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註釋: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裡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裡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海口的東面,今已沉入渤海中。以:連詞,連線“東臨碣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線的後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裡是遠眺、眺望的意思。滄海:東海,這裡是泛稱。〇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麼這樣”“多麼”“那麼”等。澹澹:水波動盪的樣子。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〇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樹木:指山島(即作者所登的碣石山)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裡是說林密。豐:茂密,茂盛。○這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區域性。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湧: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〇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湧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太陽和月亮。之:結構助詞,可不譯。行:執行。若:像,好像。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其:代詞,代大海。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裡:義同“中”,裡面。○這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執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沈德潛評論說這四句有“吞吐宇宙氣象”。其實正是詩人氣概和襟懷的寫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線“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志:心願,胸懷。〇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但在這首詩裡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滄海:“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如葛洪《抱朴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海”。蒼海:即滄海,大海。“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澥(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裡說的東海泛指中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澹澹:“澹澹”的本義是水波動的樣子。本詩“水何澹澹”即用此義。還可以形容心神恬靜的樣子。如劉向《九嘆·愍命》“情澹澹其若淵”。又可形容廣漠。如杜牧《登樂遊原》“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澹澹:形容天空遼闊廣漠。)蕭瑟:“蕭瑟”,是聯綿字,用作形容秋風的聲音,出自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本詩“秋風蕭瑟”用本義。又寫作“蕭颯”。“蕭瑟”又可用來形容寂寞淒涼。如杜甫《詠懷古蹟》之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燦爛:“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辭藻華美。本詩“星漢燦爛”,燦爛,光彩耀眼。張衡《思玄賦》“文章奐以燦爛兮”,燦爛:辭藻華美。又寫作“粲爛”。譯文: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執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解題】這首詩選自宋代郭茂倩(qiàn)編的《樂府詩集》卷三十。曹操傳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是曹操的首創。樂府舊題中有《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源出漢代民謠,一人唱,三人和。現存的一首古辭是寫求仙得道的。曹操則用它來寫自己的政治抱負。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第一章《觀滄海》,透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的博大襟懷;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記征戰途中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亂、田園荒蕪的憂慮;第四章《龜雖壽》,描寫詩人老當益壯、奮鬥不息的英雄氣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豔”辭,相當於序言。詩寫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烏桓之際。賞析一:漢獻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東胡族的一支),次年烏桓人攻破幽州,俘虜漢民十餘萬。為消除邊患,進而統一北方,曹操於建安十二年五月率師北伐。在八月的決戰中,曹操以少勝多,大敗敵軍。凱旋途中,他躍馬揮鞭,登上了秦皇、漢武曾登臨的碣石山,心情激盪,浮想聯翩。《觀滄海》便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抒發。《觀滄海》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透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對觀海所見景物的描繪。描繪大海景物,詩人先從大處落筆,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山島聳立的雄渾氣勢,展現出海的金景,這完全符合人們登臨覽勝的習慣。接著由全貌寫到區域性,把視線由遠處拉到近處,俯察腳下,雖然時屆初秋,碣石山依然樹木叢生,百草繁茂,色彩、剛柔、動靜和大海形成映襯。“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也是眼前實景,但比前面所寫“水何澹澹”更進了一步,是詩人在審視之後的所見所感,當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時,完全被它的雄渾壯闊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樣的浩渺無際。等到佇立一久,才似乎回過神來,原來風在吹著,海浪在激盪洶湧著,感到它蘊藏著搖撼宇宙的偉力。這樣寫就在平直中現出層次變化來。從結構上看,既把對海水的正面實寫推向高潮,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虛寫。後四句,詩人馳騁想象,描繪了另一幅海景:繞天執行的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大海的胸懷中升起的;夜空中橫亙蒼穹的銀河也好像從大海發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萬物,真是宏偉無比,博大無比。詩人這裡採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描繪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讀者透過這虛擬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偉,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詩人胸懷的博大和奇偉。所以,這樣的寫景實際是在抒情,是以景語作情語。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曹公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他的詩都是直接或間接抒發他的政治懷抱的。