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小煮
-
2 # 一兩老臘肉
孟母三遷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古代教育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孟子小的時候,母親獨自帶著他生活,第一次孟子家離著墓場很近,小時候的孟子學習著人們的喪葬哭喊,孟母知道後說:“這不該是我兒子學習生活的地方。”於是搬到了集市,在集市之中孟子學習商場的小販迎來送往,討價還價的樣子,像極了商販,孟母知道後同樣不高興地說:“我兒子不應該這樣。”便開始了第三次搬遷,這一次孟母搬去的住所是在一所學校的附近,在這裡孟子開始了學習道德倫理等各種知識,孟子的母親滿意的笑了,說到:“這才是我兒子應該學習的。”
那麼孟母三遷是為什麼?有沒有必要呢?個人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學習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身邊環境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每個人的身心都存在著可塑性,兒童時期尤為明顯,好的環境是可以讓人在潛移默化下接受薰陶,正所謂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在古代的教育,並不像現代一樣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古代教育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良好的教育掌控在統治階級手裡,平民難以接受到好的教育環境。在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孟子小時候的家庭條件並不優渥,就像是現代社會的許多普通家庭一樣,但孟母依舊不辭辛勞地搬家來讓孟子能夠接收到好的教育和學習環境,也正是因為孟母的堅持才成就了孟子的“亞聖”。
孟母三遷告訴我們,學習的環境氛圍是很重要的,家長的選擇和重視同樣重要,假如在孟子小的時候,孟母沒有選擇三遷來創造好的環境,可能孟子的人生會是一名商販,也可能是普通的柴夫或鐵匠,但絕不會是之後的聖人。現在社會的很多普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但往往沒有做到像孟母那樣起到良好的榜樣給與足夠的關心和支援,而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並放任不管,殊不知沒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孩子的成長中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普通家庭的“逆襲之路”不是僅僅靠什麼補習班,學區房就可以解決的,起決定作用的,除了孩子自己的身心發展,還有家庭的氛圍和薰陶。
-
3 # 清江
有必要,行要好伴,你伴不正派,你必有災兇!
住要好鄰,你鄰居,抓雞摸狗,你必破財,不團結,還有可能帶壞你的後人!
回覆列表
這等同於現在問學區房有沒有必要買,因為孟母最後搬到的地方就是臨近學校的“學區房”。小煮不想講大道理,答案是必要的,非常必要。不要舉個別反例抬槓,這是個機率問題,現在的統計資料和研究已經表明,“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為什麼?
環境是什麼?孟母三遷,求的就是兒子好的學習環境。孟母避開的,是喪葬從業人員、屠宰從業人員、商業從業人員。別說什麼職業歧視,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念就是如此。
仔細想來,所謂環境,並不止學習環境這麼簡單,還包括社交環境、人緣環境、生活環境等。這一點是古今相同的。也就說,你身邊的人,身邊人的行為習慣、職業、素養、財富,都塑造著你,影響著你的未來。
學習環境意味著什麼?一所好的學校,不僅意味著好的師資,也意味著好的生源。對於一個好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知識是可以自學的,但有時候從好學生到學霸,差的往往就是好老師的那一下點撥。一個好的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有技巧的啟發和興趣的培養。他豐富的經驗,可以讓學生少走很多彎路。很多普通學校的學生,可能上完幾年,都沒有這樣的體會,也就錯過了飛躍的機會,可能也體驗不到一個好老師到底有多重要。
更重要的是,一個好的學校,良好的學風會滋養人。簡單來說,周圍的同學都在努力學習,你好意思去玩麼。面臨著良性競爭,你會有壓力,你不想被別人拋在身後,你不想面對別人鄙視的目光。差的學校呢,大家都在玩,你去學習可能反而被鄙視,久而久之會被同化。
一個簡單的例子,小煮當年在某城最好的中學,高考時僅在該學校排30多名。然而,第三好的中學的第一名,還沒有小煮分數高。這不是個人能力的侷限,而是環境造成的天花板。
學區房意味著什麼?學區房僅僅意味著孩子能上一個好的學校?不,遠不止這個。
首先,高昂的價格,讓學區房逐漸成為富人聚集地。你的鄰居、你孩子同學的家長,會成為你寶貴的人脈。你孩子的同學,也會成為他以後的人脈資源。階層固化傾向之下,這些資源彌足珍貴。他們會讓你和你的孩子,在社會活動中如魚得水。
其次,除了老小區外,新建學區房一般環境良好,良好的衛生、綠化和配套,會讓孩子的生活愉悅,更能專心投入到學習中。
最後,學區房還是一筆投資。在教育資源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你的學區房升值空間巨大。你的孩子上完學之後,房子還可以賣出去賺一筆。
綜上所述,無論古今,學區房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