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博士的世界論
-
2 # —從心出發—
個人覺得沒有矛盾或衝突。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繼承和發展了《周易》中的思想。
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與“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描述,在內涵上是相通的。道生一,指道生一次,“道”為“太極”,生一次,即出現一爻,陰爻或陽爻(又稱陰儀或陽儀,即兩儀)。一生二,再生一次,即一爻上加一爻,為四象,少陰少陽老陰老陽。二生三,在兩爻的基礎上再加一爻,組成八卦,八卦又可以象徵萬物,所以說,三生萬物。以上所說的兩種描述,分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周易•系詞上》,應該是兩位聖人在參悟易經八卦時產生了相似感悟,這是《道德經》中部分思想來源於《易經》的有力證據。
從大的邏輯體現來看,道家、儒家的思想均出自《周易》。華人常講,做人要內外兼修,何謂內?又何謂外呢?內指修“德”,外指修“為”(即為人處世、幹事創業)。在《周易》中分別對應坤卦和乾卦,兩卦象辭有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清華校訓即出於此)。儒家對應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有先後次序、進階步驟,只不過把修“德”與修“為”分得更細罷了。《道德經》一書,道家思想濃縮於內,通讀該書,發現其內容包括了以下四大部分:一是修“德” 之道,二是治國之道,三是用兵之道,四是在以上三者基礎之上關於“道”的概念,以及其特徵、特性之闡述。老子在《道德經》書中排章布序與我個人理解的,可能有所不同,但要知道古文是不用標點,也不分章節的。
-
3 # 門童
《易》講象,就如一部電影講聲音,影象,色彩組成了電影,《道德經》講投射,講播放的原理,就如電腦播放,由虛無投射出真實的玄妙。(這個理論,可助您開啟宇宙一切之門)
-
4 # 蘭州易道王
易經與道德經,一是文體不同。前者是筮書文體,後者是論文體。 二是顯示宇宙的層面不同。前者是事物的形與象,後者是事物的名稱與內容。或者說,前者是畫的山水花鳥畫,後者是提的格律詩詞字。三是層次不盡相同。前者像如被子植物之果實,有四層次。後者多用雙關語,或謎語式。四是側重面不同。前者重點是陰陽之變,致後人之用也在風水,甚者則誤批為迷信。後者重點是尊道貴德,致後人之用也在仙與藥,甚者則誤批為出世之神學。
愚夫以為,易與老是大同而小異,非衝突者。 一是共同以無極與大道為宇宙本原。大道本無極。無極是大道也。古今中外,此乃唯一把宇宙講透徹的哲學經典,再無有其二可與之媲美也。 二是共同以"不我"為超越感性,又超越理性的超常大智慧。 三是體用共同都在治國安邦,達到理想社會之彼岸。 四是共同揭示了宇宙之密碼和終極之根源,從而,都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靈魂與文化基因了。 五是共同形成中華文化優秀傳統之核心與精髓,同為群經之首,萬經之源,兩者不可或缺其一也。 易經與道學為代表的優秀文化傳統,真正是保障中華文明上中下5000年不中斷之金鑰也。
-
5 # 小杰80164096
我覺得二者沒有矛盾和衝突。
一切理論都是圓融的。
我們不要有門派之見,要相容幷蓄。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易經》的本身就是符號學,伏羲感“天垂象”一畫開天而作八卦,經周文王演化成了六十四卦,卦辭解釋過於簡單,怎麼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需要有人去詮釋。
於是老子和孔子分別對《易經》進行了解讀,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論語》《易傳》,都是與《易經》一脈相承的。
伏羲“一畫開天”,但對於“一”之前的狀態沒有描述,老子就補充“道生一”,《道德經》講的就是無極,就是“一”之前的狀態。
“一”具體指的什麼,伏羲和老子也沒有講清楚,孔子的補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就是指“一”,“一”就是太極,孔子總結到“吾道一以貫之”。
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都是《易經》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