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詩鬼”李賀一生,以詩為業,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鬱,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高軒過》贊韓愈作賦“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1.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2.個人發憤抒情。3.寫神仙鬼魅的題材。4.詠物等其他題材。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象力非常豐富奇特,慘淡經營,句鍛字煉,色彩瑰麗。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註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白居易“詩魔”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中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號“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
他們二人詩的風格與人的風格盡皆不同,李賀是失意的瑰麗。白是避世的淡雅。
李賀“詩鬼”李賀一生,以詩為業,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鬱,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高軒過》贊韓愈作賦“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1.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2.個人發憤抒情。3.寫神仙鬼魅的題材。4.詠物等其他題材。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象力非常豐富奇特,慘淡經營,句鍛字煉,色彩瑰麗。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註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白居易“詩魔”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中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號“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
他們二人詩的風格與人的風格盡皆不同,李賀是失意的瑰麗。白是避世的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