《觀滄海》看似寫景,實則述志。志在容納,以海自比。他在《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寫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都反映了他統一國家的大志,這種英雄本色是一般詩人學不到的。這也正是曹操的詩既有藝術的魅力,能給人以藝術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積極進取,增強勝利信心的根源。賞析二: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賞析三:該詩寫於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 ,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突入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攬全域性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風吹浪打,碣石山巋然不動。山高風急,激起詩人登高觀海的萬丈豪情。這豪情中蘊藏著詩人標領歷史潮流,敢做敢為,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品格;凝鑄著詩人不怕艱難險阻,傲視群雄,堅毅從容的軍事家風采。滿山繁茂的草木,讓詩人看到了他中軍帳內眾多的賢能之士,勇猛之將;看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萬雄師;看到了屯田村落裡軍民歡慶豐收的熱鬧場面。瑟瑟的秋風,是戰旗獵獵飄響;湧起的洪波,是戰略決戰取得勝利時,將士們衝破道道敵軍防線的壯觀場景。看著、想著,南征北戰的艱辛;戰亂不止,百姓未安,天下尚未統一的憂思;自己的作為仍有人非難、阻撓的孤憤……這時也湧上心頭,詩人的思緒怎能不象大海一樣洶湧澎湃、迴盪激烈呢?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託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統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 晚秋時節的碣石山上草木崢嶸、生機一片,得益於豐厚的水土保持。日月遨行太空、銀河縱橫天幕,這至大至剛、自強不息的偉大力量來自於包容萬物的滄海。山,雄偉不失靈秀;海,壯闊不失厚重。剛柔相濟、德威並舉政治謀略的施展,“唯才是舉”政策的推行,不也正如這山、這海麼。有山一樣的品格,有海一樣的胸懷,必定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整首詩從字面上看都是在寫自然景物,寄情抒懷不見蹤跡。這既反映了詩人“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政治家風範,也反映出他以“大無”化生“大有”意境的高妙藝術手法。 海山秋色圖令人心向神往,《觀滄海》詩更令人誦之難忘。 賞析四: 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大獲全勝,基本上平定了中國北部。這首詩是曹操在行軍途中經過碣石山時所作,寫滄海的廣闊浩大,顯出一種奇麗之狀,也反映出作者寬闊、雄壯的情懷,是中國寫景詩中最早的名作。 開頭兩句,敘寫遊覽的地點,一個“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寫觀海所見景物。 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寫詩人觀海所見。一個“何”字寫出了遊客驚歎的神情;忽然一陣秋風吹來,掀起連天巨浪,其聲勢更是令人驚心動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四句,互文見義,是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了觀海時的感受。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詩人博大胸襟的象徵嗎? 最後兩句是合樂時加上去的,與詩的正文沒有關係,但有加強表達感情的效果。 這首詩的重要特點是借寫景來透露感情。全詩寫景,沒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們能從實景的描繪中感受到詩人非凡的心胸氣魄。
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註釋: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裡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裡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海口的東面,今已沉入渤海中。以:連詞,連線“東臨碣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線的後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裡是遠眺、眺望的意思。滄海:東海,這裡是泛稱。〇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麼這樣”“多麼”“那麼”等。澹澹:水波動盪的樣子。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〇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樹木:指山島(即作者所登的碣石山)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裡是說林密。豐:茂密,茂盛。○這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區域性。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湧: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〇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湧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太陽和月亮。之:結構助詞,可不譯。行:執行。若:像,好像。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其:代詞,代大海。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裡:義同“中”,裡面。○這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執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沈德潛評論說這四句有“吞吐宇宙氣象”。其實正是詩人氣概和襟懷的寫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線“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志:心願,胸懷。〇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但在這首詩裡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滄海:“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如葛洪《抱朴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海”。蒼海:即滄海,大海。“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澥(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裡說的東海泛指中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澹澹:“澹澹”的本義是水波動的樣子。本詩“水何澹澹”即用此義。還可以形容心神恬靜的樣子。如劉向《九嘆·愍命》“情澹澹其若淵”。又可形容廣漠。如杜牧《登樂遊原》“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澹澹:形容天空遼闊廣漠。)蕭瑟:“蕭瑟”,是聯綿字,用作形容秋風的聲音,出自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本詩“秋風蕭瑟”用本義。又寫作“蕭颯”。“蕭瑟”又可用來形容寂寞淒涼。如杜甫《詠懷古蹟》之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燦爛:“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辭藻華美。本詩“星漢燦爛”,燦爛,光彩耀眼。張衡《思玄賦》“文章奐以燦爛兮”,燦爛:辭藻華美。