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歷史,如從廣義上算,自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到1368年元亡,共一百六十三年。從狹義上算,則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漢地,改行漢法,建元中統,到1368年,只有一百零九年。作為大一統王朝,它的壽命並不長久。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中國古代許多大一統王朝都是在內憂外患交織的情況下走向滅亡的,而元朝則有所不同。終元一代,基本沒有強大的外患,只在前期與西北察合臺、窩闊臺兩汗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戰爭,到元朝中期戰事已完全平息。
元朝短命而亡,主要亡於內憂。由於內部治理不善,使得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的大帝國,過早地崩潰了。內部治理的問題究竟何在呢?我們過去習慣於用“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危機深重”之類理由解釋一個朝代的衰亡,元朝也不例外。
但這類理由適用於任何朝代,無助於顯示各自的特殊性,即使正確,也只是表層的闡釋。如果我們不滿足於此,就必須深入到各朝代的歷史事實中探究其衰亡的具體緣故。對於元朝,恐怕需要從文化背景方面去找原因。
也就是說,元朝的短命而亡,主要是亡於統治集團與被統治地區的文化差異未能彌合。 中國古代諸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後受到漢族農業文明的薰陶,走上漢化道路,是一個總的歷史趨勢。但如具體分析,它們各自受漢文化影響的深淺和疾緩,是大有差別的。
就元朝而言,它的漢化道路與北魏、金、清等進入內地的北族王朝相比,顯得尤為艱難、尤為迂迴曲折,可用“遲滯”二字概括。所謂“遲滯”,不是指停止不動,而是指進展遲緩(相對於其他北族王朝)。大蒙古國的草原本位政策,決定了蒙古大汗對漢地只採取間接統治,重搜刮而輕治理,造成“漢地不治”的局面。
忽必烈即位後,改弦更張,推行漢法,將統治重心由漠北移到漢地,從而在漢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然而忽必烈推行漢法的方針,從一開始就是不徹底的。隨著政權設定大體完備和儀文禮制初步告成,進一步推行漢法、彌合文化差異的工作趨於停滯。
此後終元一代的漢化程序,雖在個別問題上還有發展,但總體來看並未越出忽必烈所畫的圈子。大量阻礙社會進步的蒙古舊制,因為牽涉到貴族特權利益,都在“祖述”的幌子下得到長期儲存。統治者熱衷於對外擴張、對內斂財,使社會元氣在尚未充分恢復的情況下不斷受到新的打擊。
凡此種種,都使得元朝成為一個沒有“盛世”、享年不永的大一統王朝。 元朝漢化的遲滯,是一個很複雜、值得探討的題目。它有多種表現,其中的一些史學界已作過充分研究,如民族歧視政策的推行等等。
此處想首先就統治集團的文化素質這一側面來說。在元朝,以皇帝為代表的蒙古貴族接受漢文化十分緩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始終對漢族地區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比較隔膜。這應當是漢化遲滯的一項主要內容。 蒙古貴族起初信仰多神的薩滿教,後來皈依喇嘛教,尊奉吐蕃僧侶為帝師,對其狂熱崇拜,皇帝親自從之受戒。
元中期在各路廣修帝師殿,祭祀第一任帝師八思巴,其規模製度超出孔廟。相形之下,儒學在蒙古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要遜色得多。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他們對儒家學說的概念、體系感到難以理解。忽必烈早年曾對儒學產生一些興趣,但體會粗淺,後來在理財問題上與儒臣發生分歧,認為後者“不識事機” ,與其漸漸疏遠。
直到元亡前夕,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北元昭宗)仍然“酷好佛法”,自稱“李先生(按指其師傅、儒臣李好文)教我儒書許多年,我不省書中何義,西番僧教我佛經,我一夕便曉” 。元朝諸帝中只有仁宗、英宗父子儒化稍深,但因具體政治環境制約,都未能有很大作為。
就整個朝廷而言,可以說儒家思想始終沒有被明確樹立為治國主導方針,失去了“獨尊”的地位。 語言文字的使用也反映出類似情況。忽必烈命八思巴仿藏文字母創制“蒙古新字”,頒行天下,凡官方文書必用其書寫,再以當地文字(漢文、畏兀兒文等)附之。
