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迎陽而生

    《三字經》既是兒童的最好啟蒙教材,也是現在成年人學習國學的極好啟蒙讀物。

    《三字經》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有人說;“現在的教育是‘缺德’教育”,的確現在的學生面對開放、多變、複雜的社會環境,急功近利,一生追求的是金錢和權勢,至於做人之道卻無從說起。

    《三字經》這樣一部以儒家思想為立足點的教育著作,強調教育以“德行”為先導的教育理念對現代教育的意義。

    《三字經》等傳統的民族文化是迫切而必要的,它不是復古,而是在傳承和挖掘中國文化的寶藏。

    所以,《三字經》在現代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 2 # 金猴悟

    在現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們大多追求金錢,而忽略了道德修養,而三字經正好彌補了這了缺陷,不過,由於古代條件和現代條件差距較遠,裡面的個別內容需靈活運用。比如“父母在,勿遠行”,現在由於家境困難,在當地又找不下活幹,不得不出外打工。但一定要用手機多聯絡關心父母,儘量常回家看看。等等。

  • 3 # 寸米陽光897

    《三字經》做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教育非常有意義,國有國法,家有家教。有相當一部分華人將《三字經》的內容做為傳統道德教育的家規家風,來約束自己約束孩子約束家人。用《三字經》的言語標準衡量自己,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規範,從小輸灌正直善良的良好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有看非常深遠的傳統教育意義。《三字經》和《弟子規》一樣從古至今,從私塾到學堂,都是作為幼兒啟蒙教育書籍在推廣和使用。

  • 4 # 小濤說天下

    傳統《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不可多得的啟蒙讀物,裡面很多有關做人的道理對我們現代人仍然適用。《三字經》到底講了什麼?它對現代人還適用嗎? 蒙學之書,即初學啟蒙用書,在中國的存在由來已久。傳統的蒙學讀物,皆出自於當時的高階知識分子之手,擁有當時最多的讀者。《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國古代最為流行的三本蒙學讀本,其中《三字經》知名度最高,堪稱“蒙學之冠”。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三字經》的作者,相傳是南宋名儒王應麟,後世也多沿用此說。該書流傳之久,範圍之廣,影響之大,已有歷史定論。全書結構嚴謹,文采斐然,概括簡練;三字成句,韻語整齊,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類似兒歌。古人年幼習讀,終生受益。《三字經》全書僅千餘字,但內容豐富,文化載道,德知兼論,內涵廣博,涵蓋天文地理、歷史興衰和古代人物,其基本內容大致分為六個部分:

    1、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以儒家哲學思想“性善論”開篇,論述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3、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講述名物常識,包括數學單位、四時、五行、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等自然科學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識。

    4、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明確規定學習範圍、學習內容和為學的次第,包括小學、四書、六經等儒家經典和先秦諸子中的五子。

    5、從“經子通,讀諸史”到“載治亂,知興衰”。敘述中國歷史的發展,朝代更迭,治亂興亡,強調讀史的意義和方法。此內容約佔總篇幅的四分之一。在重視歷史傳統的中國,學習歷史對於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揚民族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歷代版本的增改,也多集中在這一部分。

    6、從“讀史者,考實錄”到“戒之哉,宜勉力”。借歷史上勤勉好學的範例,鼓勵學子們奮發向上,刻苦勤學。有關博學、尊貴、貧窮、艱苦、勤奮、遲學等的舉例,多不勝數。最後用犬雞蠶蜂作比喻,循循善誘,使兒童明白,要從小立志,打下良好的基礎,長大後方能有所作為。

    以上內容全篇連貫,始終突出“教之道,貴以專”的主題。在教育理念上,該書以德為先,重禮儀而非僅僅求知。在教育內容上,規定了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內在價值取向和精神認同。在教育形式上,簡明概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蘊含了積極的教育方法。

