒雞,汆丸子,炸丸子(蔬菜類和肉類),炸糖糕,炸焦丸子,燒餅,羊肉湯,燜子,細地和粗地,胡辣湯和油茶

  • 2 # 一味一瞥678

    誰不說俺家鄉好,家鄉讓自己惦記的除了父母、妻兒、朋友,還有那打小銘記在生命基因裡的美食。有時人們對於美食的記憶和懷念,是對家鄉最濃重情感的表現。

    我的家鄉在山東濟南,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工作,在這裡成家,在這裡生活,這一切都離不開家鄉美食的養育和滋潤。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美食記憶。年少的時候,七十年代國家正窮,那個時代最好的的美食就是~餃子。盼著過年,盼著家裡來客人,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就能吃到我喜歡吃的餃子。尤其是韭菜肉餡的,當媽媽開始切韭菜的時候,那韭菜特有的香味就揮發出來,止不住就開始咽口水。那個時候買點韭菜也不容易,爸爸在農科院有個朋友,那裡正在進行大棚菜的試驗,偶爾逢年過節或家裡來客人能吃上幾回,每次我都吃個肚兒圓,撐得不得了。除了是真饞,韭菜的香味誘惑已把我征服,直到現在,吃餃子我還是首選韭菜餡的,這就是美食基因的根深蒂固吧。

    上班參加工作了,羊肉串又成了我的一大美食。單位旁邊有個烤羊肉串的,八十年代,造假得還少,因此吃到的是真正的山羊肉。這種肉烤出來的肉串,撒上孜然、鹽和辣椒麵,經過煙熏火燎,外焦裡嫩,特別鮮香。來上10串羊肉串,買上兩個剛出爐的萊蕪燒餅,把還燙手的燒餅從中間掰開,把羊肉串往裡一夾,面香肉香,那滋味彷彿是天上下來的美味。

    再說說我所喜愛吃的把子肉。改革開放以後,濟南的很多小吃都被複製出來,大米乾飯把子肉就是深受濟南人愛戴的美食。在解放前,大米乾飯把子肉在濟南就非常有名。它是用濟南北園的上水地的大米蒸成大米飯。所謂的上水米是稻田高於地面,水進水出,是用濟南的泉水養殖的水稻。那米蒸出來個個飽滿透亮,米香濃郁。把子肉是用五花三層的帶皮豬五花肉,切成刀把長度,用蒲草繩捆紮,做成一個繩環,加上十幾種香料、調料,經過近十個小時的大火、文火的燉煮,五花肉內的油已經被燉出,濟南話叫“走油”,肉酥爛噴香,不油不膩,入口即化。盛肉的時候不能叨不能夾,而是用鐵鉤勾住蒲草環,放入碗內。加上勺肉湯,品食著把子肉,那享受簡直是“沒治了”。直到現在,從外地出差回來,經常是先吃頓把子肉,才感覺是在濟南落了地。濟南人都愛吃把子肉,雖上不了大雅之堂,街邊地攤,人聲嘈雜,但卻是很多濟南人的最愛。

    我的家鄉濟南,還有一道美食,就是~甜沫,很多人吃早餐的時候,不用吃別的,就喝上一碗稠乎乎的甜沫,就能頂一上午。它用小米麵、豆麵,加上花生碎、豆腐皮、菠菜、粉條和胡椒麵大鍋熬製,熱騰騰的喝上一大碗,額頭冒汗,渾身舒服。

    濟南是魯菜的發源地,無論是小吃還是大菜都非常有名。它養育了勤勞善良聰慧的濟南人,我愛家鄉的美食,我愛濟南!

