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秋一族
-
2 # 遷徙的鳥兒1
四兩撥千斤是斷章取義的說法。四兩別說撥千斤了,撥十斤也不太可能。源出於文章《打手歌》原話是..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主要想說明的是藉助對方來的千斤力,牽動改變力方向,順著力的方向,再助上四兩合力,就發出去了!主要是說明太極拳借力打力原理。
-
3 # 太極雲飛揚
四兩撥千斤一般有三種方式,顯符合物理常識。我們舉例說明:
第一種,也是最常用的一種,也就是採用槓桿原理。不是有一句話說嘛:“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翹起整個地球”。當然,我們祖上流傳下來的稱也是槓桿原理的一種。
還有一種你就更容易懂了,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牽動四兩撥千斤”,也就是用牽引力。假設你攻擊我,順著你的力量牽引出去,將你摔倒。這就是引進落空。
最後一種,也是很常見的。就是子彈,子彈很明顯四兩都不到,但是子彈為什麼能打死上千斤的水牛呢?首先子彈夠尖銳,其次子彈速度快,最後子彈打中牛的要害,也就是快狠準!
當然在太極拳中還有一種螺旋勁,也可以“四兩撥千斤”,大家知道龍捲風,或者水裡的漩渦吧?能夠將東西甚至人畜吸進去。比如你進攻我,我畫圈,化解你的力量,或牽引,或牽引之後推出。
-
4 # 紫雲觀濤
四兩撥千斤,千斤力再後?
先看《打手歌》: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
四兩撥千斤,“牽動”二字給吃了?
在這裡舉個例子。今沒見過拉煤氣罐的。尤其是那種大的。 人不好搬的。有的人懶的搬也沒有小推車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況。把煤氣罐斜過來轉著走起。不知道有沒有見過。是不安全操作。還得畫圖……
這種情況,需不需要千斤力?起碼有千斤力的就直接搬走了。
《太極拳論》:……概不外壯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說的多好。咋就不看反而自己瞎琢磨呢?
前面明確表示,那種快打慢,力大打力小。是先天之能。也就是那些號稱“千斤力”在後的人認為的“正確”練法。
還有這句“雙重之病未悟耳”。有多少人是沉迷雙重無法自拔。什麼盲目的認為是我真力不夠。開始去練力量!可惜了。
祝題主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
5 # 太極浮屠
太極拳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四兩撥千斤”!怎麼實現呢?要破壞對方的重心,造成不穩定性,再利用太極拳技法達到以小博大的目的。有句老話說,“欲拔人之根,先固已之跟”,發人於丈外的前提,是你比他穩固,所以打太極拳都講究腳下有根,比的是誰能沉下去,那個沉不下去的,自然就被撬起來了。練拳時有一點尤其關鍵,就是下盤!
