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首先定一個基調,李廣不如衛霍,這一點可以說是明的,但很多李光粉卻不認同,這我也是醉了。但是李廣確實可以稱之為一代名將,這一點是我想說明的。

    古人捧李廣多為失意人寄託自身的情感,殊不知捧的過高致使今天很多人得不滿。但是我也要指名一點,透過說明李廣不如衛霍來證明李廣不應封侯,這是很可笑的邏輯,因為衛霍可以算是天花板了,而李廣只求能碰到底線。可偏偏這種論證方法卻有很多人再用,麻煩各位,你這是踩李廣呢?還是黑衛青呢?

    首先先提一下李廣迷路將軍的由來。說實話這是一種很搞笑的說法,李廣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博中因為種種原因從先鋒調到了邊路,然後因為失期導致單于脫逃。首先有人竟然陰謀論李廣故意失期,天吶,就算他沒撈上先鋒,也不至於這麼做啊,更何況他不是隻有自己的部隊,別人能答應嗎?更何況倘若他合圍成功,抓住單于,他也少不了那份戰功。然後要說的就是有衛青粉認為是李廣的鍋導致衛青沒法抓住單于,李廣是垃圾。我靠真是一粉頂十黑,就算李廣是垃圾,可用人不當的是衛青自己好嗎?是他把李廣掉的位置,這可能也是導致李廣自殺的重要原因。所以說,單于的逃走和他自己的失誤也有關係,畢竟他是大將軍 ,統領全軍。

    然後再談一個話題,李廣粉喜歡拿霍去病遠征大漠的戰損比說事,所以我說了真是一粉頂十黑,戰略懂嗎,戰略,看待事情冷靜點,多思考,你們應該怎麼說,來我教你們,第一種方法、李廣在漢朝尚未反攻的時候,北御匈奴,保護一地平安。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別不自量力好嗎,這時候你們應該拉出一個更垃圾的來輪,舉個例子,比如貳師將軍李廣利,有衛青的命,沒衛青的本事,武帝封侯的幾十個,你們非要要這衛霍,好像不贏過衛霍,李廣就不能封侯,你們就找個垃圾點的。要知道李廣也沒你們這麼看不起衛霍。

    好了,最後我來一段總結,總的來說,李廣算不上曠世名將,但他也卻有自己得獨到之處。他成名於七國之亂,之後也名揚四海,但終究未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封侯。他最有可能封侯的時候應當就是七國之亂了,可卻陰差陽錯,錯過良機。他為人有任俠之風,好惡形於色,雖有些許功勞,終不能長久。他在御邊上也算有功績,但在草原上卻註定會吃軍紀散亂的虧。說到底他的能力也當以封侯,但若不封卻也無話可說,終在最後一戰中,失望自殺。倘若李廣有衛霍的能力,即使沒有這麼大的功績,也多半能封侯,可惜他只有關內侯的能力,卻有陰差陽錯,屢失良機_。這大概才是他感嘆命運的原因吧

  • 2 # 甜瓜20875

    李廣只是一位將才,對自己的佔位不清,心理戰法欠缺,政治圈的運作不懂,這也是很危險的,但是,他沾了一個光,心安理得,務實做事,家與國之間,以國事為重,真正做到了,才保障了名望與殺身之禍……

  • 3 # 聊以自娛2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關於“飛將軍”李廣的詩很多。

    李廣(約公元前189年-前119年),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人,西漢時期的名將,生性勇猛,身材高大,善騎射,為人廉潔,治兵寬緩,深得軍心。馳騁沙場40餘載,經歷大小戰役七十多場。匈奴畏英勇,稱之為“飛將軍”。公元前119年,漢匈“漠北之戰”,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時年約71歲。李廣出身將門,其曾祖父李信為先秦名將,曾率軍隨王翦擊敗燕太子丹。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舉侵入漢地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因為擅長射箭,殺死、俘虜了很多敵人,回朝任郎官、騎常侍。有一次,李廣常隨從漢文帝出獵,射殺一頭猛獸,因而文帝說:“可惜啊,你沒有碰到時機;假使你處在高帝的時代,封個萬戶侯也不在話下呀”!

    漢景帝即位,採納晁錯“削藩策”,吳、楚七國藉口“誅晁錯、清君側”起兵叛亂,李廣擔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聯軍,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了大功。由於梁王劉武私自授給李廣將軍印,回朝後,李廣沒有得到任何封賞。調任上谷太守後,多次與匈奴交戰。典屬國公(掌蠻夷降官員)孫昆邪流著眼淚對皇上劉啟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他自恃有本領,屢次和敵人爭勝敗,恐怕犧牲了他”。漢景帝這才調任他為上郡太守。

