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明知道奕詝不能擔當皇帝位置。
10
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道光帝駕崩了,他的四兒子奕詝竟然登上了皇帝位置,據說這位奕詝還有些缺陷,自小身體瘦小體弱多病 ,走路還有些踮腳。

    就是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人,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為什麼可以登上皇帝位置?

    這要感謝他的老師杜受田,他是山東濱州出來的進士。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錫之,號芝農,山東濱州人。其父杜堮為嘉慶年間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杜受田兒子為咸豐帝遺囑中同治帝的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顯赫,有為書香門第之稱。

    出生於乾隆年間的杜受田,歷經四朝,由工部、刑部、禮部尚書直至協辦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他被道光帝看中,做了道光帝的四兒子奕詝的老師。

    當時最有繼承皇帝位置的二個人就是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奕訢。

    奕訢一表人才,身體健壯,聰明伶俐不說,堅毅果斷。與他這位四哥奕詝相比那是最好的皇帝接班人。

    可是他這位四哥奕詝的師父杜受田厲害,他工於心計,揣摩聖意那是杜受田的拿手好戲。

    有故事二例:看看杜受田的手段:

    一日道光帝命眾皇子去南苑打獵,六皇子奕訢紅光滿面,滿載而歸,再看看四皇子奕詝兩手空空,一無所獲,道光帝不禁問為什麼?奕詝竟然說是“時方春和,不忍殺生,以幹天和,且不想以弓馬一日之長與諸兄爭高低。” 故事二,道光帝臨終召眾皇子最後考察確定立皇儲一事,諸阿哥對答如流,唯獨奕詝苦著臉抽泣,道光帝問,奕詝答:兒臣虔誠祈禱,願皇阿瑪早日康復,屬萬民之幸,兒之幸。 以上二個故事既表明杜受田的心機如此能完美的揣摩帝王心術,有過之而不及。

    奕詝就是這樣登上了皇帝位置,是為咸豐皇帝。

    他登上皇帝位置的成功即是杜受田的成功。

    那麼把一位明知不稱職的人用揣摩聖意來把他推上一個他無法駕馭的位置,使國家遭受痛苦,才有後來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禍國殃民,加速了清朝的快速滅亡。

  • 2 # 有得觀史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看看孟子的邏輯。諸子百家的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提出了兼愛的思想,意思要愛天下所有人,沒有區別。愛天下所有人沒有問題,但沒有區別就有漏洞。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 舉個例子解釋這句話。比如有一天你坐在公交車上,車停,上來兩個老頭,一個是你老爸,一個你不認識,按照墨子的兼愛說法,把座位讓給誰都一樣,沒有區別,結果你把座位讓給了不認識的老頭,你老爸站在旁邊,嘴上不罵心裡也會罵你,你個沒人性不孝子,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白養了。其實孟子是對的,和外人相比,父親更愛兒子,兒子更愛父親,這是人性,無可厚非。

    回頭再看杜受田推咸豐就好理解了。杜受田是咸豐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愛咸豐就像愛自己的兒子,想讓自己的學生繼任這是人性,沒什麼不正常的。至於透過推咸豐得到好處,杜受田也許有這想法,也許沒有。認為有,那是因為他後來真的得到了好處,進而推測,他當時就有那種想法。這種由結果推原因的方法有邏輯錯誤。

    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看一下這個問題。咸豐能不能繼任皇帝,道光說了算。道光不能慧眼識珠,或者說道光心裡想的是仁孝不是能力,所以選咸豐不選奕忻。接班人選對選錯都應該由道光一人負責。如果道光的心思沒在咸豐這兒,杜受田一個翰林院編修,在道光那兒能有多大能量,能讓道光改變看法。要說誤國,責任是道光的,不是杜受田的。

    我們還可以來個假設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假設奕忻爭位成功,他會不會殺了咸豐,或者把咸豐圈禁。不能肯定,但有可能。一旦成為現實,那作為咸豐老師的杜受田一定會受牽連,誰能說杜受田力推咸豐不是為了自保呢!