打拳大部分時候是兩條腿支撐身體完成的,在換式子時重心一定要平穩過渡,這是關鍵!決不能隨便飄過去,練得就是重心轉換。腳下要沉穩,不能喝風(陳式太極俗語:意為腳掌外掰太過),也不能晃動。這種練功方式,才有可能練出太極拳的根出來,也就是腳下紮根。根的本意有很多,這裡不是指根節。指的是腳下的勁,如同樹根一樣的深入地下。這樣才能使身體這顆大樹得到穩定,越壯實的樹,根扎的越深!“紮根”對於太極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反過來說,使對方重心不穩,東倒西歪的現象就叫做“拔根”。太極拳高手都會一個活兒,“固己之根,壞人之根”。
如何完成實現?就是槓桿!紮根為了一件事,就是固定槓桿末端,稍節是偵察兵,負責找到合適翹起對方的時機和角度。高手可以從腳與地面的接觸情況來觀察你有沒有根,並判斷出能破壞到什麼程度。我們簡單劃分了兩個“失根”的等級僅供參考,腳下虛浮,支撐腿抖動,這被判定為輕度失根;腳跟提起,腳掌離地則是嚴重失根!有人問,對方移動了我總不能待在原地不動吧,說的非常對!他動你不能不動,可一動起來不沒根了嗎?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太極高手和我們的差距就四個字~“隨機紮根”。太極拳練出了隨機紮根,也就意味著在移動過程當中隨時有根,處處是根!這樣才為“四兩撥千斤”創造了條件。
-
6 # 牛惠峰
首先你得懂得什麼叫四兩、什麼叫千斤、現在所謂的大師、宗師都隨便一說太極如何能四兩拔千斤,為什麼四兩能撥千斤?就要騙人了,四兩如何能讓、千斤動這可不是一日之功,如何能練出來這可不是用嘴說一說就練出來的。起碼教你的師傅真會,還得肯教你、加之你的辛勤苦練能悟道、才能有所收穫。
-
7 # 太極仁拳
“四兩拔千斤”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四兩拔千斤是不正確的說法。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是物體,沒有形狀,也看不見摸不著。 力不可能撥力,力也不可能打力。小力也不可能勝大力。
從王宗嶽《太極拳論》可以明確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的拳術。順勢而為就可以實現“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可以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使對手失去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可以使對手攻擊落空,使自己不受傷地實現防身自衛。這是有力學原理的。
但是太極拳宗師和大師都不懂太極拳力學原理,只好藉助太極陰陽哲理和《道德經》中的“柔之勝剛”“弱之勝強”觀點幫助自己理解太極拳原理和向學習者解釋太極拳原理,其實是不可能說清太極拳原理的。他們往往喜歡用一些表述不準確不合理不明白的話描述太極拳技擊特徵和解釋太極拳原理。“四兩拔千斤”就是這樣一句不明不白的話,其用意原本是表示太極拳可以以弱勝強以小博大,亦即表示體重輕力量小的人可以用太極拳法防禦體重大力量大的人的攻擊,也表示用太極拳法可以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防禦對手使盡全身力氣發動的進攻。但“四兩拔千斤”由於表述不清,很容易讓人錯誤地認為太極拳可以以小力勝大力,太極拳手給非太極拳手的作用力的大小是四兩力(很小的力),非太極拳手給太極拳手的反作用力是千斤力(非常大的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技擊或者推手時,雙方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總是一樣大的。所以他們這樣理解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四兩拔千斤”這句話本身就沒有正確地表述清楚說此話的人的意思。 王宗嶽在《打手歌》中說:“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我對《打手歌》的理解是:在使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決不能頂抗對手而要順隨對手進攻趨勢去化解對手的攻擊,這樣對手就就會失去平衡無法攻擊到你,即便是對手用盡全身力氣進攻你,你只要做到順隨對手的進攻趨勢化解對手的進攻,就可以用極小的力量使對手失去平衡破壞對手千鈞之勢的攻擊,實現輕鬆防身自衛的目的。這正是”四兩拔千斤“的真正含義。
-
8 # 教子攻略
其實連四兩勁可能都用不到,只是稍加防守,身體就進到對方薄弱地方了,對方打擊的勁全落空了。不是真的去撥對方勁。
-
9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四兩撥千斤”只是告訴我們一個大原則,說明這個事情從道理上是行得通的,但道理歸道理,你要真的想做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理”透了,想具體落實到“行”上,就需要經過長期而艱苦的訓練。
總之,“四兩撥千斤”的重點,在一個“撥”字上,什麼時候“撥”?怎麼“撥”?這是關鍵,把這些搞清楚了,才有可能在實際行為中得到體現。
01任何一股力量,都有一個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這是客觀規律,誰也無法違背,“四兩撥千斤”也不例外,在實戰中,一拳擊出,力肯定發自腰間,達於手臂,當手臂伸直的時候,力量自然消失,這時你再使多大勁往前頂,也必然如強弩之末,勢不足以破魯縞。
所以無論你力氣有多大,也只是能體現在從擰腰開始,到伸直手臂這段時間,手臂的變化就那麼幾種,腿上也一樣,前後左右上下幾個方向的變化都是有限的,只要把這段時間內的力量摸透了,把握住這其中的變化規律,就能對它加以引導掌控。
所以練習太極拳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推手,推手其實就是在練習“摸勁”,“摸”的意思是感受、總結,親身去感受對方力量的變化,不斷的推,天天推,只要時間足夠長,力量的變化規律自然就瞭然於胸。
02推手就是摸勁,你在推,對方也在推,雙方是對抗的,力量都在變化,所以這時候相互間對力量的感受就會特別明顯,對方的力量來自哪裡?是怎樣的變化的?到哪個方位變化到什麼狀態?在什麼狀態下最容易被掌控?自己用什麼樣的技巧來掌控代價才最小?
