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維生素D(抗佝僂病維生素)對任何年齡的豬都很重要,因為豬的骨骼形成時,鈣、磷代謝一定要有維生素D的參與。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促進小腸及腎小管對鈣、磷的吸收與再吸收,增加血鈣、血磷,促進骨骼、牙齒的鈣、磷沉積。維生素D還能對甲狀旁腺起抑制作用,使腎小管對鈣的再吸收能力增加,無機磷排出減少。所以,維生素D和鈣、磷與甲狀旁腺內分泌有密切關係,它是調節鈣、磷吸收的要素。如果缺乏維生素D,即使日糧中有數量充足、比例適當的磷和鈣,也會使鈣、磷吸收和代謝發生障礙而從消化道排出體外,以至血液中缺乏鈣、磷而引起鈣、磷缺乏症。如果日糧中維生素D缺乏,仔豬出現生長髮育不良,毛髮松亂,兩腿無力,走路不穩,共濟失調,後肢麻痺,骨質疏鬆,骨骼變形,關節腫大,肋骨、肋軟骨結合部呈念珠狀,低鈣性抽搐。肋骨與肋軟骨連線處顯著腫大,形成圓形結節。胸骨彎曲,腿骨變形,胸部正中內陷,使胸腔變小,因而內部器官受到擠壓,出現佝僂病。成豬發生骨軟化症,母豬在缺乏維生素D約兩三個月後才開始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體重減輕,動作遲緩或暫時不能走路,以後身體坐伏腿上,胸骨變軟,肋骨失去正常硬度,胸骨和椎骨接合處內陷,全部肋骨沿胸廓呈向內弧形的特徵。缺乏維生素D的胚胎往往在早期發生死亡,發育的胚胎則在面板出現明顯的漿液性大囊泡狀水腫,皮下組織呈瀰漫性增生,生長髮育受阻,有時見到明顯的足肢短小,肝臟脂肪浸潤。對患佝僂病的仔豬,如一次大劑量喂服維生素D32萬國際單位,治療效果很好,並能維持其抗佝僂病作用達8周。對初產母豬來說,則能維持5周。一般治療仔豬初起的維生素D缺乏症,可每次喂濃魚肝油1~2滴,每天2次即可。維生素D有兩種主要的活性形式,分別是麥角鈣化醇(D2)和膽鈣化醇(D3)。麥角鈣化醇的先體是來自植物的麥角固醇。膽鈣化醇來自豬體表的7-脫氫膽固醇,先體物在紫外線照射下而轉變成維生素D2和D3。二者的結構相似。實踐中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有效的途徑,是利用Sunny中的紫外線照射豬的機體和飼餵經Sunny照射過的酵母粉和青綠飼料。由於維生素D3的前身是7-脫氫膽固醇,存在於豬的體表組織中,如面板、毛髮經Sunny中的紫外線照射,就可以轉化為維生素D3而被吸收,經血液輸送至肝臟貯存備用。所以,生長中的仔豬,每天有45分鐘左右的Sunny照射,種豬照射時間應稍長些,就可以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還可用紫外光照射酵母粉來獲得維生素D3作補充劑。青綠飼料作物含有麥角固醇,如曬制乾草時,能將麥角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2。維生素D在動物的肝臟、奶油、蛋黃中最豐富。維生素D2和D3對滿足豬對維生素D的需要同樣有效,但也有報道維生素D3效價可能高於維生素D2。由日糧食入的維生素D在膽鹽和脂肪存在的條件下由腸道吸收,被動擴散進入腸細胞,主要吸收部位在迴腸。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對維生素D的吸收率提高。研究證明,維生素D2和D3在發揮生物學效應前,必須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轉化為一種激素——1,25-二羥維生素D3(1,25-(OH)2D3)。維生素D3在肝臟中,25-羥化酶催化下,經脫氧生成25—OH—D3,在腎臟中由1-α羥化酶催化下25—OH—D3可轉化成1,25-(OH)2D3。生成的1,25-(OH)2D3再運輸至腸道,或其他組織發揮生理作用。維生素D活性以國際單位表示,1個國際單位等於0.025微克結晶維生素D3的活性。1國際單位與1美國藥典單位相等。豬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為125~240國際單位/千克飼糧,仔豬需要量高於生長豬,種豬、後備豬,與生長豬需要量相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無緣無故鬧彆扭然後就分開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