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苗說教育
-
2 # 人生就是一場戲0
小孩子不聽話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責任心去教育、引導孩子。千萬不能採用打罵、體罰等不正當的教育方式,就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使用暴力會讓孩子逆反心理越強,影響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作為家長我個人認為:
1、多多稱讚孩子,誇獎孩子身上的優點。家長有時間要多陪伴著孩子,一起做遊戲、看動畫片,在陪伴中體會什麼是真善美,讓孩子在愛的家庭中快樂成長。
2、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批評時要講究語氣、家長注意說話的藝術和態度。
3、不要總以爸爸或媽媽的身份和孩子溝通,可以試著像朋友一樣交流,效果可能會更好。
-
3 # 承德東方語言文化學校
關於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我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孩子不聽話是哪方面的不聽話,但不論哪方面的教育,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聽我們的話。
並不是說我們作為家長就能夠對孩子享有絕對的控制,我們的責任是不讓孩子誤入歧途,告訴孩子那些事是危險的,而不是讓孩子所有問題都要任由我們擺佈的,教育孩子的最基礎是要尊重孩子。
然後關於孩子總是不聽話,發脾氣的問題,或許是我們溝通的當然不對。在與孩子溝通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弄懂幾個問題:
一、你真的足夠了解孩子嗎?
1. 想有效引導孩子,你得先更新一下對孩子的看法。一般我們認為孩子不懂事、沒有自制力……但這只是我們以為的。事實上,孩子不是沒有長大的成人,他們對世界有著一套自己的看法。
2. 首先,孩子非常具有秩序感。只不過他們的秩序感,不是成人理解的整齊有序,而是要按自己的標準將物品歸位。比如,他覺得這個玩具應該放在桌上,那個玩具該放在床頭,如果都被收納到箱子裡,就破壞了他們的秩序感,他們便會用哭鬧來表達不滿。
3. 其次,孩子非常有自控力,耐心甚至比大人還強。只要找到了興趣點,他們就會非常專注。花幾小時搭積木、認真琢磨一個玩具,都是常有的事。至於有時缺乏耐心、情緒起伏,很可能是周圍的某個東西,讓他感到了不安。這時需要家長更加耐心地引導。
4. 孩子不是沒有長大的成人,他們和成人最大的區別在於:成人的行為是為了“完成”,孩子的行為是為了“學習”。比如拿起杯子,成人是為了拿到,要避免失誤;孩子是為了學會怎麼拿,要重複練習。所以家長要透過有效引導,給足孩子“試錯”的機會。如果認為孩子太小沒法自理,或者怕受傷就自己代勞,反倒影響了孩子學習。
二、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孩子?
1. 當孩子發脾氣時,首先不要否定他的情緒,也不要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而是先表達對他的認同。比如,當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發脾氣時,先不要說“你這樣不對”,更不要告訴他“吃青菜對身體好”,而是要先肯定他的情緒,“原來你不喜歡這個菜啊”“那你想吃哪個呢?下次給你做好不好”。
2. 如果發現了孩子的錯誤,要引導他做出改變,推薦用陳述性的表達,代替指責。比如,孩子喜歡在桌子上亂塗亂畫,怎麼辦?“誰讓你在桌子上亂塗亂畫,桌子很貴的”,就是一種指責,孩子很難理解;而陳述性的提示應該是直接給孩子確定的邊界,比如“寶寶,桌子不是用來寫字的,字要寫在紙上,我給你拿圖畫本好不好”。
3. 不直接批評孩子,而是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孩子在課上不守紀律時,錯誤的溝通方式是“聽老師說你表現很糟糕,總不守紀律,你難道不羞愧嗎”,這樣直接的批評會讓孩子感到受傷,從而找理由辯解。不妨聚焦到自己的感受上,“聽說你在課上表現不太好,這讓我非常難過。你也不想讓我難過吧,以後多聽老師的話好不好”。
4. 避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比如“你就是自制力差的孩子”“你就是學不好數學”……它們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缺陷,從而放棄自身成長。
三、怎麼在玩中引導孩子成長?