    《三字經》堅持正面教育,以鼓勵為主,用榜樣故事,易誦易記,很少空泛,讀來使人倍感親切。其中的許多語句,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言警句,例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等等。作為古代教育實踐經驗的繼承和發展,《三字經》為六百多年來的中國古代啟蒙教育提供了指南,也為當下的教育實踐奉獻智慧。

    《三字經》問世以來,各種註釋、訂補本、譯本和摹仿之作層出不窮,風靡全國,其龐大的《三字經》系列,足以證明原書所具備的價值。然而,它也是近現代受批判最多的一株“大毒草”。一段時間裡,《三字經》曾被批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事實上,作為封建時代啟蒙教材的《三字經》,其侷限性和消極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做人的道理則亙古不變。成人才能成事,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三字經》裡雖然有一些封建“糟粕”,但更多的是教人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教人化性立命,明道行道,是傳統教育的根本,也是現代教育理念所推崇和鼓勵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完善基礎教育,重鑄民族精神,必須弘揚民族文化,必須從千百年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

    從整體結構和基本精神來看,《三字經》無疑是一部優秀的國民啟蒙教育課本,一部國學經典。文化需要傳承,這是我們需要《三字經》的基本依據。文化也需要發展和創新,因此不妨用今日的視角和現代人的話語習慣,對傳統的《三字經》文字作再一次的詮釋和解讀。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再次從今人口中吟誦出來之時,人們的心中應有比舊時童蒙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理解,教育的人文關懷功能也將進一步得到重視和實現

  • 5 # 失重的蝸牛er

    當然有用,《三字經》詳細記錄了幾千年來華人的思想文化精髓,不但包含了中國傳統的“仁,義,誠,敬,孝”還有很多的常識跟歷史故事,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字經》是國學也是引領我們道德行為的一杆標槍,人之初,性本善,面對生活突如而至的刁難,保持一顆善良的本心必能找到通往光明的一縷亮光。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知識永遠都是一把修容刀,修心修面也修情,當今社會是在不斷前進的,各行各業也時時刻刻都將創新跟學習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試想一下,我們身在洪流之中,卻不能隨著水流的方向前進,那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不進反退!

    成功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便荊棘遍生,即便艱難崎嶇,我們只需謹記“勤有功”便足以。

    會聊天能聊天是現在社會人們慣常評判一個人能力的標準

    無論你是自己做公司還是工作,聊天都是一道嫁造感情的橋樑,聊好了,你的客戶會成為朋友,同事會變成閨蜜。

    而聊天也是需要話題的,除了工作以外的,還會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網路與自媒體的發起壯大,很多人都對文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你會發現自己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有文化,言談舉止也越來越有素質。

    三字經跟其他國學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廣泛的大眾化的,人人可讀,朗朗上口,從人文,歷史,地理到常識甚至是朝代的更替,都有所記載,從中你可以增長見識,同時也能找到很多含金量比較高的聊天素材。

    無論在哪個時期,何種文化形勢之下,少年永遠都是引領新時代的主力軍

    祖國的未來建設跟發展都寄託在少年的身上,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啟蒙開始,再飽滿的花骨朵也有開歪的可能性,到時滿院的春色也不免會減去幾分顏色。

    哪一個為人父母者不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啊,所以說少年的啟蒙就跟大樹的根系一般,越深越牢固,才能越有力量更好的接受暴風雨的洗禮。

    所以說,作為包羅永珍的《三字經》,在現在生活中不但有用,而且用處廣泛。

  • 6 # 天碼星文史趣談

    我個人傾向把《三字經》定義為一篇較長的打油詩。如果說學篇詩有什麼用,這個就很難說了,首先要看問者的有用是指什麼,如果只是想學後能提高賺錢或考分或是全面瞭解國學,那是肯定沒有的;但如果說為了培養心性,初步瞭解古文化的科普的話,還是有點用的。