  • 3 # 安若凡

    陝西。陝西的西安有著“國際美食之都”“世界小吃名城”等美譽,自然有著拿的出手的著名美食。在這個華夏民族發源之地,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裡淳樸、渾厚的特點;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勞動人民透過探索發明了數千種美食。

    三秦套餐:肉夾饃、涼皮、冰峰。

    這是陝西人夏天吃飯的老三樣,其中的肉夾饃是豬肉,肥瘦夾雜,肥而不膩,香酥可口,以“老潼關肉夾饃”為代表,其饃以“月牙形”燒餅為主,剛出爐的燒餅酥脆可口,再加上酥肉,真是世間美食。其中的涼皮以“岐山擀麵皮”為代表。——個人以為,調拌涼皮適宜用寶雞出產的醋,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冰峰則是國內僅有的從50年代以來從未停產的瓶裝飲料,在西安可謂是打敗了“可口可樂”的地頭蛇,其甜甜的橘子味頗受西安人喜愛,“從小就喝它”的簡單的廣告詞讓幾乎所有人產生一種情懷。參考價格:肉夾饃6元,麵皮6元,冰峰2元。今年來應該是被遊客吃貴了1~2元。

    其實肉夾饃和麵皮都有著古老的歷史,且都和戰爭有關係;因此兩者都具備了製作快、易儲存、填肚子、易攜帶等特點,士兵們在很短時間內吃到飽飯,就能有時間準備戰事。《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白起向贏疾展示夾饃的其實就是後世所謂的肉夾饃。

    肉夾饃和涼皮在陝西遍地開花,演變成許多種夾饃和涼皮,包括臘汁肉夾饃、牛肉夾饃、秦鎮米皮、漢中熱米皮等多種美食。

    羊肉泡饃

    除了三秦套餐之外,羊肉泡饃也是陝西的招牌之一。並且和肉夾饃、涼皮一樣,羊肉泡饃來源於軍隊。在行軍途中,士兵們飢渴難耐,做飯時宰羊煮肉,然後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麵餅”掰碎,和羊肉泡在一起,頓時清香飄逸,暖人心窩,真是人間美味。參考價格:20元。

    在陝西,尤其是在冬天的早晨,泡饃館裡幾乎座無虛席,吃飽了後差不多能頂大半天。

    泡饃在陝西也是被髮明出了許多種,有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水盆羊肉、三鮮煮饃等等。

    岐山臊子面

    關於“臊子面”,曾有傳說為某戶人家的小叔子,從小就喜歡吃嫂子做的面,後來就流傳為“臊子面”。這種面在關中西府一帶有著非常廣泛的歷史演變和流傳,“岐山”這個恩澤了周王朝的地方,也受到周王朝帶來的恩惠。這裡除了有名的擀麵皮之外,還有臊子面。其面酸辣可口,香筋滋潤,臊子中有韭菜、木耳、素肉、菱形雞蛋片——尤其是上文所說的寶雞的“醋”,有著不可描狀的味道。參考價格:10元。

    據說,在寶雞岐山,哪一家女子若不會做臊子面,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不過我所認識的岐山人都會做。

  • 4 # 小煮婦的美食

    只有在廣州生活過、而又離開過廣州的人,才會明白:在這個城市裡,“吃”不僅是一種生存的本能與需要,更昇華為一種技巧、一種藝術。人們都說吃在廣州,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廣州比較有名的特色美食吧!

    廣州的小吃聞名四方,陳添記涼拌魚皮,銀記牛腩拉腸,南信的雙皮奶,歐成記雲吞麵,伍湛記及第粥,街邊小車的牛雜等等,熱鬧極了,通常是小小的店鋪擠滿了人,找不到座位。

  • 5 # 我的羊先生

    我的家鄉的在江西吉安,我覺得我們特色小吃一定得提我們吉安的炒粉,到現在我們在外工作,回去第一時間去吃個炒粉

  • 6 # shilovey

    我家鄉的美食之酸菜

    我的家鄉是美麗富饒的黑龍江,這裡的特點有很多,比如說:冰雪,東北亂燉,東北酸菜,等等,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東北酸菜,特別是自家做的,它的味道更為正宗。如果你嘗一口,你真的會覺得它是一種美食。酸酸的味道,嚼在嘴裡脆脆的,它是由白菜醃製而成,加入適量的鹽,經過長時間的發酵。一般,人們會在秋天醃製,等到冬天到來的時候就可以吃上一口酸酸的酸菜,一時間會覺得滿滿的幸福感。如果有機會,希望大家可以來嘗試一下。有的東北人還喜歡用剛剛從缸裡拿出來的酸菜蘸著白糖,也別有一番風味。我家鄉的特色還有很多,我還喜歡家鄉的大碴粥,也很好吃。有機會希望大家可以來試一試,我覺得會讓大家喜歡上它們的。東北酸菜是東北地區的一種家常特色食物。採用大白菜醃製而成,極具東北地方特色。酸菜,古稱菹,《周禮》中就有其名。北魏的《齊民要術》,詳細介紹了白菜(古稱菘)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

    白菜經乳酸桿菌(乳酸菌是對人有利的菌)發酵後,產生大量乳酸,不僅口感好,而且對人體有利。

    這就是我家鄉的美食,你的是什麼?

