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是方包,圓包,粉碎回收機,或者還有別的什麼方法?
5
回覆列表
  • 1 # 小肥燕

    以前沒有聯合收割機的時候,我家裡是用牛拖著平車拉回家的,鍘刀鍘碎了再喂牛。

    現在發展的太快了,有收割機了,玉米杆都打碎了,喂牲口方便多了。

    現在直接用三輪車拉回來堆在草房裡就可以了,牲口冬天也不愁沒草料了。

  • 2 # 善良的牧人

    實施機械化玉米秸稈黃儲養牛好處和注意事項》:本文關於養牛論文範文,可以做為相關論文參考文獻,與寫作提綱思路參考。

    摘 要:機械化玉米秸稈黃儲養牛技術,是以機械化為手段,把秋收後的玉米秸稈,用生物菌劑經先進、科學的生產工藝,發酵生產出適口性好、利於反芻動物消化吸收、可長期儲存的優質秸稈生物飼料.從而提高玉米主產區發展養牛業的可操作性,將秸稈過腹轉化為牛糞,穩妥地加大玉米秸稈還田量.

    關鍵詞:玉米秸稈;黃儲養牛;要點

    一、好處

    1.經濟效益

    以養繁殖母牛為例,一般每頭繁殖母牛年可獲純利2000元以上,秸稈週轉過程中產生了經濟效益,如果以養補種,用牛糞還田,是零成本培肥土壤的措施.

    2.生態效益

    可以消滅部分對作物有害的蟲卵及病菌,減少牛的腸道寄生蟲發病率;發酵後的牛糞,是改良土壤的優質肥料;是杜絕大量秸稈被廢棄焚燒的有效措施之一.

    3.社會效益

    收穫果穗的同時,將秸稈回收窖儲,能安全儲存玉米秸稈,解決不具備放牧條件產糧區缺少牛羊粗飼料的難題.有利於保持肉品供應的穩定,便於農民就地就近創業、打工.

    二、注意事項

    1.建儲窖的注意事項

    (1)地下窖:窖的四周要有排水溝;窖的底面,從裡邊到進出料口處應有坡度,整個窖的最低點,應在進出料口處,防止雨水倒灌入窖內;窖底面和進出料口通道斜坡路面的交接線,應一端高一端低,並在低端建有滲水井;如果是土窖,則要用塑膠薄膜做全襯.

    有條件的養殖戶,在窖的上方建個簡易防雨棚更好.

    (2)地上窖:窖底面及附近的地勢要高於周邊其他地方,四周要排水通暢;窖底面最低點在進出料口處;牆壁要砌成A字形的空心牆,即兩個二四牆,底部分開上部合攏到一起,隔一段距離在兩牆之間砌一個垛子,有利於保溫,防止牆體倒塌.同時,形成上寬下窄形的窖,有利於壓實.

    2.選擇生產加工機械的注意事項

    (1)當地習慣用收穫機收穫玉米果穗,而將秸稈粉碎棄於地表時,養殖戶應選擇購置,帶有二級粉碎裝置的果穗莖稈兼收型玉米聯合收穫機,收穫果穗的同時,將秸稈粉碎成3-5釐米絲條狀,並噴放到跟進的拖拉機拖車中,運回飼養場進行窖儲.

    (2)如果當地農民習慣站稈收穫果穗,則應選擇能保持秸稈清潔(不粘土)、粉碎質量好的專用秸稈粉碎回收機.將站立或半站立的秸稈,粉碎成3—5釐米絲條狀,噴放到自身掛接或跟進的拖拉機拖車內,運回飼養場進行窖儲.

    (3)大、小規模的飼養場,都要配備和其相適應的秸稈粉碎機,以便在必要時將整棵秸稈粉碎窖儲,或冬季將整棵秸稈粉碎和窖中儲存的秸稈混拌飼餵,緩解窖中儲存的秸稈因水分大而在牛採食過程中口感冷涼的程度,提高適口性.

