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教練傅康

    目前全球有超過20億人隱形飢餓,也就是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

    說我們國家已經從溫飽到小康,解決了貧困和飢餓問題,從吃飽到吃好的過渡。在大中型城市中,吃好也不是問題,想吃什麼都能吃到。而我要告訴你,我們國家有3到5億的人群都是“飢餓人口”,你會相信嗎?

    這種飢餓,不是肚子沒吃飽,或者沒有油水的那種飢餓,而是健康領域的“隱形飢餓”。

    同時,我們卻缺乏優質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這就是營養失衡,營養缺乏時表現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會被我們忽略,直到因營養缺乏導致身體功能失衡,甚至疾病。有一個形象的名詞:“隱形飢餓”,我們以為的吃飽,其實是隱形飢餓。

    隱性飢餓有什麼後果呢?

    除了營養不良、貧血、疲乏、精神不振外,它更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目前大約70%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癌症等,都與營養成分攝入不平衡有關,“隱性飢餓”正成為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對於減肥的小夥伴,它更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灰犀牛。身體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即使你控制熱量了,但是由於營養素比例不均衡,也是很難瘦下來。例如人體必須的維生素B,其中維生素B1、B2、B6和B12,可以促進脂肪、蛋白質、糖類的代謝。

    對於礦物質,以鎂為例,鎂幾乎參與人體所有新陳代謝過程,缺少它,身體就難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脂肪的分解過程也會減慢。

    隱形飢餓在哪些人群中最常見?

    首當其衝是白領!

    沒時間做飯,外賣是標配,成了多少白領的食物來源。兩個月前,全球知名的資料探勘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權威釋出《2018Q1中國線上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線上餐飲外賣使用者突破3億人,2018年預計將達到3.55億。在易觀智庫的調查中,外賣人數年齡群體主要落在25-30歲白領之間。

    沒時間、工作忙,於是吃飯變成了填肚子的機械儀式。看不見的外賣,也看不見質量。你吃下的每份便當,用的是放了多少天的蔬菜,用的是什麼油,裡面的糖、味精放了多少,你渾然不知。而且大部分外賣存在精製主食過多、油鹽過重等問題,

    這也間接導致了白領成為隱性飢餓的重災區。

    2013年至今,一線城市白領的惡性腫瘤年齡,從原來的36.65下降到35.86歲。常見癌症如下。

    改變也許很難,但不改變就肯定會不變。世界上最值得的投資,是對身體、健康的投資,如果每天肯花費一點時間、心思,多走幾步路,多吃一些真正的好食物,也許你認為的微不足道,有一天會發生質量,給你身體帶來無窮受益的變化。

    2019,80後全部都進入30歲了,真正愛護自己,祝讀這篇文章的你,健康快樂。

  • 2 # 食品有意思

    當我們餓的時候,肚子會咕嚕咕嚕叫喚,有時還會覺得四肢乏力、頭暈眼花,這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該吃飯了。

    但是當我們缺乏某些微量營養素的時候,我們卻感受不到,這就是隱性飢餓。

    隱性飢餓就是指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的狀態。如果在較長時間內攝入某種或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就會引起相應營養素缺乏的生理、生化、病理及臨床改變。

    比如,鐵缺乏是常見的隱性飢餓之一,不易被發現,如果嚴重缺乏到了一定程度,身體就會出現貧血等症狀。

    要想避免隱性飢餓,就需要飲食均衡營養,食物多樣化,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除烹調油和調味品外,建議平均每天攝入的食物達12種以上,每週25種以上

    在生活中要達到平衡膳食,每天的膳食應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類、大豆堅果類及油脂類這五大類食物。日常三餐的食物組成和大致比例,可參考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的搭配:

    以穀類為主(250-400克/天),餐餐有蔬菜(300-500克/天,其中一半為深色葉菜),天天吃水果(200-350克/天),吃適量的魚肉蛋和豆類(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天,大豆和堅果25-35克/天),一天一杯奶(300克/天),再加上控制油、鹽和糖的攝入就基本可以滿足平衡膳食的要求啦!

  • 3 # SRWang0922

    所謂隱形飢餓好像是吃是吃飽了,但身體真正需要的營養元素沒有吃到…其實現在的農業生產專注於植物必要元素,但是忽略了微量元素與其他礦物質,所以徒具形體卻營養價值不足,…這大概是隱形飢餓的原因吧!

    至於要吃甚麼?這有賴營養學專家來協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上太空的種子是否存活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