為推廣這種文字,朝廷在地方上廣設蒙古字學進行教授。大批漢人為獲進身之階,入蒙古字學讀書。精熟蒙古語、取蒙古名字、具有蒙古化傾向已成為漢族社會中並不鮮見的事例。蒙古語的語法、詞法還滲入漢語當中,形成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元代白話”文體。
遼、金、清諸朝都曾創立自己的文字,但沒有哪種文字能對漢族地區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力。而漢語文對蒙古貴族的影響,卻比對其他北族王朝的統治民族弱得多。宮廷中主要使用蒙語。史料記載忽必烈與儒臣許衡的對話情況說:“先生每有奏對,則上自擇善譯者,然後見之。
或譯者言不逮意,上已領悟;或語意不倫,上亦覺其非而正之。”可見忽必烈雖有一定程度的漢語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脫離翻譯。這種情況在元朝諸帝中應當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大概只有最後兩個皇帝——文宗和順帝,漢語文水平稍高,屬於例外。
元朝的儒臣們為了向皇帝灌輸儒家思想,不得不將經書、史書和有關講解用蒙文翻譯出來進講,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其間甘苦,可謂一言難盡。蒙古、色目大臣通漢文的,也是少數。清人趙翼曾就此作初步研究,指出元朝“不惟帝王不習漢文,即大臣中習漢文者亦少也”。
有的蒙古貴族到地方任官,執筆署事,寫“七”字之鉤不從右轉而從左轉,“見者為笑”。作為漢族地區的統治者,對漢語文如此生疏,其統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寫到這裡我想說說我的觀點,當今社會,沒有英語等級就不能……限制很多,其實這也是上層建築的意思。
如果讓每個國家都來學習中文,那我們還用的著天天A、B、C嘛。扯遠了。 與漢化遲滯的特點相聯絡,元朝的政治體制也呈現出鮮明的二元色彩,即所謂“既行漢法,又存國俗”。 所謂“無制度”,不能理解為沒有制度,而應當是指其制度具有二元性,與漢族王朝傳統的典章制度差距較大,或者名同實異。
北魏、金、清諸朝制度都有類似性質,但不如元朝明顯。元朝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執行,表面看並沒有很強的蒙古色彩,但其本質上卻仍反映出文化差異的背景。這實際上也是制度二元性特色的重要體現。 不妨以吏員出職制度為例。
曾有一些學者引經據典,將元朝的吏員出職與漢代制度相比附。蒙古統治者在制定、完善這一制度時,並沒有過多顧及傳統漢族社會的有關典制。與其說元朝吏制是漢代制度的遺存或再生,不如說它是蒙古統治者特殊統治意識的滲透,是他們對漢地制度認識不深、漢化不徹底的產物。
而作為吏員出職對立面的科舉制度卻突然停廢,每當有恢復可能時,統治者總是作出對其不利的選擇。恢復後,也有名無實,對用人格局沒有根本觸動。統治者在制定制度、採取措施、進行各種選擇時,其統治意識會導致決策的偏差,對歷史產生影響,體現出偶然性,對此我們過去重視不夠。
事實上,元朝的很多制度變化,往往並不見得是制度自身發展就較大歷史範圍而言)的自然趨勢,而主要是因為打上了蒙古貴族統治意識的烙印,需要從文化差異的背景去解釋。官制的混亂蕪雜、分封制的重新抬頭、相權的膨脹、地方權力的集中,大抵都可作如是觀。
好象唐朝到清朝就元朝的狀元沒有用,所以好多的文學家都寫曲去了,要是在現代我們天天聽新歌,呵呵。 談到蒙古貴族對漢地制度認識粗淺隔膜的問題,還可以舉出一些有趣的例子。忽必烈立其孫鐵穆耳(成宗)為皇儲,授給他“皇太子寶”,武宗因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協助奪位有功,也立他為“皇太子”,後來明宗同樣立其弟文宗為皇太子。
這在漢地制度中絕對是非常荒唐的事,在元朝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蒙古統治者昧於漢制,錯誤地將“皇太子”當成了不可拆卸的皇儲固定專用詞。泰定帝為對其母表示尊崇,竟然要將皇太后之號升格為“太皇太后”,大臣自當力爭,指出“與典禮不合”,此事方才作罷。
漢地傳統制度,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作為授予元勳重臣的榮寵虛銜。而到元朝(主要是中期),卻將它們作為賞賜隨意濫授,甚至授予僧侶、宦者、佞幸、匠官,搞得三公“接跡於朝”。僅據仁宗延五年五月的記載,禮部一次就鑄造了太尉、司徒、司空印共二十六枚準備頒發。
