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南風微涼秋風一季煙

    所謂“耽美”(來自日文TANBI),現在一般泛指漫畫和文學作品裡的美男以及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愛情。作為一種以女性為主要創作者和受眾的文化潮流,它最早出現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日本漫畫界,當時幾位女作家不約而同地推出了描寫美少年之間愛情的漫畫,耽美一時風行。

      而在南韓、中國等其他亞洲國家,耽美文化的影響同樣在逐漸擴大,相關網站及作品的擁躉越來越多。可以說,講述男性愛情悲劇的《王在男人》,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的。

      寶冢劇團與幽谷櫻花

      耽美為什麼會誕生於日本?這或許並非偶然。

      耽美這個詞彙,本身並不是特指同性之愛,而是指不顧一切現實,耽溺於美感之中,熱衷於描繪一切細節,即便在罪惡谷底也能看見櫻花——這也正是日本民族的文化傳統。

      眾所周知,古希臘人膜拜美少年的軀體,並且相信,男人之間的愛才是神聖的愛。在古代的日本,詩人們對那些美麗的少年津津樂道,他們白肌青瞳黑髮披肩,同時具備少女的生澀和少女所無法具備的媚態。

      那時的日本,既有“女形”(男扮女裝)的藝伎文化,也有“男形”(女扮男裝)的寶冢劇團。日本人對於性別以及歡愛這種模糊又寬容的態度,同樣成了耽美文化產生和發展的溫床。

      榮格說,每一個人內心都同時存在著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雙性同體的主角,就是耽美漫畫最初的形態。1975年,日本漫畫大師手冢治虫在《緞帶騎士》中塑造了一個同時有男人心和女人心的公主薩菲亞。她能夠在男性和女性之間不停轉換,同時受到男人和女人的追求。

      在漫畫中,手冢並沒有強調男女變身的生理變化,而是注重於刻畫角色對自身的性別認知。手冢承認,他之所以畫出這種漫畫,是因為受到了寶冢劇團的影響。

      在日本,寶冢劇團是一個完全自成的封閉夢幻國度。這個國度建立在空想之上,和現實生活完全隔絕。在舞臺上,所有的角色都是女性自己來扮演。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優,展現出現實中男性都不能具有的瀟灑、帥氣和傲慢,也展露出男人所不具備的驚人浪漫和溫柔。

      可以說,寶冢劇團塑造的正是女性心目中的完美男性。“他們”就是“她們”的分身,以輕聲細語給予女性精神上的“愛撫”和滿足,而絕對不會讓女性受傷。寶冢歌劇,正是將女性心中無性差的世界變成一種現實中可以觀賞的形式。

      其實,這也是耽美的實質。女讀者們並不在乎真正的男同性戀的生活和愛情究竟如何,她們拒絕一切現實因素的插入,漫畫或小說中營造的就是一個完美世界,可以耽溺,自我滿足。

      少女的隱秘情懷

      耽美究竟滿足了這些女讀者什麼樣的心理呢?

      除了能同時看到兩個以上的帥哥談戀愛之外,至少還有幾下幾個心理因素:

      第一,是女讀者對於女性自身的厭惡心理。

      在耽美作品裡,一般有這樣兩種故事背景:一種是徹底封閉的男性世界,比如男校、運動團體、宗教團體、監獄、海船、與世隔絕的小島等。在這種故事場景裡,通常壓根就沒有女性存在。

      另外一種故事則有女性作為男主角的朋友、親人或者情敵存在。作為情敵存在的女性,無一例外地招人討厭。她們身上集中了所有女人的缺點:美豔、驕橫、善變、現實、心機深沉、冷漠無情……作者藉助筆下人物之口,表明了這種潛在的厭惡。

      比如《日出之所的天子》中的廄戶天子的臺詞:

      “我最討厭女人了!在這個世界上,最討厭的就是戴著柔弱的假面具,暗地裡向男人獻媚的女人……女人讓我毛骨悚然。可如果是男人的話,誰都無所謂。不管是大王,還是傭人。”

      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日本,男性仍舊佔據著牢不可破的統治地位。對於少女來說,每個月的月經帶來的麻煩、生育的疼痛、成為一個男人的妻子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無一不讓她們感覺到被動。性,首先喚醒的不是“慾望”,而是“恐懼”。這種人為的隱瞞和壓抑,使少女對成熟產生了牴觸,進而對女性這一性別產生了厭惡。

      而在耽美漫畫裡,正是漫畫中那些美少年說出的臺詞,這種不和諧的聲音,成為女讀者的心聲。這種對女性的厭惡,其實是女性對自己被迫置身的處境發出的怨尤之聲。

      第二,滿足了少女們窺看性卻沒有負罪的心理。

      和從小就聚集在一起看色情電影的男生不同,少女多半帶有精神潔癖。看到赤裸裸的男女歡愛,她們會覺得下流、骯髒,甚至可怕。這是少女特有的矛盾和恐慌。

      在耽美漫畫或小說中,雖然大多都充滿了比普通少女漫畫大膽的性愛場面,但那真的是兩個男人在做愛嗎?並非如此。所謂“淚花平胸小受”,那些處於被動的美少年們,品嚐著被迫的痛苦,時常喚起男人的慾望,和女人一樣。

      他們是有著美少年軀殼的女人。

      正因如此,在閱讀耽美作品的時候,少女們可以將“性”從自己身上剝離開去,假託在美少年的身上,在一個完全脫離現實的舞臺上,以更加純粹的愛情故事,從主動者、觀察者的視角成功地操縱一切。這,就是耽美。

      第三,滿足了女性觀看禁忌的愛的心理。

      男性喜歡看戰爭和恐怖,而女性則有觀看愛情悲劇的需求。早些年的愛情小說中,男女主角面臨著巨大的家庭身份差距;今天的愛情故事則流行著另外一些命運悲劇:突如其來的車禍、絕症等等。但是哪一樣也比不上耽美故事所面臨的悲劇美:禁忌的、不被允許、註定被拒絕的、秘密的同性戀情。

      少女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內心的愛情夢想破滅的過程。少女漫畫無一例外地在“結婚”的時刻終結,但少女們慢慢會發現,那些編造的愛情故事是那麼空洞幼稚。結婚了,糾葛沒有了,男女主角安定下來了。那麼,愛情就此結束了嗎?

      而在耽美漫畫和小說中卻充斥著這樣的臺詞:“即便背叛全世界,被所有人遺棄,我也要和你在一起!”“如果愛你使我們墮入地獄,我也將永遠站在你的身後,替你抵擋地獄的烈火!”……

      在這個世界裡,不存在庸俗的婚姻、無聊的生殖,不關乎世俗的匹配,更沒有利益的考慮,只有絕對的唯一的終極的愛。

      耽美,一種正面的存在

      很難評判耽美文化存在的意義究竟是好還是壞。就像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的男性和女性一般,耽美漫畫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人類徹底超越了兩性的性別差異,拋卻了對性愛物件的性別執著。

      在這個世界裡,女性無須藏匿自己的性別和慾望,男人和女人獲得了絕對意義上的平等,沒有什麼不可以被改變的,男性和女性也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混沌未分的統一體,有著通往彼此的途徑。

      在這個世界裡,你選擇你的愛人,是因為絕對的愛,而並非因為他是男性或者女性。

      即便作為一種臆想,空想和幻想,即便只有這麼一點點積極的意義,我也會覺得耽美漫畫的存在,是一種正面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蘭菜花怎麼做最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