1. 當語言溝通不起作用時,不妨試著透過遊戲教育孩子。對孩子來說,玩是探索世界的最佳方式。不過關於玩什麼遊戲,很多家長都有個誤區:區分男孩遊戲和女孩遊戲,比如男孩要多玩挑戰大的遊戲,女孩多玩安靜的遊戲。事實上,無論男孩女孩,接觸的遊戲型別越豐富,對外界的探索也就越全面。
2. 介紹兩種適合大部分孩子的遊戲。一種是“打鬧遊戲”,並不是真的打架,而是讓孩子在動手中學會“掌握分寸”。可以讓孩子拍你的手,從輕到重,疼了就告知他;也可以讓孩子把你壓倒,或者讓孩子假裝被壓倒。透過這類遊戲,孩子能瞭解自己的力量,並體會到強弱雙方的變化,學習換位思考。
3. 第二種是角色扮演類的“幻想遊戲”。透過角色的互換,幫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甚至還能讓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比如,孩子特別害怕醫生,怎們辦?不妨讓他自己演醫生,你來扮演去醫院看病的孩子,然後和孩子自導自演下去。因為孩子能控制心中恐懼的“醫生”的行動,在這種掌控感中,他的恐懼感會慢慢消除。
4. 在遊戲中,儘量讓孩子主導遊戲程序,自己做跟隨者,讓他充分享受遊戲的樂趣。當孩子需要擺脫困境、突破自己時,就需要你接過主導權,給予他幫助。
-
4 # 鮑浚淇
孩子真的不能用聽不聽話來區分,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能說聽話的孩子就好,不聽話的孩子就不好。主要看看孩子在什麼時候會不聽你的話,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家長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模式是怎麼樣的?孩子是不是故意氣你?家長是不是要求太嚴了,孩子是不是在反抗?原因很多,一定要找到原因,走進孩子的內心,去真正瞭解你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渴望和爸爸媽媽溝通,而很多孩子的心門卻又是被父母給關上的。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想沒想過,你聽沒聽過孩子的心理話呢?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你真的理解過孩子嗎?還有家長每次和孩子說話是不是都帶著情緒或者命令的口吻呢?有效的溝通取決於對方良好的反應,那麼我們就要少給孩子講道理,而是做有效的溝通。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當成你的朋友,他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接受和拒絕的權利,所以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
5 # 幼師有話說
瞭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很多孩子不聽話,也並不是一直不聽話,很有可能某些事情,違背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去溝通。
學會找孩子溝通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找孩子主動溝通,透過耐心的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避免暴利對待
對於小孩子來說,有時候不聽話,只是一種任性,因此,一定要避免暴利對待孩子,而是應該耐心尋找解決辦法。
避免當眾批評孩子
在孩子有一些不聽話的舉動時候,作為家長不應該是批評,而是在私下去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避免強迫孩子
如果孩子有些事情是不願意去做的,作為家長也不應該過分強迫孩子,這樣對於孩子的內心來說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給予足夠的獨立思考和決定的時候,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成長更加獨立,也會更加願意和自己溝通,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他們不願意的事情,這樣就會讓他們變得不聽話。
-
6 # 我叫大甜
1 給孩子講個故事
我的孩子在不合作的時候,我一般都會編故事。
比如孩子不愛刷牙,我就編了一個小孩不愛刷牙,長蛀牙的故事。孩子聽後就去了。有時候我還會講小白兔牙刷等著你的故事等等。
孩子不去上幼兒園我就講一個不上學如何如何的故事。
人都愛聽故事,故事是人的最底層邏輯。人會從故事中尋找自己,對照自己。所以,孩子不合作,可以試試講故事這一招。
2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撒潑孩子有時候想要一樣東西,家長不樂意,比如孩子想吃糖,不給買就哭鬧。
這個時候講故事就不管用了。那家長不要著急,這時候可以用想象力這一招。
就順著孩子的思路,你想吃糖呀,我真想給你吃糖,你想想自己要吃什麼糖。這時候孩子就開始幻想。一開始想就切入理智腦,理智腦會幫孩子戰勝杏仁核的控制,就不那麼情緒化了。
3 一定要溫柔堅定孩子不聽話要做某些事情,如果家長不同意,一定要溫柔堅定。用你的情緒帶動他的。不要動不動就吵。吵是沒用的,因為人在受到攻擊的時候首先會啟動防禦機制,產生反抗情緒,所以,要溫柔堅。不允許就不允許,但是不要吵孩子,耐心地跟孩子解釋。
4 共情孩子孩子理智腦還沒發展好,容易情緒化。所以我們要共情孩子,在孩子不開心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表示你理解。有時候你表示理解,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有人懂,就好多了。
另外推薦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肯聽》這本書裡介紹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可以幫我們教育孩子。
5 少一些控制有時候孩子單純的逆反,就是因為家長控制的太多。人都需要控制感,如果一個人總是被其他人控制,就會很難受。心情不好,焦慮等。
所以,我們在沒有必要的時候,少一些控制。
比如孩子不想吃飯,就不要硬是要求孩子吃。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控制權,比如同樣是學習,寫作業,可以問孩子決定什麼時候開始,而不是必須放下手裡的事情,現在就開始。
回覆列表
家裡的寶貝有時不聽話,會把大人們氣得翻白眼,火冒金星。對孩子大吼大叫後,孩子開始哇哇大叫,哇哇大叫後,孩子稍微會安靜些,要不了多久,孩子毛病又開始患了,變得又不聽話了,甚至比之前更脾了。頓時會想,咋養了這樣的熊孩子?小孩子不聽話,確實惹人生氣?針對小孩子不聽話,下面我給家裡有熊孩子的支幾招?
1.當孩子平靜時在對孩子說
當孩子興奮沉浸在玩耍當中時,你說的話,孩子不會專心聽你說的話,根本聽不進去。等孩子平靜時在跟他說。
2.不要對孩子說教
當你對孩子說教時,孩子會很討厭。特別是當你很勞累,正在生氣時,事情不如意時,對孩子說教,會把你的不愉悅情緒傳遞給孩子。當自己心情好些,再對孩子說。透過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講出來,讓孩子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3.不要責罵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時,儘量不要去罵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害怕你。責罵會讓孩子既害怕又傷心。你說的話孩子就會關上他們的小耳朵,聽不進去。孩子不想成為你眼中的壞孩子。
4.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知道家長們都忙於工作,忙於掙錢,為了生活,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去陪伴孩子。儘量從繁忙的日程中抽出一些時間,推掉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陪孩子說說話,帶孩子出去溜達溜達,或者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玩玩遊戲。孩子會覺得跟你的關係很親近,會聆聽你說的。
總之孩子在不聽話時,多去聆聽孩子的心聲,在自己心情平靜的時候在對孩子說,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責罵孩子。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有時候,很多事情孩子都無法理解,很多事情對孩子來說很大,你給孩子說,孩子會產生恐懼害怕。孩子聽話時,不要對他們大驚小怪,讓他們模仿你的好榜樣,如何變得勇敢,如何面對生活。
專家認為,對孩子來說"質量時間要比數量時間"重要多。在質量的時間,跟孩子親近些,跟孩子談論重要的事情。多陪伴孩子身邊左右,多給孩子些鼓勵。讓孩子們追隨你的腳步。
總之,小孩子不聽話時,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要聆聽孩子的心裡。情緒的好壞決定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