  • 7 # 使用者4810405786216

    倘若“大東北”還始終存在於你的想象中,那麼你試著夜半三更拋個圈,整一盤兒金黃酥鬆,湯汁四濺,熱氣騰騰,賊拉拉正宗的鍋包肉,再配上一口“美食節目”裡的聲音特效為誘餌,於是,那些

      無論在家窒息還是在外撒歡兒的,無論地上跑著還是水裡遊著的,無論海外遊子還是故里佳人,都將確保你獲贊無數,所有的微表情也將是止不住的口水三千尺。

      說到鍋包肉這道菜,絕對是一份飲食記憶。雖然沒有考究的工藝,沒啥上等的輔料,可它在東北人的心中卻自有一片江湖,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美食如何翻新,跑路回家的人,都一定會點上一盤兒心心念唸的鍋包肉,那個味道,是根植於心,無法消除的,是一種不老的情懷。

      在東北的飯館兒裡,鍋包肉,無處不在,你甚至能在料理店,烤肉鋪裡見到它。一盤兒綴著香菜、蔥花、胡蘿蔔、薑絲的焦色大肉片,挨挨擠擠的擺在晶瑩剔透的湯汁裡,一口咬下去,酸、甜、焦、香、酥、軟,配著肉的味道一起融在口裡,那叫一個滿足。待不到你細細品味,一盤子就空了。它牽著多少人童年的滋味兒,繫著多少天涯遊子思鄉的情意。

  • 8 # 宿雲桐

    我的家鄉在哈爾濱,說起城市的食物印象,春城有過橋米線,南京有鴨血粉絲,北京有炸醬麵,冬城有什麼呢?冬天給了哈爾濱一整個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哈爾濱給世界一酸酸甜甜的鍋包肉。說起鍋包肉,它可不是啥新角,早在清朝,人們便經常拿他來招待客人。 一道上乘的鍋包肉,不僅要有濃郁的酸甜口味,而且其外皮還需足夠的焦脆,咬下去,裡面的肉還要足夠鮮嫩。要想做好這道小吃,需要認真認真再認真,每種食材,烹飪的時間,每次的溫度變化都可能會影響最後成品的質地和口感。

    除了鍋包肉,最出名的就是哈爾濱紅腸了。哈爾濱紅腸有多少種?多了不敢說,十五六種肯定是有了。各家在傳統基礎配方上都有所不同,口味差別很大。我有一個大學同學,超級愛吃紅腸,他可以閉上眼睛品嚐出哈爾濱市場上比較有名的幾家紅腸。秋林和肉聯的紅腸他都不用嘗,聞一聞就能分辨出來。外地朋友一提哈爾濱紅腸,能說出秋林、肉聯、商委這三家的已經算得上非常”瞭解“哈爾濱的了。

    青椒幹豆腐,東北人都懂,太好吃了,怎麼吃也吃不膩的一道菜,家裡的幹豆腐都是常備的。

    拆骨肉,顧名思義應該是從骨頭上拆下來的肉,肉質肯定好的沒話說,有的人喜歡蘸水吃,這是一道非常不錯的下酒菜。

  • 9 # 愛旅行美食楊老四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自東北的純種錦州吃貨呢,不得不說一句中國燒烤甲錦州這種低調(布搖civilian)的話。

    那對於錦州人民來說,真的就是,沒什麼我們不能烤得。

    慢慢從一種市井小吃演變成城市的文化。

    不得不說,燒烤已經成了錦州的一張名片。

    多說無益,上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先、又、然後造一個關於家務勞動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