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68198650918
-
2 # 捲土再來
栽培要點
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然後作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的畦。過溼過粘的土壤不宜栽種。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定植。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lO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幹,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後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定植
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O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為5Ocm×5Ocm或4Ocm×5O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淺水定根,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田間管理
(一)淋水排水夏季天熱時必須淋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過於潮溼,注意排除積水,以免爛根。
(二)鬆土除草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三)施肥為了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採收
蘆薈種植2-3年後即可收穫。當蘆薈葉片生長旺盛期,將中、下部生長完全,長20-3Ocm以上的葉片,分批割下。
產地加工
(一)將採收的新鮮葉片,切口向下,豎直放於木槽或其他盛器中,取其流出的液汁乾燥即成。
(二)將採收的新鮮葉片,用清水洗去泥土,橫切成片,加入與葉片等重量的水,用猛火煎煮2-3小時,再用紗布過濾,把澄清的過濾液放入鍋中加熱蒸發至稠狀,倒入模型內烘乾或太陽下曝曬至幹,即為藥用蘆薈膏。不同成熟度的葉片加工得蘆薈膏量亦不相同,嫩葉為1.83%,老葉為2.86%。
貯藏
將蘆薈膏裝入麻袋或塑膠袋中量通風乾燥處儲存。
溫度控制
蘆薈最適生長條件是保持溫度15~28 ℃、溼度75%~85%,冬季溫室不低於8 ℃。由於蘆薈的生態習性,不同地區、不同栽培條件下亦有所不同,冬季平均氣溫5 ℃以上可以大地面積栽培,冬季平均氣溫-5 ℃以上可以在大棚內過冬,平均氣溫-10 ℃以下,就需溫室栽培,有條件的地方要備有取暖裝置。
病蟲害防治
一般蘆薈很少發生病蟲害,一旦葉部或莖部出現黑斑病,可透過加強通風透氣、排除田間積水、控制土壤溫度、消除低溫潮溼的危害、及時除草來防治。由於地區差異不同,一般的病蟲害有紅蜘蛛、蚜蟲、棉鈴蟲、介殼蟲,蟲量不多時,用水沖洗即可,蟲情面積較大時,可噴40%氧化樂果乳油1 20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效。
-
3 # 菲誠有聲
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等,其中碳、氫、氧來自於空氣,而其他元素都是從盆栽基質中吸收的。另外,需要硼、錳、鉬、鋅、銅、氯等元素,雖然需要量不大,但不能為其他元素所代替。科學的施肥可使營養得到補充。 澆水:夏天,氣溫較高,蒸發量大,需要2-3天澆1次水,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澆水的時間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為好,此時水溫比較接近盆土溫度,可以避免因澆水使盆土的溫度劇變而影響根系的生長。要記住:“盆栽蘆薈,寧幹勿溼”。
回覆列表
栽培要點
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然後作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的畦。過溼過粘的土壤不宜栽種。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定植。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lO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幹,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後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定植
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O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為5Ocm×5Ocm或4Ocm×5O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淺水定根,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田間管理
(一)淋水排水夏季天熱時必須淋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過於潮溼,注意排除積水,以免爛根。
(二)鬆土除草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三)施肥為了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採收
蘆薈種植2-3年後即可收穫。當蘆薈葉片生長旺盛期,將中、下部生長完全,長20-3Ocm以上的葉片,分批割下。
產地加工
(一)將採收的新鮮葉片,切口向下,豎直放於木槽或其他盛器中,取其流出的液汁乾燥即成。
(二)將採收的新鮮葉片,用清水洗去泥土,橫切成片,加入與葉片等重量的水,用猛火煎煮2-3小時,再用紗布過濾,把澄清的過濾液放入鍋中加熱蒸發至稠狀,倒入模型內烘乾或太陽下曝曬至幹,即為藥用蘆薈膏。不同成熟度的葉片加工得蘆薈膏量亦不相同,嫩葉為1.83%,老葉為2.86%。
貯藏
將蘆薈膏裝入麻袋或塑膠袋中量通風乾燥處儲存。
溫度控制
蘆薈最適生長條件是保持溫度15~28 ℃、溼度75%~85%,冬季溫室不低於8 ℃。由於蘆薈的生態習性,不同地區、不同栽培條件下亦有所不同,冬季平均氣溫5 ℃以上可以大地面積栽培,冬季平均氣溫-5 ℃以上可以在大棚內過冬,平均氣溫-10 ℃以下,就需溫室栽培,有條件的地方要備有取暖裝置。
一般蘆薈很少發生病蟲害,一旦葉部或莖部出現,可透過加強通風透氣、排除田間積水、控制、消除低溫潮溼的危害、及時除草來防治。由於地區差異不同,一般的病蟲害有紅蜘蛛、蚜蟲、棉鈴蟲、介殼蟲,蟲量不多時,用水沖洗即可,蟲情面積較大時,可噴40%乳油1 20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