    當時,匈奴時常在邊境騷擾,李廣多次與其交手,打了許多硬仗。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漢景帝派親近的宦官跟隨李廣整訓士兵,抗擊匈奴。這個宦官帶著幾十名騎兵放馬馳騁、撒歡遊樂,遇見了三個匈奴人,就和他們打了起來,宦官哪裡見過這個,早嚇得腿打顫。匈奴人轉身射傷了中貴人,幾乎殺光隨從。李廣趕到後說:“這幾個傢伙一定是射鵰手”。李廣就帶著身邊百名騎兵追了過去。那三個人沒有騎馬,只是徒步而行。李廣射死了兩個,活捉一個,一問果然是匈奴的射鵰手。突然發現前面幾千名匈奴騎兵趕來,他們看見了李廣,就在山上擺好陣勢。李廣的騎兵非常驚恐,想快馬往回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營幾十裡,現在如果逃跑,匈奴兵追射我們,我們就死光了。現在我們不動,匈奴一定認為我們是在誘敵,反而不敢來攻擊我們”。李廣命令說:“前進”!他們在距匈奴陣地約二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命令說:“都下馬解鞍”!士兵說:“敵人很多並且離得近,倘若解鞍後有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人以為我們會逃跑,現在都解下馬鞍,表示不走,我們就用這辦法來迷惑他們”。匈奴騎兵果然不敢來攻擊。匈奴軍中有個騎白馬的將領出陣,李廣上馬,與十多個騎兵奔了過去,射死了那個將領。然後回到本隊,從容解下馬鞍,士兵們又把馬放開,躺在地上。這樣一直等到天近黃昏,匈奴兵始終不敢前進攻擊。夜半時,匈奴兵認為漢軍在附近有埋伏,害怕漢軍乘夜襲擊他們,就撤退了。第二天清晨,李廣他們悠閒地回到營中。李廣此後任隴西、北地、雁門、雲中太守。

    漢武帝劉徹繼位後,左右近臣都認為李廣是名將,調任他為未央宮衛尉,程不識此前擔任長樂宮的衛尉,他們都是以邊郡太守的身份統率軍隊的。李廣為官清廉,時常將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屯田守邊,與士兵同吃同住同勞動。等到出兵攻打匈奴時,李廣行軍身先士卒,帶頭殺敵。李廣軍隊沒有嚴格的編制、佇列和陣勢,喜歡在靠近良好的水源草地駐紮,停宿的地方人人感覺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衛,幕府簡化各種文書簿冊,習慣在遠處佈置了偵察崗哨,從沒有遭遇過危險,士兵願意為他而戰。程不識要求嚴格,編制、佇列和陣勢,晚上打更巡邏,軍官處理軍事檔案到天亮,甚至通宵達旦,軍隊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險。程不識認為:李廣的部隊十分隨便,如果敵人突然襲擊它,就無法招架了;他自己計程車兵也安逸快樂,也樂於為他出力。他的部隊雖然緊張忙碌,但是敵人也不敢來犯。當時,李廣、程不識都是名將,然而,匈奴畏懼李廣的號召力和智謀,卻不怕程不識。士兵們也多喜歡跟隨李廣而苦於跟隨程不識。程不識也是為人廉潔,謹守法令的將軍。在漢景帝時因為屢次直言勸諫而改任太中大夫。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漢武帝聽從聶壹(三國張遼的先祖)、王恢之言,在馬邑伏重兵圍殲匈奴,但因單于生疑退兵而作罷。李廣馬邑之戰時是驍騎將軍,屬護軍將軍,因此無功而返。此後四年,李廣由衛尉調任將軍,從雁門郡出擊匈奴。匈奴以多勝少,打敗了李廣的軍隊,李廣當時受傷被捉到了。單于知道李廣有才能,下命令說:“捉到李廣一定要活著解送來”。匈奴騎兵把李廣安置在兩馬之間,用繩索結成網兜讓李廣躺著。走了十多里,李廣裝死,斜視旁邊有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縱身一躍,跨上匈奴少年的馬,抱著少年策馬向南奔跑了數十里,又收集了他的殘餘部隊。匈奴派幾百名追兵追趕他,李廣一邊跑一邊拿起匈奴少年的弓箭,射死了追來的騎兵,因此得以逃脫。回到漢京師,漢朝廷把李廣交給法官。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的人馬眾多,自己又被敵人活捉,當應斬首,李廣用錢贖罪成了平民。

    幾年後,李廣和退隱前穎陰侯(灌嬰)的孫子灌強到藍田南山中打獵。一天夜裡,帶著一個騎兵跟人在田間飲酒。回到了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阻止李廣。李廣的隨從說:“這是前任李將軍”。亭尉說:“夜間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能透過,何況是前任的呢”! 就扣留李廣露宿在霸陵亭下。不久,匈奴入侵,殺了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將軍。韓將軍轉移到右北平(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去世了。漢武帝任命李廣作右北平太守。李廣請求霸陵尉與他一起赴任,霸陵尉來到後李廣就殺了他,然後上書自行謝罪,這件事可見李廣心胸並不寬,睚眥必報。李廣在右北平郡,匈奴稱他為“飛將軍”,躲著李廣,好幾年不敢進入邊界。

    一次,匈奴人大兵來犯,被李廣引兵打跑了。回撤後,李廣發現少了一個士兵,就帶部分人從原路回找,發現那名士兵受傷躺在水溝邊,就把士兵扶上自己的馬。自己拿著大刀,跟在後面行走,這事在軍中影響極大。還有一次,李廣出外打獵,時值傍晚,突然看到草叢中臥著一隻老虎,李廣連忙讓從人後退,開弓發箭射去,射中老虎,大家走近一看,是塊石頭,箭頭射進了石頭裡了。後來再去射,卻始終不能再射進去了。這件事傳來傳去,竟把他說成了天神下凡!