由於太尉等銜加授過濫,元中期人已漸漸不再稱它們為三公,而以三公指代前朝一般稱為“上公”、“三師”的另外三個更高的榮譽頭銜——太師、太傅、太保。文宗時官修《經世大典》,就乾脆說“中國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對車載斗量的太尉、司徒、司空則用“或置或否”四字輕輕帶過。
這一概念變化甚至被明朝所襲用。 元朝漢化遲滯的原因究竟何在?很多中外學者從不同方面對此作過研究,概括起來,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蒙古在進入中原以前從事比較單純的遊牧-狩獵經濟,對漢族農業文明幾乎全無接觸和了解。
而拓跋鮮卑在南下前長期附塞居住,與農業社會有較多接觸(契丹情況亦然),女真(滿族)人則很早就開始進行粗放的農業生產。因此前者認識農業經濟的重要性、接受相關的一套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就要比後者困難得多。
第二,北魏等朝代建國後,所接觸唯一成體系的先進文化就是漢文化。而蒙古建國後,除漢文化外,還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亞伊斯蘭文化乃至歐洲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對本土文化貧乏的蒙古統治者來說,漢文化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藥方。
第三,儘管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在建立不久就陷於事實上的分裂,分化出元王朝和四大汗國,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元朝在名義上一直還只是蒙古世界帝國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存在著一個強大而保守的草原遊牧貴族集團。
這就使得元朝統治集團仍不能擺脫草原本位政策的影響,長期難以做到完全從漢族地區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這一情況,也是北魏等北族王朝所不具備的。因此,很難將元朝漢化遲滯的責任歸咎於忽必烈。 在討論行元朝的時候,不能不提到元朝名儒許衡,他很早即就此問題發表過十分令人回味的意見。
至元三年(1266),許衡向忽必烈上疏,論述“立國規模”,集中談到行用“漢法”的問題。當時忽必烈即位已經七年,漢式王朝的框架已初步奠定,國家統治重心的轉移亦已完成。但在許衡看來,漢法的推行依然缺乏長遠規劃,“日計有餘而月計不足”,“無一定之論”。
他說:“必如今日形勢,非用漢法不宜也”,可見他認為漢法還沒有完全實行。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對元朝漢化程序的估計相當悲觀,認為“以北方之俗改用中國之法,非三十年不可成功”。其原因則是由於“國朝土餘曠遠,諸民相雜,俗既不同,論難遽定”。
“萬世國俗,累朝勳貴,一旦驅之下從臣僕之謀,改就亡國之俗,其勢有甚難者,苟非聰悟特達,曉知中原實歷代聖王為治之地,則必諮嗟怨憤,喧譁其不可也”。而且滅金以後“宴安逸豫垂三十年,養成尾大之勢”,更加大了改革難度。
因此許衡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方針,“漸之摩之,待以歲月,心堅而確,事易而常,未有不可變者”。要求忽必烈“篤信而堅守之,不雜小人,不營小利,不責近效,不惑浮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致治之功”。這篇奏疏非常有助於我們瞭解元初的政治形勢和元朝的歷史特徵。
類似的低沉論調,在其他幾個北族王朝是很難看到的。 一般而言,作為進入漢地的北方民族政權,其統治者都會在相當長時間裡保持比較強的民族意識。這種自身民族意識可能會引發文化衝突,如北魏的崔浩國史之獄、清朝的強制剃髮和文字獄,都釀成了大規模流血事件,並以統治者一方獲勝告終。
然而在個別問題上文化衝突的激烈程度,並不與文化差異的大小成正比。相反,這種個別衝突愈激烈,可能說明統治者虛弱自卑、對自身文化缺乏信心的心理愈加嚴重。元朝的情況則不然,其文化政策的自由和寬容頗為當代史學家所羨稱,而同時蒙古統治者的民族意識實際上又是保持最成功的。
元王朝或許因此而早衰,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蒙古民族也因此而在元亡之後能夠長久保持自己的傳統,為中華民族大家庭歷史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也反映出歷史的複雜性。
