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pades13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弟子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淨”,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擴充套件資料:“菩提本無樹”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菩提本無樹

  • 2 # 多寶小廚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的。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

    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

    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

    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哪裡?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言自性風光,但是

    是否真達到最高境界,未必/如慧能大師自己所說的:

    熟則熟矣,猶欠篩也/

    。。。。。。。。。。。。。。。。。。。。。。。。。。。。。。。。。。。。。。。

    但是,就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還是未達傳付禪宗衣缽的造詣,不要忘記我們上面所列舉的情形,因為“本來無一物”的情況,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雖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無生機存在。

    六祖在大徹大悟的時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問他初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質疑,使他再進一步而澈底瞭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說:“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個才是代表了禪宗言下頓悟的“頓”與“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後來還是避居在獵人隊中,由悟後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經過,由此你就可以瞭解《楞伽經》中是頓漸並舉,禪宗是頓漸併兼,猶如《楞嚴經》上所說的:“理須頓悟,乘悟並銷,事資漸修,因次第盡。

    ”所指頓漸並重的道理了。現在談談禪學,抓住一句“本來無一物”,就無所而不可為,那不落在狂禪的知見才怪呢!須知禪宗正有嚴謹修持工夫的層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談或狂妄自是上,才會與真正的禪有相近之處。

    --------------------------------------

    1.關於六祖的開悟

    明心見性與神秀的兩個偈語問題:由歷代相傳,幾種不同版本的《六祖壇經》,與禪宗各種典籍的記述,有關六祖最初得道開悟的事蹟,大體並無多大出入。

    中國禪宗,自五祖弘忍開始,教人唸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便可由此人道,一變達摩大師以《楞伽經》印心的教學方法,這隻能說是教授法的改變,對於禪宗的宗旨,並無二致;《金剛經》以明心見性為主旨,處處說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諦,其中的修行求證方法,以“善護念”三字為重點,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而說明性空實相,了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指標。

    現在為了普通了解禪宗的治心道理,用現代的觀念,先作一比較容易明瞭的說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習,做為修心養性的簡捷方法:

    (1)首先我們先要靜靜地觀察自己內在心理的意識思想,再把它簡單地歸納為兩部分來處理:一部分是由於感覺所生的思想和觀念,例如痛苦、快感、飽暖、飢寒等等,都是屬於感覺的範圍,由它而引發知覺的聯想和幻想等等活動。

    一部分是由於知覺所生的意識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來的情緒,煩悶、苦惱、對人我內外種種事物的分別思維等等,當然包括知識學問的思維,以及自己能夠觀察自己這種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夠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動,不管它是感覺的,或知覺的,總而言之,統統叫做一念,能夠作到在唸念之間,起心動念的每一觀念,自己都能觀察得清楚,再無不知不覺,或莫明其妙的情況,然後,就可把它處理作為三段觀察:凡是前一個念頭(思維意識)過去了的,便叫做過去心,也就是前念。

    後一個念頭(思維意識)來了的,便叫做現在心,也就是當前的一念。還沒有來的,當然便是未來心,也就是後唸了,可是它還沒有來,不去管它。不過,你不要忘記,當你覺得後一個觀念還沒有來的時候,這個正是現在當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覺到是現在,立刻便已成為過去。

    (3)複次,如此內省觀察得久了,你把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看得清清楚楚,於是你便練習,當前唸的過去心過去了,後唸的未來心還沒有生起的一剎那之間,當前的心境,就會微微的、漸漸的,呈現一片空白。

    但這空白,不是昏迷、或暈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狀況,這是清清楚楚的,靈靈明明的一段空靈,也就是宋明時代禪師們所說的昭昭靈靈的時候。

    如果真能切實到達這個情況,就會覺得自己所有的意識思維,不管它是感覺的或知覺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過長空,風來水面,所謂踏雪飛鴻,了無蹤跡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為的,都只是一片浮塵光影而已,根本無法把捉,根本是無根可依的,那你就會體會到“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狀態了。

    (4)再次,你若瞭解了心念過去、現在、未來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這個公式,自己反省看來,翻成一笑。

    …………未來……現在……過去……

    ————————————————無始以來

    ……未來……現在……過去…………

    0 1-1——1-1=0

    因此認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雲為,都是庸人自擾,由此再進一步,觀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壓力,和思想促使身體所作的行為活動,都是猶如泡沫空花,雖然在不加自我觀察的時候,表面看來好像都是我一連串成直線的活動,實際所謂這個我的活動,也只是像電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樣,都是由於無數接連不斷的前後唸的因緣湊成了一條線,其中畢竟沒有真正的東西存在,所以你會自然而然地覺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隻像夢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間而已,因此你會自然而然的瞭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就是“本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這個明白了心理上意識思維的狀態以後,經常在靜中動中,保持這一段昭昭靈靈的靈明覺性,猶如萬里晴空,不留點翳的現象,那就夠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會懂得人生的真諦,找到真正歸宿的安身立命之處,可是你不要認為這樣便是禪宗的明心見性了!更不要認為這樣便是禪宗所謂的悟道了!因為你在這個時候,正有一個昭昭靈靈、靈靈覺覺的作用存在,你還不知它的來去與起處呢!這個時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師所說:“荊棘林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

    以上所講的一切,是借用比較現代化的方法,說明人們心理活動狀態的情況,同時也以此而說明禪宗六祖當時聽到別人唸誦《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領悟的一些訊息,由此使你可以瞭解六祖的師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自己內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麼,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得境界。如把兩者作一比較,自然可以瞭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囑他的衣缽了,但是,就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還是未達傳付禪宗衣缽的造詣,不要忘記我們上面所列舉的情形,因為“本來無一物”的情況,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雖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無生機存在。

    六祖在大徹大悟的時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問他初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質疑,使他再進一步而澈底瞭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說:“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才是代表了禪宗言下頓悟的“頓”與“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後來還是避居在獵人隊中,由悟後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經過,由此你就可以瞭解《楞伽經》中是頓漸並舉,禪宗是頓漸併兼,猶如《楞嚴經》上所說的:“理須頓悟,乘悟並銷,事資漸修,因次第盡。”所指頓漸並重的道理了。現在談談禪學,抓住一句“本來無一物”,就無所而不可為,那不落在狂禪的知見才怪呢!須知禪宗正有嚴謹修持工夫的層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談或狂妄自是上,才會與真正的禪有相近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部面板比身體的面板黑的多,一般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