又寫作“粲爛”。譯文: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執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解題】這首詩選自宋代郭茂倩(qiàn)編的《樂府詩集》卷三十。曹操傳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是曹操的首創。樂府舊題中有《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源出漢代民謠,一人唱,三人和。現存的一首古辭是寫求仙得道的。曹操則用它來寫自己的政治抱負。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第一章《觀滄海》,透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的博大襟懷;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記征戰途中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亂、田園荒蕪的憂慮;第四章《龜雖壽》,描寫詩人老當益壯、奮鬥不息的英雄氣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豔”辭,相當於序言。詩寫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烏桓之際。賞析一:漢獻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東胡族的一支),次年烏桓人攻破幽州,俘虜漢民十餘萬。為消除邊患,進而統一北方,曹操於建安十二年五月率師北伐。在八月的決戰中,曹操以少勝多,大敗敵軍。凱旋途中,他躍馬揮鞭,登上了秦皇、漢武曾登臨的碣石山,心情激盪,浮想聯翩。《觀滄海》便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抒發。《觀滄海》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透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對觀海所見景物的描繪。描繪大海景物,詩人先從大處落筆,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山島聳立的雄渾氣勢,展現出海的金景,這完全符合人們登臨覽勝的習慣。接著由全貌寫到區域性,把視線由遠處拉到近處,俯察腳下,雖然時屆初秋,碣石山依然樹木叢生,百草繁茂,色彩、剛柔、動靜和大海形成映襯。“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也是眼前實景,但比前面所寫“水何澹澹”更進了一步,是詩人在審視之後的所見所感,當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時,完全被它的雄渾壯闊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樣的浩渺無際。等到佇立一久,才似乎回過神來,原來風在吹著,海浪在激盪洶湧著,感到它蘊藏著搖撼宇宙的偉力。這樣寫就在平直中現出層次變化來。從結構上看,既把對海水的正面實寫推向高潮,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虛寫。後四句,詩人馳騁想象,描繪了另一幅海景:繞天執行的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大海的胸懷中升起的;夜空中橫亙蒼穹的銀河也好像從大海發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萬物,真是宏偉無比,博大無比。詩人這裡採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描繪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讀者透過這虛擬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偉,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詩人胸懷的博大和奇偉。所以,這樣的寫景實際是在抒情,是以景語作情語。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曹公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他的詩都是直接或間接抒發他的政治懷抱的。《觀滄海》看似寫景,實則述志。志在容納,以海自比。他在《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寫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都反映了他統一國家的大志,這種英雄本色是一般詩人學不到的。這也正是曹操的詩既有藝術的魅力,能給人以藝術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積極進取,增強勝利信心的根源。賞析二: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賞析三:該詩寫於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 ,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突入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攬全域性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風吹浪打,碣石山巋然不動。山高風急,激起詩人登高觀海的萬丈豪情。這豪情中蘊藏著詩人標領歷史潮流,敢做敢為,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品格;凝鑄著詩人不怕艱難險阻,傲視群雄,堅毅從容的軍事家風采。滿山繁茂的草木,讓詩人看到了他中軍帳內眾多的賢能之士,勇猛之將;看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萬雄師;看到了屯田村落裡軍民歡慶豐收的熱鬧場面。瑟瑟的秋風,是戰旗獵獵飄響;湧起的洪波,是戰略決戰取得勝利時,將士們衝破道道敵軍防線的壯觀場景。看著、想著,南征北戰的艱辛;戰亂不止,百姓未安,天下尚未統一的憂思;自己的作為仍有人非難、阻撓的孤憤……這時也湧上心頭,詩人的思緒怎能不象大海一樣洶湧澎湃、迴盪激烈呢?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託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統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 晚秋時節的碣石山上草木崢嶸、生機一片,得益於豐厚的水土保持。日月遨行太空、銀河縱橫天幕,這至大至剛、自強不息的偉大力量來自於包容萬物的滄海。山,雄偉不失靈秀;海,壯闊不失厚重。剛柔相濟、德威並舉政治謀略的施展,“唯才是舉”政策的推行,不也正如這山、這海麼。有山一樣的品格,有海一樣的胸懷,必定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整首詩從字面上看都是在寫自然景物,寄情抒懷不見蹤跡。這既反映了詩人“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政治家風範,也反映出他以“大無”化生“大有”意境的高妙藝術手法。 海山秋色圖令人心向神往,《觀滄海》詩更令人誦之難忘。 賞析四: 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大獲全勝,基本上平定了中國北部。這首詩是曹操在行軍途中經過碣石山時所作,寫滄海的廣闊浩大,顯出一種奇麗之狀,也反映出作者寬闊、雄壯的情懷,是中國寫景詩中最早的名作。 開頭兩句,敘寫遊覽的地點,一個“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寫觀海所見景物。 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寫詩人觀海所見。一個“何”字寫出了遊客驚歎的神情;忽然一陣秋風吹來,掀起連天巨浪,其聲勢更是令人驚心動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四句,互文見義,是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了觀海時的感受。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詩人博大胸襟的象徵嗎? 最後兩句是合樂時加上去的,與詩的正文沒有關係,但有加強表達感情的效果。 這首詩的重要特點是借寫景來透露感情。全詩寫景,沒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們能從實景的描繪中感受到詩人非凡的心胸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