    3.準備生產原材料的注意事項

    (1)選擇秸稈時,儘可能不用轉基因玉米秸稈,因為轉基因玉米秸稈又苦又硬,牛不太愛採食.

    (2)收穫秸稈時要規劃好地塊和作業進度集中收穫,保證在短時間內完成裝窖工作的需要,隨收隨儲,以免不集中收穫,導致單個窖裝填的時間過長,或秸稈自然堆放時間過長,而降低秸稈飼料質量.

    (3)當天配置的發酵菌液要當天用完,防止浪費或影響秸稈發酵質量.黃儲秸稈,一般要根據儲存秸稈量,在生產前2小時活化菌種;大窖生產可將發酵劑兌入5倍玉米麵或麩皮中製成菌劑,不需提前活化.另外,要根據秸稈儲量和發酵劑的使用說明書,提前備好發酵劑.

    4.補水的注意事項

    (1)補水管頭要安裝噴雨狀噴頭,不可水流直接灌入儲料上流入下層.標準含水量為65—70%,幹玉米秸稈按1:1.8備水.必須用清潔的井水,絕不可用受汙染的河水.

    (2)補水的檢測標準是均勻接到下層,手抓秸稈手心朝上握緊,指縫見水但不滴下為標準,不見水為水分不足需再補,指縫滴水為超標,需加乾料調節.

    (3)如果不具備其他條件,只能把整棵秸稈運回飼養場粉碎,可在鍘草機上安裝配套的供水管道(鍘草量和補水管噴水量匹配),在窖的入口附近將秸稈粉碎,按加工量計算出每分鐘粉碎幹秸稈的數量,同時還要計算出每分鐘需補水量及秸稈發酵劑用量,粉碎秸稈的同時補水、加入發酵劑,然後用推土機或剷車向窖內推平壓實.

    這時,最好有一個能預存一天用水量的蓄水池,將發酵劑先溶解在水中,隨補水時加入.

    (4)有田間秸稈粉碎回收機的養殖戶,大窖生產時可將粉碎後的秸稈,按每層壓實後30釐米的標準逐層生產,具體方法是:把運回來的碎秸稈卸在儲窖的一頭(出入料口),或放在儲窖的一側(地下窖),由推土機或剷車推入窖中,也可以卸車時把料直接卸入窖中(地下窖),由人工平整,壓實前每層45釐米左右厚時進行補水.補水後用推土機或膠輪拖拉機壓實.接著在壓實的儲料上撒一層計算好用量並兌有5倍玉米麵的秸稈發酵劑.以此類推,直至裝滿.

    5.封窖的注意事項

    (1)在儲窖被裝滿壓實後,應在秸稈的頂面按每平方米250克畜牧鹽的標準撒一層畜牧鹽,預防頂層秸稈飼料發生黴變.

    (2)用飼料布等封窖時,一定要保證封窖後不滲水、不透氣、不讓強光直接照射到儲料.

    6.取料的注意事項

    (1)開窖後要斷層取料或立面取料,不許控洞取料.大窖取料不可將密封塑膠薄膜開面過大,當天取多少開多少,防止進空氣、日曬、雨淋,影響窖儲秸稈飼料的質量.

    7.飼餵時的注意事項

    (1)顏色是黑色、黑綠色的劣質秸稈生物飼料不可用於飼餵.

    (2)有黴味、腐臭味的劣質秸稈生物飼料不可用於飼餵.

    (3)飼餵時,用量要由少到多逐漸增加,對開始不愛吃的牛要進行引食.開始將少量窖中黃儲的秸稈飼料加入平常飼餵的飼料中,逐步增加到換料完成.

    (4)飼餵時,可適當投放豆粨、麥麩、玉米麵等.

