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北人寒涼

    學習之路漫漫,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很多孩子都會遇到“不會學”語文的問題,其實翻開《論語》看一下,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已經就告訴了大家怎樣去學語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倦怠。

    其實現實情形是有的孩子只思不學,有的孩子只學不思,語文學習中,不是孩子不會學,而是孩子沒有找到對的學習方法,成績提不上去,所以最後變成了感覺自己不會學語文。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則告訴我們了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思學結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 為什麼要學思結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這句話強調的是學習方法中學思結合的問題。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追問過,為什麼學習與思考必須要結合?為什麼只學不思會迷茫,只思不學會倦怠?

    有沒有孩子經常說“我今天學了什麼、我認真聽了什麼”,可是孩子沒有意識到,這個他聽到的知識並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是知道而已。

    語文學習中也是必須要透過思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這時孩子才能做到有意識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的,如何在這些正誤雜糅的東西中樹立自己的觀點。如果孩子只學習不思考,全盤接收知識的話就會變得迷茫。

    相反,如果有一天孩子拋棄了人類總結出來的所有的知識文明,只思考不學習,而是隻靠著自己的空想度日,他的空想沒有去得到落實,那它始終都是存疑的,最終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精神非常疲勞。這就是思而不學則殆。

    學思結合的方法,在《中庸》當中也有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對思學結合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出了更加詳細的解釋。

    2學什麼?思什麼?

    “博學,審問”是學的兩個方面。

    語文學習中,就是要我們在課堂上廣泛的學習知識,學習字詞句段、學習寫作/表現手法、學習文學常識/相關背景,學習如何記憶等等。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提問,及時解惑。

    語文學習中也需要思考。理科學習是要思考自己會不會用,語文學習則是要溫習知識並提出疑問。大部分孩子不知道學習語文有什麼可思考的,因為不是數學物理,語文課上老師講的同一個知識點一遍又一遍,聽了那麼多遍耳濡目染也差不多懂了。那麼我問你,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你有思考過為什麼要用“罔”和“殆”這兩個字嗎?

    思考不僅要“慎思”,還要“明辨”。

    辨別出今天學習的語文知識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辨別的最後是要產生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就等於把知識融會貫通了。比如說,老師要求同學們大聲朗讀三遍課文來達到記憶的目的,那我們就要思考:大聲朗讀適不適合自己?或許我把課文給別人複述一遍,再去翻看書確定細節,是不是更能記得快記得牢呢?

    除了學和思,語文學習還需要“篤行”。

    就是要將學習思考後的東西付諸於實踐。因為學和思只需要動腦,而實踐是手腦並用的過程。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更多思考時沒有出現的情況。

    詩文典從六個維度來簡單展示一下如何做到學思用結合,就拿李白的《靜夜思》來說吧:

    詩文典

    如果說學是一個消化的過程,那麼思就是一個吸收的過程,當你消化吸收了知識,就該把它付諸於實踐。語文學習中要做到“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記憶中模稜兩可的知識,一定要動手翻書確認或者默寫一遍。

    還是以《靜夜思》為例,學會了“疑”這個字,我們就要去用它組詞:

    疑是:好像,以為是...

    組詞:懷疑、疑問

    學會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要用比喻甚至來造句:

    夜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好像一個白色的玉盤,又像一面光滑明亮的銅鏡——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

    瞭解了李白的知識和靜夜思的寫作背景以後,我們可以把它複述給別人,因為複述是一個提煉中心知識的過程。

    每當節日的煙花在夜空中盛開的時候,都是我“低頭思故鄉”的時候。

    語文學習中的學思用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詩文典剛好可以幫助我們把學思用結合起來。詩文典中的理解板塊是為了學,跟讀和記憶板塊是為了思考,最後的挑戰板塊是反反覆覆的練習,讓我們去實踐運用。

    在這個過程中,你腦子裡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還會去自覺學習。一旦進入這個良好的迴圈,孩子就能獲得真知,也能體會到求知的快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2 # 麥田作文

    很多學生對語文這門課感到很無奈,整天在使用語文,卻不知道如何學習語文,也就是存在“不會學”的問題。從學生角度來看,產生“不會學”問題的根源,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學好語文,就要要培養學習語文好習慣。語文好習慣是什麼?好的語文習慣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培養。

    一、思考

    看到的每一處文字都要養成去思考斟酌的習慣,也就是愛咬文嚼字的習慣。在課文《田忌賽馬》中,頻頻出現“齊威王”的稱呼。其實“齊威王”是他死了以後,他的後人給他封的諡號、廟號、尊號之類,當時大家怎麼會這麼叫他呢?這裡顯然是編者歷史知識欠缺,想當然了。如果讓學生都養成將看到的特別是有文字的地方都去思考一番的這種好習慣,語文不好都不行。

    二、回味

    也就是說,要養成所聽到的都要去回味它的意義、作用的習慣。記者採訪一位老奶奶。記者問:“你對在城市隨便燃放鞭炮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啊?”老奶奶:“我還能怎麼看啊?就是爬窗戶上看……”這不知是老奶奶沒有聽懂記者的言外之意呢,還是是一個諷刺。如果讓學生都養成將聽到的都去回味一番的習慣,自然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就會提升,語文也會好起來。

