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博玉書畫

    初學書法,如何能快速練出一手好書法呢?

    首先,要有好的導師,在導師的指導下,從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到臨帖、書寫等基本功入手,乃是一條最簡約的學書之路。同時要求初學者具備一些書史的知識,對漢字的流變,對傳統的法書、書家有一個大體的瞭解。

    其次,要有一個志同道合的學書群體,即圈子,這是培養興趣的必要條件。那麼,如何找到這樣的學書群體呢?唯有報書法班,就像孩童時上學讀書那樣,想不努力都不能夠。

    第三,初學書法,可擇定一家,或從唐人楷法入手,或從篆隸入手,矢精專一,篤志不分,平其爭競躁戾之氣,息其機巧使利之風,亦步亦趨,紮紮實實從形似中求筆法。在這一階段,最忌見異思遷;臨池日久,腕力漸生,此亦知常遠之道也。

    當然,初學書法要培養自己的興趣,要真歡喜。“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是興趣之初兆,能於空閒時於書肆中尋碑問帖,尋師訪友。每獲一帖,則欣喜如狂、明窗百回,是興趣漸濃。酷愛書道,雖富貴不足以惑其心,窘困不足以移其志,是真歡喜也。興趣的培養在於真正體味到審美的愉悅和創作的甘苦。因此需要前輩的誘導和鼓勵,更需要文化氛圍的薰陶。

  • 2 # 興平南郊竇文海

    首先這個問題提得難以回答,有點倉促,像提問者的心情。

    既要追求好,又要追求快,又好又快,反映出一種急於求成的心情,這於情感上是要得的,於學習過程中卻是要不得的。

    因為學書需要心平氣靜,細心觀察,仔細揣摩,反覆臨習實踐,心浮氣躁是做不好的。上面其實我已經說出了我對該問題的看法,也就是開始是多臨帖,“察之者貴精,擬之者貴似”,可集中先練習經老師指導選擇的一帖,然後再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篇一篇練習,從基本用筆、筆畫效果、間架結構、字的意趣、章法行氣諸多方面一點一點理解,直到脫貼也能寫出貼中的味道。也就是說能入貼,再從貼中走出來。然後再用所學的書體進行創作。學習別的書體也得遵循著這過程。

    這樣,我們沒有刻意追求快,其實效果會反而達到快。關鍵是要愛,要專注,要堅持、要不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的倒退。因為那倒退是在給更大的進步蓄力。

  • 3 # 葉金梁

    您好,練習書法沒有捷徑,要想快速的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我告訴你幾個好辦法;(1)必須找一個好的書法老師,最好一對一教學,這樣不走彎路。(2)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字貼,仔細臨摹,熟能生巧。(3)勤學苦練,理論聯絡實際,多讀多看名家作品,必有所成。以上拙見!

  • 4 # 美好手記

    那些書法速成班基本上都是誇大其詞的,書法,是一項需要終身學習的學問。當然,正確的方法,會讓你的書法學習事半功倍。如何進步更快呢,教你以下方法。

    第一,學習墨跡本,字跡的大小要與真跡的大小差不多。現在書店裡的字帖,很多是放大版的,並不太適合作為臨摹的字帖。碑刻字帖就不要放在初學階段的時候學。切記切記。要學原大的墨跡版本。可能有朋友會問:“我怎麼知道字帖裡的字是不是真跡原大?”你可以看看字帖的出版前言或內容說明,一般會介紹真跡的大小,例如我桌面上就有一本黃庭堅的《諸上座貼》,內容說明裡就有其中一段話“諸上座貼為紙本草書,縱三十三釐米,橫七百二十九點五釐米……”,而剛好這本字帖的高約為30多一點,也就是說,字帖裡的字就接近真跡的大小。

    第二,從自己喜歡的字帖開始學起。喜歡是最好的老師。當然,一定要從傳統經典的法帖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如果從今人的字帖選,總是不及經過千百年時間篩選下來的經典字帖。

    第三,假如是從楷書學起——因為很多人都是從楷書開始——建議從趙孟頫或智永著手。趙孟頫的字漂亮,好入手;智永的字高古些,承上啟下,可以深研。

    第四,毛筆建議用狼毫或者兼毫,紙張用毛邊紙。不要用水寫布、報紙這些東西來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cc9pro尊享版也有50倍數碼變焦,並且1億畫素,怎麼沒有宣傳能拍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