    (5)冬季飼餵,從窖中取出的黃儲秸稈飼料有凍層時,要解凍後飼餵。

  • 3 # 蕩遊無羈

    我來分享我們這裡的情況!如果是空餘的地塊基本都是人工捆起來紮好,然後挑走或者平板拉走大一點的都是捆好堆一塊,幾戶人家都堆得比較靠近,直接收玉米的時候就壓成塊了,等半掛車直接拉出去還有一種就是直接粉碎還田了,給土地做了肥料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沒有幫到你!謝謝大家的觀看!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4 # 姑娘本是天仙兒

    我覺得,收割機再先進,也得人工捆綁吧?一捆一捆的綁好用車拉了吧

    總訁我們村現在還是人工用車拉,然後買個電動扎草機,紮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然後再餵給牛

    你這成批養,估計也費料了,找個自己人幫你往回拉吧,沒別的辦法,養牛是個辛苦活。加油吧,陌生人

  • 5 # 山東農業裝備

    你好,大概有這麼幾種。有的地方掰完玉米棒,玉米秸稈直接用拖拉機拉家來,然後用鍘草機鍘碎餵養牛,有的地方種植青儲玉米,直接用玉米青儲粉碎回收機,一次完成收割粉碎,拉拖拉機拉到家。主要還是看你養殖量大小。養殖量小就買個鍘草機就可以,養殖量大的話,就用玉米青儲收穫玉米秸稈。

  • 6 # 本味

    我們這裡玉米用收割機收!一畝地140到200多不等,看玉米地和青儲池的距離遠近定價遠點的就貴近點的就便宜!現在收玉米秸稈很方便的全部都是機器,收割機一邊切割一邊直接就噴了車上了完了直接拉到青儲池卸掉就可以了!我這個青儲池兩千多噸從收割到儲備弄完也就用了6天左右吧!現在都是機械化很方便價錢也不貴!

  • 7 # 日月同行

    有以下幾種辦法

    第一,玉米收割機收穫後,需要用紐荷蘭5070等類似的小型方捆機或者大方捆來進行打包作業。這種方式適合於小型家庭式養殖戶。它也有弊端,需要對秸稈再拉回去後進行二次粉碎。

    第二種,人工收穫後的秸稈,這種秸稈因為自身長度等沒有受到收割機的機械的破壞,所以不適合捆草機作業。所以可以用牽引式撿拾粉碎機進行粉碎作業然後裝車運輸。運輸至牧場後直接進行黃貯。

    第三種,大型青貯機直接收穫,這種就不做詳細介紹。

  • 8 # 農村牛人大哥

    現在牛場基本都是下面兩種大型機械貯玉米秸稈,下面這個裝置比較先進,這臺裝置,從收割,到打包,全制動完成,而且收割速度快,玉米發酵快,導致二次發酵,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裝置打的是圓包,每包大約750公斤左右,詳細影片,點選右上角關注按鈕,進入我的主頁,可以觀看。

    下面這個裝置叫克拉斯,是俄羅斯進囗的,他是將玉米秸稈,切碎,柔絲,裝車一次完成,然後將切碎柔絲玉米秸稈拉回牛場,倒入大型責貯窖,推平壓實,封窖。密封好以後,以防二次發酵。這個機械特點是,速度快,相比上面那臺裝置貯草的話,成本比上面那臺低。

  • 9 # 阿涵的日常生活

    以前家裡養十八九頭奶牛,爸媽都是去地裡割玉米杆,他們比較省錢。但是真的太累啦,我認為可以包給別人收,畢竟養牛都在郊外包給別人也花不了多少錢。

  • 10 # 使用者63530148748

    我們地區玉米秸杆的收穫方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用玉米秸杆粉碎機從地裡直接粉碎後進行黃貯或直接喂牛。第=種方法就是用粉碎打捆機從耕地裡直接把玉米秸桿直接粉碎後壓縮打捆後,(這種方法是玉米秸杆乾燥後進行)貯藏全年飼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導師送女博士5篇SCI論文,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