    郎中令石建去世,漢武帝召李廣接任郎中令。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廣任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公孫賀、李朔、趙不虞等多有斬獲因功封侯,而李廣的部隊沒有功勞,沒有封賞。元狩二年(前121年),李廣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領4000騎兵從右北平出發,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的那位)率領1萬騎兵和李廣分兩路行軍,匈奴左賢王帶領2萬騎兵包圍李廣,士兵都很恐懼,李廣就派兒子李敢快馬衝擊敵人。李敢獨自帶了幾十名騎兵飛奔而去,直接穿入匈奴騎兵的包圍圈,繞出敵軍的左右兩翼而回。那一仗,匈奴猛攻他們,箭下如雨。漢兵死傷過半,漢軍的箭也快用完了。李廣便命令士兵把弓拉開,不要放箭,自己親自用大黃弩弓專射敵人的副將,射死了幾個,匈奴不敢向前。第二天,繼續奮力戰鬥,博望侯張騫的軍隊到了,這才解圍而去。這時李廣軍只有少數幾個人了。按漢朝的法律,博望侯張騫耽誤了預定的日期,當處死刑,出錢贖罪,降為平民。李廣功過相當,不予封賞。

    很多人以前名聲、地位遠在李廣之下,現在不少人都超過了李廣。一次李廣和望氣家王朔喝酒說:“從漢朝出擊匈奴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在其中,不少人,還有我以前的手下,現在都封地了。難道我的生相不該封侯麼”?王朔說:“將軍您回想一下,曾經做過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做隴西太守時,羌人曾經反叛,我引誘他們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殺了他們”。王朔說:“罪過莫過於殺降,這就是將軍您不能封侯的原因啊”!

    元狩四年,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大舉出兵攻打匈奴,李廣幾次請求前去。漢武帝認為他老了,沒有允許;過了好久,才允許他擔任前將軍。大將軍衛青捉到俘虜,得知單于住的地方,就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趕去,命令李廣跟右將軍從東路出擊。衛青曾暗中受到皇上囑咐,認為李廣年老了,不要讓他正面同單于對陣,其實為了保護他。李廣、趙食其因迷失道路,沒有按時與衛青匯合,造成匈奴單于逃脫。衛青沒有貿然行事,要求李廣的幕僚前去聽審,然後按情況酌定再報朝廷。這原本是一片好意,李廣聞言大怒:“各校尉無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若要問罪罪,我聽候審問”!回到自己駐地,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廝殺了40多年,與匈奴經歷了大小70多次戰鬥,功勞總該有吧!大將軍不過是個養豬羊的,憑藉皇后姐姐衛子夫的關係,爬上了高位。我這次偏又迷失了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我已60多了,最後還要衛青這樣的後生侮辱。命該如此啊”!說著便拔出刀來自刎了。一代飛將軍就這樣了卻了一生。訊息傳出,老百姓和士兵,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不論是年老的還是年少的,都為他流淚。

    太史公司馬遷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總結世人對李廣的評價。《漢書》主編班固說:“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哀哉”!《資治通鑑》司馬光評價:“效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

  • 4 # 人賤命薄

    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廣在獲得飛將軍名號時的功績,因為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

    史書記載:公元前128年,匈奴攻入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其中遼西太守還戰死了。

    公元前127年,匈奴單于率10萬主力騎兵翻越興安嶺,進入匈奴左部地區。與匈奴左部左賢王、左大將、左谷蠡王的近10萬騎兵,聯合一起從右北平、遼西兩郡的北部進攻右北平郡。

    面對匈奴單于的20萬騎兵,退守右北平郡的韓安國將軍吐血身亡。

    漢武帝啟用被貶為平民的李廣為右北平郡太守,去抵禦匈奴單于。

    李廣秋天到任,冬天匈奴單于就死了,匈奴太子左賢王餘單投降漢朝。

    司馬遷只記載“廣居右北平,匈奴畏之,號曰漢之飛將軍,數年不敢入右北平。”

    歷史上與李廣有同樣威懾力的,還有李牧。

    李牧是“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匈奴十餘年不敢近趙邊城”。

    雖然司馬遷和班固沒有記載李廣在這一次反擊匈奴的戰爭中的功績,但我們也可以從結果中發現,李廣的厲害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拾到別人丟失的證件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