象這些東西,全部都要在“撥”中掌握,透過語言和文字是沒有辦法傳遞的,中國道家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叫“火候”,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比如炒菜,同樣的原材料,炒同樣的菜,不同的廚師炒出來,味道就楞是不一樣,為什麼?就是因為對“火候”的把握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皰丁解牛”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有利於理解“四兩撥千斤”,皰丁的刀解了那麼多頭牛,仍然和新的一樣,為什麼?就是因為“摸勁”,它把整個牛的結構都摸透了,這就和推手摸對方的力量變化是一樣的。
03《詩經》裡有句話叫“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講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砍柴的時候,剛開始是拿著刀亂砍,但時間一長,技巧就出來了,“其則不遠”就是講在不斷的重複中,技巧自然就會在行為中流露出來。
所以“四兩撥千斤”雖然只是個理論指導,但我們透過不斷的訓練,還是可以實現的,關鍵是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因為這其中有客觀規律的存在,急也沒用,但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實現它是早晚的事情。
-
10 # 沙澧一翁1韓梅生
所謂“四兩撥千斤”,絕不是弱者投機僥倖的絕技,而是強者從容不迫的瀟灑。
“牽動四兩撥千斤”,是指能夠可靠地鉗住對手最薄弱的部位,從而達到隨意擺佈對手的目的。
任何試圖僅僅付出四兩之力,就能蛤蟆吞大象的,純屬活膩了的投機與狂妄。
-
11 # 歲月如梭水如歌
個人覺得,太極的“四兩撥千斤”,也是要有功夫深的。沒有氣的力度,再巧也拔不了千斤的。當然,不能否定技巧。無論哪門功夫,都要功夫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無論學文或學武都要有覺性悟性。形而上學是不行的。也許,我是外行,是外行話。像搏擊,講究技巧與力度,直接快速,就像西醫,直奔主題思路。
-
12 # BJwgjfTW
謝邀請!提起打太極拳,大家都知道“四兩撥千斤”這句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看過一本連環畫,即小人書,書名叫《偷拳》,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楊氏太極拳創始者楊露禪,很是崇拜,特別是和大內高手太監過招最激動人,從此再也沒有忘掉。也牢記住了“四兩撥千斤”這句話。後來還學了幾個架勢也都忘了。
我瞭解太極拳很講究綿裡藏針,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走步、架勢、運氣、出拳、收拳,一招一式都是舒緩,連綿,要有氣道,達到在無形之中一招制敵。我想功夫深的高手,就像楊氏太極拳的創始者楊露禪,他能把運氣、招數柔和到一起,用看似不那麼大勁力的消減對方的剛猛拳頭,並很快反制對手,這就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吧!一般人估計難以做好。我想像太極的“四兩撥千斤”的意思其實可以延伸開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多,以微知著,以小搏大、以弱示強,以退為進、以苦為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等,這些都與老子的道家學派有不謀而合的地方。
-
13 # 積極的升級中
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李亦畲
此論是十分有道理的。意思就是四兩撥千斤的前提條件是能“引進落空”。
要落空,需要引進,要引進,需要合拍,要合拍,需知彼,要知彼,聽勁要極虛靈,彼方觸我皮毛,吾勁已入彼骨裡,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彼雖有千斤之力亦無奈何!