元朝的歷史,如從廣義上算,自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到1368年元亡,共一百六十三年。從狹義上算,則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漢地,改行漢法,建元中統,到1368年,只有一百零九年。作為大一統王朝,它的壽命並不長久。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中國古代許多大一統王朝都是在內憂外患交織的情況下走向滅亡的,而元朝則有所不同。終元一代,基本沒有強大的外患,只在前期與西北察合臺、窩闊臺兩汗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戰爭,到元朝中期戰事已完全平息。
元朝短命而亡,主要亡於內憂。由於內部治理不善,使得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的大帝國,過早地崩潰了。內部治理的問題究竟何在呢?我們過去習慣於用“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危機深重”之類理由解釋一個朝代的衰亡,元朝也不例外。
但這類理由適用於任何朝代,無助於顯示各自的特殊性,即使正確,也只是表層的闡釋。如果我們不滿足於此,就必須深入到各朝代的歷史事實中探究其衰亡的具體緣故。對於元朝,恐怕需要從文化背景方面去找原因。
也就是說,元朝的短命而亡,主要是亡於統治集團與被統治地區的文化差異未能彌合。 中國古代諸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後受到漢族農業文明的薰陶,走上漢化道路,是一個總的歷史趨勢。但如具體分析,它們各自受漢文化影響的深淺和疾緩,是大有差別的。
就元朝而言,它的漢化道路與北魏、金、清等進入內地的北族王朝相比,顯得尤為艱難、尤為迂迴曲折,可用“遲滯”二字概括。所謂“遲滯”,不是指停止不動,而是指進展遲緩(相對於其他北族王朝)。大蒙古國的草原本位政策,決定了蒙古大汗對漢地只採取間接統治,重搜刮而輕治理,造成“漢地不治”的局面。
忽必烈即位後,改弦更張,推行漢法,將統治重心由漠北移到漢地,從而在漢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然而忽必烈推行漢法的方針,從一開始就是不徹底的。隨著政權設定大體完備和儀文禮制初步告成,進一步推行漢法、彌合文化差異的工作趨於停滯。
此後終元一代的漢化程序,雖在個別問題上還有發展,但總體來看並未越出忽必烈所畫的圈子。大量阻礙社會進步的蒙古舊制,因為牽涉到貴族特權利益,都在“祖述”的幌子下得到長期儲存。統治者熱衷於對外擴張、對內斂財,使社會元氣在尚未充分恢復的情況下不斷受到新的打擊。
凡此種種,都使得元朝成為一個沒有“盛世”、享年不永的大一統王朝。 元朝漢化的遲滯,是一個很複雜、值得探討的題目。它有多種表現,其中的一些史學界已作過充分研究,如民族歧視政策的推行等等。
此處想首先就統治集團的文化素質這一側面來說。在元朝,以皇帝為代表的蒙古貴族接受漢文化十分緩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始終對漢族地區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比較隔膜。這應當是漢化遲滯的一項主要內容。 蒙古貴族起初信仰多神的薩滿教,後來皈依喇嘛教,尊奉吐蕃僧侶為帝師,對其狂熱崇拜,皇帝親自從之受戒。
元中期在各路廣修帝師殿,祭祀第一任帝師八思巴,其規模製度超出孔廟。相形之下,儒學在蒙古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要遜色得多。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他們對儒家學說的概念、體系感到難以理解。忽必烈早年曾對儒學產生一些興趣,但體會粗淺,後來在理財問題上與儒臣發生分歧,認為後者“不識事機” ,與其漸漸疏遠。
直到元亡前夕,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北元昭宗)仍然“酷好佛法”,自稱“李先生(按指其師傅、儒臣李好文)教我儒書許多年,我不省書中何義,西番僧教我佛經,我一夕便曉” 。元朝諸帝中只有仁宗、英宗父子儒化稍深,但因具體政治環境制約,都未能有很大作為。
就整個朝廷而言,可以說儒家思想始終沒有被明確樹立為治國主導方針,失去了“獨尊”的地位。 語言文字的使用也反映出類似情況。忽必烈命八思巴仿藏文字母創制“蒙古新字”,頒行天下,凡官方文書必用其書寫,再以當地文字(漢文、畏兀兒文等)附之。
