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太祖皇帝是從五代十國裡走出來的人。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亂世,五十年換了十四個皇帝,這十四個皇帝裡能在皇帝位置上善終的只有五個。但是由於當時戰亂不止,打仗還只能靠武人,於是武人的地位反而越來越高,文人只能在武人的羽翼下生活。
後漢隱帝說:“國家大事不要和那些書生商討。”
後晉英雄安重榮說過“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五代史弘肇也說“克定禍亂,長槍大劍足矣,至於什麼毛錐子,又有何用?”
五代武將權勢,可見一斑。
太祖也是武將出身,而且最終還奪了別人的天下,自然對武人是非常忌諱。但是當時國家未定,天下還沒有一統,所以那時候武人還是得重用。
但是馬上可以打天下,馬上如何治天下?
宋朝建立後,風捲殘雲般將周邊割據勢力一一消滅。天下基本安定,此時治天下就得讓文臣來。而且重文輕武最重要的還是恢復綱常倫理,打壓武人氣焰,你得承認我們老趙是皇帝,不能說你有兵你就反了。
根本目的還是維護趙宋統治。
-
3 # 梅鶴宗主
很明顯,是為了防止黃袍加身的事情再次發生。他自己就是武將造反的典型,所以對手下那一幫武將的心思還是很明白的。人有了權利難免會飄,武將有了軍權更是如此,當武將的權利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便他不想造反,手下人也會逼著他造反,陳橋兵變就是典型的例子,雖然是趙匡胤假裝的,但手下人的鼓動肯定是在推波助瀾。所以趙匡胤當然要防範武將了。
武將有指揮權,沒有兵權;文臣有兵,權沒有指揮權,兩相制約,才能平衡,皇帝要的就是這個平衡。
-
4 # 微言共論觀天下
趙匡胤的登基靠的是陳橋兵變,也就是所謂的“被”部下黃袍加身,天下是其以手握重兵的武將重臣身份奪自後周柴榮所遺孤兒寡母之手。縱觀唐末以來,改朝換代十分頻繁,動輒便是手握重兵之武將不甘人下廢帝自立,上演了一出出武將奪權的戲碼。趙匡胤深知武將擁兵自重之弊,本人天下又來自篡位自立,因此自宋朝初定便以杯酒釋兵權等溫和手法剝奪武將兵權,同時重用文人,使文武相互牽制,避免再出現尾大不掉之強勢武將。但因為根除武將篡權之隱患,政策制定上有些矯枉過正,致使宋朝一直以來都是文人的盛世,但武將就活得比較憋屈了,平時不掌兵,戰爭發生時臨時獲指揮權還要飽受文官掣肘,在朝廷裡身份低下,被文官輕視、排擠。大將狄青的一生境遇就是宋朝武將境況的真實寫照。
有宋一朝,文官掌兵,武將受氣不說,因為兩個集團的不和,加之外行指揮內行,軍隊建設一直難以達到應有的高度,軍人戰鬥力得不到充分釋放。後果就是軍事上總是疲軟不振,飽受周邊國家欺凌,雖富甲天下,科技發達,卻難以轉化為強大武力,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富而不強,只能是讓人垂涎的肥肉而已,不知何時就會被狠咬一口。
-
5 # 青年史學家
眾所周知,有宋一朝實行的都是重文輕武的制度,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北宋的基本國策之一就是限制武人的權力,隨後在一系列的制度設計中,武人專政幾乎被完全限制,南宋的情況要略好一些,南宋除了一批傑出的將領,但是南宋缺乏一位具有深謀遠慮的丞相,因而可以用“北宋缺將”、“南宋缺相”來形容兩宋的基本政治、軍事情況。
宋朝的重文輕武的政策始於宋太祖,而宋太祖之所以要這樣做一方面與北宋初年面臨的複雜政治、軍事形勢有關,另一方面與宋太祖及其一班謀臣的五代經驗和記憶有很大關係。北宋初年,天下基本底定後,有一個問題讓宋太祖越來越擔憂,那就是與宋太祖一起打天下的那幫將領依然掌握著重兵,宋太祖害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是又因為石守信、高懷德等將領與宋太祖是過命的交情,因而宋太祖不忍對他們下毒手,所以選擇了委婉的杯酒釋兵權的方式,這些將領也十分體會趙匡胤的心意,在飲酒的第二天就上奏要求解除他們的兵權。
宋太祖的擔憂源於他們所共同經歷的五代時期的武人專政的局面,五代時期,朝代像走馬觀花一樣,地方上節度使割據的局面一直得不到緩解。趙匡胤親歷其中,必然會有深切的感受。
宋太祖還有一點與歷史上的那些殺功臣的皇帝不一樣的是趙匡胤書讀的多,他有一種強烈的理想主義,想以德服人,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因而才有了後來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回覆列表
趙匡胤,建立大宋,是為宋太祖,登基為帝后,先後滅亡很多南方割據勢力,之後為了穩固皇權,又用杯酒釋兵權之法解除將領的兵權和地方的兵權,同時開始了北宋重文輕武的策略,提高了文人的地位!
那趙匡胤重文輕武的目的是什麼呢?首先趙匡胤奉行的是“文以靖國”的思想,所以就用以文抑武為基本國策。
同時趙匡胤又設立誓碑,推崇儒家,完善科舉,使宋朝的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所以宋朝又有文人的樂園之稱。
而趙匡胤做出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結束唐朝末年以來的武將專權的局面。
其次,唐朝末年到宋朝的建立,中間這段時間非常的黑暗,這段時間朝代更替頻繁。往往都是開國之君建立一個王朝,重用將軍,結果導致將軍手握重兵。
新皇繼位後,手裡沒有兵權,都是靠著將軍撐著朝廷,如果將軍要反很容易!
所以有的將軍權利大了,就也想做皇帝,於是就從皇帝手中奪得天下建立一個新的朝廷。郭威和趙匡胤都是前朝重臣,而最後卻取代了前朝!
所以天下一直大亂,始終不能統一,趙匡胤深知武將手握重兵的危害,想結束武將專權的局面,所以就重文輕武!
最後,打天下是需要武將,但治天下還是需要文人的,宋朝之前,都是重武輕文,以至於朝廷政局不明,出現混亂的局面!
若趙匡胤還是像之前的重武輕文,可能自己建立的朝代也不能長久。
在這些情況下,才堅定了北宋重文輕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