    三、反思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學生做錯事, 老師總喜歡讓他寫一篇檢查,這些都是有道理的。也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養成去進行反思,總結其優劣得失的習慣。荀子在《勸學》中就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如果我們都養成反思的習慣,無論是學語文、教語文還是幹別的,都會有所收穫的。

    四、表達

    也就是要養成隨時把心中的收穫感悟及時表達出來的習慣。表達就是說出來或寫出來,表達就是運用。今天學生學的知識不是少了,是缺少運用。比如背了那麼多古詩文,看了那麼多電視廣告標語,唱了那麼多經典歌曲,可口頭表達(講話) 很多是土語粗話,缺少文學味,自然口才就不好。有句話說,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就是人才。這是有道理的。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語文。趙括把兵書讀了千百遍,在紙上推演了千百遍,到了實際的戰場上,還是一個輸。 說明實際運用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能記住聽到的15%,看到的10%,親身經歷的80%。說明行動實踐操作很重要。

    結語:

    如果我們能讓學生習養成善於思考、回味、反思、表達的語文好習慣,語文學習也就沒那麼費勁了。因語文無處不在,無處不是學語文的場所,無處不可學語文。比如當看到“屠呦呦”三個字時,如果我們能習慣性地想為什麼會取名“呦呦”呢,就可能聯想到《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比如當看到“周星馳”三個字時,如果我們能習慣性地想為什麼會取名“星馳”呢,就可能聯想到《滕王閣序》中的“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如果都習慣性地追尋探究,自然而然就是在學語文。

  • 3 # 教育問道

    學語文要找到語文學習的感覺!

    你的語文感覺在哪裡?

    什麼是感覺?接觸事物所產生的知覺。是最簡單的心理過程。

    什麼是語文感覺?就是接觸語文所產生的知覺,但卻是一個較複雜的心理過程。

    就好比一幅山水畫,有人看見詩意盎然,有的看見索然寡味。兩者的審美體驗是不一樣的。

    我認為語文感覺包括學語文的感覺和考語文的感覺。學語文沒感覺,語文學不好;考語文沒感覺,語文考不好。有人學語文有感覺但考試沒感覺,所以看起來很努力但考試不理想;有人學語文沒感覺但考試有感覺,一下子成績超越哪些學語文有感覺的。如若兩者都有感覺,語文就立於不敗之地,才算真正把語文學好了。

    雖然每個人對語文的感覺不一樣,但我們還是可以抓住其共性,促進我們自身的發展。

    學語文的感覺:朗讀、積累、發現、感悟。

    語文語感的培養,是從朗讀開始的,是用身心去感受。學語文不是為了應試,而是在學習一項終身受用的技能。很多人抱怨越是到高年級語文成績越是難提高,四處上補習,卻依然收效甚微。也許,你忽略了影響語文學習最簡單、最容易操作的方式:大聲朗讀。

    積累就是積累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基礎知識非常豐富,範圍很廣,小到字詞句,文學文化常識,大到作文素材文章書籍。積累越多,你的語感就越強,語言表達就越豐富。比如給上句寫下句就需要語感;作文寫作由不會寫到會寫也需要有閱讀的積累。古人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發現語文學習的規律。語文包括各種文章體裁的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其規律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如古詩文學習,古今異義、文言句式、文言翻譯都有規律,古詩詞欣賞,在表達方式、表達技巧方面亦有其特點,答題也要遵循規律;我們還可以從中發現它的典雅美等。學習小說,就要把握小說三要素與主題、表達技巧之間的關係。

    感悟就是要感悟語文傳遞的情感、思想和智慧,從而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燭之武,比如劉邦和項羽,比如蘇東坡、李清照等,這些歷史人物和相關的經典文章,都在給我們傳遞著做人做事的啟示,能陶冶人的情操。有的感悟是終身的,讓人形成健全人格,讓人受益無窮。

    王國維談治學三境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三重境界同樣可以適用於語文,適用於人生。

    大家或許更關心的是考語文的感覺,其實學語文的感覺注重的是基礎,考語文的感覺注重的是運用。考語文是綜合能力,重思維,是一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的過程。

    考語文的感覺在於對各種題型的把握,並形成正確的思考方式。根據題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

    閱讀能力:包括理解、歸納、分析、判斷;整體把握、條分縷析的意識;問題對應、語言整合的能力;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語言控制。

    寫作能力:包括審題、立意、構思、選材、行文。

    語文知識能力運用:瞭解語言運用能力的核心要求,根據這些要求強化訓練。這些要求是:語境意識,得體意識,邏輯意識,目的意識。

    語文考試的感覺需要在訓練中培養,在實踐中去體會。就如開車的老司機,實踐多了,就能駕輕就熟。俗語云:“鞋匠之所以做得一雙好鞋,這是因為他天天修鞋。”

    其實,學語文的感覺與考語文的感覺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自己的語文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母為什麼不讓惜春見南安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