為推廣這種文字,朝廷在地方上廣設蒙古字學進行教授。大批漢人為獲進身之階,入蒙古字學讀書。精熟蒙古語、取蒙古名字、具有蒙古化傾向已成為漢族社會中並不鮮見的事例。蒙古語的語法、詞法還滲入漢語當中,形成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元代白話”文體。
遼、金、清諸朝都曾創立自己的文字,但沒有哪種文字能對漢族地區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力。而漢語文對蒙古貴族的影響,卻比對其他北族王朝的統治民族弱得多。宮廷中主要使用蒙語。史料記載忽必烈與儒臣許衡的對話情況說:“先生每有奏對,則上自擇善譯者,然後見之。
或譯者言不逮意,上已領悟;或語意不倫,上亦覺其非而正之。”可見忽必烈雖有一定程度的漢語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脫離翻譯。這種情況在元朝諸帝中應當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大概只有最後兩個皇帝——文宗和順帝,漢語文水平稍高,屬於例外。
元朝的儒臣們為了向皇帝灌輸儒家思想,不得不將經書、史書和有關講解用蒙文翻譯出來進講,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其間甘苦,可謂一言難盡。蒙古、色目大臣通漢文的,也是少數。清人趙翼曾就此作初步研究,指出元朝“不惟帝王不習漢文,即大臣中習漢文者亦少也”。
有的蒙古貴族到地方任官,執筆署事,寫“七”字之鉤不從右轉而從左轉,“見者為笑”。作為漢族地區的統治者,對漢語文如此生疏,其統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寫到這裡我想說說我的觀點,當今社會,沒有英語等級就不能……限制很多,其實這也是上層建築的意思。
如果讓每個國家都來學習中文,那我們還用的著天天A、B、C嘛。扯遠了。 與漢化遲滯的特點相聯絡,元朝的政治體制也呈現出鮮明的二元色彩,即所謂“既行漢法,又存國俗”。 所謂“無制度”,不能理解為沒有制度,而應當是指其制度具有二元性,與漢族王朝傳統的典章制度差距較大,或者名同實異。
北魏、金、清諸朝制度都有類似性質,但不如元朝明顯。元朝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執行,表面看並沒有很強的蒙古色彩,但其本質上卻仍反映出文化差異的背景。這實際上也是制度二元性特色的重要體現。 不妨以吏員出職制度為例。
曾有一些學者引經據典,將元朝的吏員出職與漢代制度相比附。蒙古統治者在制定、完善這一制度時,並沒有過多顧及傳統漢族社會的有關典制。與其說元朝吏制是漢代制度的遺存或再生,不如說它是蒙古統治者特殊統治意識的滲透,是他們對漢地制度認識不深、漢化不徹底的產物。
而作為吏員出職對立面的科舉制度卻突然停廢,每當有恢復可能時,統治者總是作出對其不利的選擇。恢復後,也有名無實,對用人格局沒有根本觸動。統治者在制定制度、採取措施、進行各種選擇時,其統治意識會導致決策的偏差,對歷史產生影響,體現出偶然性,對此我們過去重視不夠。
事實上,元朝的很多制度變化,往往並不見得是制度自身發展就較大歷史範圍而言)的自然趨勢,而主要是因為打上了蒙古貴族統治意識的烙印,需要從文化差異的背景去解釋。官制的混亂蕪雜、分封制的重新抬頭、相權的膨脹、地方權力的集中,大抵都可作如是觀。
好象唐朝到清朝就元朝的狀元沒有用,所以好多的文學家都寫曲去了,要是在現代我們天天聽新歌,呵呵。 談到蒙古貴族對漢地制度認識粗淺隔膜的問題,還可以舉出一些有趣的例子。忽必烈立其孫鐵穆耳(成宗)為皇儲,授給他“皇太子寶”,武宗因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協助奪位有功,也立他為“皇太子”,後來明宗同樣立其弟文宗為皇太子。
這在漢地制度中絕對是非常荒唐的事,在元朝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蒙古統治者昧於漢制,錯誤地將“皇太子”當成了不可拆卸的皇儲固定專用詞。泰定帝為對其母表示尊崇,竟然要將皇太后之號升格為“太皇太后”,大臣自當力爭,指出“與典禮不合”,此事方才作罷。
漢地傳統制度,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作為授予元勳重臣的榮寵虛銜。而到元朝(主要是中期),卻將它們作為賞賜隨意濫授,甚至授予僧侶、宦者、佞幸、匠官,搞得三公“接跡於朝”。僅據仁宗延五年五月的記載,禮部一次就鑄造了太尉、司徒、司空印共二十六枚準備頒發。
