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中國很多古典白話小說中都有記載。《西遊記》中孫悟空就碰上一個假齊天大聖,兩猴打得昏天黑地,不分勝負;各路神仙分不出真假,只有如來佛祖說出那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六耳獼猴。《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豈得以世俗男女分別而論。”又如《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麼又來管你凡間什麼閒爭閒鬧鬥?”
“五行”原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構造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各自的本質特徵,相互之間又生成、剋制,從而構成了萬物及其運動變化。
“三界”是佛教的概念。所謂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認為三界中每一界都包含幾重天,三界合共二十八天。對於學佛之人來說,唯有出離三界,才算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
欲界,共有六天,無論人類、畜生所居的四大洲,還是各層地獄(無間地獄)都在欲界之內。六慾天中的眾生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乃至五欲之樂,想要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色界,共有十八重天,也稱為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的眾生,沒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他們都以禪悅為食,想要解脫色界十八天的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執著迷戀色相之法,才能出色界天。
無色界,則是色相俱無,只是將心識住於深妙禪定中,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又分為四空天,想要出離無色天的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三界二十八天,從下至上如下所示:
一、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四禪天: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三、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如何才能修出三界
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就是出三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才能修出三界呢?
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淨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慾天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俗語佛源》解釋,“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輪迴,“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質的障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脫俗,不受世俗的汙染和拘束。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中國很多古典白話小說中都有記載。《西遊記》中孫悟空就碰上一個假齊天大聖,兩猴打得昏天黑地,不分勝負;各路神仙分不出真假,只有如來佛祖說出那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六耳獼猴。《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豈得以世俗男女分別而論。”又如《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麼又來管你凡間什麼閒爭閒鬧鬥?”
“五行”原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構造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各自的本質特徵,相互之間又生成、剋制,從而構成了萬物及其運動變化。
“三界”是佛教的概念。所謂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認為三界中每一界都包含幾重天,三界合共二十八天。對於學佛之人來說,唯有出離三界,才算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
欲界,共有六天,無論人類、畜生所居的四大洲,還是各層地獄(無間地獄)都在欲界之內。六慾天中的眾生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乃至五欲之樂,想要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色界,共有十八重天,也稱為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的眾生,沒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他們都以禪悅為食,想要解脫色界十八天的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執著迷戀色相之法,才能出色界天。
無色界,則是色相俱無,只是將心識住於深妙禪定中,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又分為四空天,想要出離無色天的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三界二十八天,從下至上如下所示:
一、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四禪天: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三、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如何才能修出三界
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就是出三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才能修出三界呢?
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淨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慾天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俗語佛源》解釋,“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輪迴,“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質的障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脫俗,不受世俗的汙染和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