要知彼,需知己,於是,追根,知己是根本的根本,能落空彼勁的先要讓自己能松空,空而不空,明心見性,是謂知己!
綜言:四兩撥千斤,是知己知彼的功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己推彼推及萬物,則嶺行不畏兕虎,兵無所容其刃,是謂,知己知彼的功夫境界越高,越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至於是牽動啦,槓桿撬動啦,圓軸滾動啦等等,都是方式技術之一而已,關鍵在於,知己知彼,高境界的知己知彼那是知眾生了,非明心見性,則不可得執生全生!是以,四兩撥千斤可以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工農兵商皆有,是合道規律的的功夫!
-
14 # 鱝颾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這句話它是有條件的,而且要條件多多豐富。如果單說此話,那就是痴人說夢,不是物理世界裡存在的東西。如果條件相匹配一切的事物都可以零化解,如果有差勢,那問題的存在也就常見不新鮮了。速度=速度,力量=力量,重量=重量,這樣的事物有意義嗎?子彈飛的速度對準一個同樣旋轉的速度,他的殺傷效果為零,同樣的力量或重量對待同樣條件效果也是為零的。如果一個四兩破千斤高手與泰森對峙打鬥起來誰勝算,這個問題誰都能解釋看出來的,因為條件不對等了。二人相交對峙起來,他們的身法、步法、勁道,無時的不起變化,如果哪一方異動慢了,那就背動了。太極拳搭手那就是一個高極遊戲,而且有條件,要二人兩手相搭他需要了解二人勁道的變化。在這個問題上它存在變勁快,快打慢,慢打遲。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四兩撥千金”就是逗你玩了,這樣的條件,在實際對峙打鬥時能存在嗎?太極拳能上擂臺嗎?
-
15 #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比如,當一個人在懸崖邊上,當己處於即將失重掉下去的時候,你給一點勁他都會馬上掉下懸崖。太極推手時要求得機得勢方可出勁,就如懸崖出勁相同道理。三豐祖師講遇危則發,你化到盡頭遇危時,對方也攻到盡頭了,這時你發勁對方化不了,輕輕一碰對方即被髮出去了。還有力學中的槓桿原理,順手牽羊,順水推舟,力偶原理,等等都是借力的方法。這些方法的運用,必須從捨己從人,順勁走勁練起。太極拳的用法與人的先天應激反應都是相反的。
如果對方不動,如何借力?那就須造勢制人了。這時是"牽動四兩撥千金"了。先給對方一點力,對方只要一應答,我們就可借其力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兩撥千斤,是遵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這是太極拳的深層內涵,不僅侷限於四兩撥千斤。
-
16 # 行者檟肅霜
按照武禹襄《廉讓堂版太極拳譜》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的舊譜再繕記載:
原文是這樣的————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據武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喬松茂先生論述,原文的說法是“牽動四兩撥千斤”。這是迴應太極拳論裡面的語句的。“牽動”是對自己而言,“四兩”、“千斤”是對他人而言。牽動四兩撥千斤,做法是,自己與人搭手 透過雙方的接觸點,接住對方的勁,自己與對方連成一體。掌握住對方的要害處,透過自己的腰胯來牽動對方,對方的要害處比喻為“四兩”,而對方的身體和使用的力量比喻為“千斤”。更具體一點,雙方搭手接觸後,透過接勁變化和意念,使勁集中到對方的一個腳上,對方腳的這一點就是對方的“四兩”,透過這個“四兩”來撥動對方外形整體的“千斤”。這就是傳統武氏太極拳論對“牽動四兩撥千斤”的基本解釋和操作方法。