由於太尉等銜加授過濫,元中期人已漸漸不再稱它們為三公,而以三公指代前朝一般稱為“上公”、“三師”的另外三個更高的榮譽頭銜——太師、太傅、太保。文宗時官修《經世大典》,就乾脆說“中國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對車載斗量的太尉、司徒、司空則用“或置或否”四字輕輕帶過。
這一概念變化甚至被明朝所襲用。 元朝漢化遲滯的原因究竟何在?很多中外學者從不同方面對此作過研究,概括起來,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蒙古在進入中原以前從事比較單純的遊牧-狩獵經濟,對漢族農業文明幾乎全無接觸和了解。
而拓跋鮮卑在南下前長期附塞居住,與農業社會有較多接觸(契丹情況亦然),女真(滿族)人則很早就開始進行粗放的農業生產。因此前者認識農業經濟的重要性、接受相關的一套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就要比後者困難得多。
第二,北魏等朝代建國後,所接觸唯一成體系的先進文化就是漢文化。而蒙古建國後,除漢文化外,還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亞伊斯蘭文化乃至歐洲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對本土文化貧乏的蒙古統治者來說,漢文化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藥方。
第三,儘管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在建立不久就陷於事實上的分裂,分化出元王朝和四大汗國,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元朝在名義上一直還只是蒙古世界帝國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存在著一個強大而保守的草原遊牧貴族集團。
這就使得元朝統治集團仍不能擺脫草原本位政策的影響,長期難以做到完全從漢族地區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這一情況,也是北魏等北族王朝所不具備的。因此,很難將元朝漢化遲滯的責任歸咎於忽必烈。 在討論行元朝的時候,不能不提到元朝名儒許衡,他很早即就此問題發表過十分令人回味的意見。
至元三年(1266),許衡向忽必烈上疏,論述“立國規模”,集中談到行用“漢法”的問題。當時忽必烈即位已經七年,漢式王朝的框架已初步奠定,國家統治重心的轉移亦已完成。但在許衡看來,漢法的推行依然缺乏長遠規劃,“日計有餘而月計不足”,“無一定之論”。
他說:“必如今日形勢,非用漢法不宜也”,可見他認為漢法還沒有完全實行。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對元朝漢化程序的估計相當悲觀,認為“以北方之俗改用中國之法,非三十年不可成功”。其原因則是由於“國朝土餘曠遠,諸民相雜,俗既不同,論難遽定”。
“萬世國俗,累朝勳貴,一旦驅之下從臣僕之謀,改就亡國之俗,其勢有甚難者,苟非聰悟特達,曉知中原實歷代聖王為治之地,則必諮嗟怨憤,喧譁其不可也”。而且滅金以後“宴安逸豫垂三十年,養成尾大之勢”,更加大了改革難度。
因此許衡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方針,“漸之摩之,待以歲月,心堅而確,事易而常,未有不可變者”。要求忽必烈“篤信而堅守之,不雜小人,不營小利,不責近效,不惑浮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致治之功”。這篇奏疏非常有助於我們瞭解元初的政治形勢和元朝的歷史特徵。
類似的低沉論調,在其他幾個北族王朝是很難看到的。 一般而言,作為進入漢地的北方民族政權,其統治者都會在相當長時間裡保持比較強的民族意識。這種自身民族意識可能會引發文化衝突,如北魏的崔浩國史之獄、清朝的強制剃髮和文字獄,都釀成了大規模流血事件,並以統治者一方獲勝告終。
然而在個別問題上文化衝突的激烈程度,並不與文化差異的大小成正比。相反,這種個別衝突愈激烈,可能說明統治者虛弱自卑、對自身文化缺乏信心的心理愈加嚴重。元朝的情況則不然,其文化政策的自由和寬容頗為當代史學家所羨稱,而同時蒙古統治者的民族意識實際上又是保持最成功的。
元王朝或許因此而早衰,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蒙古民族也因此而在元亡之後能夠長久保持自己的傳統,為中華民族大家庭歷史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也反映出歷史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