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遠路高
-
2 # HUANG黃的管理微分享
我個人認為,格局就是認知。
一個人對自身以及外物(形)的觀察能力和洞察能力,組成了人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大小決定了認知程度的高低,這個高底就是這個人的格局。
格局是一種認知程度,自然就會有高有低,所以認知程度高低對應格局大小,那麼理論上每個人都是有格局的。,只是高低不同。
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會說有些人是有格局的人,有些人是沒有格局的人呢?舉個例子,格局和高中物理裡的“場”很類似,基本代表了一個人的能量,解決問題的能量。如果認知能力較低的話,「如何解決問題」這一思維體系也就相對不完善甚至沒有,自然也就形成不了較為明顯的“場”,所以認為其不具有格局。更準確的來說,是有場,但不夠明顯,以至於可以“忽略”。
總的來說,格局體現的就是認知程度背後的認知能力是否形成了場、以及場的強弱。
-
3 # 一切從心262
所謂的格局從字面的意思上看,格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局就是一個人的胸懷和視野,從字面理解這就是格局。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格局,誰的格局很大,很有謀慮、膽識、視野。
古人有一句話是,你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寬。
-
4 # 賞景是誰
格局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的高度,格局大就是對事物的看法不侷限於眼前,有能力、有眼光看得更遠,對待新事物有包容的態度,不隨波逐流,對待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清醒的認識。
-
5 # 首席投資官
從以上定義可知,格局這個詞可以被拆分成兩個字,前者是所認知,後者是所作為,簡單說,就是看見了什麼以及做了什麼。
至於格局大或小,可以理解為對環境或事物的洞察力強或弱,以及所做事情程度的偏與頗。舉個簡單例子,高中閱讀理解,時常考察某種自然天氣的變化象徵或暗示著什麼徵兆,受過訓練的學生一般會回答“1、描寫了某種自然風光;2、營造出一種XXX的氛圍;3、從側面烘托了人物的XXX情感和XXX思想”,這是典型的答題套路。而“格”就是需要準確認識環境、判斷形勢,儘管有人不認同上述“無中生有”的教學方式,但對於理解他人心理活動以及準確判斷形勢而言,實在是有必要,這是由中國這個大環境決定的。
往深了說,“格”是一種審時度勢。
再說“局”,當為則為,不當為則不為,此謂“局”。當與不當不僅僅是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識時務”而“利己”,相反,“局”反而像下棋,一步步落子,但卻不急於一時爭強好勝,從第一子能看到第十子,從開局能看到結局,更多的是一種大局觀。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局”更多地反映在“小我”和“大我”之間的博弈之中,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世界,“局”就是要走出“小我”,看到“大我”,並且為之。
股市亦然,不可管中窺豹,否則只能看見一斑。
回覆列表
我個人淺見,格局不僅是一個人的胸懷,更是一個人對眼前事物現在跟明天的一個判斷分析,格局在金瓶梅中講:審格局,決一世之枯榮;觀氣色,定行年之休咎。可見古人早已經明白此道理,看如今凡成大事者,都能高瞻遠矚,定自己的將來,定企業的發展軌跡。一個人的格局會影響一個人的氣場,即便他此時平庸,他的氣場和做事的風格,會感染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