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來自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1]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6] 先秦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7] 先秦長城根據防禦物件,大致可分為北長城和南長城。北長城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彼此攻伐不斷。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以前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行動遲緩,很難抵禦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8] 1.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225年),惠文王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秦昭王,滅義渠,置北地郡,秦國北部邊境與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9] 2.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破中山,國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下令築長城,自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置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9] 3.燕國北鄰為東胡,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昭王即位後發憤圖強,命大將秦開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北韓”,拓地至浿水(今北韓清川江)。後方穩定後,燕國也開始修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抵禦東胡。南長城南長城主要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等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其他諸侯國的進攻。南長城1.楚國長城: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其位置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2.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線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儲存段落或遺蹟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公里[10] 。《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齊長城西起濟南長清區,東至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3.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4.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11] 5.南韓長城: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鞏固帝國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於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陝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於北韓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13]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長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築見稱。漢代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8] 唐代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位於山西省榆社縣,只不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築這條長城是為了統一戰爭。《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現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自然村),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後至儀城(轄於和順縣)。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並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就是依附突厥勢力,並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佔李淵發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唐王朝迅速採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禦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築防禦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由此出籠。[14]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有三段古老的古代邊牆,始建於唐代渤海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段古邊牆未見於任何歷史文獻記載,根據考古調查,斷定邊牆是古代的一條軍事防線,與長城的性質一樣,屬長城型山城。這道邊牆與當地渤海國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並修築的山城相似,據此認為,邊牆是渤海國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築的。[15] 兩宋山西省宋長城西起岢嵐縣青城山,東至荷葉坪山。岢嵐境內現存的38公里宋長城牆體全部由片石砌成,儲存完好處高約4.2米,頂寬約1.6米,有些段落保留著30釐米左右的女牆,有的地段還有炮臺遺蹟。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發現有炮臺遺蹟。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後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築。這是中國首次發現宋代長城,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16] 寧夏發現的宋代長城遺蹟,位於固原市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南北兩側。雖然儲存狀況較差,但考古人員根據其構築特點和現場遺物,認定為宋代修築。而時間跨越千年以上的戰國長城與宋代長城在同一地區並存,則充分說明這一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續的文明歷史。[17] 金長城開始修築於明昌五年(1194年),因旱災及張萬公等大臣反對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顏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線開築,於承安三年(1198年)築成。金長城(明昌界)北起內蒙古莫旗七家子村東南1公里處嫩江岸邊,經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經阿勒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營子,折向西行,經達裡諾爾北岸至商都縣上二股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終止於武川縣上廟溝。金長城全長約1650公里,設有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和屯兵城。...............................
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來自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1]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6] 先秦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7] 先秦長城根據防禦物件,大致可分為北長城和南長城。北長城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彼此攻伐不斷。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以前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行動遲緩,很難抵禦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8] 1.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225年),惠文王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秦昭王,滅義渠,置北地郡,秦國北部邊境與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9] 2.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破中山,國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下令築長城,自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置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9] 3.燕國北鄰為東胡,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昭王即位後發憤圖強,命大將秦開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北韓”,拓地至浿水(今北韓清川江)。後方穩定後,燕國也開始修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抵禦東胡。南長城南長城主要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等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其他諸侯國的進攻。南長城1.楚國長城: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其位置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2.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線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儲存段落或遺蹟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公里[10] 。《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齊長城西起濟南長清區,東至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3.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4.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11] 5.南韓長城: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鞏固帝國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於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陝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於北韓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13]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長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築見稱。漢代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8] 唐代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位於山西省榆社縣,只不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築這條長城是為了統一戰爭。《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現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自然村),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後至儀城(轄於和順縣)。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並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就是依附突厥勢力,並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佔李淵發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唐王朝迅速採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禦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築防禦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由此出籠。[14]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有三段古老的古代邊牆,始建於唐代渤海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段古邊牆未見於任何歷史文獻記載,根據考古調查,斷定邊牆是古代的一條軍事防線,與長城的性質一樣,屬長城型山城。這道邊牆與當地渤海國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並修築的山城相似,據此認為,邊牆是渤海國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築的。[15] 兩宋山西省宋長城西起岢嵐縣青城山,東至荷葉坪山。岢嵐境內現存的38公里宋長城牆體全部由片石砌成,儲存完好處高約4.2米,頂寬約1.6米,有些段落保留著30釐米左右的女牆,有的地段還有炮臺遺蹟。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發現有炮臺遺蹟。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後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築。這是中國首次發現宋代長城,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16] 寧夏發現的宋代長城遺蹟,位於固原市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南北兩側。雖然儲存狀況較差,但考古人員根據其構築特點和現場遺物,認定為宋代修築。而時間跨越千年以上的戰國長城與宋代長城在同一地區並存,則充分說明這一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續的文明歷史。[17] 金長城開始修築於明昌五年(1194年),因旱災及張萬公等大臣反對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顏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線開築,於承安三年(1198年)築成。金長城(明昌界)北起內蒙古莫旗七家子村東南1公里處嫩江岸邊,經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經阿勒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營子,折向西行,經達裡諾爾北岸至商都縣上二股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終止於武川縣上廟溝。金長城全長約1650公里,設有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和屯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