按照喬松茂先生的這個描述,試用在推手和散手裡面,只要搭手接觸,就可以延緩敵人的快速、連續擊打,讓敵人不得不跟著我方的節奏。同時敵人在這個接觸中站不穩,只有有個腳,無法把握平衡,也無法發出後續攻擊。
-
17 # 太極人58
你用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拔千斤,真正含義是,破字。
用意識,引出彼方的意識,使彼方重心被引出來,破壞了彼方平衡,也就是破壞了彼方的合勁,人在失衡時,稍加外力就會打的很遠,也很輕鬆的將人發出去。就是所謂的四兩拔千斤,
四兩拔千斤,是個形容詞,是形容很容易,很輕鬆的意思。
-
18 # 山右
“四兩撥千斤”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我先舉幾個例子吧 :
一頭兩千斤重的蠻牛向你衝來,你“頂牛”是不行的,而卻可以在牛到身前的瞬間閃在一旁,同時牽住牛鼻繩往回拉,使牛回頭而身子繼續前衝,這就有可能讓牛跌倒。在這個過程中,牛的兩千斤重量和前衝的動能都在它自己的腳上,不需要你抱摔,你只用了牽牛鼻子的很小的力(暫且形容為四兩吧),這就實現了“牽動四兩撥千斤”的說法。
我們都見過拆樓,那有多重啊。當人們將樓的下面大部挖空,最後時刻全樓的重量只落在很小的一部分,大樓搖搖欲墜的時候,你用一根細線往大樓將要倒塌的方向輕輕一牽,大樓就可能轟然倒塌。這就不僅僅是“牽動四兩撥千斤”了。
同理,當要將一艘載著幾千斤貨物的船隻拉到岸邊的時候,當要將一輛幾十噸重的坦克吊裝到一個平臺上的時候,船的重量都在水上,坦克的重量都在吊車的臂上,人所消耗的力量雖然都不很大,但都因“得機很勢”而達到了目的,都實現了一個“牽動四兩撥千斤”的過程。
放到搏擊當中,當一個二百斤的大漢凌空向你飛踹而來時,你可以不用硬碰硬,而是後退一步,在對方前衝勁耗盡,身體開始下墜時,用你的一根小指勾住對方褲管,輕輕上提。這時對方靠慣性懸浮於空中,是沒有多少重量的,其腳部很容易被提起,而其頭部卻會繼續下墜。等到對方頭下腳上時,你再放開你的小指,使對方“倒栽蔥”摔在地上。這也是一個“牽動四兩撥千斤”的過程。
還比如,當王知亮對你使用著名的“王知亮大擺拳”時,你可以在他向後引臂時,向前貼近其身體。當其右臂掄來時,以你右手或臂插入其左腋,以你左臂粘著其右臂,兩人貼緊,以你為軸,順其勢向裡(向你的左後)旋帶,使其頭向前栽,仰面跌倒在地。這個動作經過大量的練習熟練之後,用力很少,隨手拈來,借力打力,可將對方摔得很誇張。
“牽動四兩撥千斤”必須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建立在“順隨”的基礎上,建立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否則,要麼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要麼是痴心妄想。
-
19 # 太極仁拳
王宗嶽《太極拳論》全篇內容說來說去,最終就是講一個意思:要順勢而為。順勢而為就是以柔克剛。能順勢而為就可以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使對方失去平衡,總是攻擊落空,你也就做到了“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
-
20 # 金磚81
四兩撥千斤是物理學在武術中的完美體現。一記重拳不知道有沒有千斤,要直接對抗也必須得有千斤,這樣結果是兩敗俱傷。而從側面施力使他的拳頭偏移十幾公分,四五兩的力應該差不多,太極巧妙之處就在這個“撥”。借力可借對方的力,也可藉助大地的力以及任何可借之力,不是不使力,而是用很少的力達到化解危險,保護自己的目的。至於非要把對手怎麼怎麼樣,那就不是太極之意了。
回覆列表
四兩撥千斤:簡言之,即是借力打力。
太極拳:即是道家無為而無不為思想。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無事取天下。
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