    還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杜受田平時的德行表現。杜受田有顯赫的家族,修德是杜家家風,他從小受薰陶,人品很好,德行不錯,死後受文正諡號。杜受田是山東濱州人,一年他家鄉發大水,朝廷派他去救災,他經過距家十多里的地方時,天黑住了下來,手下勸他回家看看,他說救災的事這麼急,哪有時間回家。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去了救災最前線。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勇戰王聊歷史

    杜受田絕對是私慾,幫助一個不稱職的人當皇帝,這就是禍國殃民。他跟朱棣身邊的姚廣孝差不多。都想輔佐出一個皇帝,建立“萬世功勞”。

    清朝都是秘密立儲,不搞“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套。所以,杜受田擁護咸豐,肯定不是為了守住“國本”,防止皇子爭奪皇位。

    杜受田就是愚忠,愚忠的人就是要個名!他就是想要個“帝師”的名號,相等咸豐即位以後,能夠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負。他是奕詝的老師,知道奕詝的能力。所以,他覺得自己能把控住咸豐帝。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

  • 4 # 君箋雅侃紅樓

    中國古代有一群沽名釣譽的人,其中,這個杜受田就是一個。

    杜受田這種人不能說他是壞人。但這種人利慾薰心的樣子還是非常可怕。

    奕詝作為道光帝的四兒子,為人懦弱,志大才疏。道光皇帝更喜歡六兒子亦訢。但沒想到,杜受田教授奕詝走心理攻勢。用純孝的表演征服了道光皇帝。最後選了奕詝為繼承人也就是咸豐皇帝。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光皇帝實在也是一個草包,想想他皇祖康熙帝,九龍奪嫡那麼鬧騰,老人家他鬧隨他鬧,我自巋然不動。道光在二選一中竟然還選錯了。也是夠了。

    而這其中杜受田這種利慾薰心的嘴臉實在讓人倒胃口。明知道奕詝不是皇帝的料,竟然還罔顧天下與不顧,只為了一個帝師的名頭就用下三濫的角色扶持了一個不合格的皇帝上位,這是用天下滿足個人私慾。這樣的人,當誅!

    明清兩代這樣沽名釣譽的人特別多。你不能說他們是壞人。但他們對名的需求有一種變態的執著,為了虛名,他們可以大義凜然的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但乾的事卻完全於國於民無利。我要說海大人一定被罵,但杜受田也就是這樣一個渣渣!

    雞湯時間:

    當你不敢罵一個名人的其後,你就挑一個不太出名的人罵一頓,也是挺爽的!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公元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時道光皇帝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道光皇帝生前按照自雍正皇帝以來確立的秘密立儲制度已選定繼承人並將自己選定的繼承人的名字書寫在密詔上藏於紫禁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當人們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道光皇帝的立儲遺詔後發現上面赫然寫著四皇子奕詝的名字。而在此前人們已隱約猜到繼任之君應當會在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之間角出。

    道光皇帝生前共有後妃二十多人,這二十多位后妃先後為他生育了十個公主和九個皇子:長子奕緯死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終年二十三歲。而兒子奕綱、三子奕繼也過早夭折。如此一來四皇子奕詝成為事實上的嫡長子。皇五子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過繼給嘉慶帝第三子綿愷為嗣,襲郡王位,按當時的立法傳統自其過繼之日起就已自動失去襲位的資格。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皆為道光晚年所得,皆為年幼懵懂無知之輩,難以繼任大統。六皇子奕訢成為了唯一能與四皇子奕詝角逐皇位的對手。

    二人相比各有優劣:正所上文所言四皇子奕詝已成為事實上的嫡長子,就道統上而言佔有優勢;問題在於清代立儲祖制並不太講究嫡庶之分,而是有限側重於立賢,而相比之下六皇子奕訢的個人才能遠勝四皇子奕詝,對這點道光自己也是有清醒的認識的,所以他一直在奕訢和奕詝之間糾結。

    說起來奕訢和奕詝除了在競爭皇位一事上是對手之外,平時私交還是不錯的:奕詝的生母去世後就由奕訢之母撫養長大,兩人從小一起讀書、一起習武,然而無論文化造詣或是武功水平奕訢都始終壓過奕詝。照此形勢發展下去應當是由六皇子奕訢繼位才對,然而歷史並沒照此演進下去,這與兩位皇子的老師有莫大的關聯。

