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中世紀( the middle age )一詞最先是由義大利人文主義史學家比昂多於 15 世紀提出來的.他把西歐 5 ~ 15 世紀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紀,意為古典文化與文藝復興這兩個文化高峰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 17 世紀末德國史學家凱列爾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類的全部歷史劃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三個時期;到 18 世紀,中世紀一詞被歐洲歷史學家普遍採用;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說,清末翻譯西方世界史著作時採用過來。中世紀是適用於西歐的、特有的一個概念,應用於其它地區時我們常用世界中古史來取代。
2、起迄年代:
由於概念不同,對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認識也不同。國內過去傳統上定上限為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下限為 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以革命奪權為標準劃線,現多不用。現在教科書定為下限 15 世紀末地理大發現之前,但上限仍為五世紀.
英國劍橋中世紀史對上限介紹了十二種說法,它以 284 年羅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為世界中世紀史開端,下限採用 1453 年拜佔廷帝國滅亡為界.此說在西方較流行,象《歐洲中世紀簡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劃定時限時,下限都是 15 世紀,上限則 3 ~ 5 世紀不等。
3、分期:
中古時期各地差別太大,以西歐為標準:
5 ~ 10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封建化時期);
11 ~ 14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興盛時期;
14 ~ 15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危機時期;
二。
中世紀(Middle Ages ;約395~1500)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複雜的等級關係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併,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藉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製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係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佔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三。此間歐洲重要歷史事件
中世紀(約395年—1500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計算,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極權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
“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九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裡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源本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透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九百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們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十四世紀末與十五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十六與十七世紀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們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十七與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十九世紀初, 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一邊倒的趨勢。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迴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汙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透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十九世紀下半個世紀,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六二五年代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二戰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裡,“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 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這段歐洲歷史。 歷史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薩可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薩可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透過和羅馬梵蒂岡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可遜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併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現代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曆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貴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梵蒂岡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階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地方政權很強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結束後,國王由地方權貴選出,但更多是名譽,國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檔案,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裡一世(590年 - 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在德國宗教改革後,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充套件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是湧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莊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發生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毛瑟槍
1、定義:
中世紀( the middle age )一詞最先是由義大利人文主義史學家比昂多於 15 世紀提出來的.他把西歐 5 ~ 15 世紀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紀,意為古典文化與文藝復興這兩個文化高峰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 17 世紀末德國史學家凱列爾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類的全部歷史劃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三個時期;到 18 世紀,中世紀一詞被歐洲歷史學家普遍採用;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說,清末翻譯西方世界史著作時採用過來。中世紀是適用於西歐的、特有的一個概念,應用於其它地區時我們常用世界中古史來取代。
2、起迄年代:
由於概念不同,對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認識也不同。國內過去傳統上定上限為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下限為 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以革命奪權為標準劃線,現多不用。現在教科書定為下限 15 世紀末地理大發現之前,但上限仍為五世紀.
英國劍橋中世紀史對上限介紹了十二種說法,它以 284 年羅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為世界中世紀史開端,下限採用 1453 年拜佔廷帝國滅亡為界.此說在西方較流行,象《歐洲中世紀簡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劃定時限時,下限都是 15 世紀,上限則 3 ~ 5 世紀不等。
3、分期:
中古時期各地差別太大,以西歐為標準:
5 ~ 10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封建化時期);
11 ~ 14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興盛時期;
14 ~ 15 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危機時期;
二。
中世紀(Middle Ages ;約395~1500)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複雜的等級關係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併,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藉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製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係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佔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三。此間歐洲重要歷史事件
中世紀(約395年—1500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計算,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極權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
“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九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裡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源本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透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九百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們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十四世紀末與十五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十六與十七世紀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們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十七與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十九世紀初, 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一邊倒的趨勢。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迴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汙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透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十九世紀下半個世紀,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六二五年代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二戰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裡,“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 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這段歐洲歷史。 歷史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薩可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薩可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透過和羅馬梵蒂岡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可遜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併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現代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曆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貴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梵蒂岡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階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地方政權很強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結束後,國王由地方權貴選出,但更多是名譽,國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檔案,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裡一世(590年 - 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在德國宗教改革後,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充套件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是湧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莊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發生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毛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