    1、《三字經》簡短易懂,朗朗上口,簡單的文字,篇幅也不太長,1000多字,卻涵蓋了古人的哲學、做人的道理、生活常識、歷史、地理、名人等多個範疇的資訊。非常適合於一個初窺中華文化大門的入門弟子閱讀。

    2、中國的古文,無論從四書五經還是唐詩宋詞,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還是會澀難懂,三字經便可以充當一個跳板,在讀的過程中認識一些文言文常用字的含義,而且因為簡短押韻還不失趣味,所以孩子讀來容易堅持。

    3、三字經本身也並非古時必讀之書,建議讀者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讀一些章節。讀哲理可以瞭解古人的思想;讀道德可以瞭解古人的品性;讀其他可以增加一些古代知識。

    當然三字經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篇幅太短,很多知識點只是蜻蜓點水,讀者只能囫圇吞棗的瞭解古人。所以我個人是反對把它評價太高,我個人給三字經的評價是一本古代小學生的科普讀物。

    另外說個題外話,說到《三字經》不得不說下《弟子規》。弟子規也是三字成句,也屬於兒童讀物範疇。但個人覺得弟子規雖然也可以讀,但是隻要帶著學習文言文的目的就行了,因為規中內容都是過時的儒家規矩,不必過分研究,對現代孩子幫助甚微。

  • 7 # 朱友振

    這位提主問:當今社會生活中,《三字經》還有用嗎?這個問題提的很及時,對當代社會意義非常重大!鄙人十分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三字經》是國學的啟蒙讀本,凡是讀過國學(即四書五經)的人,幼時入學第一天,先生(老師)所教的第一課,即是”人之初,性本善”,即是《三字經》。

    一般人只知道《三字經》是啟蒙知識,而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部《百科全書》。有關天文、地理、數學、歷史、文學、勵志等等,無所不有,無所不備。

    《三字經》最大的特點(優點)是簡單易學:每句僅三個字,且是韻文,容易背誦,兒童容易接受。

    鄙人記得幼年入學時就是讀的《三字經》。當時老師要求背書,凡所學必須背誦下來,如果背誦不下來,會捱打手板的。所以至今八十多年過去了,《三字經》中的某些章節還能背誦下來。

    說到背誦,可能會引起多數人的反感,總認為那是”死讀書,讀死書”,其實不然。想想看:讀書如走馬觀花,走一地看一地忘一地,一日看盡長安花,結果一無所得,又有何用呢?只有會背誦,才算裝進頭腦裡,閒時思考思考,越思考越熟;用時左右逢源,伸手拿來就用。可以說背誦是學習的一種最佳方式,是一種最好習慣。

    鄙人感到十分可惜的是: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這種學習的最佳方式、被棄之如履。鄙人認為:當前教育水平上不去,與鄙視背誦有關。鄙人建議:學校教師要提倡背誦,凡是課文中的重點、要點、公式等,要不斷提問,要求學生背誦,這樣肯定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有朋友問到《弟子規》,我在這裡一併作一簡短回答。

    《弟子規》和《三字經》可稱為姊妹篇,都是三字一句,簡單易學。《三字經》和《弟子規》的區別是:《弟子規》的重點是教給孩子做人的規矩,《三字經》是教給孩子做人的必備知識。這兩本書都是啟蒙好書。所有家長都可以在家裡教給孩子。不過我個人認為《三字經》比《弟子規》更重要,因為那裡的知識更全面。

    親愛的朋友們!親受的家長們!您希望您的孩子成才嗎?您希望您的孩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嗎?那就花點時間陪陪您的孩子,教教您的孩子,教一本《三字經》也好,教一本《弟子規》也好,兩本都教更好上加好。您會親眼看到:學過《三字經》和《弟子規》的孩子和未學過的孩子行為舉止是不一樣的,是有差別的。教過的,您的孩子會受益終身,感恩終身;未教過的,他(她)會悔恨終身,您也會悔恨終身。(不再多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類別和圖書編號怎麼寫?