    奕詝的老師名叫杜受田,字錫之,號芝農,山東濱州(今濱州市濱城區)人。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杜受田深知自己的學生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於是建議奕詝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話說某日道光皇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而另一邊奕訢的老師卻建議他盡力在父皇面前表現自己,結果儘管奕訢所獲獵物最多,但道光卻甚為欣喜地評價奕詝道:“此真帝者之言!”此後道光病重將不久於人世之際奕詝伏地流涕,痛切異常,道光帝問其何故如此,奕詝答:“兒臣虔誠祈禱,願皇阿瑪早日康復,屬萬民之幸,兒之幸。”至此立儲之事已定。

    杜受田憑藉自己揣摩聖意的手段成功將自己的學生愛新覺羅·奕詝培養成了咸豐皇帝,然而歷史已經證明:咸豐並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內有太平天國起事,外有英法聯軍犯境,他死後慈禧太后擅權弄政。在他治下中國不僅未能及時改弦更張變法強國,反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越發沉淪。相反奕訢則在後來的洋務運動中表現突出,成為洋務派的領軍人物。由此可見杜受田之舉實乃一念之私禍國殃民。

  • 6 # 搞哥讀史
    一、

    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咸豐無能嗎?

    我們看看《清史稿》文宗本紀對咸豐的評價:

    “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賦民首杜煩苛,治軍慎持馭索。輔弼充位,悉出廟算。鄉使假年御宇,安有後來之伏患哉?”

    所謂“陽九之運”,是指咸豐運氣比較背。剛一上位,內憂外患就接踵而來了。內憂,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差點把清朝給推翻了。而外患,是指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意圖瓜分豆剖中國。

    這相當於打牌一開局,就上手一副爛牌,而面對的困難,卻是地獄級模式。我們看咸豐面對著地獄級難度的模式,是怎麼出牌的。

    咸豐甫一即位,第一件事就是罷黜道光年間妨賢誤國的權相穆彰阿,重新起用林則徐,廣開言路,下詔求賢,意圖改革自嘉道以來官場上因循疲玩的風氣。

    面對勢不可擋的太平天國,清朝的八旗和綠營兵不堪一戰,開創性地在全國各地開展“團練”,以地方鄉勇來對抗太平軍,取得良好收效。咸豐後期,聽從肅順意見,用重典整治超綱,風氣為之一肅;重用漢人,發掘了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眾人才,為後來“同治中興”打下了基礎。

    要說咸豐的過錯,我認為總的來說有兩點。

    第一點,太過排斥西方。處理洋務(夷務)時,一味採取強硬手段,導致了英法聯軍內犯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點,死得太早,並且安排後事時留下了一個不均衡的權力架構,導致後來慈禧奪權。《清史稿》中所謂“後來之伏患”,指的就是此事。

    二、

    綜上所述,總得來說,咸豐並不算是無能之輩。與恭親王奕訢相比,咸豐的思維不夠開明,眼界也不如弟弟開闊。但從傳統儒家的角度來看,咸豐的思想更為傳統,恭親王反而顯得有些離經叛道。

    如果咸豐不是適逢“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作為守成之主,他無疑是個合適的人選。清朝閉關鎖國多年,道光選擇繼承人時,受時代的侷限,不可能預見到未來的這種種變局,也並不能保證傳位給奕訢,就能為大清力挽狂瀾。所以道光還是以傳統的方式,選擇了一位傳統的繼承人。

    而杜受田作為咸豐的老師,本來就對皇子負有教導和培育的責任。可以說,為大清培養一位合格的傳統繼承人這個人物,杜受田是圓滿完成了。而且咸豐當上皇帝,杜受田就可為“帝王師”,這是自古以來所有文士畢生追求的夢想。所以,於公於私,杜受田輔佐咸豐登上帝位,都無不妥之處。我們若用後人的眼光來評判前人,那便是事後諸葛亮的做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P3中什麼是“異度空間”磁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